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我在乱世做权臣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41章 番外第1/4页

第141章 番外第1/4页

金戈万里 2021-10-20
    永和二十一年, 咸阳。

    重奕和宋佩瑜在金陵城外接受陈国投降的消息传到荆州后,楚皇立刻下旨退位,让人八百里加急, 将退位的诏书送到金陵。

    楚皇写下退位圣旨的时候,顺便为襄王写好继位诏书,连年号都无需襄王操心。

    ‘福瑞’

    正带领楚国海军跟随重奕攻打陈国的襄王,就像是当初突然之间从襄王变成楚太子那样,又在猝不及防之下,从楚太子变成楚皇。

    襄王凝视着楚皇的退位圣旨沉吟片刻,连衣服都没换, 直接拿着圣旨去找重奕和宋佩瑜。

    大多数人还不知道襄王曾经继位为楚国福瑞帝, 就得知楚国襄王成为楚太子还没到两年,就成了赵国襄王。

    因为楚皇不愿意离开楚京,永和帝给外开恩,允许襄王长居楚京。

    襄王先是上折子, 表达自己想要长居咸阳的决心,才欣然接受永和帝的恩典。

    回到楚京后, 每三天就要给咸阳上封折子。

    十封折子里, 有五封是夸赞太子重奕和元君宋佩瑜,三封折子歌颂永和帝一统九州的丰功伟绩, 剩下的两封折子, 专门夸他的好兄弟肃王。

    襄王光明正大的拍马屁,让永和帝极为受用,赏赐如流水般的送去楚京。

    梁王非但不介意襄王还没到咸阳, 就开始影响他大赵第一异姓王的地位, 反而觉得襄王可真是他的好兄弟。

    赵国连出永和帝与太子重奕两任雄主, 二十年统一九州, 正是国运最为兴盛的时候。

    他作为异姓王,还是唯一一个手握兵权的异姓王,早就开始担心树大招风的问题。

    以永和帝与肃王的心胸,和太子与元君的气度,起码二十年内,梁王府都不会有太大的变故。

    但二十年后呢?

    谁知道太子的继承人,会不会继承永和帝与太子的心胸气度。

    朝臣和其他藩王的嫉妒,亦可能影响新君的想法,成为梁王府的催命符。

    虽然有诸多顾虑,但让梁王在永和帝还没表态的情况下放弃手中的兵权,却是不可能的事。

    梁王正愁的睡不着觉的时候,莫名其妙走上偏路的楚国突然悬崖勒马。

    他昔日的好兄弟襄王成为楚太子,带领楚国海军驰援陈国战场。

    从此之后,梁王能明显感觉得到,盯着梁王府的人至少消失三分之一。

    比起已经存在的梁王府,那些人更不想看到第二个梁王府的出现。

    可惜,任凭那些人暗地里用了多少下作手段,都挡不住襄王的势头。

    梁王与永和帝闲谈时,听永和帝露过口风,元君从来都没想过将西域商路和海上商路之事归到户部,而是打算成立司贸寺,由襄王任司贸寺卿。

    到那个时候,恐怕户部反而要看司贸寺的脸色。

    毕竟户部的税收,大多都来自西域商路和海上商路。

    梁王只要想到襄王长居咸阳后,曾每天给梁王府找麻烦,现在正居心叵测想要按下襄王的人,只能昂头看着襄王,就能多饮几杯美酒。

    大赵统一九州后,永和帝第一次过万寿节,襄王从楚京赶来咸阳为永和帝贺寿时,梁王特意去十里长亭处迎接襄王。

    襄王到达咸阳,让咸阳本就躁动不安的氛围变得更加莫测。

    宋佩瑜也感觉到了咸阳的暗潮汹涌。

    事实上,自从永和帝下旨,从梁州、翼州、兖州、青州等地召集贤良入朝,朝堂上的明争暗斗就越来越盛。

    能勉强维持平静,是因为有统一九州的大业就在眼前,楚国已经投诚,与陈国的最后一战蓄势待发,谁都不敢背负阻碍大业的罪名。

    如今大业已成,正是分割利益的时候,各方势力再也忍不住,终于露出凶狠的獠牙。

    光是势在必行的迁都,就险些让朝堂变成菜市场。

    好在无论是永和帝还是重奕,都不是会受朝臣摆布的君主。

    想要为难辅政的宋佩瑜,则要看自己脖子上的脑袋够不够结实。

    众所周知,去招惹太子殿下,通常都会被太子殿下忽略。

    就算让太子殿下不耐烦,太子殿下也只是命平彰将人丢出他的东宫。

    要是有人不长眼,去为难元君殿下。

    太子殿下的刀锋,比太子殿下本人的脾气还要冰冷。

    转眼间就到了永和帝万寿节的正日子。

    除了最上首长公主府和肃王府的席位,诸多异姓王的席位最为靠前。

    重奕和宋佩瑜反而坐在臣子首位,他们身侧,是承恩侯骆氏的席位。

    再往后则是英国公慕容靖、云阳侯宋瑾瑜和安阳伯吕谨言等重臣。

    朝堂斗争再怎么白热化,也没有人敢在永和帝的万寿节上找不痛快。

    上至诸多异姓王,下至来自九州各地的臣子,无论抱着什么样的心思,都扬着笑脸,满嘴的吉利话。

    夸完永和帝夸肃王和长公主,然后再从重奕与宋佩瑜夸到雍宜公主、惠阳郡主和五位小郡王。

    可怜几位尚在舞勺之年的小郡王,从出生起就被笼罩在重奕的光环之下,加上永和帝与肃王将他们保护的极好,以至于他们从来都没听过如此直白且没有道理的拍马屁。

    难免招架不住群臣的热情,神色各异的低下头。

    永和帝与肃王将小郡王们的反应收入眼底,隐秘的对视后,纷纷将目光投向重奕和宋佩瑜所在的位置。

    小郡王们已经十三,最多再有五年就要开始议亲,各自成家。

    永和帝与肃王私下商量后,愉快的决定,将小郡王们丢给东宫操心。

    将来哪个小郡王会成为皇太弟,还有小郡王们的婚事,全都交给东宫做主,他们一概不管。

    如果可以,他们希望皇太弟的人选,可以在小郡王们尚未议亲之前决定。

    过去的十三年,他们将小郡王们养在宫中,让他们同吃同住的长大,连犯错都会搞连坐,已经尽最大的可能降低小郡王们会因为皇位反目的可能性。

    要求东宫在小郡王们正式议亲之前决定继承人的人选,是他们在小郡王们彻底长大之前,最后能为小郡王们做的打算。

    永和帝含笑望着宋佩瑜为陷入窘迫的小郡王们打圆场,挡住明明察觉到小郡王们的意愿,却不愿意轻易放弃讨好小郡王们机会的朝臣们。

    他眼中先后浮现诸多复杂的情绪,最后全都转为坚定。

    永和帝说有旨意要宣读的时候,朝臣们都没觉得意外。

    他们早就知道,永和帝会在今日宣读迁都的旨意。

    即使出身幽州的朝臣再怎么不情愿,也不得不面对赵国版图越来越大,必须要迁都的现实。

    出身幽州的朝臣们最后的倔强,就是坚决不同意迁都洛阳。

    刚好永和帝从未考虑过迁都洛阳,他打算采纳宋佩瑜的提议,迁都豫州江城。

    豫州是旧日黎国的地盘,先是被楚国和陈国划分,又被赵国占领,还没彻底稳定下来,正适合将整个朝堂迁移过去。

    且豫州正处与九州正中央,比洛阳的位置更优越,便是出身翼州的臣子也说不出什么不对劲。

    至于出身其他地方的臣子......他们在咸阳,吃够了来自幽州臣子的苦头,怎么可能愿意永和帝迁都洛阳,再去吃翼州臣子的苦头?

    综合诸多因素,最后迁都豫州江城,实乃众望所归。

    圣旨正式宣读完,迁都之事便尘埃落定。

    永和帝却没立刻叫起,他端坐在帝位上,因为年老而逐渐柔和的眼角线条忽然变得凌厉起来,语气却是与面容截然相反的感慨和唏嘘。

    “朕平生夙愿,便是......”永和帝停顿了下,眼角的细纹无声堆积在一起,“能填饱肚子,不必再为活下去发愁,让长姐能颐享天年,给三蛋聘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