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大佬成为女配[快穿]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14章 流放青云路431

第214章 流放青云路431

明夏一生 2021-12-05

  孟姜一言不发烙好饼,切成三角形,放到盖垫上便端到衙役身旁。

  孟姜笑道:“几位哥哥赏脸,尝尝我做的饼子如何?”

  衙役们互相看看,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终于有人先出手拿了一块,大家跟着都动了起来。

  见他们吃完了,孟姜才开口:“我这人别的本事没有,做饭手艺是真不错。若是几位哥哥不嫌弃,我到了饭点就帮着大家做饭?”

  “这一路往南,一开始还好,后来瘴气增多,雾气重重,若是再吃不好,几位哥哥身体必然受不住,家里亲人该多担心那。”孟姜就跟个操心的小管家似的。

  其中一个头领模样的终于开口:“你图什么?”

  孟姜笑道:“我邻居大哥叫齐大毛,几位哥哥认识吗?”

  一听孟姜提到齐大毛的名字,众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兄弟提过的那个仁义的小男子。

  衙役头领心领神会,点头道:“大毛老弟拜托过我们,我们还说没见到人呀,原来你一路跟着。也罢,以后你就跟着我们吧,只是万一你吃不了苦,我们也帮不了什么。”

  孟姜给衙役们一个个作揖行礼,她照顾王氏这事算是过了明路。

  其实古代很多文人遭受流放时,人缘好的都会有人跟着帮衬。比如某位特别有名的苏大学士,要不是友人救济,早死了百八十回了。

  只是更多的时候,没人能坚持跟到底,因为流放几千里太苦了。哪怕是吃过苦的随从,也没几个受的住。

  但孟姜不同,这些在她眼里都是毛毛雨而已。

  从此,孟姜做什么饭,衙役们便能添个菜,王氏能跟着吃个热乎乎的饱饭。

  对于其他人,孟姜做不到一视同仁,毕竟她都不认识。但出于人性,她每晚会烧一大锅热汤,里面放上随便什么肉,再添点姜。

  至少他们吃肉,其余人跟着喝热乎乎的汤,也算是不不身子。

  至于到底是什么肉,那就要看孟姜打到什么猎物了。有时候是几只野鸡,有时候几只鸟,运气好还能碰上兔子,再幸运点碰到过野猪。

  如果碰到这种大型猎物,孟姜也不藏着掖着。他们吃红烧肉,其他人也能跟着尝尝炖肉。

  孟姜倒不稀罕这帮子人的感恩戴德,她就是顺手而为,要不然天天带着野猪,她也嫌弃招来苍蝇。

  孟姜还挺感谢这个经济繁荣的年代,至少铁锅已经有了,不然天天只能炖肉炖菜,也挺腻歪人。

  而衙役们觉得,一路上小日子竟然过得还挺好,比在家里吃的还好!

  往常他们走一趟,虽然赚一点辛苦钱,但那点钱还不够养回身子的。但这一次,他们终于不用每天冷馒头冷饭了。

  所以他们一开始只是碍于齐大毛的面子,后来是真的和孟姜处成了兄弟。

  尤其这个小兄弟天文地理无所不知,还熟知各种八卦知识,聊天从来就没聊死过。

  最关键的是,这个小兄弟连天象都懂,帮着大家避过了好几次雨,简直就相当于救命恩人了。

  流放路上,最致命的并不是劳累和吃的差,而是生病。而生病,很多时候是缘于天气。

  这季节正是初秋,一阵秋雨一阵凉,若真淋了雨,别说这些老弱病残,就连衙役也受不住。

  但孟姜每天一早一晚都会看天象,然而给衙役做出路程建议,能赶在来雨之前找个村子或者破庙避一避。

  就如此小心翼翼,这一帮子人还是淋了一场秋雨。没办法,有时候明知道有雨,想找个地方躲雨,却因为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不得不挨淋。

  孟姜对此早有准备,直接从独轮车下面拿出两把硕大的油纸伞,她和王氏各一把。衙役的油纸伞虽小,但也能顾着自己。

  可其他人就惨了,只能硬生生淋雨。年轻人还能抗一抗,但承恩公府的老夫人和其他几个老夫人,简直狼狈到想死。

  看着她们如此可怜,王氏看了看孟姜,“阿姜,我能把伞给老夫人,咱们俩个挤一挤可以吗?”

  王氏很不好意思,但还是求道:“我知道这时候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可老夫人这人真的不错,每年都做好多善事,京城多少穷人都因为她能在冬天熬下去。”

  孟姜叹气:“老夫人心善又如何?她们被流放那一日,有几个京城百姓来送行?”还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

  王氏叹气:“话不是那么说。你想想往日,若是遇到因谋逆大罪被砍头被流放的,毫不知情的百姓们都会跟着扔臭鸡蛋、烂菜叶子。可我们被流放那一日,百姓们虽然躲避得远远的,却没有一人上前来辱骂,可见人心还是明亮的。”

  “而且承恩公府除了老国公和几个嫡子,其他人全部保住性命,这也是各方势力帮忙游说的结果,已经很不容易了。”

  孟姜:“……”行吧,她和大善人果真不在一个水平线上,这些善人还真是宽以待人。

  孟姜虽然觉得王氏太过良善,但她其实也见不得老人吃苦,只能从盖着独轮车的油布底下又抽出一张特别大的油布,送到了承恩公府老夫人手中。

  “老夫人,您几位老人家一起撑起来吧,总比这样淋着雨强一些。”孟姜先帮老夫人撑了起来。

  老夫人看着孟姜做了一个揖,眼中饱含感激,“老身谢谢小公子这些日子的照顾。”

  孟姜笑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老夫人看着孟姜的背影,叹了一口气。其实她早就知道孟姜的身份,也感叹孟姜对王氏有情有义。

  见老夫人有了油布,几个媳妇和孙女笑着围了过来:“老夫人,我们帮您撑住四个角吧。”

  老夫人瞅瞅自家这几个,再对比一下孟姜,心中摇头。

  老夫人瞅瞅几个老姐妹,笑道:“这是孟小公子送给咱们几个老家伙的,咱们可得好好享受享受。”

  几个老太太赶紧围了过来,几个人挤挤挨挨在一处,身子上暖和了许多。

  几个媳妇和孙女笑脸立刻僵硬,狠狠瞪了老夫人一眼,讪讪得转身走了,嘴里骂着“老糊涂。”

  也有几个媳妇默默地伺候着老夫人们,并不因为没落了而不孝顺。

  孟姜听见了,问了一下王氏她们的身份,知道这几个是庶媳和孙女,关键时刻显出教养上的不足。

  好歹那几个嫡媳还都维持着端庄大气,总归没堕了世家女子的脸面。

  不过这都是别人家的家事,孟姜可管不了,她给自己和王氏各塞了一片生姜含在嘴里,又送了一些给衙役们,多少能防止风寒。

  秋雨不大却淅淅沥沥,大家冒雨前行,直到入夜才找到一处破庙。

  淋了大半天的雨,却连堆干柴都找不到,大家湿漉漉的身子浑身发抖,情绪前所未有的沉重,全都露出生无可恋的表情。

  孟姜从独轮车里掏出一大块黑乎乎的东西,用火折子一打立刻燃烧起来,而且火还特别旺。

  孟姜招呼道:“女眷们过来烤烤身子,男人们在外围也能暖和。这块黑油顶多燃烧两刻钟,我这里存货也不多了,大家速度快点。”

  众人:“……”这个孟小公子难不成是神仙?怎么一个小破车上啥都有。

  孟姜趁机科普:“咱们前天的时候不是经过了一片黑色的沼泽地吗?那块地旁边又燃烧的动物尸体,我猜想可以燃烧,试了一下果真可以。”

  “不过这东西若是量太大控制不好,容易引发火灾,所以很多人觉得这是灾难水,才没被广泛利用。”

  众人恍然大悟。

  孟姜一边熬着胡辣汤,一边娓娓道来一些关于黑油的传说,从上古时期直到前朝,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

  有好玩故事听,有好闻的汤喝,众人觉得生活好像也不是那么让人绝望。

  王氏盯着孟姜,觉得她有些陌生,并不像自己那个老实木讷的儿媳妇。但是这又怎样,只要是好人,何必想那么多。

  孟姜冲王氏笑笑,递了一碗胡辣汤给她:“趁热赶紧喝了,胡椒能驱寒。”

  前前后后熬了三大锅,每个人都分到一大碗,孟姜才闲了下来。

  衙役大哥叹道:“好在有孟小弟在,不然这场秋雨下来,还不定死多少人,我们有好几个兄弟都是死在这上边。”

  正聊着,男人那一群里有一个人突然栽倒在地。

  衙役大哥:“……晦气,别是受了风寒,万一传染就坏了。”

  他这话一说完,那人旁边立刻清空了好多。

  孟姜穿过火光看到那个男人,苍白的嘴唇和细长双眼都紧闭着,眉峰紧紧皱着,但即使如此也能看出长相十分俊秀。

  孟姜走过去轻轻握住这个年轻男人的手腕,感受道刺骨的冰。

  孟姜忍不住皱眉,看这样子,这个男人应该早就生病了,却一直不吭声,还真是个倔强脾气。不过也可以理解,因为这个时候病了,并不会有任何人同情,再说同情也无济于事。

  孟姜看了看他手心里厚厚的茧子,孟姜知道这绝对是军中历练出来的,而且不是什么简单人物。承恩公府一直保家卫国,却最后落得这个下场,孟姜觉得可怜。

  孟姜扫了一眼周围,发现最关心的竟然是老夫人和国公夫人,她脑子里掠过一个念头,不过也没有多想。

  王氏主动问:“可是得了风寒?”

  孟姜点点头:“积劳成疾,思虑过重,本来就是强弩之末,这场雨将病激发出来。其实激发出来反而是好事,总比一直憋着强。”

  有个女人就问:“那怎么办?不会过人吧?要不要让他出去呆着?”

  国公夫人忍不住开口:“弟妹怎么可以如此狠毒?生病之人最需要静养,怎么可以让他继续淋雨?”

  那个女人冷哼道:“都这时候了还摆什么国公夫人的谱,也不嫌丢人?不过这是谁家孩子呀,我怎么不认识?”

  好多人都摇头,因为她们也不认识。

  国公夫人不再搭理她们,只求孟姜:“孟小公子,可有什么法子能救他吗?”说完惭愧得脸色通红。

  她现在身无长物,平白无故求孟姜救人,她自己都觉得丢脸。

  孟姜觉得里面可能有隐情,但这不是她关心的范围,点了点头:“不难治疗,来之前我准备了药丸,早晚各一次吃着试试。”

  想了想,孟姜抽出银针在青年男人头顶扎了几下,对国公夫人解释道:“本来应该静养的,可惜时机不太允许,所以我给他施针,固一固他的元气。”

  众人再次目瞪口呆,这个孟小公子绝对厉害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