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离婚1950[重生]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4章67

第24章67

红叶似火 2021-11-24

  走过两条街,她忽然看到一个脸上皮肤皱巴巴的老婆婆坐在街边喊:“卖豌豆了,卖豌豆了……”

  覃秀芳低头看了一眼,她拎了一个很旧的竹篮,篮子里都是麻豌豆。干豌豆煮在饭里并不好吃,还比不上红薯,不能当主食,更多的是做豌豆粉,可现在是冬天,天气冷没人吃凉粉,因而老婆婆的这豌豆并不好卖,她冻得两只手都红了也没卖出去。

  覃秀芳不免生出怜悯之心,她蹲下身抓起一把豌豆看了看,颗颗粒粒饱满,晒得也很干,而且很干净,没有石子也没有残余的壳。

  “姑娘,要豌豆吗?很便宜,我这里一共有八斤,算你15块,要吗?”老婆婆似乎看到了希望,赶紧将价格报了出来。

  确实便宜,现在一斤玉米都得四块,这不是一点点的便宜。

  覃秀芳说:“好,老婆婆,我买了,不过我没拿家伙。你等一下,我去买口坛子,装这些豌豆。你要不放心,就跟我一起去。”

  老婆婆答应了。

  两人去了卖坛子的铺子,覃秀芳挑了半天,最后选了一口能装五六十斤的坛子,付钱出门后,她把豌豆倒进了坛子里,将钱给了老婆婆。

  老婆婆接过钱后有些踌躇,问覃秀芳:“姑娘,你还要豌豆吗?”

  覃秀芳实在不忍占她便宜,就说:“老婆婆,豌豆泡涨了,发豆芽也蛮好吃的。你这样便宜卖了不划算,留着自己吃吧。”不然来年青黄不接的时候,搞不好又要花数倍的钱去借粮食度日,这是农村的常态。

  老婆婆苦笑说:“我孙子身体不好,要看病,不然也不会拿来卖了。”

  “这样啊,我看看吧,你要是不急,过十天来找我,咱们再商量买豌豆的事。若是我还需要,就按照粗粮的价格算。”覃秀芳买这豌豆是另有用途,现在能不能赚钱她也不知道。若是赚了,她不介意捎带老婆婆一下,若是没赚,她也不可能自己都还没过好就做慈善当圣母去拯救别人。

  老婆婆一听到这个消息,高兴极了:“成,姑娘,真是太谢谢你了。对了,你还要买坛子吗?”

  覃秀芳好笑地问:“怎么,你们家的坛子也要卖吗?”

  老婆婆摆手:“不是的,咱们村子旁边就有一家窑,专门烧各种缸和坛子,就你手里这么大的坛子,在咱们村子里买,能便宜一半。你要是愿意,下次我让我儿子给你捎一口过来。”

  这可真是个意外之喜,不管这豌豆能不能做成功,她都赚了,因为这口坛子她就花了26块钱,要是能便宜一半,那她以后得少花好几百。

  覃秀芳高兴极了:“好,我还要买不少,这样吧,暂时先不用,老婆婆,你十天后来找我,咱们再说这个事。”

  因为老婆婆记性不好,又不识字,最后两人约定在十天后的中午,老地方见,也就是今天老婆婆卖豌豆的地方。

  道别了老婆婆,覃秀芳抱着坛子回去,干劲更足了。她得赶紧挣钱,多挣一点,这样才能找个牛车一次将十几口坛子都给买回来,进行下一步的屯粮计划。

  奔着这个目标,回家后她就把豌豆淘洗干净,泡在了水里,八斤豌豆泡水后重量几乎能翻倍,也就是十五六斤。覃秀芳打算拿来做豆豉,许多人习惯用黄豆做豆豉,其实豌豆也可以做,而且做出来的豆豉味道不输豆子。

  不过豌豆泡涨的时间不短,估计现在泡好,明天差不多,正好卖完豆花回来就忙这个。

  覃秀芳弄完了这个,又将明早要的各种配料准备好,等天一黑就睡觉,天不亮,又赶紧爬起来忙活。

  有了第一天的经验,第二天,覃秀芳的速度更快了,虽然比前一天多了一斤豆子,但她还是只用了差不多的时间就把豆花做出来了。

  这次覃秀芳装了两个桶,在一侧桶的边缘挂上了装着调料的竹筒,另一只桶上挂空竹筒。她今天做的份两是昨天的两倍,覃秀芳怕杨林他们买不完。如果还有剩,她再沿街叫卖就是,能多卖一碗就多赚一碗的钱,实在有剩就送旅馆老板娘两碗,人家可是帮了她不少。

  覃秀芳美滋滋地打着算盘,到部队外的时候,天还没亮透,杨林他们没来,她就站在原地跺跺脚搓搓手取暖。

  等了约莫一二十分钟,杨林一行人拿着饭盒出来了。大冬天的,他们一个个竟然只穿了一件军绿色的背心,而且一点都不冷,脑门上都是汗,看得覃秀芳吃惊不已。

  看覃秀芳冻得鼻头发红,年纪大的那个说:“大妹子,你以后别这么早来了,六点半来就成,咱们刚好下操。”

  覃秀芳腼腆一笑:“好。”

  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她没有手表,时间肯定估不了那么准,但明天可以看天色稍微迟一点出门。

  覃秀芳蹲在木桶旁,揭开盖子,豆花的热气扑面而来,她接过饭盒一个个的打,打一个收一个的钱。

  “各位同志,要什么料你们自己添加,都在竹筒里,甜的咸的都有,还有糖。”

  “好嘞,你这大妹子就是实诚,花生米也随便咱们吃。”话是这样说,但每个人都很自觉,只舀了一小勺碎花生米,等他们都买好了竹筒里还剩小半筒花生碎。

  覃秀芳有点感动,看来他们都挺喜欢吃炒花生米的,等她赚了钱,过年的时候,一人送一小纸包吧,就当感谢他们对自己生意的照顾。

  覃秀芳预料得不错,两桶豆花没卖完,还剩了一些,不多,估计也就六七碗的样子。时间还早,覃秀芳就挑着沿街叫卖,她想,自己也不能只指望着部队的这些人,他们总有吃腻的一天,又或许食堂哪天也改变口味呢,总得给自己多找一条路。

  昨天那个路口人虽然多,但效果并不好,覃秀芳不打算再去了,她换了个方向,一路走一路叫,都没人买,走着走着,到了医院。

  这次有人来了,一个老伯伯捏着钱过来:“闺女,你这豆花咋卖啊?”

  覃秀芳指着竹筒说:“三元一竹筒,要是你有饭盒,那打满饭盒,四元。”

  挺便宜的,老伯伯说:“你等一下,我去拿饭盒下来。”

  终于做成生意了,覃秀芳想,可能这年月住得起医院的不说非富即贵吧,但绝对不是穷人,所以舍得花钱,而食堂里估计不会天天供应豆花,因为人又不多,单独做这个太麻烦了。

  所以这里也是卖早点的好地方。

  不一会儿,老伯就回来了,他手里拿了两个饭盒,覃秀芳给他打得满满的,直到快要满出来了,她才将饭盒递给老伯伯说:“我们这里可以加糖、加盐、酱油、葱姜蒜和花生碎,喜欢哪种调料自己加。”

  “这么齐全,可以多加两种吗?”老伯伯兴致勃勃地问。

  覃秀芳笑眯眯地点头:“当然,你都加一点都没关系。”

  老伯伯笑着开玩笑:“你不怕我把你的料全倒进饭盒里啊,那你就亏大了。“

  覃秀芳笃定地说:“你不会的。”

  就是倒也没事,因为已经没剩多少料了。

  老伯伯买了之后,又有一个阿姨和一个姑娘来各自打了一饭盒。覃秀芳给他们都打得比较多,桶里只剩一点点,豆花少,凉得就快,已经冷了,不好卖了,覃秀芳索性收摊,盖上盖子,挑着担子往回走。

  ***

  周家,这一晚,除了周立恩,全家都没睡好。

  因为一间屋子要挤四个人,哪怕弄了个单人床过来,也非常挤,刘彩云和周小兰母女俩挤在单人床上,背上硌得慌,想想前一晚柔软的大被子,再听对面床上周大全的呼噜声,她们哪里睡得着。

  第二天醒来,母女俩眼睛底下都是黑眼圈。

  周大全也睡得不好,小孙子以前都是刘彩云和覃秀芳照顾,昨晚挨着他,老踢被子,蹬了他好几脚,他被蹬醒了,还得给他盖被子。

  一晚上没睡个完整觉,起床后,周大全打了个哈欠,说起了一天的安排:“待会儿早饭让小兰去,这么大的人了,还什么都不做,像什么话。”

  周小兰不情愿,但又不敢反抗周大全,只好偷偷翻了个白眼。

  刘彩云听出了他的意思,有点意外:“你今天不去医院?”

  周大全吧唧抽了两口烟:“我去看看能不能找点什么活儿干。”

  农村人几乎没有闲着的,只要手脚能动,都会干活。在城里天天无所事事,周大全也不习惯,最主要的房子烧了,他的家底也全烧了,手里没钱,心里慌啊。尤其看这儿媳妇也不是个很好相处的人,周大全看得远,觉得还是趁着自己干得动的时候找点事做。

  听说男人要出去干活,刘彩云连忙给他做好了早饭,让他先吃了出发,然后又再给医院里的儿子儿媳妇做。

  周大全不在,她心里不高兴直接抱怨了出来:“我真是命苦,别人都是儿媳妇伺候,我倒要反过来伺候儿媳妇。”

  周小兰自然跟着她打抱不平,母女在家里埋怨骂了姚玉洁一大通,直到吃过饭,刘彩云把装着两个饭盒的篮子递给她:“小心点,别撒了。”

  “知道了。”周小兰接过篮子,转身去了医院。

  冬天雾气重,今早也是大雾,白茫茫的一片,能见度很低,周小兰拎着篮子,慢吞吞地边走边在心里抱怨姚玉洁小气。

  挨骂挨打了,还得给他们送饭,周小兰心里能痛快得起来就怪了。怨恨姚玉洁的同时,周小兰不可避免地又想起了覃秀芳。

  若是覃秀芳在,肯定会一大早就回家做好饭,哪还用她大冬天的去医院送饭啊?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前面那个怎么那么像覃秀芳呢?

  她不是死了吗?莫非这是她的鬼魂?周小兰吓得两腿发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篮子都翻了,她赶紧去扶起饭盒,等手忙脚乱地收拾好饭盒,再回头,前方哪还有覃秀芳的身影。

  周小兰使劲儿揉了揉眼睛,还是没有,看来真的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周小兰吓得提起篮子把腿就跑。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