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历史]衣被天下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章16

第8章16

洛娜215 2021-10-25

  其次,朝廷对出家的年龄还设了死线,尤其是对女性,规定了只有超过40岁方可申请参加考试。

  此举一方面是为了稳住税收,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巩固人口以及生产力,同时也是为了避免一些有辱斯文的事情发生,而最重要的是可以避免恶人混入寺庙逃脱罪责。

  按照如今的规矩,人一旦出家便属于方外之人,其政治身份和社会地位都会发生变化,他们的管理权也由官府转交到特殊部门。

  因此官方的势力在寺庙前面常会觉得缩手缩脚,不太得劲不说,还有什么【人一旦出家前尘尽消】之类的潜规则在,在前朝就曾发生过僧道庇护亡命之徒的案例,因此朱元璋在这方面格外看重。

  毫无疑问,木白这样一个连《心经》都读得有些磕绊的少年人是肯定过不了特殊考试的,而且有年龄死线在,哪怕明政府考虑到他们是刚归化的部族给予优待恐怕也过不了。

  用洪武大帝的话来说就是:年纪轻轻的出什么家?这大好岁数的还不赶紧建功立业开疆扩土,把念经的时间花在多垦几块地,好好交税好好生娃才是阿弥陀佛。

  咳咳,话糙理不糙。对于一个建国十多年还没有完成统一的国家来说,税务、人口缺一不可,因此老朱对于度牒的发放谨慎到了苛刻的程度也是可以理解的。

  木白摸了摸自己光洁的下巴,沉吟了片刻后觉得还是不能那么早放弃,毕竟按照他对管理层的了解,等明军赶走元军再彻底搞定这块土地上的土司土官们起码得过个两三年,到时候重点也得是人口普查划分田产。

  等大明的官员能空出手来倒腾宗教信仰的时候没准得过个五六年,到时候他已经长大了,再虚报个年龄也不是混不过去。

  至于背书……

  木白瞪了眼面前的经书,吸了口气,不就是背书吗?背背就习惯了。

  “可不能习惯哦。”仿佛从他的小表情中看出了学生那过于直线的脑回路,王先生笑呵呵说道,“这不过是个入门,待到徒儿背完了这本,为师再给你找些来。”

  他顶着学生不敢置信的眼神说出了更恐怖的话:“不过徒儿啊,可不能只看这些释教的东西,正经知识也得学。来,这是几本史书,你一并拿回去看了。”

  见木白直瞪瞪地看着被他拿出来的巴掌厚的一叠书稿,眼神热烈得快要烧起来,王老先生不疾不徐地在上面加了把柴:“这里头有为何独独汉人的僧人不能吃肉的原因,徒儿难道不好奇吗?”

  木白瞪圆了眼睛,先生这是什么意思?难道以为他会像是小童一般上当吗?

  老先生转脸看向了木文:“文儿哪,你未来半年的睡前故事先生可都是交给你阿兄了哦。”

  木文原本听得有些懵懂的表情顿时严肃了起来,小孩一捏小拳头,看向木白的小眼神一下子BIUBIUBIU 射出了一排小星星。这还不够,木文小朋友还扯着大嗓门奶声奶气说道:“听阿兄说故事!”

  ……我觉得这真的大可不必。

  木白的眼神瞬间就死了,他看着自家全身除了胡子是白的,内外全都黑透的先生嘀咕道:“我发现其实我也不是那么好奇……”

  但木已成舟,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惨遭布置功课的木白乖乖地和王先生躬身道别后,怏怏地牵着弟弟的小爪子向家的方向走去,那小背影看上去别提有多萧瑟了,看得路过的尔呷都有些于心不忍啦。

  “先生,这样好吗?”提着一个纸包的尔呷转到王先生背后扶住了他,同王老先生一起看着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离去的背影,有些迟疑地问道,“您上次不是还说,孩子还小嘛。”

  “正因为孩子还小——”老先生单手背后,迎风而立,很有些仙风道骨的味道,说出来的话却格外冷酷无情,“现在不打就来不及了,你这个做师兄的也得长长心,别孩子长歪了都看不出来。”

  作者有话要说:

  赶紧趁他没长大RUA他!

  民族这个概念是动态的。

  汉族这个称呼严格来说起源于西汉,不过当时叫做“汉人”在汉王朝完成大一统之后,原本的华夏人(中原人)和蛮(湖广一带)夷(浙江福建苏州等沿海一带)戎(西安以西)狄(河北以北)混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国家,这时候如果再搞地域的话就不利于地方团结,加上当时大家的敌人就是北方的匈奴,而匈奴又和北狄有说不清道不明的那么一丢丢关系,所以为了齐心协力一起抗匈,区别敌我关系,大搞民族团结,当时就出现了汉人和匈奴人这个称呼。

  最后就是只要你拿大汉国籍你就是汉人啦!

  这个概念主要是西汉早期,后期的云南、南越、西域还有福建地区归入汉国之后也没搞名族概念(因为那时候匈奴已经被打成小饼饼了没必要搞宣传),这也是为啥汉族人多居于中心地带的原因,其实大家本来都可能是汉人,只是打了个时间差,就有了少数民族=w=

  民族这个概念其实是舶来品,中国长期以来处于较为稳定的统治共居阶段,很少有人拿这东西做文章搞战争,当时要造反要反动的一般不会拿这个做文章,大家都是举清君侧想着翻身当皇帝统治全国,哪会搞什么民族独立民族自治就想着做一亩三分地土皇帝这么小家子气的事情(不是)所以“民族”这个概念还真没诞生,是差不多到了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才真正出现,和“汉人”出现的原因一样,都是为了增加大家的归属感一起抗侵略。

  所以“汉人”当时把蛮夷戎狄包进来,“中华民族”则是把所有接受过儒家文化洗礼,在内心承认自己身份的人都包进来,也包括当时的满人。

  等到新中国建立后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人口普查,56个民族才真正有了概念,在此之前很多少民自己都搞不清楚周边有哪些族,还有同一个族会有2个3个称呼,然后分开后聚居后就又变成2个族或者3个族的事情,所以当时根据文化传承进行了大工程的梳理和整理,顺便还有将他们的民族翻译成汉字进行文化记录等等(很多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

  比如壮族以前就叫僮族、撞族,改名时候就选了个寓意好的同音字“壮”这样的例子有可多,感兴趣的话可以撸个论文哦!我知道你们都在论文期啦哈哈哈!!!

  咳咳

  除了民族概念外,国旗国徽国歌的概念其实也是近代才有的,一直到清政府时期为了外交活动方便,中国才有了自己的国旗。

  不过别觉得这是咱们落伍,咋说呢,你们想想要国旗的时候是啥时候,国际上亮相,以平等的身份和别的国家进行外交联系的时候,但以前我们国基本上都是天朝上国,周边国家不是藩属国就是对立国,哪有面对面平等交流的时候。

  而且自进入大一统后,中国历代都体量庞大,说出去不怕别人不知道你是哪个国家,自然也不用拿个国旗增加记忆点和提醒别人了。

  实在有必要的话,挂个写着【宋】【明】【清】表示下国别的旗子就成。

  国旗之所以都是图案,其实就是因为图案比文字更容易记忆,但当时的亚洲没人不识汉字啊,不认识就是你没文化,被揍了都怪不了别人,自然没必要动脑子去设计国旗的图案了。

  ……否则我估计朝堂上的士大夫会打起来,如果再加上国歌国徽的话……我觉得皇帝会头痛死(缩手手)如果有国旗,那基本图案应该就是龙戏珠之类的,大家都被布置过画国旗的任务吧?想想要是当年的学生也被要求画国旗,那是怎样的噩梦哟!

  ……咦,好像也挺有趣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