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女主穿越到男频文 [银推]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作品相关 (9)(2/2)

作品相关 (9)(2/2)

橙汁感谢 2020-02-26
,挖出了一块上古石碑,上头写有八字箴言,不知二位可听说了?”

    妫泱和北子童连江白的大婚都参加了,引起孟国士族王室之争斗的根源,他们怎会不知?

    “自然知道,那石碑,好似是长公主麾下的蒋将军挖出来的吧?还是长公主送给孟国国君的生辰贺礼,此贺礼真是诚意十足。”

    北子童话中有话,妫泱的脸已经彻底黑了。

    原本他们还在猜江尤究竟为何要邀请妫泱前来议事,他们只是觉得这天上京不容小觑,正好趁此机会来看看天上京,了解江尤,没想到竟一头扎进江尤的圈套之中。

    来之前,他们就设想过无数情况了,只是没想到,江尤比他们想象中更为阴险狡诈一些,也更为野心勃勃。

    本以为江尤只是图一孟国,如今才知,此女是图天下!

    “唉,吾本是好意提醒王兄,这先人都知道氏族之祸不可小视,王兄一心一意信任赵氏,日后难免酿成大祸,没想到我的提醒还是晚了一步,王兄真是太过鲁莽。”江尤猫哭耗子般的为江白伤心了一下,“不过赵氏一出,倒是叫我更为金林担忧,为北国担忧,王姬所言不无道理,金林与北国接壤,若金林真有事,北国怕是会受到极大的牵连。”

    可不嘛,就说北国境内如今的世家大族,有几个不是金林的大族分支?严格来说,北国大半士族,与金林的士族是同根同源的关系。

    一旦金林士族掌权,可随意指挥天下,那北国的士族,难免出几个胃口变大的。

    妫泱今年才二十多,他甚至连夫人都没有娶,他昭告天下说自己喜男风,与北子童愿意携手一生,此事是真是假,有待商榷。

    江尤不是怀疑妫泱和北子童的关系,这两人肯定是好基友了,她是怀疑妫泱能不能真心实意一辈子,自古以来,人心易变,有多少真正的天长地久?

    再说了,这件事的重点不是妫泱和北子童的感情,重点是妫泱没有夫人,他没有盟友。

    之前就说过,一国之君的婚姻,是非常重要的筹码,江白娶了赵氏女,他在政治上输的一败涂地,而妫泱没有夫人,只有个北子童,这说明在北国,妫泱除了北子童和自己的亲信外,没有其他助力。

    若北国士族产生叛乱,妫泱再厉害,也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江白!

    江尤就没有像现在这样喜欢天上京过,因为她的三州之内没有很大的大族,她不用牺牲自己的婚姻去寻找盟友制衡士族。同时,她身为女子,婚姻比男子更为慎重,她麾下的人,怕是宁愿她一辈子不嫁,养一堆面首,也不愿意她找个男子成亲。

    “北国如何,不劳长公主费心。”北子童无法在这件事上回复江尤,妫泱便开口了,“金林的事,天下有目共睹,若金林士族敢向前迈一步,天下诸侯自会共伐之。长公主并非一国之君,所以不清楚规矩,也有情可原。”

    谈话进行到这一步,双方没有任何进展。

    北国将江尤挖的坑躲过去了,躲得有些狼狈,却全都躲开了。不光躲开了,还将了江尤一军。

    以江尤并非诸侯之一为借口,暗示她不要多管金林的事,也别想插手他国之事。

    妫浔听了妫泱的话,有些为难,她不知该如何面对局势上的改变,江尤倒是很淡定,一国之君如果个个都像江白似得好忽悠,那这天下早就一统了。

    “唉,我身为孟国长公主,确实不该多提此事,只是王姬想念故乡,日日以泪洗面,我这心中难受,今日设宴,借着这个机会,尤想提一句,待北王回国,可能顺路将王姬送回金林?”

    送回去!

    妫浔瞪大眼睛,惊愕的看向江尤,随后满是欣喜的望向妫泱。

    她难道,能回家了!

    妫泱的脸,瞬间拉得老长。

    就算他再帅,这个表情摆在脸上,也不会太好看了。江尤哪儿是叫他顺路啊,江尤是想叫他送死!

    谁不知道妫浔的身份烫手。

    一个王姬,血统高贵,却无法成为天子,但她的夫君,却能因为她而再进一步。王姬留在天上京,不会有人多想,江尤便是想娶,也娶不了王姬。

    但若是他带走了,那他北国,会瞬间成为天下诸侯的眼中钉,众矢之的!

    “吾王此番出行一路匆忙,王姬身娇体弱,怕是受不得舟车劳顿之苦。再者,天上京气候宜人,又有长公主在,王姬在此养病,最合适不过。”北子童清楚,这是一场威胁,如果他们不跳到前一个坑里,就要跳到更大的坑中。

    躲不开的两个坑,只能选择不会造成太大后果的那个坑了。

    “士族之祸该防,祖先之言不无道理,若不想天下大乱,首先必要铲除那些祸乱天下的恶徒,吾王对韦天子忠心耿耿,不忍看金林再乱下去,不知长公主可有妙计?”

    北子童温和的问道,像是之前发生的交锋不存在一般。

    江尤看了眼妫泱,他也恢复了冷漠的神情。

    这两人有点儿意思啊,一人善于怀柔,一人行事强硬,两者合在一起,刚柔并济,可真是双倍的难对付。

    “妙计不敢说,这位是我天上京监察司司长原攸原白锦,其父乃是吕国之相,白锦曾协助其父治理璜河之水,后又救三十万百姓于水火之中,由他帮忙出谋划策,相助金林与北国,再适合不过。”

    一直在旁边跪坐当背景板的原攸,听到此话站了出来,冲妫泱与北子童行了一礼。

    妫泱和北子童心中同时一紧,原相之名,响彻天下,身为其子的原攸,也是个不好对付的主。

    这天上京,表面看上去是盛世太平,实则是狼窝虎穴,好进不好出啊。

    作者有话要说: 改了改错字,外加我好像回不了评论,又抽了,哭了

    布好这一步棋,可以去接手孟国了。到了孟国又要开启基建模式_(:з」∠)_

    争霸基建,来回切换

    外加吐槽一句,晋江真的好卡啊,卡出来好多好多评论不说,还打不开评论,我后台都打不开,哭了

    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小瑞子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七瑝 4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除去江白

    孟国的乱象,不是一朝一夕造成的。

    这件事江白在继位之前就很明白, 但他认为自己有这个能力改变孟国的情况, 他认为自己比孟国第一任王还要伟大, 他至少比某个占着嫡子的名头的蠢货要强。

    然后现实告诉他, 他一点儿都不强。

    不光不强,面对孟国大厦将倾的现状,他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就被狠狠拍在了底下。

    每天抱着北王送来的美人,江白都在心里数着日子。

    他在数, 到底什么时候, 他能得到解脱。

    赵氏的权利越来越大, 仗着赵氏女为后, 右相自请上封为左相,自古以左为尊,自孟国上一任左相去世后,孟国再也没封过左相。

    因为孟国上一任左相同样出身氏族, 权力滔天, 为了扳倒那位左相, 当初的孟国国君不知耗费了多少精力。

    多可笑啊, 几代孟国王室的努力,最后到他手里, 一切又回到了原来。

    不,是比原来更差的境遇,至少那几位没有掌权的孟王, 还能娶个别国出身的公主做王后,到了他这里,却被逼的不得不娶了赵氏女。

    “王上,王后那边的人来寻,说让王上今晚过去一趟。”

    江白正喝着酒抱着北国的美人,外头进来的侍者硬着头皮说道,他害怕大王震怒,跪伏在地上,不敢抬头。

    但想象中的暴怒并没有到来,他反倒听见了江白冷漠的声音。“知道了,下去吧。”

    侍者来不及细想江白的态度为何转变如此之大,他只知道赶紧跑,生怕被暴怒之下的王夺去生命,当他离开宫殿后,就听到了宫殿内传出摔东西的声音。

    “可恶!可恶!!”

    江白将手上的觞狠狠扔到地上,内里的酒洒了一地银光。

    “大王,何必动怒呢?她不过是一个得不到大王宠爱的妇人,这是正在盼着大王过去,求着大王过去呢,大王若是不想去,推了便是。”

    北国美人纤细的手抚摸着江白的胸膛,勾勒着江白内心躁动的怒火,叫江白气的发狂。

    如果他能推脱,他早就推了,何故还这般生气?

    正是因为推脱不了,他才会气的要命。

    想到朝会上左相隐晦的提醒,江白更是气的双手发颤,他今年正值虎狼壮年,何故要早早诞下嫡子?那些士族到底是在想什么!他们是不是想着,他尽早诞下嫡子,然后就可以像韦哀王一样死去,他们就能扶持一个像妫南川一般的傻子上位!

    不行,他决不能允许这种事发生!

    喝了酒后,江白的脑子更是发晕,怒火像是没有束缚的野兽,在他的心间到处乱撞,撞得他理智全无。

    北国的美人还轻声细语的说着什么,她说:“大王才是孟国的主人,赵氏算什么东西?夫人又算什么东西?既然他们惹大王不高兴了,大王随意处置了便是。”

    随意处置,对,他可以随意处置。

    精虫酒虫一起上脑的江白,提起放于一旁的剑,跌跌撞撞的走了。

    看着他颓废的背影,北国美人慢悠悠倒了杯酒,殷红的唇如同染了血,红的叫人发晕。她起身,冲着北方敬了一杯酒,然后将酒倒洒在了江白的位子上。

    一室酒香更浓,盖住了美人身上缠-绵的香气。

    转眼到了四月中旬,江尤送走了北王妫泱与北子童,同时又将妫浔关了起来。

    这次妫浔大概是完全放弃了挣扎,被关起来后日日读书,再也不叫身边的人去探查外界的情况,那个名为佩余的侍女,从原来一天出去一趟,变为三日出去一趟。

    江尤发现了,这位王姬很有些宅女的天赋,成日里在屋中闷着,还没什么可消遣的玩物,竟然还坐得住。

    一日午后,江尤照常睡了一个午觉,醒来便开始批改公文,看着公文上鸡毛蒜皮的小事,江尤感概今天又是平凡的一天。

    然后花容从外头跑进来了。

    每次花容跑,都没有好事。

    但这次她带来了一件江尤很希望听到的消息。

    “孟国大乱,赵氏赵赟起兵反叛,如今赵家的兵已经攻占了国都,孟国国君被俘,被关起来了。”

    “关起来了?”江尤还以为,江白活不了呢。

    花容点点头,“关起来了,只是他杀了赵氏女,也就是孟国王后,赵氏很可能会杀了他。”

    “行了,他们既然将他关了起来,那就不可能动他了。真遗憾,我还以为赵赟很看重他的妹妹呢。”江尤叹口气,同时嘴角止不住的上扬,“你去唤孔先生,蒋将军与原司长来,这事儿可要从长计议。”

    “诺。”花容一看这阵营,就知道江尤要对孟国下手了。

    走的时候,花容脚步轻快,心里有些期待,她其实早想看到那一天了。

    长公主尤,成为诸侯中唯一一个女王的那一天。

    原攸与孔直来的极快,但这次蒋震没有让他们久等,三人几乎是前后脚一同到的。

    了解了孟国的形式后,孔直第一个满面笑容的恭贺江尤,“祝贺主公,赵氏倒行逆施之举,将孟国剩余二州,皆送于主公之手啊!”

    “主公,可要末将点兵出战,讨伐赵氏!”

    蒋震也很是兴奋,来天上京安兵一年多了,成日里管些三两毛贼的小事,他早就不耐烦了,且上次他同魏国那一战,若不是这些氏族在国都给他拖后腿,他也不至于打的那么辛苦,差点儿没翻船。

    今次,是有仇报仇的时候了!

    原攸身为吕国人,对孟国没有太大的感情,也不会因为孟国的两州之地而被喜悦冲昏头脑,他冷静的问道:“主公之兄被俘,若此刻打过去,难免会因此事而束手束脚,且主公将国都打回来了,届时要不要将孟国还给孟王呢?”

    “一个被贼子抓了的家伙,哪儿还配称王?”蒋震对江白那是一百个看不上。

    孔直被原攸这么一提醒,也冷静下来,两州之地已经近在眼前,必须慎重对待,这种事,一个疏忽就会丧失许多利益。“白锦说的有理,主公身为长公主,在江白活着的情况下,很难取得孟王之位。”

    “如今的叛变主导者是左相的儿子赵赟,此子性情如何,张奇是最了解的了。”江尤没有回应孔直的话,而是提起了张奇。

    原攸一愣,随后说道:“那请花容姑娘将子异寻来?”

    “不必了,你回去后,好好同张奇聊聊此事,他或许能给你不一样的思路。”江尤对原攸笑了笑,原攸明了的点头。

    如今孟国的乱象,里头有多少是原攸的手笔,江尤和原攸都很清楚。一样清楚此事的还有刚走几天的北王与北子童。

    北王在此事中出力最大,不过他们也得到了好处,原攸运用原相的人脉,与北王送给江白的美人,引诱江白犯下大错,由此事便可知,比起治理天上京,原攸更擅长操弄人心。

    孔直摸着自己的胡子,和蒋震一样闭口不言,并未去细问,天上京的政局在江尤摊子越摊越大后,早没有一开始的单纯透明,如今官场中各方势力都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私心,说着自己的一套理论。

    知道的太多不好,在天上京能知道所有事情的,只有江尤一个人。

    或许在后世,这种政治状态会被喷的一无是处,甚至会被人骂作独-裁,但在此刻,这是最适合天上京发展的状态。

    想要发展,没必要听太多人的声音,只需要有一个坚定不移的意志就足够了。

    这个小会散开后,原攸带着一脑子的命令离开了。

    江尤确实是有出兵的打算,于是她命令蒋震从今日起要开始准备集结兵士,做好随时出征的准备。孔直在天上京稳定时局,战争会给百姓带去恐慌,他一定要做好安抚百姓的工作。

    原攸则是去想办法,想办法用各种手段,借赵氏的手,最好是赵赟的手,除去江白。

    如果江白不死,也必须要将孟国灭了。

    江白死了,江尤将国都和林州打回来,江王室没人能压的住江尤,江尤可以轻而易举的继承孟国。江白没死,就必须要孟国灭国,那样国都和林州两块地方,谁打下来就是属于谁的了。

    按理说,赵氏反叛,应该称得上是灭了孟国了,但如今江尤还是孟国的长公主,其下更是有三州之地,想要真正的灭了孟国,赵氏还要领兵将三州打下来。

    那不是说笑呢吗?三州如今陈兵已然超六十万,不说别处,光忠州一地就有二十万兵士,当初魏国十万兵就差点儿把孟国灭了,现在忠州有二十万,就算江尤的兵没有魏国的兵凶悍,也不是赵氏能抵抗的。

    所以想让孟国灭了,比让江白死,难多了。

    原攸一想到这个任务,就觉得头顶凉飕飕的,他怕是要步孔先生的后尘啊。

    拉着张奇密谈一夜,第二天,原攸顶着堪比熊猫的大黑眼圈,送给江尤一份计划书,上头清晰写着,如何运作将孟国灭了。

    第一步,由韦天子下令,册封江尤为南候,脱离孟国。

    第二步,由韦天子下令,废江氏,册封赵赟为孟王。

    “此计可行?”

    “只能一试。”

    试试那些氏族,究竟有多大的胃口,有多么的贪婪。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想加更,但昨天码了一万多,彻底累瘫了

    今天脑子一片空白,我整个人都不好了QAQ

    我请求明天加更!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碗中米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xxx 50瓶;給连连比心 14瓶;千堇 13瓶;揪秃作者头发 10瓶;无言 8瓶;丸子酱、当归叶子、风行天下 5瓶;不三不四 3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天上京日常

    原攸说只能一试,实际上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是非常大的。

    韦天子是个傻子, 金林册封的权利掌握在氏族手中, 说起来, 氏族本就无比昌盛, 比起短命的王朝,长远的氏族能存在的时间更长,再说权利,如今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面,士大夫群体所拥有的权利, 并不比王权少。

    在这种情况下, 还去抢夺王室的权利, 不正是说明氏族的贪婪吗?

    人性本就贪婪, 只要江尤给足了金林好处,她想做什么都行。

    只是江尤不想花自己的钱,去养活一堆蠹虫。

    这时候就要看北王的了。

    江尤和妫泱,算是形成了一个战略联盟, 毕竟天上京和珠城, 一个在南一个在北, 短时间内不会产生任何碰撞, 他们能各自和平发展,必要时帮一把对方, 也是可以的。

    江尤手上捏着妫浔,妫浔对于这天下诸侯而言,就是一个美丽无比又自带剧毒的花, 江尤扔给谁,谁就会被花毒死。

    可惜这朵花只能用一次,既然用在威胁北王上,就不能再随意动了。

    一转眼又到了五月份,春日消退,暑气来临,天渐渐热了起来。

    天上京街头开了几家冰饮铺子,随着天气越来越热,客人也渐渐多了起来。

    元娘送走一个买糖果的客人后,就瞧见自己儿子吕运穿着藏书学院的学子服从外头跑进来,手上还捧着三四个没了盖子的小木盒子,这种木盒子是官府收的,存二十个便可以到官府那里换一文钱,许多百姓家的小孩都喜欢存这种小木盒。换了钱做零用。

    小木盒被收入官府后,会经过“消毒”步骤,然后加上官府的盖子,变成新的小木盒,装冰饮小吃的小木盒会变成装糖果的,装糖果的小木盒会变成装首饰的或其他用品的。

    等小木盒经过三轮之后,会有许多破损,这时会将小木盒砸烂,变为柴火低价处理或是捣碎做了肥料。

    元娘不知道什么叫“消毒”,也不知道天上京为何要这样循环使用小木盒,天上京如今已经无比繁华,人们也有钱,几个小木盒子他们还是能消耗的起的。

    “不是早同你说了,不要去街上捡盒子吗?那街上的盒子都是别人用过的,脏得很呢!”

    如果吕运是自己存自己的小盒子,元娘不会多说,可吕运他不是,他是从街上捡回来的盒子。

    孩子在地上捡东西,元娘一想到那个场景,就会想起曾经的困苦,他们吃不上饭,为了能填饱肚子,哪怕是掉在地上的吃的,或是被人扔给狗的吃食,他们都会去抢一口。

    那种毫无尊严,穷困潦倒的日子,元娘想都不愿意去想。

    “娘,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么想,那天上京的街头会变得多脏啊。里头有东西的我都倒在腐化垃圾箱里了,木盒子也在公厕简单清洗过了,还算干净吧?”

    前几天,官府贴了公告,所有百姓的垃圾都必须分类处理,分为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以及腐化垃圾。

    垃圾箱都变成了三个。

    木盒是可回收垃圾,里头盛了吃食就成了不可回收垃圾,如果将吃食倒入腐化垃圾桶里,洗好木盒,木盒就又成了可回收垃圾。

    只是现在的人都懒,木盒存二十个才能换一文钱,他们也看不上那一文,用完木盒后就直接扔了。盛糖果首饰等物的木盒用完还好说,和糖纸一同扔入可回收垃圾箱就行了,但里头还有食物残渣的,他们又不想清洗,干脆就扔到了路边的绿化带里。

    绿化带中种着树丛和花,木盒扔到里头,很难被分辨出来。

    “你这又是从绿化带里找出来的吧?真是奇怪了,两边为何要种花种草呢?放着这么大地方,种点儿果树多好啊。”元娘想起了以前家门口的枣树,她那时一年最期待的,便是枣熟了的日子。

    “讲女大人说,如果种果树,这边的土太少了,种出来结的果子不好,而且果树长大后容易落果,会砸到人的。掉地上也不好收拾。种什么树都不好管理,还是种这种低矮的树丛和花好,不用爬梯子管理,还好看。”吕运看着门口一排排的绿化带,里头有些花已经开了,远远看过去,姹紫嫣红十分好看,香气扑鼻,叫人心情极好。

    “说来也是,那些管理绿化带的,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啊。”年轻人哪儿有那份细心,成日里摆弄花草,捡里头的垃圾。“好了,你快去洗手吧,多用肥皂搓几下,洗的干净些。下次把东西拿回家里洗,不要去公厕洗,忘了官府怎么说了?那是公共场所,不能私用。”

    天上京创造了许多新鲜的词,如果换做以前的元娘,突然来天上京,怕是一个字都听不懂。

    就好像现在的鱼娘一样。

    鱼娘今年二十岁了,在她二十年的人生中,她从未踏入一个真正的城池。

    身在清州那种苦寒之地,鱼娘最多是走到另一个小渔村换取粮食,或是到远处的小城,只是那种小城,和天上京如何能比?

    不说其他,那小城破旧的城墙上爬满裂缝,有时鱼娘都会觉得,不必敌人攻来,她靠在上头,城墙就会倒。

    而天上京的城墙,那不是城墙,那是鱼娘从未见过的造物。

    是神才能造出的城墙吧。

    城墙是由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那石头不知道用什么凿成,鱼娘看着,那些石头似乎是一样大。石头有多沉,住在海边的鱼娘是知道的,边有鱼娘胳膊长的石头,鱼娘不知道有多重,但海边的大石头,便是五六个壮汉,也不一定能抬起来,便是抬起来了,也无法垒那么高。

    鱼娘不知道那城墙有多高,她估计大概有三个她那么高吧,或许还更高。

    路过外围的城墙,再往里头,是一片田野,整整齐齐的农田被分成一个个方块,鱼娘是从南城门入天上京,南城门种的是水稻,田间还种了桑树,农家的房子一处处坐落,整齐划一,从外表看一模一样,房子是用红砖砌成,整整齐齐,漂亮的很。

    “这里就是天上京啊,好多粮食,房子真是漂亮。”鱼娘的男人不自觉的赞叹,他和鱼娘一般大,看上去却比鱼娘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上有被风吹雨打的痕迹,眼角的皱纹和粗糙的大手,说明了他的出身。

    同行的旅人哈哈一笑,“这里是天上京的外城,比起天上京内城可差多了。对了,你们听说了没有,金林那边的韦天子下旨,废除江氏公子白孟王之位,新封了赵氏公子赟为王。”

    “当然听说了,这事儿在五月初的时候昭告天下,如今都到五月末了,谁不知道啊。要我说,这才叫大快人心呢,那江白□□,还杀妻,是天子有眼,识破此人真面目,没叫他继续坐在孟王的位子上,祸害孟国百姓!”

    “诶,这孟国的孟王换了人,咱们长公主怎么办啊?长公主是孟国的公主啊。”

    一人提到一句话,叫所有人都闭上了嘴。

    偌大的马车里,瞬间从嘈杂变为寂静,说话的人也注意到自己说错了话,闭上嘴不敢多说了。

    “长公主和那孟王能一样吗?自从长公主掌管三州之地以来,发生了多少变化,以前哪儿有天上京啊,上霸与清州就是边关荒凉之地!咱们受了长公主的大恩,不能叫天子惩罚长公主!”

    “咱们只是一群无权无势的百姓,也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更不是卿大夫,哪儿能左右天子的决定?”

    至此,谈话彻底终结。

    鱼娘的丈夫看了看周围的人,他们脸上都有一种认命般的死寂,还有深深的不甘。

    好像长公主已经失去了三州之地一样。

    “三郎,不能,不能啊。”鱼娘不知道该怎么说,她看着外头的田地,还有穿梭在田间的人,他们脸上都带着满足的笑容,瞧不见一点儿阴霾。

    每个人都白白胖胖的,有小孩子穿着新衣服在田间奔跑,这种景象,鱼娘从未见过。

    鱼娘没读过书,不认字,不说说话,但她知道,一切的改变都源于长公主尤,如果长公主尤走了,他们会回到原来的日子。

    那种不见天日,浑浑噩噩的日子。

    “不会的,不会的。”三郎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但他内心有很坚定的信念,他坚信这么好的君主,不会丢下三州几百万黎民不管。

    马车在平整的大道上跑着,很快,他们就跑到了旅人口中的内城。

    还没进城,鱼娘就被城门前长长的队伍吓到了。

    “下去吧,带好你们的身份木牌,入内城是要检查的,如果没有身份木牌,一定要同守卫说清楚,守卫会发给你们一张纸,拿着纸去户籍部登记好木牌再去办事。在天上京啊,没有身份木牌,你们什么都干不了。”

    驾车的车娘说了一声,嗓音很是爽朗。

    鱼娘下车后,羡慕的看了眼穿着制服的车娘,那车娘同她差不多大,却能养活自己,能自由自在的驾着马车在天上京每日跑,每日都能看到天上京的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 这几章要介绍一下天上京的基建了,外加种绿化带这件事,本来我想种果树的,但后来一想,古代和现代可不一样,在古代,想要护理那么多树,太难了,还是种点儿花花草草吧_(:з」∠)_反正清州那边全是山,都种上果树,也不愁吃果子。

    为啥这几天晋江的评论这么卡???好奇怪啊,留评都少了好多

    后头还有一章,但不确定几点更,所以可以明天早上再看了,木啊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是琳子不是小琳子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天上京繁华

    天上京内城前的队伍排得老长,鱼娘和三郎什么都不懂, 只呆呆的站在原地, 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们在这儿站着做什么?过来排队啊。”

    一同下车的旅人拉上三郎就往右走, 鱼娘仔细看, 发现城门是三扇,中间那扇城门又宽又大,打开后,中间画着一条白线,来回一直跑着马车, 左边是进城的马车, 右边是出城的马车。

    而旁边两扇, 则是小门, 只有左边有许多人在排队,右边则一个都没有。

    鱼娘抬腿想往右边走,那边没人,应该可以早些进去。

    “这位大姐, 你去哪儿啊?不能去那边, 那边是出城的人行道。”旅人见鱼娘要走, 连忙拦住她, “哎呀,你们夫妻俩是第一次来天上京吧?这天上京规矩多, 不比外头,多听多看多学,像这种单行道, 你们如果走错了,被守卫看见,会被批评教育的。”

    鱼娘以前还觉得自己孟国话学的还不错,至少跟孟国人正常交流没问题了。

    魏国和孟国毗邻而居,两国的话本就相似,她学起来也快,但她今天才发现,她想太多了,孟国话她学会了,还有天上京的许多词要学呢。

    鱼娘和三郎就像两只鹌鹑一样,缩着脖子跟在旅人的身后,一路旅人做什么,他们就跟着做什么。身份木牌他们倒是有,之前户籍部的大人去九渔村登记村民,每个村民都被发了一个。

    因为是官府大人给的,并且言明一人一个,村长特意叮嘱他们要拿好,只要出了九渔村,就一定要带在身上。

    天上京,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呢?

    已经在此定居的百姓说不出什么,因为他们是看着天上京从无到有,即使天上京的变化非常大,他们也感觉不出来。

    就像每天和一个人在一起,是感觉不到那个人外貌上的变化的,只有那种十来年不见,猛地一见的人,才能惊觉时光让人面目全非。

    鱼娘从未见过那么宽的街道,也没见过如此整洁漂亮的城市。

    街道两边种着花草,清新怡人,花草之外还有两条路,上头有行人在走。

    中间最宽的地方和城门那里一样,中间由粗粗的白线划开,马车在上头走着,左右分开,因为严格按照这种要求行驶,撞到一起的概率变得很小。

    鱼娘去过最大的城池,便是九渔村附近的城池,那个城池的街道有的地方很窄,一辆马车还能勉强通过,两辆一起走,很容易撞上,更别说行走在路上的老百姓了,被马车刮蹭是常有的事,被马蹄直接踏死的都有。

    而且那个城池到处弥漫着臭味,比九渔村还要臭,只有那种大户人家能好一些,城池里行走的普通百姓每日要去耕作,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