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一两银子买来的媳妇儿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上193

第一百一十七章 皇上193

开始养老 2021-11-23

  傅太傅的残暴无人不晓,这真的要廷仗五十,说不准会让执仗之人下狠手,阿乐很可能小命直接交代在这里了,更别说为容时宁伸冤了。

  方鸿恩和牛识尧搬出僖嫔,傅太傅压根不放在眼中,一个后宫娘娘何足畏惧,不耐烦,想打死了事。

  不料萧锦瑞道:“既然和僖嫔娘娘有故,那便给娘娘几分薄面,给你一个选择,廷仗五十或者被方鸿恩带回去,自己选着吧?”

  既然萧锦瑞回了,傅太傅也不好公开驳了他的面子,不做声,默认了他的举动。

  “愿廷仗五十。”阿乐俯身一拜,坚定的说道。

  “来人,带这位姑娘下去行刑。”傅太傅一甩袖子,吩咐殿外的侍卫。

  方鸿恩和牛识尧只能怜悯的看着阿乐被带下去。

  阿乐被侍卫按在长凳子上,一下又一下的廷仗打下来,很快,痛的她眼睛出现重影,额头上的汗珠一滴一滴的滴落下来,发丝被汗水浇头,变成一缕又一缕,双手紧紧的握拳,不喊叫出声,只能想着和容时宁在一起的种种,才稍微能转移注意力。

  傅太傅悠闲和其他官员商量着朝政,一点也不把正在外面行刑的阿乐放在心上,其他的官员见状,也假装不关心此时,只有方鸿恩和牛识尧互相看了一眼,叹了一口气。

  阿乐登闻鼓的鼓声不但惊醒了朝廷的所有官员,也惊醒了远在深宫炼丹房里的皇上,皇上听到鼓声响,停顿了手中的动作,问身边的太监:“是何声音。”

  太监回道:“回皇上,是午门外的登闻鼓响。”

  皇上又继续手中的动作,感叹道:“朕自登基以来,到是第一次听到有人敲响登闻鼓。”

  对外面的鼓声,充耳不闻,皇上按照比例,严格的把成分放入丹炉中,不错一丝一毫,正在聚精会神之际,小太监进来禀:“皇上,僖嫔娘娘来了。”

  “让她进来。”皇上想了一会儿,最终还是让僖嫔进来,皇上近年来不近女色,鲜少去后宫,唯一去的几次都是去僖嫔的芙云宫,总要给这个宠妃几分薄面。

  僖嫔穿一身粉色宫装,二十出头的年纪,有着江南女子独有的婉约动人,她进来行礼:“臣妾参见皇上。”

  “爱妃起来。”皇上嘴上喊着爱妃,实际上手中的动作一点也不停,两人生疏的模样,一点也没有传说中,僖嫔宠冠六宫的模样。

  “爱妃所来为何?”

  “不知皇上可曾听到登闻鼓响?”

  “听到。”

  “敲鼓之人乃今科探花郎容时宁的家人楚相乐,臣妾肯请皇上处理此事?”

  “探花郎?”容时宁气质出众,皇上对有印象,“他如何了?”

  僖嫔便把这段时间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说了,最后道:“楚相乐是臣妾外祖楚家收养的孩子,今日一早臣妾接到胞弟阿元的书信,恳请臣妾帮忙。”

  皇上不为所动,眼中只有炉子中的丹药,这天下于他没有意思,他就想练成丹药。

  僖嫔见此,心中担忧,皇上压根不理会,正想有没有其他的方法,门外伺候的太监推门而入,将一封信交给了皇上。

  皇上看完后道:“去看看这个闹得满城风雨的人是何人吧。”

  僖嫔听完,呼出一口气,阿乐有救了。

  “皇上驾到。”一声尖锐刺耳的太监声响起,把原本响着各种声音的大殿震得安静下来。

  皇上近几年上朝的次数越来越少,就连每年重要的日子也不出席,只由萧锦瑞代劳,谁都想不到这样的小事,皇上还会出现。

  惊讶过后,大臣纷纷下跪行礼,高声呼喊皇上万岁。

  皇上喊了一声“平身”在龙椅上坐下,道:“何人敲响登闻鼓,带上来朕看看。”

  萧锦瑞出列:“回父皇,此女正在殿外受刑。”

  “带进来。”

  “她才打了三十下,还有二十下没有打完。”

  皇上不为所动……不想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冰冷的重复道:“带进来。”

  萧锦瑞唯唯诺诺的说道:“是父皇。”

  此时的阿乐已经气若游丝,身子一歪从长凳上滚下来,手撑着底想从地上起来,试了几次都没能成功,侍卫把她拖进大殿中,鲜血伸着她的脚往下流延伸出从殿外到殿内的两条痕迹,不少大臣没有见到如此血腥的场面,转过头去。

  阿乐被扔在地上,想要行礼最终只能趴在地上。

  “你要状告何人?把状纸拿上来朕看看。”皇上问道。

  “民女状告刑部一众官员错审,错判。”阿乐颤抖的从怀中掏出已经染上点点血迹的状纸,递给了前来的太监。

  刑部尚书连忙出来跪着喊冤。

  “爱卿先让朕把状纸看完,在接着喊冤也不迟。”皇上讥讽到。

  一句话把刑部尚书喊冤的话给憋回肚子里去了,脸色涨的通红。

  皇上把状纸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又让刑部尚书把案卷拿过来又过目了一遍,把整个事情的经过都了解了清楚了。

  “既然你给容时宁喊冤,那可有相应的证据?”皇上问道。

  趴在地上的阿乐没有回应,皇上不悦的又问了一遍,这人怎么回事,刚想发怒,一旁时刻观察阿乐的方鸿恩出列跪下:“皇上,阿乐姑娘似乎晕了过去,不如先找个太医给她看看。”

  皇上让旁边的太监下去看看。

  太监走到阿乐的身边把她的头抬起来,确实阿乐因为疼痛难忍已经晕过去了。

  高高坐在龙椅上的皇上在阿乐头抬起来的看清楚的那一刻,微不察觉的手动了一下,差点连手中的状纸没有拿稳。

  皇上握紧手中的状纸,语气不变道:“来人,把她带到僖嫔哪里,宣太医过去给她看看。”随后又加了一句:“不要让她死了。”

  这次太傅出来阻止:“皇上,此女是此案的申诉人,还没申诉玩怎么能先行离开,更何况,她一介平民去后妃的宫中修养也是不妥。”

  皇上冷哼一声,当面指责:“不妥,有何不妥,太傅高悬秦镜,竟然还发生叩阍之事便是最大的不妥。”

  太傅当即跪下:“微臣无能,不能为皇上分忧。”

  “爱卿严重了,起来吧。”皇上见好就收接着道:“既然申诉人不在,那让当事人出来为自己辩解。”

  皇上的几句话就让容时宁从暗无天日的地牢中出来,容时宁听完太监的宣纸,从容不迫的站起来跟在身后一起出去,心里暗暗担忧,也不知道阿乐怎么样了。

  容时宁跟着领头的太监进入大殿,低头观察四周没有看到阿乐,地上只有一滩血迹,心中但又更甚。

  皇上也打量着站在下面的容时宁,就算是在牢中呆了这么久,也难掩其风姿气度,果然不凡。

  “你便是牵扯此案的今科探花郎,容时宁。”

  “正是罪臣。”容时宁恭敬的道。

  “如今有人为你伸冤,可有证据自证清白。”

  “无。”

  众人听到容时宁的答案,整个大殿一片寂静,也不知道这个人是蠢还是不在乎,这哪里是蒙冤受屈的态度。

  皇上也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只想着回去炼丹药,心中微怒,但还是耐着性子问道:“既然没有证据自证清白,那为何伸冤,爱卿金榜题名,必然熟读大禹律法,可知罪。”

  “回禀皇上,罪臣的罪名一共两条,第一,诬陷臣读□□时期一位名为高启官员写的诗,认为臣有意侮辱皇上名誉,此事目前为止最大的罪证不过是张大人的一面之词,连物证都没有。第二,诬陷臣曾在北境时通敌,人证据说是被戍守边疆的士兵指认,物证是与烈阳国皇子的通信。且不说第一条荒唐,微臣寒窗苦读十年不易,才刚入朝,为何要去读高启一时无聊写下的诗,还放在平日里处理公务的地方。微臣能中一甲第三名的成绩,凭借的是真材实料,怎么会傻到去做这样的事。第二条更是荒唐,先不说所谓的人证和物证,微臣在北境时只不过是一个秀才,这烈阳国的王子也不知道是看中臣有何才能,才会与臣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人通书信。”

  容时宁一口气说完,又接着说道:“罪臣认为,给一个人定罪,先且不谈证据,犯罪的过程和动机至少要条理通顺,合情合理,综上所述,刑部给罪臣定下的罪,证据缺少,逻辑混乱,误让罪臣会以为刑部的众位大人是靠着臆想办案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