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汉有游女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西北望长安3

西北望长安3

蓝江陈 2021-11-27

  “燕子已有十七足岁了吧?”

  小姑娘点点头,这种问题完全是没话找话,外婆比她自己还清楚。

  老人家絮絮叨叨地继续说下去,“像婆婆这么大的年纪,已经嫁到你外公家了……那时候你外公只是个小校尉,我记得啊……”

  外婆算不上吴都王家的嫡系子女,只是个小宗女儿,在当时武人身价倍增的年岁里,与外公的结合是很正常的。吴国季世,曾经钟鸣鼎食的王、谢二家随之式微,门庭衰败,等到故周灭国迁鼎,吴国在十余天后也国祚颠覆,国君亲自负荆前往炎都,吴国改郡。

  虽说兴亡百姓苦,这些听起来轰轰烈烈的事迹,改朝换代,祖庙倾颓,对于下层平民来说没有太深刻的感觉,或许生活在脱离兵燹之苦后,还要更好一点。

  等外公把那纸书放回信匣,晏晏才回过神来,婆婆说了些什么都未入耳。

  老两□□换了一个眼神,外公笑眯眯的眼神让小姑娘没由来心头一紧。开口的是外婆。

  “燕子想不想去外面?”

  “外面?现在这么晚,明天可以。" 小姑娘隐约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发生变化,眼下不知老两口意欲何为,只能乖乖撒娇。

  “婆婆说的是离开吴郡,去你一直想去的北地哦。”外婆也是一副笑眯眯的神色。

  晏晏拉住她的衣角,摇啊摇的,“婆婆不是想要把燕儿卖了吧?”

  “嗯,我和你外公年纪大了,以后无力顾你,理应为你找个清白人家‘卖了’。”外婆的语气笃定,哪里像是和她开玩笑。

  晏晏垂着头,想要说点什么来反驳,婆婆继续和她说。

  “我和你外公认识两个青年俊彦,都是一等一的好人才,一个是当朝太学生中的翘楚,被京都誉为‘江吴玉树’;另一个是文名动京华的年轻才子,将要接任太史官。都配得上我家小燕儿,你自己选一个吧。”

  这是什么话啊?小姑娘瞪大了眼睛,这和里巷最烂的戏文一样的情节,还叫自己选一个?下一步是不是要搞个招亲?外公外婆再怎么想把自己嫁出去,也不用如此儿戏吧?又不是什么豪门小姐,听他们不似玩笑的话让小妮子哑口无言。

  晏晏有壮志,心里明白自己还不是什么奇女子。她不是市井传说里解救落魄士子的官家小姐,也不是多才多艺的名伶佳人,仅仅是个喜欢胡思乱想的小丫头,在思春的年纪里才有那么几分如诗的少女情怀,来不及幻想将来夫婿的模样,老人家已经为她操心嫁人的大事了。

  屋里没有人说话,灯花噼剥作响。婆婆凑上去,拈出那封书信又看了一回。

  晏晏没有看到,那封信右上出格是这样写的:李伯祖老大人在上,不肖孙谢客跪伏稽首,再拜祖母……

  小姑娘还在一种茫然的状态中,没有发现他们低声的交谈。外婆轻轻把手搭在小姑娘的肩上,晏晏抬头看她,老人家面容慈祥。

  “燕子,这些天好好和婆婆学习一下怎么做一个淑女。你的夫君下月上旬,就要回吴郡来,到时候就在这里成婚,我和外公年岁去了,不能随你们去京都观礼……这是你外公的意思,也是我们的心愿。”

  刚才还说笑着叫她择婿的婆婆,居然已经想把她的婚事都定下来。而且这种不容置疑的语气,温温和和,最是让人无力。这是极为正常的,人亦有言“艺麻如之何?衡从其亩;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在这个匪媒不得的年月里,晏晏仅剩的亲人就是老去的外公外婆,他们要为小外孙女定下一门婚事,于情于理,都无人能反驳。

  当然,还有一个人可以发出她微弱的声音。

  “婆婆,我不想这么快嫁出去……”对于未知的生活,未知的夫婿,仔细一想,小姑娘充满了恐惧。这种焦虑,是正常女子都会有的,她害怕的是进入一个未知的环境,离开养大她的老人,重新开始一段完全没有眉目的生活。

  旁人眼里的晏晏总是笑着的,做什么都是欢快的模样,完全没有其他双亲俱殁的孩子那般郁郁寡欢、不苟言笑。

  “听话,我们生前最后的愿望就是帮你这只小燕儿找到新家,了却这桩事后就再无挂心。再说,也没有叫你马上嫁给那小子,等他回来婆婆还要仔细看看他能不能照顾好我的小燕儿。”

  她嗫嚅片刻,没有问那人是谁,哀哀怨怨凄凄惨惨的小模样把外婆逗笑了。

  “放下你的小心肝吧燕儿,你的夫婿决计要比你外公强,这回算得上衣锦还乡了,专门过来接你过门的。”外婆如此说着,不想再浪费灯盏,摆手让外公先去外屋厢房休息。

  晏晏拉着婆婆不放她走,接着问道:“方才婆婆说了,我的……那人是哪一位?”

  小姑娘还想挣扎,思量着刚才婆婆说过两个人,各有优点,他们居然已经选好了。若婆婆说是前一位什么太学生首席,就推说不喜欢这种还在读书修习的,若是后者,则言不想做御史夫人,这些为官的都不是什么好人。

  其实晏晏两个都不喜欢,什么太学生之类的,在她眼里就是一个书呆子,木讷无趣好欺负,一点也不“英雄”--就像,就像那个谁来着……至于要步入仕途的那位,多半春秋已不富,若是个冷脸长须的北人,岂不是可怜自己芳华错委身。说到底,她对读书人带着成见,这是从小就瞧不起的。

  外婆露出得意的表情,晏晏想起那个在庙祭上给人卜卦的老道姑,虽然小妮子对这种黄老玄学嗤之以鼻,但是对方仿佛把你从里里外外看透的感觉并不好。

  “婆婆方才饭后说的两个人,其实就是一个人,你的未婚夫婿,不仅是太学生里出类拔萃的英才,不久后可能还要拜官太史或是去其他地方。听你外公说这小子在长安该是混得很好的,只是这边消息不通,故而你不知罢了。”

  晏晏没想到婆婆一把年纪了,还喜欢捉弄她,外公居然不帮自己,小姑娘咬牙切齿。他不知道婆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信息没告诉她,否则小燕儿说不得要扯住老人衣角不放她走。

  老人家掌着灯送她进里间,晏晏在前面走着走着,猛地回头看着自己亲亲的婆婆,小姑娘泪眼婆娑,可怜巴巴地仰着头。

  婆婆的面容被摇曳的火光映照得染上了几分晕色,老人家还要长晏晏外公几岁,早已过了花甲年纪,深陷的眼窝如同快要干涸的泉水。她以为自家小姑娘是想到要嫁人了舍不得自己,上前把小孙女揽在怀里,追忆起自己还是临出阁姑娘的时候,比晏晏还哭得昏天黑地。

  和晏晏不一样,婆婆是受过教育的望族女子,对于父母之命心中生不起丝毫的抵抗情绪,哪怕她幼年的意中人应是饱读诗书的才子,最后得知夫君是个没读过几年书,投笔从戎的校尉。

  很多事慢慢过来之后,也没那么多的心结,尤其是夫妻之间,相处久了自然和亲人相去不远。再后来晏晏外公领命北上,荣归后连宫里都给了赏赐,如果旧国国运长久十年,说不得就能做到一国大将的位置。那时人丁不旺的王家甚至把中兴的愿景都压在这个武人出身的女婿身上,晏晏外婆在家里乃至吴都,看惯了歆羡的目光。

  夫妻相濡以沫,无论牛衣对泣还是金玉满堂,都能一起度过,这样的感情,有谁能说不好呢?

  婆婆相信自己和老头子选定的男儿,能够在这盛世里为孙女谋得一世无忧。她也相信两人能够举案齐眉,对此更要担心的反而是自家不成器的小孙女儿。

  晏晏睡下后,婆婆吹了灯,准备回去了。黑夜里小姑娘叫了一声。

  “婆婆--”

  “哎。”

  “我不想嫁。”

  “我们可养不了你一辈子啊。”

  小姑娘赌气地说自己能养活自己。

  “那我和你外公呢,外公可是老了,做不动了。”

  婆婆没有和她说什么女人须得找个人依靠,正如菟丝附女萝之类的道理,老人坐在榻旁,拉着少女的小手。

  “我和你外公年纪大了,就指望着你以后有个依靠,他是个好孩子,不会亏了你的。下月就要专门从京都过来,到时候你自己去偷偷看看,我们这边风俗男女未成婚是不能提前相见的……但是,婆婆保证你到时候欢喜还来不及。”

  听自己亲外婆一直吹嘘那个未见面的夫君,少女心中升起不忿,心想着人家这么厉害为什么偏偏得娶自己,话到嘴边临时一转。

  “为什么燕儿偏生要嫁给他啊?”

  婆婆松开她的手,出去还不忘把门带上,悠悠的声音从外边透过绿纱传进来,一字一句落在少女的心坎上。

  “因为他本来就是你的夫君啊,这可是你父亲母亲为你许下的亲事。”

  ……

  ……

  月出皎兮,照我罗帐;佳人不寐,北望长安。可以确定,小姑娘今夜又要失眠了。

  作者有话要说:  每天一更。其中涉及官职、地名、诗词典故、历史人物,都经过了加工修改,尽量打磨圆润。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