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熙爷竟是我同桌[清穿]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章 卢氏

第44章 卢氏

谦谦意 2021-11-10

  笑闹了一阵后, 时辰已然不算早了。

  下人早被塔娜遣出了小院,她们几个坐在院子里,安静了没一会儿, 塔娜忽然开口:“及笄礼过后, 我便要出嫁啦。”

  “这么急?”乐臻脸上的笑容敛了敛,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其他几个姑娘也有些沉默, 方才还热闹的院子,忽然就变得安静了许多。

  “是啊。”塔娜故作轻松地笑, “明日便开始走六礼,额娘叫我明日起便安安分分待在家里绣嫁衣, 不许再往外跑了。”

  说是绣嫁衣,实际上几人都知道,不过是做做样子罢了。最多动几下针线, 便算是自己绣的,也是讨个好意头。

  只是, 不能出门是真的, 六礼不知要走多久,接下来一直到塔娜出嫁,甚至出嫁后很长一段时间,她们都很难再这样小聚。

  “也好, 佟家那位, 好歹是塔娜妹妹嫡亲的表哥,未来的婆婆也是嫡亲的姑姑。都是知根知底的,真嫁过去日子应当也不会太难过。”

  一个姑娘宽慰了两句, 思及自身,忍不住叹气:“我去年便及笄了,虽定下了婚约, 母亲却还想着留我两年。可纳喇家递了帖子,有意今年便结两姓之好……我连对方是个什么人都不清楚呢。”

  “纳喇家?说起来我倒是有个纳喇氏的同僚。”乐臻思忖着开口,“或许能帮你问问,都是同族,说不定对方知道。”

  小姑娘顿时红了脸,有些羞涩地嗫嚅着不肯开口了。她旁边的姑娘揶揄地笑:“我知道,是那个有名的才子纳兰容若,正是臻姐姐的同僚呢。”

  卧槽,乐臻忍不住在心里爆了粗,这竟然是纳兰容若的原配,卢氏?

  “我也知道,这才特特的邀了臻姐姐和卢姐姐来。”塔娜也跟着调笑,挤眉弄眼的,“说起来,卢姐姐也是个饱读诗书、作得一手好词的才女呢。”

  卢氏泽兰,被满清第一词人怀念了一生的那位原配嫡妻,这会儿还只是个二八年华、被好友们拿婚事取笑得满面羞红的少女。

  即便刚见面那会儿便互通了名姓,乐臻也完全联想不到纳兰容若身上。这会儿细细打量,果然是通身才气的名门贵女。

  “的确相配。”见人家姑娘被她打量完有些忐忑地瞧着她,乐臻忙笑着开口,“容若兄乃是正人君子,品性极好的,又是他们家有意求娶早日完婚,卢妹妹只管安心便是。”

  卢泽兰含羞一笑,面上的红晕还未消。她生得清秀,并不是某些人所谓的不好看的意思,而是气质很有那种感觉,只是这样浅浅一勾唇,便笑得乐臻心都化了。

  这样的佳人怎能因难产而死,她坚决不允许!乐臻在心底暗暗起誓。

  这之后,如塔娜所言,赫舍里氏和佟佳氏大张旗鼓地开始走六礼。和卢泽兰的情况不同,赫舍里氏和佟佳氏先前不过口头定下,这会儿是从纳采开始,六礼全部走完估计需要不短的时间。

  卢泽兰先前便已经同纳兰容若完成了纳征的仪式,算是正式定下了婚约。只是当时纳兰大病一场,生生错过了殿试,便暂未定下婚期。

  也因此,她比塔娜自在许多,至少这样的出门偶尔还是可以的。卢家的规矩多些,卢泽兰自然不可能像塔娜一样和乐臻逛街跑马。

  不过也正因为卢家是汉人,乐臻倒也不用过分避讳和卢泽兰往来。

  塔娜及笄那日相聚后,隔了一段时日,乐臻又给那几个小姑娘都递了帖子,请她们来乐府玩。最后不出所料,只卢泽兰一人来了。

  十几岁的孩子在这个朝代已然懂事了,她们相交其实并不能代表什么,即便来了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就算是单纯的交往过密,对她们来说可能也不是好事。

  渴望和胆怯这两个词一道出现,也并不多么奇怪吧?

  至于卢泽兰,想来卢大人很肯定他们不会有利益牵扯啊。竟也不顾忌纳喇氏的看法,就这样让她来了。哦对,乐臻差点儿忘了,她和容若关系不错,明珠那态度,可见纳喇氏也是支持的。

  乐臻兴致勃勃地分析了一通,心里却明白这些人都想得太多了。她,乐臻,根本不可能与皇帝以外的任何阵营有牵扯,私交就是私交,绝对不会影响到朝堂的。

  不过这样也很不错,卢泽兰是个很好相处的姑娘,确实极有才情。不过乐臻自己半文盲一个,最爱干的还是带这小姑娘跑马射箭。

  也不出门,就在乐府后院。卢姑娘看着温婉贤淑,竟也不拒绝,还主动提出想和乐臻学骑马。满人多擅骑射,纳兰容若更是个中翘楚,不管是出于什么想法,乐臻都没有不教的理由。

  多运动对身体好,多少也能减少日后难产的可能嘛。而且,小姑娘骑马的时候,眼睛里都有光,谁舍得拒绝哦。

  只教了皮毛,卢泽兰也不能再出门了。婚期近在眼前,没过多久,乐臻就收到了两封喜帖——一个是卢氏泽兰的,一个是赫舍里氏塔娜的。

  并不在同一天,乐臻索性请了两天假,两场都去了。

  不出意外的话,泽兰她还能借着同僚关系去纳喇家见见,塔娜……就她和隆科多那关系,不是逢年过节,恐怕很难相见了。

  她和塔娜若是不顾及隆科多,仍旧时长见面,日子久了,难保隆科多不会心生嫌隙,到底影响夫妻感情。

  能举案齐眉,倒也不必相敬如冰,就算……至少也得等塔娜有了孩子。

  虽然乐臻并不觉得生孩子是什么很愉快的事,但塔娜想有一个,她也不会煞风景地跑去劝人家不生。

  两场大婚过去,又到了一年年底。

  一年多的时间过去,康熙先前送出去的“问卷”,陆陆续续也都收回来了。

  这样长一段时间,三藩被平,台湾被收复,蒙古各部畏惧火铳火炮等物,又怕同三藩和台湾那样转眼便倾覆,半点不敢吭声。如今,距离秋闱只剩半年时间,这会儿,康熙自然是将大部分目光投向了科举。

  而这样一位自亲政以来说一不二、心机手段样样不缺的皇帝,没几个朝臣有胆量违抗。前车之鉴摆在那里,贪图权利、妄图站在康熙头上的辅政大臣鳌拜,这会儿坟头草都有一丈高了。

  最重要的是,康熙亲政以来颁布的政令,无一不是为国为民。心系百姓的官员大多支持,贪官污吏不支持也无所谓,迟早会被康熙解决。

  至于那些观念老旧的老臣,不知变通,一味守旧可不是什么好事。

  官场上还是更需要年轻气盛、懂得机变的年轻官员,所以……

  “所以日后还是整个退休制度吧。”乐臻真诚提议,“年纪大了就该退休养老享清福,而不是仗着资历在朝堂上倚老卖老。”

  今天是她头一回上朝,科举改制一事,被康熙交由索额图负责,明珠和乐臻协助。

  虽然已经铺垫了许久,但朝堂上宣布的时候,还是有不少老臣反对。康熙毫不手软当场罢了几位老臣的官职,结束了早朝。

  “你说得对,等搞完科举这事,我就立个退休制度。”康熙觉得这想法很不错,确实可以有。

  “我还以为反对的汉臣会多一些,没想到满臣竟也有不少不乐意的。”乐臻百思不得其解,毕竟参与科举主要还是的汉人,满人如纳兰容若这样走科举这个路子的才奇怪。

  这样一来,是否改科举制度对这些满臣又有何影响呢?他们没有反对的理由吧。

  “这些年,崭露头角的汉人臣子并不算少,科举改制,更多汉人有了崭露头角得到重用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不慌。”康熙嗤笑一声,很清楚那些反对的满臣是什么想法。

  朝堂上的官职数量有限,汉人能臣增多了,满人占比自然就少了,他们能乐意才怪了。

  戴梓、施琅、傅泓烈……无一不是有为之能臣,科举不曾改制便已然有了这么多汉臣,若是改制了汉臣定会更多。

  “不论什么民族都是我中华民族,朕要的只是能臣。”

  康熙已然把这话放出去了,他要的是能臣,只要有才能,来自哪个民族根本不重要。科举是为了选拔有才能的人,不是为了选那些只会写一手僵硬死板的八股文、实则半点才能没有的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1]八股文这种抹杀创新性的东西,康熙早就想废除了。

  不考八股文,该考些什么呢?索额图头秃了很久,最终选择把这个问题抛向乐臻和明珠。乐臻和明珠面面相觑,找不到答案。

  身为一个半文盲,乐臻觉得自己找不到那是理所当然,康熙把这事交给她本身就不合理。最后,乐臻就女子科举这一块提了一堆建议后,理直气壮地撒手不管了。

  天知道什么题材既能测试考生的创新思维是否过关,又能展示考生的个人能力。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