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宫斗围观者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3章 新局面

第83章 新局面

易时秋 2021-10-30

  乾清宫中, 昭文帝坐在椅子上看着面前呈上来的一盘纸条,上面是和钦天监共同拟出的名字:雍、珣、谌、旻。

  昭文帝首先排除了“旻”字。字是好字,只是他怕这个字落下去孩子长不大。旻者, 天也, 犹指硕果累累的秋天。这个字指向性太过明显, 他考虑太子是谁绝对不会选择一个还不清醒的奶娃娃, 但保不齐别人这么认为。

  其次再划去了雍,雍代表着团结、和睦、从容不迫以及拥有。昭文帝私心里挺属意这个字, 但还是同样的问题,不想让大臣有别的念头。雍字很好, 但是本朝有个雍州, 一旦传成“拥有雍州”就更加麻烦。就像不想让大家以为他属意七皇子做太子一样,也不希望排除他登位的可能。

  剩下的珣与谌,选择哪个昭文帝有些犹豫。

  珣,美玉。玉在大众的心中不是普通宝石能够代替的,所谓君子如玉, 赞美一个人品德高尚, 也有代表权力的意思。两者兼有, 且不会让人产生误会。

  谌是诚然、相信的意思。单独用字表达一种对子女人品的期许。历史上用这个字的人也多,荀谌、王谌都是青史留名的人才。昭文帝注意的不是这个字的意义,而是日后和封号搭起来很好, 就拿他之前的封号赵王来说, 赵王谌,诚然是赵王, 相信赵王,一下子在面上就让人安稳许多。

  思来想去,昭文帝决定还是用谌这个字, 反正按照排行小七不至于连个王都混不上,他相信小七不会长歪。

  解决了七皇子李谌的名字,剩下的四皇女、五皇女的名字也很快就定了下来。

  顾良媛所出的四皇女取名李懿安。昭文帝希望她能够活下来,之前夭折的孩子太多了,看着这个身体不太好,这么长时间也没去看几次,就怕养不住。

  五皇女就忌讳的多,昭文帝从不掩饰对子女的喜恶,成贵人都被杖毙了,当时没有考虑到她还有个皇女,这会儿就更不可能对她有什么好声气了,顺手指了个安平。

  原本江又晴对于是否真的捶死了皇后还有些不确定,就像明明关上了窗户但总疑心没关一样,总是要确定一下才敢相信。但是等到宗人府将玉碟打开,名字加上时,皇后一系竟然没有派人参加,只有乾清宫的人去操办后,江又晴才放下了心。

  果然,这个年还没过,皇后就薨了。

  一回生二回熟,当初文贤皇后故去的时候满宫上下还有两分悲伤,朱宛凝这次去世就纯粹的是作戏了,昭文帝借口皇后郁气于心是朱家做出来的,找个理由将朱家迁往苦寒之地,离京城远不能及时告状,朱家皇亲国戚的牌子算是垮了,有没有顶门立事的人,一下子就垮了。

  宫里丧事办的更加随便了,妃嫔强忍着不笑,做出悲伤的表情。过来坐镇的人又是平安,知道昭文帝对这位皇后是个什么态度,放水就更加明显,只要表面上过得去就好。

  朱宛凝确实把昭文帝膈应的不行,昭文帝连命妇送别都免了,说是皇后节俭,真假就见仁见智,反正没有人敢当面质疑。

  继后毕竟不是元后,一切从简也没有人叫嚷于礼不合。朱宛凝前脚刚死,后脚朝臣已经再打皇后之位的主意了。

  昭文帝以最快的速度走完流程,给朱宛凝冠上承孝皇后的谥号,以侄女侍奉姑姑为名,将朱宛凝葬在了太后的陵寝旁。意思意思的服孝几天,就让天下众人嫁娶如常,不用忌讳。

  处理完了这些,昭文帝自然也发觉了底下的暗潮涌动。现在的他比之之前,对朝堂的掌控力更强了,这些想法自然也瞒不过他的眼睛。

  昭文帝也在思考皇后位置的问题。他现在还要立后吗,立谁又是个问题。

  不管内里是什么原因,昭文帝都死了两任皇后了,坊间已经有流传他克妻恶说法,这在任何情况下都算不着什么好词。

  皇后,中宫之主。协助他管理朝政,会见朝廷命妇,管理后宫,为他抚养子嗣。文贤皇后做的有多么好,让他感到有多么便利,朱宛凝就做的多差,给他制造多少不便。

  现在的昭文帝不是之前只看的到皇后好的一面,看不到差的一面的人,亲身体验过就更能明白这把“双刃剑”的杀伤力。

  更要命的是,皇后的好坏就跟抽盲盒一样,朱宛凝以前也没有这么疯,他也不能把未来皇后的生平查的清清楚楚,万一立了新皇后,突然有一天,皇后又有什么想不开的,突然给他来一下。到那时候再重复现在的操作,把她送走,再喜迎第四任皇后?

  可不立皇后也有许多弊病,最重要的就是后宫事务的繁杂,以及皇后与朝廷命妇之间比他与官员更好的沟通桥梁。少了这些,精力也要耗费许多。

  昭文帝想了想,再立一个皇后要比不立皇后的麻烦要多,首先就是人选问题,前朝和后宫的格局都会再次打破,而不知道这种打破的结果是好是坏,而现在他能弹压住朝臣,不立皇后的风波反而更小一些。

  将目光转到不立皇后上,昭文帝开始思考怎样平衡格局。

  皇后权力主要就是与他一起祭天等礼仪问题,朝臣命妇的接见以及紫禁城这一小片的人员调度。

  首先礼仪是不能下放给妃嫔的,国之大器在戎与祀,唯名与器不可假人。剩下的权力只要把凤印收好,不让妃嫔有懿旨的出现,都可以下放给妃嫔。这么一想其实也没有很困难。

  而好处就多了。首先朝堂上的投机分子能安生一点,后宫也不会出现自己解决不了的大问题。最重要的就是下一任皇帝的选拔。没有皇后自然没有嫡子,到时候他看中哪个就扶持谁做皇后,让太子的即位更具正统性。

  打定了主意,昭文帝开始正视后宫,规划一下未来的格局。

  后宫不可群龙无首,自然要提几位高位妃嫔带着,这提哪几位就有讲究了。单独提一个就是名不正言不顺的皇后,两个容易你死我活,三个各自为营还好,两个人联合总是容易的,达不成制衡的目的。昭文帝把目标订到了四个。

  现下最高是从二品,这一次就要封几个妃位,就像前朝的官职一样,一品是留着追封用的。

  昭文帝再想选取哪四个妃嫔上去。

  荣昭仪首先要占据一个位置,这没有什么好说的。姚诗跟随他最久,又为他生育了最大的一个皇子,于情于理都应该有她一个位置。

  第二个就是怡昭媛。江家在清流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又喜欢乐安,现在江又晴也生育了七皇子,平时也没有做什么错事,宫里名声不错,给一个名额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在向婉仪和孙芳仪之间,昭文帝犹豫了一会儿。向诗云是惠州知州之女,代表的是地方官员,孙寄凌是振威将军之女,代表的是武将。但仔细斟酌下来昭文帝还是选择了向婉仪。原因无他,向婉仪生育了四皇子,而孙芳仪无所出。

  最后一个名额昭文帝在沈贵嫔和端荣华中间徘徊。两人是一起进宫的,端荣华生育了第一个有条件能够继承皇位的二皇子李恭,而沈贵嫔手握两个皇子,但第一个三皇子李盈可以说是太后看着长大的,他有些不放心,另一个六皇子李润。两相对照之下竟然战了一个平手。

  后宫的事掰扯不明白,那就看看前朝的表现。刘家拿了不少灰色钱财,事办的不错,朝堂上人员关系不错。沈家昭文帝想了想,好像也没有跟那个走的近的,是真的没拿不该拿的,就是满场子找人参一本有点烦,但确实找出了不少问题。

  相比之下昭文帝还是略微偏向沈贵嫔。

  在纸上划下了四个名字,后宫的权力就在这四个人身上牵扯。

  翻过了年,原本的选秀因为朱宛凝的去世推迟了一年,在这个本应沉寂的一年因为昭文帝的旨意全面沸腾了起来。

  “晋荣昭仪为正二品荣妃、怡昭媛为正二品怡妃、沈贵嫔为正二品明妃、向婉仪为正二品定妃。四妃共同掌管后宫诸事,不得因私废公。”

  这一道圣旨一下,前朝盘算皇后位置的朝臣扑了个空,但对昭文帝是没有办法,只能捏着鼻子认了前期投资打了水漂,准备掉转船头看看这四条船踩在哪一条上面,要让他们放弃押宝是不可能的。

  如果说前朝是小震,那后宫就是震中心。

  江又晴早先有那么一点感觉,但当圣旨真的下来了还是有点吃惊的。先皇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不立皇后是因为年纪大了,该定的都定了,但昭文帝三十出头,未来还有好长时间,在这个时候不立皇后就有很多事情要分散精力。

  但既然昭文帝这样做了,那自然有他的打算,江又晴并不打算多管闲事。给宫里的人发了赏钱,再让晓云稳住宫人,每一步都要走稳。

  这件事对于江又晴来说,是个利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