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历史]衣被天下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1章365

第151章365

洛娜215 2021-10-25

  其实,她已经想好了,她希望儿子到时候能将她火化,然后撒入家门口的这片大海,海水或许可以将她带回自己的家乡,让她去看一看自己的家人怎么样了。

  她一直挂心着自己的父亲和祖父祖母,她想知道他们还好不好,有没有因为她被抢走而悲伤,她离开后他们是不是顺遂平安,想看一看那条忠心护主的小花狗,她希望它没有倒在那冰冷的土地上,而是能够被家人寻回,安安稳稳地娶妻生崽,好好过完一辈子。

  她多想再抱着它一起躺在麦垛上,听父亲给她说星星的故事,多想穿上家里的衣裳,梳起家乡的发型,唱起家乡的小调,然后安静地回到那片星空中。

  这是子女都有了归宿后,她最后的愿望。

  但是,当大明和日本重新建立朝贡关系,当家乡的货物渐渐涌入和泉国,当家乡的商人踩上这块土地,阿幸感觉自己又重新能呼吸了。

  她将脸埋在儿子送给他的蓝染布料上,贪婪地吮吸着那上头残留的家乡气息。

  她想要告诉儿子他被骗了,蓝染的布料在她的家乡是最末等的,靛蓝易得,且容易上色,所以这种颜色是街上最常见的色彩。

  尤其这匹布料连半分花纹也无,显然是最劣等的货品,压根不值那么多钱。

  她也想告诉儿子这没关系,靛蓝虽然廉价,蓝草却是很不错的药草,所以使用靛蓝为染料的布料不会像旁的染料那般容易引来虫子,反而更耐放。

  但最后,她什么都没说。

  她只是将这块布料放在匣子里,日看夜看,从那经纬之间读取着家的气息。

  三郎曾问过她为什么不用它做上一身新衣裳,她的手艺很好,她的女儿们出嫁时候的嫁衣都是她亲手缝制的,即便是再穷困的时候,三郎和孩子们身上的衣裳也都不曾有过一处漏洞。

  她不是不会,而是不愿。

  她不想用家乡的布料缝出这个地方的衣服。

  更不想穿上这样的衣服,哪怕她如今闭着眼睛也能缝出这里的服装。

  但她就是不想。

  阿幸原来以为自己最后这一块蓝染布料成为自己的裹尸布,她真的没有想到会有将它重新制成衣裳的那一天。

  那一天,她无意间听到一则流言。

  有人带着嬉笑半是嘲讽半是感叹地说,大明的先皇帝在临退位前都不忘留下命令,召回大明遗落在外的民众。

  那一刻,她的心重新跳动了起来。

  渴望归家的心让她混混沌沌地回了家,当下就将这匹蓝染布制成了她少女时最为流行的开襟半袖衫和襦裙。因为在缝制时候,她的手一直在颤抖,所以,这件衣裳是她成年后做过最丑的一件衣裳。

  但她还是穿上了这身衣裳,拦下了来到此处的大明使者。在对方要求她证明自己的身份时,阿幸唱响了家乡的曲调。

  她唱得极其顺畅,虽然她真的很久很久没有开口了,也有三十年没有唱起那个调子了,但她真的唱得好极了,曲调悠扬,就连使者都不由自主地微阖了双目。

  在异国他乡,其实他也有些思念家乡了。

  他思念滇南之地带着青草香味的风,也思念应天府湿润的空气,那烦乱纷杂的朝廷,还有信任着他的殿下。

  这个妇人真的唱得好极了,所以,当她战战兢兢问他是不是可以证明自己身份的时候,马和没有多做为难,他点了头,告知了她回航的时间。

  此次使节团的成员会走遍日本的大部分地区,然后将证实了身份的汉人一同带回,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等他们归程的时候可能要到秋末了。但好在大明的船只就停靠在堺港,对于阿幸来说,她可以在家中住到船起航前再行出发。

  正当马和准备给她签发身份证明时,这个一直都沉稳安静倾听的女人却突然哭泣了起来。

  对于她突然爆发的情绪,马和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外。

  在这一路寻找汉民的道路上,他见到了太多这样的人。

  当听到大明欢迎他们归家的时候,这些人的反应大多如此。

  但在哭过一场之后,他们的反应又各有不同。

  他遇到过缠绵病榻祈求家人让他归家的老者,也遇到过沉默许久,哭着放弃的人。

  而他遇到最沉重的,是骨灰坛。

  闻讯将其送来的是一个年轻人,骨灰坛的主人是他的师傅,他将一身所学都交给了这个年轻人,唯一的要求是将他的骨灰坛送回大明。

  而这样的遗物,马和和他的团队收到了太多。

  能有骨灰坛的已是善终,更多的是被同乡留下的一两件遗物。

  比如阿幸,她就只留下了那位阿姐的一朵绒花,只是海边气候潮湿,不利于物件保存,那绒花的丝涤部分已经脱落,空留一个骨架。

  而比起那铜制绒花留下更少的,是那死在异国他乡的姑娘的信息,阿幸只记得她的名字里有个芳字,却不知是哪个字,也不知其姓氏,但马和也将她记在了册子上。

  被倭人掳掠的汉民自元末至明初跨越近三十年,这三十年也是中原之地最为混乱的时期,人口的流动和户籍的散逸让他们无从知晓究竟有多少人被迫离开了家乡。

  但他们会尽力寻找,而且如今汇聚天下之人户籍信息的黄册已经登记完毕,要寻人肯定比过往方便许多。

  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这是明国的态度。

  纵然这些人中有很多最后可能不会回到明土,但大明的态度就是他们的后盾。

  大明越是强硬,日本就越是清楚这些留在日本的华人是有靠山的,如此这些人日后的境遇应该也能好上许多。

  在书写了阿幸的名字和讯息的小笺上落下大明的印章,并将之交给阿幸之后,马和便表示告辞。

  在临走前,他看了几眼扶着母亲一脸担忧的三郎,特地提了一句到时候会来派人来接阿幸,但被阿幸拒绝了。

  阿幸知道,这是这位明国的使者担心她的儿子会阻拦她,阿幸毕竟已经老了,如果三郎真的想阻拦,她是不可能离开的。

  但阿幸相信她的孩子会尊重她,“比起浪费力气在我的身上,我更希望这份力气能够找到更多的像我这样的人。”她说,“我们这样的人真的有太多了,以我们的年纪,错过这次机会,此生可能在没有机会再回去了,所以,别在我身上花时间了,还请大人能多找一个就多找一个吧。”

  马和深深地注视了她一会,片刻后他躬下身,冲着这个老妇一揖:“夫人高义。”

  让三郎没有想到的是,他的母亲拒绝了他的搀扶下,竟是微微屈膝,如同二八少女一般轻盈地回了一礼,然后她望着明国使者离去的背影,露出了一个满足的笑容。

  洪武二十六年秋,大明的楼船没有搭载任何的货物,庞大有如山岳一般的大船上装载的只有一群离家多年的游子。

  最后成功登船的游子只有七十三人,但这艘船却极为沉重,因为船上还搭载了五百一十四个人的人生。

  留在港口上的三郎冲着船上的母亲用力挥手,他身侧的姐妹正挂着泪水努力向着这个可能再也见不到的母亲露出微笑。

  “母亲,您一定要好好的!我们会努力来看你的。”虽然这么说,但当看到大明的楼船收起船锚的那一刻,两个姑娘还是哭成了泪人。

  他们的小弟甚至没能控制住自己,向着大船的方向跑了好几步,但他很快便被日方派来维持秩序的武士拦了下来。

  一排守在船前的武士将此处和彼方分成了两个世界。

  “吉时到——”随着一声唱喏,大明巨大楼船上的船帆“哗”得一声落下,这个季节最后的东南向的信风立刻将整张风帆吹得鼓起,借着风力,大船渐渐离开了海岸。

  就在送行的众人情绪即将崩溃之时,他们忽而听到了一声清脆的铜铃奏响之音。

  二十四名阴阳生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甲板之上,他们结成队形,一手执招魂铃,一手持引魂幡,在海边猎猎作响的大风之中唱道:

  “魂归来兮——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舍君之乐处,而离彼不祥些。”

  回来吧,离家游子的灵魂啊。

  为何要离开你的躯体,在四方到处乱走?

  为何要舍弃你安乐的住处,去到凶险的地方?

  快随着我们回到你的家乡。

  那里有巍峨的高山,袅袅云烟和潺潺溪流灌溉着土地。

  那里有在微风中摇曳的兰草,它的香味沁香怡人。

  那里有香甜的大米,刚刚收割的小麦,有人间百味,有酸甜苦辣。

  那里有人世间最甘醇的甜蜜,无论山野中的蜂蜜、甘蔗中取出的蔗糖、麦芽中烘出的芽糖都极其甘美可人。

  那里有威武又顾家的男儿郎,那里有娇美能干的好姑娘,那其中,一定有你的另一半,你不思念他吗?

  那里有纵横之间的棋局,有步步紧逼的六博棋,如果你喜欢,也可以悄悄得地设下一局赌局,只是要小心,这只能悄悄地来。

  “魂归来兮——”

  已经到了秋天,从异国引来在这儿落地生根的石榴终于到了成熟的季节,那红彤彤的果肉诱人极了,吃完果肉后将果皮放在风口,还能再香上好几日。

  稻田里低着头的麦穗你不想看看吗?穿游在其中的鸭子可到了最肥美的时候,再不回家就要错过啦。

  今年的年景特别好,收获的粮食在装满了谷仓之后还留下了许多,你看,你的亲人正用它们酿造美酒。

  那里有醇香的美酒,无论是浓厚的烈酒还是香甜的米酒都能让人熏熏然。

  那是迎接你的归家酒。

  阴阳生将招魂幡高高举起,它在漫天飘洒的纸钱中猎猎作响,驶向大明的楼船不知不觉变得沉重,似乎有一群人在众人没有察觉的时候悄然登上了这艘船。

  引魂铃在指尖颤抖响动,像是为那些看不见的人传递着他们激动不已的情绪,为首的阴阳生微微一笑,低声道:

  “欢迎回家。”

  作者有话要说:虽然晚了,但,但是真的很肥!!

  这个剧情想要一口气写完,没想到写到最后作者君的情绪有点崩,呜呜,阿幸好可怜啊!!

  这段历史是真实的,在元末的时候日本掳掠了大量的中原人口,尤其是技术人员,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再能回来。

  三郎的故事在九十六章的时候出现过。

  文中三句招魂词取自楚辞中的《招魂》篇,不影响文章点数。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