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5章 封禅成(1)145

第75章 封禅成(1)145

江明空 2021-12-03

  天册万岁元年腊月初一,百官与四夷酋长随皇帝登嵩山,封太室,禅少室。为表示对天地神祗的虔诚,武曌进入斋宫沐浴斋戒。九日,嵩山之南行柴燎仪式,祭祀昊天上帝。灯火嫣然,嵩山的行宫人影杂乱,喧哗吵闹。

  太平在屋外伫立良久,想着后日又能见着婉儿,心中升起些许期待。如今她必然忙碌,却不敢去搅扰,只能远远望着那看不到的方向。直到寒夜微冷,冻的有些发抖,才回屋里去。屋里燃着烛火,武攸暨坐在坐榻上。他生得一张好看的面庞,抬头望过来,也算得白净英俊。

  “公主……”

  她扶着额头,一副烦神的模样:“千乘王,要不您去偏殿过夜?”

  “是。”他诺诺,提起长袍就要走出去。

  “算了,太招人耳目。”太平挥了挥手,“好歹夫妻一场,你没做过什么对不起我的事,也不能总欺负你不是。你就在这过夜好了,我今晚不睡便是。”

  “公主——”

  “不妨。”她笑了笑。大概也是睡不着的。

  腊月十一日,武曌在众人的簇拥下,于登封坛举行祭天仪式。

  登封台陡峭,婉儿扶着女皇登上石阶。一步一步,一步一步向上,好像她的一生一般。随后武家子侄跟了上去,太平本来走在武攸暨身旁,此时凑上前:“阿娘——不,陛下,我来扶您吧。既然您有亲女儿,要个外人搀扶,岂不是显得我不孝,叫人笑话。”

  武承嗣与武三思对望一眼,只道是公主向女皇献殷勤。毕竟密奏一上,武曌没杀婉儿,反而留在身边,明摆着于公主不利。公主企图利用亲情,把皇帝的心“抢”回来,不正是如今的一幕。

  毕竟细究起来,武曌还有个亲儿子在这里,真要搀扶,这个儿子如何不可?皇嗣李旦低眉附身,独自走在最后边,一言不发。

  “不必了。”女皇声音沉稳威严。

  婉儿看向公主,微微低首像是行礼,别人看来却颇有些挑衅意味。公主嘴角撇下去,似乎不太满意。她见武攸暨也赶上来,漫不经心将手递了过去。皓腕玉手,看得武攸暨一愣,连忙携上去,也扶公主向上而去。

  “陛下不表态,公主就要寻求咱们的支持。”武三思轻蔑地一笑,仿佛一切尽在掌控,“魏王,你也该去献个殷勤什么的吧。”

  武承嗣闻言,忙几步上去,也要搀扶他的皇帝姑母。他说自己是男子,又年富力强,能扶得更稳些。大概其实是想说,自己是男子,又年富力强,可以做太子的。婉儿于是后退,这一退也巧,恰好退到了武三思身边。

  “梁王,别来无恙。”她说。

  “我是无恙,才人到还好?公主没为难你吧。”三思眯起眼睛。

  “公主怎么会不为难我呢?”她皱眉,显得有些厌恶,“说起来,我正心烦。梁王可有妙计助我?”

  “才人要我助你,可有什么交换没有?”他笑起来,“赔本的买卖,我可不做。”

  婉儿冷笑:“算了吧,谅你也做不了什么,嘴上说说罢了。”

  武曌从南面登坛,北向而立,行大礼祭拜昊天上帝。[R2] 她将玉策[R3] 置于玉匮之内,用黄金绳缠上五周,金泥封好。四角放上十二枚距石,埋于登封坛内,最后用五色土封成宽一丈二尺的圆台。

  千龄之统,由圣代而连皇;万岁之音,自神山而周四海。[R4] 江山盛世,河清海晏。武曌的衮冕衣冠鲜亮,立于登封台之上,望向阶下的大好河山。嵩山之上,榛榛莽莽,浩浩汤汤。这江山,多少杀伐血祭染遍,多少英雄心之所向,为其摧眉折腰。原来,这就是她踩着无数的尸体,拼尽一生换来的东西。这东西多美,多美啊。

  如今,尽在掌中。

  大周朝的礼服冠冕,穿着时麻烦得很。婉儿记得,前次披上身时,还是女皇的登基大典。一晃又是几年,女皇没有让朝野失望,大周没有让天下人失望。登封典礼,便是最好的证明。

  看着太平站在武攸暨身边,婉儿似乎也明白自己的位置,退几步过去武三思那里。武三思不知从哪里折了一支腊梅,把玩一会儿,递给婉儿。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好一副美景!”他赞道,转而又说,“不过这花再香,也比不得才人的熏香。”

  婉儿一手接过,瞥了两眼:“梁王好兴致,还兴这种玩意儿。”

  武三思拈一朵花,替婉儿别上。她低头,没有作声。

  “美人就是要鲜花点缀。”他的恭维,不知是真心还是作戏,抑或参半。

  “梁王,公主还在那边。当真不怕公主误会,你我有什么勾结?”

  “那又如何?”武三思一副轻浮的模样,“再者,也没什么可误会的。上官才人,你我,不是真的有勾结?”他用手比划了两下。

  婉儿闻言一笑。

  仍旧是武承嗣搀扶着女皇,这人大有不肯撒手的架势。众人行至一处平川,车驾停留的所在。皇帝亲卫千骑个个高头大马,威风凛凛。他们列队于此,恭肃严整,皇帝封禅归来,立刻扬起一阵尘沙,让出道路。将领兵士军容威严,喊声地动山摇:

  “虹霓其旌,霜雪为帷。万骑齐驱,浮云转电。帐殿贲山,钟鼓沸天。文物声明,振天撼地。吾皇万岁,吾皇万岁![R5] ”

  傍晚时分,天色稍稍暗下来,天边的红霞染上白雪皑皑,预示着明日的晴空万里,风和日丽。武曌乘车马回到行宫,马车进了宫门。穿过公主所居殿宇时,武曌掀起车帘,远远看见两个侍女站在门外,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她叫停了马,那两个宫女顿时不说话了,垂着手齐刷刷站在那里,一声不吭。

  “公主她在么?”武曌问道。

  到底从前棋语跟过她一段时间,没书韵那么犯怯,上前答应道:“公主在殿内小憩,叫我别放人进去。陛下,您看——”

  武曌一眼就看到另一个人,那宫女,似乎时常跟在婉儿身边的。

  “哦?”她笑了下,话里带三分刻意,“在歇息,也不能不准母亲去看的。”

  “可是,上官才人也要歇息——”小宫女涨红了脸,抢上一句,才说到一半,被棋语拉了回去。

  “陛下,她是说才人已回去休息了,才来找我闲话的。并不是照顾主子不周。”说完回头狠狠瞪了书韵一眼,“是吧?”

  武曌点点头:“好,既然都在歇息,朕来的不巧,明日再来看她。”

  车驾越行越远,棋语方才松一口气,狠狠拧上书韵的耳朵:“你也没个心眼。才人那样聪明灵秀的人,怎么带出你个傻姑娘。”

  “我——”书韵显得有些委屈。

  “以后不会说,就别乱说话。”她教训完,松开手向院内望去,心下盘算要不要知会一声。想来想去,又觉得不便打搅,只得作罢。

  [R1]出自《新唐书??列传第三十三》,裴光庭的传记。

  [R2]这些仪式《两唐书》均有记载。

  [R3]玉策是用金绳连编玉简而作成的,长一尺二寸,广一寸二分,厚三分,刻玉填金为字。

  [R4]出自李峤《大周降禅碑》。

  [R5]改编自李峤《大周降禅碑》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