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GL百合 > 《唐妆浓[太平公主×上官婉儿]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1章 鸩入骨(2)267

第131章 鸩入骨(2)267

江明空 2021-12-03

  太平倚在门边,冷冷道:“那要看陛下怎么做,由不得婉儿。”

  “月儿,你——”李显皱眉向妹妹看去。

  “陛下不允臣辞官,也不允臣以死明志,”婉儿将手抽出来,“那就请准臣退为婕妤。我只要陛下堂堂正正封的职位,皇后给的官,我不要。”

  她说得很冷淡,不带分毫感情。

  “昭容,别那么大火气嘛,”李显摇头安慰道,“后宫不和,是叫朕烦心呢。”

  “谁是你后宫?”太平几步过来,做过去,挤掉李显的位置,“陛下请回吧。”

  李显无奈,临走时嘱咐婉儿,半月后于长宁公主流杯池设宴。流杯池最有魏晋风雅的,请昭容务必前来。不在皇宫正殿,不在安乐公主府邸,偏偏选风波最外长宁的宅院,看来他是决心和稀泥到底了。

  太平又宽慰婉儿几句,想着方才四兄李旦也来了,几步追过去。

  “阿兄!”她叫住李旦。李旦回身,他见过妹妹开心,也见过她生气,却从未见过她如此担忧。

  “阿兄,我算看出来了,婉儿是真的做好离世的准备了。连我的红衣都穿在身上,大概……是要穿着带入坟墓的。她这人很犟,认定了就不改,那么狠心求死,我却无法劝服她。阿兄你说,我该怎么办呢?”

  阿兄,有没有某个时刻,你曾觉得活不下去了,要放弃人世的一切,却又因为一件什么事,再度坚持下来。有这样的事么?

  李旦认真思虑片刻,点头道:“有。”

  “那是什么事呢?”

  “很久以前了,大周刚建立没两年的时候,我被诬告谋反。那个阴险的来俊臣,抓住我的家仆,开始狠狠鞭打。我以为死期将至……”

  四月初,婉儿身子仍有些孱弱,却还是很给面子地来到长宁府上。[R2] 府中雕栏玉砌,金碧辉煌,这却也一般了。最独特处,是凿石饮水为池,很有“曲水流觞”的古意。

  不就是作诗么,要我作诗,便作诗吧。应制所作,歌功颂德?她淡然一笑,提笔写下:

  烟霞问讯,风月相知。[R3]

  若逢烟霞问讯,不必多言,风月自然相知。独守于此,即便无人理解,亦坚定自我。清风明月为老友,皆知我磊落无私。[R4]

  举头不见月,唯风习习。或,唯有风知。

  那时她忽而又想,若是有人知道该多好。有人分担,有人可言,有人能解。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可她却不能言。且若身死以后,国运仍不能昌隆,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么?

  弄不清。

  离开的时候,她再次向皇帝表达了请退的意愿。说自己近来身子不好,朝政之事也帮不上,理应退为婕妤。李显咬着不放松,仍旧不应允此事。婉儿没有过多争论,径直回了府上。太平近日常来看她,却不知又在忙着什么,她还是有些担心。无论是自己的未来、她的未来,又或是王朝的未来,会走向哪里,弄不清。

  那日太平清早来看她,闲聊数句,又说上些正事。公主告诉她,那个打马球的潞州别驾李三郎,最近见朝野动荡,悄悄跑回京城来找她。这个年轻人一腔热血,说要灭韦氏,重振朝纲。还说认识几个万骑的将领,以后或许能派上用场。其他的,还有个小县尉刘幽求投靠[R5] ,是个怀才不遇的野心家,三番五次来找……大意就是,她过去资助了不少儒生,与一些官员也有交往。便是安乐和武延秀先动手,以这边的实力,也不至于吃大亏。[R6]

  谈着谈着,棋语上前,与公主耳语两句,太平便笑了。她扬手对婉儿道:“外边有几个修文馆门生,听说昭容大好了,特来探望。婉儿,我扶你过去。”

  婉儿放下卷帙:“不是什么要紧事,就帮我推了吧。现在这关头来见我,不一定是好事。”

  太平起身,轻拍她的肩:“人家来看你,都是一片诚意。还是随我去吧。”

  婉儿拗不过她,刚要起身,太平一手环过后背,一手伸进腿弯,将她抱了起来。[R7] 婉儿稍稍怔了一下,便顺从地搂上脖颈,脸贴了上去。那人的胸口如此温暖。

  “太轻了。”公主的话微微有些责怪的意思。

  快到前院的时候,太平将她放下来,独自上前打开门。

  “诸位久等了。”婉儿听见她的声音洪亮有力,渗透进前院每一块砖石的缝隙。彼时还有些疑惑,拖着步子走去,跨出门槛的时候,她愣住了。

  不算太小的院落,人挤着人,站得满满当当。初夏时节微热,很多人脸上有了汗水,他们仰头望着自己,面庞晶莹反光。有修文馆的学士,有中书的见习,有宫里习艺馆的女官,每个人的脸庞都不一样,却都带着难以言说的神圣表情。

  “昭容。”不知谁喊了一声。

  “昭容,昭容!”他们纷纷开口唤她,眼神多了几分期冀与敬仰。声音此起彼伏,久久不息。

  每每声音要停下去,便有人一声更加高亢,再次点燃众人的情绪。他们不知疲倦地喊着,直到众人面庞上的光点,分不清是汗水还是泪水。

  婉儿回头望向公主,见她倚在门后,也含笑望着她。眼里的泪珠摇摇欲坠,再忍不住了,她踉跄着走回去,推上门,紧紧抱住公主。这是她欠下的那个拥抱,原本不准备还的,她哭了一会儿,瘦弱的身子一耸一耸,一句话也说不出。

  “别哭啊,婉儿,我没想让你哭的。不哭啦。婉儿,不哭啦。”太平也有些不知所措了,只有轻轻拍她安慰[R8] 。

  婉儿微微有些抽泣,声音还在发抖,断续道:“谢谢你……谢谢你为我做这么多。”

  能碰见你,上辈子是积了多少德。不知你能不能戒掉我,但这样看来,我是真的戒不掉你了。

  终于慢慢平复以后,太平再次为她打开了门。虽然有些暑热,却没有一个人离开[R9] ,他们站在院中,静等昭容归来。

  “你们——你们……”她眼里还含着泪,说着,啪嗒滴下来。

  “昭容乃真国士!”她听出来,这是崔湜的声音。站在角落的他,这声几乎是吼出来的。婉儿看向这年轻人,看见他眼里的泪光。

  “昭容乃真国士!”

  “我等愿誓死追随!”

  “昭容乃真国士!”

  “我等愿誓死追随!”

  流着泪,她终于微笑了。为此刻,今生足矣。

  [R1]《景龙文馆记》:三月十一日宴上官昭容别院赋诗(婉儿作为主人出现,未作诗,郑愔作四首)。

  由于武平一是中宗时代宫廷生活的局内人,加之本人党派成见不深,且著是书时,距唐隆、先天政变已有历年,与时事违碍较少,是较为可信的资料之一。

  [R2]四月一日幸长宁公主庄应制(《景龙文馆记》载6首,《全唐诗》载25首。

  [R3]对这组《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诗的评价:此外,上官婉儿还在开拓唐代园林山水诗的题材方面多有贡献,如《游长宁公主流杯池》,突破了以往写景状物的宫廷诗歌形式,寓情于景,却更具有自然山水味。清代文人陆昶在《历朝名媛诗词》中称赞道“昭容才思鲜艳,笔气舒爽,有名士之风”。

  [R4]指路百度贴吧“你做个受吧”的帖子:从《游长宁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谈谈婉儿的死谏前兆。

  摘录:再来看看这二十五首诗。能够让婉儿视皇帝为无物,连皇帝马屁都懒得拍,这种情况下写出的诗作,一定是她此刻最想表达、内心最渴望却求而不得的东西——隐逸。可是婉儿是个工作狂,她有明确又清晰的政治理想、人生抱负,究极一生去实现,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在这个政治斗争白热化的时候表现出这么强烈隐逸情怀,不得不说很微妙。隐逸通常还伴随着另外一个意思——避世。

  当然也有朋友从另一个句子入手,我觉得稍微有些牵强。找不到出处了,就放在这里吧:有人提到过婉儿写游长宁公主流杯池时,据唐龙政变只有最后两三个月,那几首诗中已透露出婉儿的隐逸之意,可想而知,婉儿那时候已经很累了。鉴于婉儿只有32首诗留存,姑且将之视为绝笔,而在那几首诗里也不出意料地提到了“鲁馆”,只不过这一次不再是积极地赞颂,只有四个字,“何如鲁馆”,原诗意思大概是鲁馆又如何,比不上这景致。联系前文,我总有种感觉,这句话似乎预示着什么,婉儿心里的某一隅把少女时期的一个执念悄悄放下了,看来昭容果真是太累了啊。

  [R5]在唐隆政变之前,刘幽求只当过两次县尉。他是如何安全到达长安,参与政变的,其实最有可能就是太平提拔他上来,但后面这段记录被清除了。要不然太突兀了,很难解释他为何参与政变。另外,维基百科写的也是“太平派刘幽求与薛崇简参与政变”。

  [R6]个人以为,唐隆的准备时间如果只是6.2中宗暴毙到6.20政变爆发这十八天,有点过于仓促。个人认为作为政变老手,太平的布局应该很早就开始了。只不过当时主要针对的是韦武安乐等,控制皇帝只是副产品,不是主要目的。

  [R7]婉:原来公主抱就是被公主抱抱!

  [R8]平平太宠了!

  [R9]当事人:其实是公主逼的(bushi)。

  作者有话要说:

  勤奋.jpg 再说一遍我平绝世好女友!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