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定风波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1章 机缘误43

第21章 机缘误43

于欢 2021-11-05

  狄怀英的认可在越州刺史李轻舟心中烙下了极深的印子,也让李轻舟坚信王瑾晨日后会是大才,“前几日在官署的公堂上,山阴县令公然休妻,其子州试第四,下官这就去补录名额。”

  狄怀英顺着胡须,“舍妻保子,这并不是一个男人该有的作为。”

  “下官明白,高县令任职多年,在当地也算是个勤谨的官员,其子也颇有才华。”刺史回道,“休妻一事,会记入县官考绩中。”

  狄怀英点头,“过人的才华还需德行相配,若是为官,有德之人会比有才之人更受百姓爱戴。”

  刺史听后一征,连带着喉咙的凸起上下滚动,“巡抚使教诲,下官谨记。”

  “你是上州刺史,调入京城之后入六部,品阶会比老夫高,不用这样客气。”狄怀英摸胡须道。

  “狄公是德高望重的元老,李某人所敬的不是江南巡抚使狄仁杰。”

  会稽县县令休妻一事传遍整个越州,吴氏虽没有被重判,却在受罚之后被赶出了高家,背后教唆的婢女以蛊惑人心、欺诈数罪并罚,与那些江湖术士一并送到了岭南劳役。

  经此一案,在短短半个月内江南查抄的淫祠便有上千座之多。

  ——王宅——

  一阵阵蝉鸣从葱郁的桂树中传来,声音引来了两只喜鹊在庭院的树梢上徘徊。

  “郎君,药来了。”小环将调理身体的汤药端入小院中,一声呼唤使得两只依偎在一起喜鹊受到惊吓而各自飞走。

  王瑾晨坐在轮椅上,手里还拿着一本展开的书,小环见人专注便止步等了一会儿,直到汤药凉的差不多了才走到王瑾晨跟前,“郎君的药。”

  王瑾晨放下书,抬手接过温度适中的汤药,“辛苦你了。”

  见少主子一口闷下时连眉头都没有皱,明明闻着气味很是刺鼻,就连少主子身上好闻的香味都不能将其掩盖,小环便弯腰试探的问道:“苦么?”

  王瑾晨点头,她便将偷偷买回来的蜜饯果子从袖子里拿出,“郎君要不要吃个果子解解苦?”

  油纸里包裹着几种果脯蜜饯,看着诱人的很,王瑾晨从袖子里伸出骨节分明的手,突然想起前天夜里腿伤发作,自己半夜一个人疼得在床上咬牙切齿,连被褥都被攥破了好几个洞,“算了,良药苦口。”

  “可郎君都吃了这么多副药一点起色都没有,要不然咱们换个医生瞧瞧吧,阿郎每次都找只那个坐堂医,也不见得他医术有多好,要不然…”小环突然想到去年在长安少主子落水奄奄一息都被萧婉吟给救醒了,“七姑娘的医术便是长安城的百姓都夸赞…”

  “胡思乱想些什么呢?”王瑾晨拍向她的脑袋。

  小环抬手摸了摸后脑勺,“您看啊,七姑娘为了救您连名声都可以不要,可是隔壁县的县令却因为妻子犯罪而当即休妻,半点夫妻情分都不念,这人和人啊,真是不能相比。”

  王瑾晨望着不断有鸟儿飞来又不断飞走的桂树,“《法苑珠林》中有言:譬如飞鸟,暮宿高树,同止共宿,伺明早起,各自飞去,行求饮食,有缘即合,无缘即离,我等夫妇,亦复如是。”

  “这话说的不对。”听着郎君的话小环却不认同的反驳道。

  “哪里不对了?”王瑾晨扭过头疑道。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写书的道人一定没有仔细的观察过鸟儿,再说了他又没有读心术,就算他日日盯着也不会知道鸟儿心里想的到底是什么,那么大雁择偶一生终其不换又如何解释呢?”小环瞪着一双透亮的眸子,“还不是万物皆有灵,人也一样,只不过他有好坏之分与情深情浅,又如何能够一锤定音,敲下所有的事呢?”

  王瑾晨盯着小环,旋即眯眼笑道:“小环要是个男儿,定能考取两榜进士。”

  小环揣起双手昂首道:“哼,那是当然,好歹小奴也跟着郎君学了不少,不过小环才不要什么功名利禄,小环只要能侍奉在郎君身边就心满意足了。”

  婢女才及笄不久,正是大好的青春待嫁之龄,“你总不能跟我一辈子的,等我事情定下就去找父亲将你的身籍要过来。”

  “小奴不要,”小环蹲在王瑾晨膝前,“阿爷与阿娘都不在了,只有郎君像哥哥一样对小奴,郎君不要赶小环走。”

  “我连自己将来的境遇与生死都无法保证,你跟着我…”除了父母,就连这个伴了她将近十年的婢女都不知晓她的身份,自从决定入仕,便像架了一把刀在脖子上,每日枕戈待旦,怕极了日后被人揭穿而引罪亲族。

  “小奴不怕。”

  老旧的布鞋踏入庭院,家僮叉手通传道:“郎君,刘参军来了,说要见您。”

  “知道了。”王瑾晨望着手里进士科所考内容的书籍低头苦笑了一声,“小环。”

  “小奴在。”

  “去将我书斋柜子里的文解取出来,就放在左边柜子的檀木匣中。”

  小环迟疑了一会儿,轻轻挑起眉头无奈的应道,“喏。”

  越州功曹端坐在主座上,与王哲交谈时满脸呈现愧疚之意,“王公莫怪,下官也是奉命行事,诸州贡人系一州之将来,故而各地都极为重视向京城输送人才,令郎的伤,州府再三斟酌后决定以补录其他名次靠前者,作为补偿会将令郎作为地方官学优异者送往京城入四门学充俊士,若是能考中太学作为生徒,登科的几率要比贡人更大,只是时间花费上要久一些了,若是不通,明年秋闱便由州官荐举至尚书省参加常科考试,但会失去两榜之名…”

  四门学为中央官学最次等,招收低级官员子弟以及成绩优异的庶民,学子若想升入太学,不但要成绩优异还要及第或俊士通三经,常科录取多为生徒,故而贡举人的两榜进士极为难取。

  “不必了。”开口回绝的声音很是年轻,“刘参军,这是文解。”

  从地方官学升中央三学进入最高学府是平民子弟梦寐以求之事,王瑾晨因伤而失去贡举名额,王父没有因此表现得难过,甚至不可惜,只有坐着轮椅出来的前解元得主满脸忧愁,司功参军宽慰道:“妇人与婢子阴险,谁也未曾料到,四公子莫要难过,凭借公子的才华,无论何时考定能再次提名榜上的。”

  往年明经两科录取人数几乎尽是国子监生徒,升入太学乃至国子监成为生徒,中第的几率要翻上好几倍,“我不怨旁人,参军不用说好话来宽慰瑾晨,若就此颓废岂不枉顾使君与参军的苦心栽培,今年不行,还有明年,只要瑾晨还有一口气,便不会气馁。”

  “那就预祝公子来日金榜题名,荣归故里。”

  --------------------------------

  垂拱四年江南巡抚使狄仁杰以江南吴楚之地多逾越礼制不合规矩所建的淫祠上疏朝廷,请求焚毁以正风气,次月获允,朝廷下令焚毁淫祠多达一千七百余所,诏归江南巡抚使。

  垂拱四年七月,皇太后以明堂建成召诸州宗室赴陪都洛阳庆功。

  初秋的风多了几分凉意,平静的洛水之下暗潮涌动,水面上呼啸而过的狂风有掀翻水面之势。

  ——济州——

  驸马都尉薛绍一把夺过长兄手里正要烧毁的书信,“原来地底下偷偷建造的不是什么农具,而是兵器,阿兄,你这可是谋反,是株连九族的大罪!”

  封闭的屋子里济州刺史薛顗将琅琊王李冲送来的书信从弟弟手中夺回,“武后临朝尽诛宗室,任用酷吏迫害李唐大臣,你我生身之母乃是国朝公主高宗皇帝的同胞妹妹,亦是太宗皇帝与文德皇后所出的嫡女,你的妻子是舅舅高宗皇帝的女儿,武氏修建明堂欲要迁都洛阳,琅琊王派萧德宗去京城发现明堂根本就没有修建好,武氏其心可居,难道真的要将太.祖、太宗、高宗三代先皇打下来的江山拱手送人?”

  明堂并未完全修好薛绍是知道的,旋即低头陷入了万般为难,“可她是太平的母亲,也是我的丈母,太平现在正怀着子嗣…”

  “自你成为驸马开始,武后有哪一日是不曾嫌弃你的,若不是看在公主袒护你的份上,你就早就被她废了。”薛顗的话里带着替弟弟不平的委屈,“我们薛家有着李唐皇室的血脉,迟早有一日被会和吴国公一样身死异乡,唯今之际只有先发制人,还政李唐天下才有真正的安宁,你不要忘了,武氏连自己的亲儿子都没有放过,何况与她没有任何关系的宗室。”

  薛绍仍旧犹豫,“可是后果呢?阿兄有没有想过万一失败,整个山东乃至天下都要血流成河,公主待我不薄,崇胤还那么小…”

  薛顗长吸了一口气,“就知道三郎你心存仁念。”

  “这不是仁念,”薛绍反驳道,“琅琊王是太宗之孙,素有贤名,他是害怕天后迫害,所以才剑走偏锋,他有心恢复李唐,可是其他诸王呢?他们未必敢起兵响应,兄长这样做无疑是自寻死路。”

  “其他诸王也已经答应起兵,总要有人去敲响这个警醒的铜钟来告知世人,这是谁家天下,我不牵连你,趁还有时日你回洛阳公主府吧,有公主在可以护着你,当然你也可以为了自保而揭发我。”

  薛绍大惊,连忙道:“阿兄与我是亲兄弟,绍怎会做如此枉顾亲情不仁不义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夫妻本是同林鸟,原句就是出自《法苑珠林》是唐总章元年著,经后人改编。

  通三经就是学历,最高是通五经(四书五经)

  唐代科举录取的大多为国家学府里的生徒(高官勋爵子弟)

  寒门优秀学子要通过层层考试才能进到最高学府深造。

  只主双女主cp 祸福相依,也许另有机遇~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