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驸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62章430

第162章430

青色兔子 2021-11-17

  穆明珠只觉喉头发紧。

  其实当“穆国公”三个字从邓玦口中第一次吐出来的时候,穆明珠便有一种非常不妙的感觉,像是直觉先于理智看到了答案。

  “说下去。”穆明珠从干涩的喉咙中勉强挤出声音来。

  邓玦道:“其实最初臣也没想到会牵连出这样大的事情来。只是因为当初先父死的奇怪,臣这些年一直多有留意穆国公,因为当初先父的口吻,绝不只是贪腐这样的小事。臣暗中留意,隐隐察觉了穆国公不对劲的地方。可是怎么都不敢想——毕竟这可是陛下的亲哥哥,怎么可能……”

  怎么可能叛国呢?

  “后来臣摸到了穆国公城外的庄子里,有一天夜里撞见他们暗夜里杀人,杀的那是个梁国模样的人、会说汉话。仿佛是穆国公要审问那人拿出什么要紧的东西来,那人咬死了不松口。那些看守的人在外面赌博作乐的时候,臣大着胆子摸进去,跟那个梁国人说上了话。”邓玦似乎现在说起来还觉得不可思议,“原来穆国公与梁国的来往,已经有二三十年了。”

  穆明珠再度愣住。

  二三十年,那是什么概念?

  几乎是穆桢刚刚在宫中得宠,她的亲哥哥穆勇便跟梁国的人挂上了关系。

  邓玦闭了闭眼睛,道:“这些年来,臣把前前后后的事情都拼凑起来了。”

  原来当初世宗时候,大周还有太祖皇帝打造下来的底子,不管是百姓还是兵力,都比现在强大很多;而梁国那时候比现在还要弱小一些。

  那时候大周内部,坚定北伐的声音是很强烈的。

  而梁国那时候,原本打下半壁江山的皇帝骤然暴毙,赵太后初主政,在大周愈演愈烈的北伐浪潮下,从上到下都有朝不保夕之感。

  在这等情况下,梁国赵太后秘密派出了一支队伍,用上了很古老的贿赂游说之法。

  这支梁国的秘密队伍,载着满满的金银,悄无声息游走在大周顶层人员周围,用金钱与私利腐蚀着任何可能的目标。

  而当时刚刚住到建业城中,妹妹在宫中跃然成为皇帝新宠的穆勇,也就落入了这支队伍的眼中。

  最开始的交易是很简单、很委婉的,这支队伍说他们是往来于两国的大商人,战争总是阻碍他们发财的。所以他们情愿多出一点钱,给穆勇这样的人,请他们传话进去,最好是能改变朝中的风向,不要北伐了——北伐做什么呢?劳民伤财,不如大家坐下来和气生财嘛。

  那时候的穆勇被建业城五光十色的生活迷花了眼,从前小半辈子只知道埋头干活的人生,如今拿了人家的两只金砖、一只银碗,自然也就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和气生财嘛,干嘛非要流血打仗呢?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了,他的妹妹已经得到了皇帝的宠爱,更还要求什么呢?

  随着穆桢在宫中步步高升,随着大周对梁国的讨伐越来越猛烈,梁国送到穆勇这里的金银也就越来越多。

  也许最初的穆勇还是有所忌惮的,但是习惯渐渐养成,也就渐渐放松下来。

  战争当然不只是说客的表演场,胜负的因素是复杂的。

  而在这样复杂的因素下,大周在世宗年间对梁国的北伐,三次全都以失败告终。

  朝堂上的事情不必说,穆勇忽然发现,他没有任何的损失,便拿到了全部的好处,而且全无后患之忧。

  而在这战争的多年中,穆勇跟梁国这支队伍、乃至于背后的势力,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等到世宗死去,穆桢从妃子一跃成了新的皇帝。

  穆勇的身份也跟着水涨船高,成了皇帝的亲哥哥穆国公。

  “一直到今时今日,穆国公与梁国的联系也未曾断绝……”邓玦轻声道。

  两个人不知不觉中,已经在各色的花中间坐下来。

  “这是自然。”穆明珠淡声道:“如果我是赵太后,当年广撒网,竟养出了皇帝亲哥哥这样的大鱼,那是说什么都不会放过的。”

  “殿下圣明。”

  “而你要防备穆国公……”穆明珠轻声问道:“可是给他察觉了?”

  邓玦低声道:“臣后来为了收集穆国公的罪证,不慎给他的人撞见了。证据全都没了,臣也是死里逃生。因为有先父的事情,所以臣格外谨慎小心,此后好几次危险都提前躲过了。那穆国公奈何不得臣,又不知罪证全都烧光了,怕臣拿出证据来,当时大概是为了稳住臣,所以许了臣一州都督的高位。”

  一切都合上了。

  为什么邓玦以刚过弱冠之龄,能做到荆州都督的位子。

  “不过这也只是穆国公的权宜之计。”邓玦轻声道:“臣为了防备暗箭,只得想了宝匣的办法出来。”

  如果穆国公想要对他动手,肯定会首先拿回可能存在的罪证——比如邓玦从不离身的宝匣。

  “只是在建业时,臣几次逃脱暗杀,穆国公大约也知道杀臣不易。再者当初既然说好了以都督之位交易,他也担心冒然出手激怒臣,所以这二年来倒是没有再派追兵杀手来。”

  邓玦说到这里,狭长的眼睛眯起来,“只是臣终究不能放下心来。”

  谁知道下一次的暗杀什么时候到来呢?

  “自然。”穆明珠轻声道,坐在邓玦对面,有些神不在焉应着。

  她大半的心神还在穆国公通敌一事上。

  就算穆武再怎么腌臜,穆国公府里面再怎么烂,穆明珠也不会想到,母皇的亲哥哥竟然会通敌。

  可是邓玦所讲的事情,严丝合缝,跟她之前的猜想也能合上。

  “这件事还有谁知道?”

  “只有臣一人。”

  “可是你的证据全都被毁了?”

  “是。不过穆国公并不知道这一点。臣当初暗示他还有证据藏在别处。”

  “这也是你的自保之法。”穆明珠重重透了一口气,如果梁国的人跟穆国公接上头是在世宗年间的事情,那时候还没有她。她对那些时候的事情细节并不了解。如果邓玦说的全是真的,那么在世宗年间的三场北伐,大周的败果真是败在战场上吗?甚至于,母皇初登基时,梁国趁机南下侵占北雍州,齐云的父亲被世家拿住,不得不往前线去,最终果然丧命在战场上——这里面有没有穆国公穆勇的手笔呢?

  邓玦看着面色凝重、半响不语的穆明珠,轻声道:“臣说过,这件事儿说出来太大。”

  穆明珠仍在思考。

  邓玦又道:“殿下随时可以忘记今天的对话。”

  穆明珠歪头看向他,道:“为什么是本殿?”

  邓玦心中有这样大的一件事情,又关系他自身性命。如果他不想说,完全可以给那宝匣编一个旁的原因。可是为什么要对她挑明一切?

  换位思考,如果穆明珠处在邓玦的位置上,那么除非有十足的证据在手、除非能直达皇帝面前,否则她绝对不会告诉一个刚认识三个月的皇子或公主。

  她审视着邓玦。

  穆国公给他带来的阴影,倒是解释了他为何如狐狸般多疑狡诈。

  邓玦苦笑道:“实不相瞒,臣也有过犹豫。只是这样的事情,一个人支撑太难了。”

  日夜都要担心自己的性命,不知下一场暗杀是在明日还是在今夜,要面对的敌人不只是皇帝嫡亲的国公爷哥哥、还有他背后梁国的赵太后。

  穆明珠轻声道:“那个梁国人呢?”

  “庄子里那个吗?”邓玦道:“他只来得及跟臣说这么多,便给穆勇的人杀死了。”

  “他既然跟梁国的人交情好。”穆明珠蹙眉道:“又怎么会杀那个梁国人?”

  邓玦微微一愣,像是第一次想到这个问题,顿了顿,道:“大约梁国人跟梁国人不一样。”

  穆明珠抬眸看向他。

  邓玦道:“兴许不是赵太后那边的梁国人。”

  “那个梁国人自己跟你说的?”

  邓玦摇头道:“那倒没有。那时候时间紧迫,穆国公的人就在外面守着,虽然沉迷于赌博之中,但臣也担心他们随时进来察觉,当时一心想追查穆国公与梁国的证据……至今不知那梁国人的身份。”他顿了顿,“不过,穆国公是一定知道的。”

  穆明珠沉沉一叹,道:“一点证据都没有。”

  便要指认皇帝的亲哥哥通敌。

  这不是能对外说的话。

  就算是真的要查这件事,也只能是当面告诉母皇。

  穆明珠坐久了,双腿有些发麻,膝盖轻轻一动,忽然想起母皇派齐云来查她流言的事情。

  黄老将军跟军中奸细有关的密信,经由齐云送到思政殿之后,母皇接下来见了哪两个人?

  她还记得齐云的回答,正是两位国公爷:穆国公与牛国公。

  原本穆明珠没有留意,可能是奸细的事情叫母皇心情不好,所以召见了亲人与姻亲。

  如今想来,也许还有另一层原因。

  那就是母皇看过黄老将军的密信之后,对身边的人起了疑心,疑心的对象正是两位国公。

  而随后建业城中关于她和梁国小皇子的流言甚嚣尘上,齐云说能查到的最初来头是皇宫里——那么有没有可能是母皇安排下的?

  母皇搅乱了这摊浑水,要看两个国公爷如何行事?

  皇帝在各处的密信奏报,足以清楚她当初在扬州买下的那个奴隶是梁国小皇子拓跋长日。只是从前母皇没有问过她,这一次却借着流言散布出来。

  穆明珠轻轻吐出一口气来。

  邓玦静静望着她,似乎有几分歉疚,轻声道:“臣怀了私心,要殿下同担这样的祸事。”

  穆明珠看他一眼,轻声道:“不,这怎么会是祸事?”她心中却在想,那么前世邓玦做了梁国的大将,又是怎么回事儿?全无证据、只凭邓玦一席话的故事,又能相信几分?

  邓玦这样谨慎小心的人,竟然对她如此坦白吗?

  也许是她多心了。

  邓玦这样多疑狡诈的人,是永远不会交出老底的。

  正如她永远无法完全相信他。

  穆明珠垂眸,压下满腹心思,淡声叮嘱道:“穆国公通敌之事,交给本殿。”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