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借贾修真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95章 巧心181

第95章 巧心181

木天道境 2021-11-23

  闫嬷嬷乐出声来,道:“你就不怕自己也吃个果子呢!”众人听了都笑。

  不几日,许嬷嬷捎信来,果然不能跟计良搭上边,一沾上就小不了。上回的袜子刚给运过去,转脸便给了许嬷嬷一个一万双的订单,只要最简单的那一种。

  许嬷嬷无奈道:“先前让人做晚一些,不过是想多管一顿饭,如今可好,是真正得做到晚上了。”又说起照明的种种不便,李纨有心从珠界里取些月光石夜明珠来用,不过想想罢了,只让多置灯烛,小心看护,倒不要在乎银钱。这几十人一天两顿饭要管,依着跟李纨商定的,之后又要盖屋子盖鸡舍羊圈等等,又要多几十人吃饭,这厨上就成问题了。

  不过这些许嬷嬷也不过是说给李纨听听解个闷,哪里还能指望她说出个四五六来。李纨无非就一句:莫惜银钱。好似银钱跟她有多过不去一般。

  许嬷嬷接到李纨的回信,看完了递给蕴秋,蕴秋看了几眼也笑起来,道:“奶奶做事情总是如此的,之前卖菌子那会儿也是。若是换个府里那般的管事,只怕倒贴几百几千两奶奶还要怜惜他们辛苦。”

  许嬷嬷苦笑道:“可不就是如此,是以奶奶不管家也是好事。”

  蕴秋问道:“奶奶是不在乎银钱,这到底要如何做,嬷嬷可有打算?”

  许嬷嬷道:“这盖房子的事情,又要选地又要备料,还得看天,入冬前完事才好。这中间又夹着收荞麦种小麦的农事,需得算好了日子。选地这个,地都是咱们的,也不用知会谁,倒简单。房子大小也都清楚,不算费事。找人画定了图纸,才好备料动工。备料更容易,单子开出来直接给四海商行,便是他们没有的,也比咱们自去寻人容易。这做饭的麻烦,这许多人吃饭,可如何是好?”

  蕴秋道:“这个倒不烦难,这庄子上原有农忙时用的大厨房,可管百十来人的饭菜。一个是厨上的人手,我想来,咱们人不够时,让庄户里能做饭的来帮厨也行,这村里有个席面都是左邻右舍去帮着洗烧的,咱们按日给工钱就是。

  再来是每日到底多少人吃饭,不如明日起,作坊里的人回去前都跟前头说一声次日还来不来,或者几日后再来。到时候盖房干活的也一样,让工头把用饭的人数报上来。这样厨房每日可着人数准备,总能有个大概了。”许嬷嬷听了连道好主意。

  两人一边商量一边记,总算理出个头绪,具体的还得与闫钧彭巧等人再行商议。蕴秋记着,又想起一事来,对许嬷嬷道:“奶奶在府里,想着都是庄户人家如何可怜,恨不能给钱白养活算了。我们日日对着这些人,有的却实在让人生气。就说半大孩子做工这事,实在是主家开恩想给他们一口饭吃,就是防着有人贪便宜坏规矩,特立了个每日能做完一双袜子就管一顿饭,能做完两双,就两顿饭都管了。

  如今可好,您猜怎么着?有几位,就让自家孩子早上来露个脸,什么也不干,拿自己织好的袜子给充数,就吃两顿饭。左右袜子的工钱都是他们自家的,也不亏。心思都用在这些地方了,看着让人生气。”

  许嬷嬷点头道:“只当是赚便宜呢,到时候有他们哭的时候。”又道,“我看巧娘子一家倒都省心得很,那两个小豆丁竟也日日不辍地来厨上帮忙的,厨上的陈婆子还挺乐意带这俩。”

  蕴秋道:“这巧娘子原名不叫这个,就是因为她这精穷的人家生了七个娃儿还个个都站住了,且娃儿还一个比一个听话乖巧,才得了巧娘子这个名号。听婆子们说,巧娘子真个是巧,拿杂豆黑面做酱,腌小鱼小虾,做坛子菜……家里田间地头,能用的地都用上了,还想出些夹花种的法子来,高粱地里种豆子。为了养活这一家子,真是什么心都用尽了。只是有一样,从来不白赚人便宜。是以这一家人虽穷,却极有志气的。”许嬷嬷叹道:“真正是乡里有能人。我上回说给奶奶听,奶奶还感慨,咱们多少人伺候个兰哥儿还觉着他分例不比宝玉委屈了,人家七个娃也这么养活过来了,还个个懂事贴心,真当难得。”

  蕴秋也叹道:“真正不容易,那两个跟着巧娘子在作坊做活的,还不到十岁吧,如今一天都能织三四双袜子了。这么点子人,真难为了。”

  许嬷嬷道:“要不怎么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呢。以后能照应就多照应着点。”蕴秋在一旁点头。

  可见所谓时运,不过是自助者天助罢了。

  这日又雨,宝钗虽从南边来,却实在厌恶这潮湿天气,便没有出门。莺儿沏了茶进来,宝钗见了道:“半天都没见你,又到处淘气!”

  莺儿笑道:“今日是老太太屋里琥珀的生辰,我便送了两色针线过去。”

  宝钗点头道:“这也罢了。”

  莺儿道:“上回鸳鸯生日,连二奶奶都打发人赏了东西的,如今换了琥珀,也只我们这些人去了。”

  宝钗道:“那如何能一样。”

  莺儿道:“可不是这话呢。”给宝钗换上新茶,又道:“上回姑娘让我打听大奶奶的事,咱们院里头那小丫头说的太琐碎,今儿刚好他们说起大奶奶,倒是听了不少。”

  宝钗想起上回莺儿打听回来的说法,不是吃羊肉就是吃鱼的,实在又好气又好笑。便问:“可有什么新鲜的?”

  莺儿正色道:“还是姑娘厉害,今日听了真是了不得。这大奶奶可真是阔气得很。原先说是一落魄官家的姑娘,若是从大奶奶的爹那头论,大概也没差,只是大奶奶的娘可厉害得紧。听说啊,是前朝极大的世家嫡女,只是那族里到大奶奶娘这一辈就剩下她一个,如今大奶奶的好些东西都是她娘留给她的。别说市面上没有,便是府里太太奶奶们也不曾见过。”

  宝钗道:“这府里的太太奶奶们都没见过?这话可是浑说了,太太奶奶们还能说出见过没见过的话来?”

  莺儿道:“恐怕不是浑说的。兰哥儿小的时候大病过一场,大奶奶都急晕过去了。后来就下了心,取出一匣子药来给兰哥儿泡澡。兰哥儿的身子眼看着就壮实起来了,连太医都称奇呢。太太本想照着抓几帖给宝二爷用,却不得药方,便取了药包让人验看。姑娘猜怎么着?说啊,那药包里头竟一多半连太医都认不出来,认出来的有百年以上的人参和灵芝。百年老参,都拿来泡澡使!”

  宝钗听了点点头道:“这事儿到有谱,当日妈还收到过姨妈的来信,寻过些好药材。”

  莺儿道:“那是后来让几个太医琢磨着照着开的方子,不过是做个样子,可比不上大奶奶手里那些。他们说,那些药包煮了几遍后的药渣,晾干了还能做香囊使呢。”

  宝钗缓缓点头不语。莺儿接着道:“姑娘莫要笑话咱们院里那小丫头,她是尽记着些吃的了,可不止她,大奶奶院子里的吃食,那是府里都有一号的。老太太这两年新添的菜样,有一多半都是大奶奶那儿引出来的。光米就稀奇,小颗的跟碎珠子一般,大的能有寸许,粉的绿的紫的红的,他们说光拿清水熬了粥都能香一院子。”

  宝钗便问:“怎么在太太那儿却没瞧见过?大嫂子有这些,总要孝敬太太的。”

  莺儿道:“早先给太太进过,太太说吃不惯。如今只老太太那儿有,还有林姑娘那里有些。”宝钗喃喃道:“大嫂子倒是疼林妹妹。”

  莺儿忙道:“可不是!听琥珀说,大奶奶给林姑娘的什么帐子什么褥子毯子的,夏天用着比用冰还凉快。又有合冬天用的香啊鞋袜之类。都有名字,他们一咕噜串说出来,我没能记全,只记得一个叫什么清风纱。”

  宝钗问道:“这大嫂子可真是疼林妹妹,三妹妹四妹妹她们倒不管了?”

  莺儿道:“哪里不管,几位姑娘都从大奶奶那里得了好些稀罕玩意呢。还给做过什么什么兽的大衣裳。说那皮子连老太太都没听过没见过的,大奶奶给几位姑娘一人做了一身。老太太直说大奶奶疼小姑子呢。”

  宝钗失笑道:“这跟先前听说的可也差得忒远了些。”

  莺儿道:“还不止呢。大奶奶跟前伺候的人,一年得的赏赐比府里的月例还多。光衣裳一季就好几身,还年年给做新的。琥珀去碧月屋里看过,说碧月的衣裳都快赶上府里姑娘们了,年下光大毛的就好几身。”

  宝钗听了道:“这恐怕不尽不实,若如此,可就太过了。”

  莺儿摇摇头道:“我看他们个个说的有鼻子有眼的,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如此。”宝钗听了暗自思量,默不作声。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