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脑域科技树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52章 光学镜头(2)第2/2页

第252章 光学镜头(2)第2/2页

中帝人 2021-10-25
也可以谈谈,看代价怎么样再比较。

    “倭国人嘛,暂时不会考虑。不过引进这样的人才,数量少了起不到规模效应的作用。其二还是保密原因,我们在模具制造、各种特种光学玻璃配方及工艺、新型树脂玻璃、镜片加工工艺、镜头结构设计、电子技术、变焦及对焦技术、防抖技术、精密组装设备、检测设备等,都拥有国际领先顺平,甚至还有独一无二的技术和工艺,也特别定制了许多先进设备。我们起步晚,只有靠更加先进技术和设备,来确保产品达到甚至超越国际水准。”

    “其实你也不必对德国的那些手工打磨镜头过于盲从,你知道德国蔡司吧?他可是世界光学顶尖代表。就这么一个光学巨头,就是因为他们保守,坚持手工打磨镜头,市场份额越来越少,几近破产。的确他们有12位金手指级大师,但人力总有穷尽时。”

    “蔡司坚持手工打磨镜片这种老旧的生产模式,成为了米国最大的光刻机制造商GCA的送终者。因极度自信,蔡司给GCA的镜头没有进行出厂前的全面检测。GCA则因为光刻机的交付压力太大,以及对德国镜头的盲目信任,也没花时间对蔡司交付的数百个镜头进行质量检查。这样就形成一个可笑的恶性循环,GCA不检查镜头质量,就不会退回有问题的镜头,而没有镜头被退回,蔡司认为镜头质量没有问题,更坚持不做出厂检测。”

    “GCA的光刻机很快暴露出质量问题,机器运行不久,因为镜头柱发生漂移,导致图像质量下降,生产线不得不一再停下来。光刻机是芯片设备投资的大头(通常占比在60—70%),但只要前期生产的芯片收回成本后,就会变成印钞机,因此,稳定运行压倒一切。”

    “蔡司的镜头质量问题导致GCA交付的数百台光刻机,受到客户大面积投诉,客户替换下的g线镜头多到用卡车来装。GCA和蔡司的声誉因此受到毁灭性打击。结果你也知道了,GCA已经倒闭。虽有80年代末光刻机制造商过多,竞争激烈,而那时芯片设计落后、功能发掘不够,晶圆加工品质也不高,芯片运用的潜能还没有爆发出来,导致市场趋于饱和等原因,但蔡司手工打磨镜头的质量问题,为GCA的破产也做了巨大的贡献。”

    前世蔡司凭借行业影响力,收获不少神话,其中就包括“蔡司凭借匠人精心打磨镜头成就阿斯麦”。传说中,他们给垄断光刻机的企业阿斯麦提供镜头,用精度最高的打磨机和最细的镜头磨料,依然需要“金手指”级技师精心打磨,才能达到符合标准。而号称“金手指”这种水平的技师蔡司公司也只有12人。

    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应该是阿斯麦拯救了濒临破产的蔡司。恰恰是阿斯麦逼迫,蔡司为生存所迫,改变了引以为傲的“金手指”手工抛光镜头的模式,大规模采用自动机器。机器取代工匠后,蔡司走向辉煌。

    那是在蔡司生死存亡关头,听说阿斯麦收到三星一笔110套光刻机的大订单,这意味着蔡司相应可以获得8000个镜头的订单,订单量增长近7倍,足够蔡司度过危机。但利希腾贝格手下只有12个“金手指”,而完成订单需要近300个“金手指”。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全自动大规模生产。

    飞利浦借给蔡司1900万美元。有了这笔钱,蔡司上马了机器人自动抛光系统,这些系统不再完全依赖“金手指”工匠了,公司等于穿上“跑鞋”,光刻机镜头产品正式走出过去产量低、质量不稳定的阴影,成为真正的行业翘楚。

    这些故事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发生,马由就没说出来。

    “人眼显然无法和高精度仪器相比,再熟练的工匠,也不能保证和机器一样稳定,所以蔡司以“金手指”为主导的传统经典玩法,等于给自己戴上了镣铐。”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