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当大佬成为女配[快穿]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71章 被欺骗的原配556

第271章 被欺骗的原配556

明夏一生 2021-12-05

  三舅母跟着叹气:“娘放心,以后乐善嫁进来,有咱们看护着,谁都甭想欺负她。阿姜见乐善过得好,她也就放心了。到时候是再嫁也好,还是一个人过,总之日子不会差。”

  外祖母看看这两个儿媳妇,点头笑道:“娘别的不好,就是选儿媳妇眼光好。”

  一家子笑了起来,气氛热闹许多。

  而在孟姜这边,乐善紧紧抱了抱她:“娘,我以后一定孝顺你。”

  刚刚娘和□□母他们说话,她正巧听见了,知道娘为了她可以放弃一切,这种被爱的感觉真的很好。

  这个时代十岁的小姑娘早就懂事,乐善也开始操心起娘亲的未来。她想着自己有了小家,娘亲也要有人疼爱才行。

  而且乐善打算擦亮眼睛,绝不能让娘亲再遇到爹爹那种人。那样的,她这个当女儿的都看不上。

  不过孟姜可不知道人人都在操心她的人生大事。金秋时节正是收获季节,她忙着呢。

  先是饱满的玉米成熟,整株整株的玉米,叶子枯萎了,越发显得玉米金灿灿的闪耀,让人看了都忍不住想掂量一下重量。

  虽然玉米的产量不过如此,但因为比小麦更加耐旱,而且从嫩玉米一直吃到老玉米,玉米磨成面更奈饥。

  玉米秸更是能喂猪牛马各等种畜物,晒干了之后还能当柴火用,总体用处比小麦更实惠,更适合穷人家种养。

  虽然物以稀为贵,孟姜的玉米在酒楼里卖出了不错的价格,但她并没有任何藏私,把最优良的种子免费分发给周边的农户,只约定了来年用多两成的粮食来还就可以。

  孟姜这一做法,让佃农和附近的农民感恩戴德。毕竟城里嫩玉米一支能卖到三文钱,这可是天价。

  哪怕将来种的多了价格肯定下降,但总归能卖一两季,多多少少赚一点钱养活家里。

  这些徐池都看在眼里,觉得孟姜做事清爽大气,等半个月之后红薯成熟的时候,他对孟姜更加刮目相看。

  谁都没想到这些从异国他乡舶来的种子产量如此之高,几乎是小麦的十倍!而且口感也不错,哪怕不如小麦抗饿,但也绝对是穷人活下去的希望。

  孟姜也知道红薯的产量非比寻常,所以她这次走了一个小后门。

  收获这一日,她不仅按照约定好的请了徐池,还请了外祖父,也就相当于请了户部。

  王尚书听孟姜大概描述后,也知道事情轻重,提前跟皇上要了一个太监跟着,也算是在皇上面前提前过个明路。

  等收获后一串串红薯从地里出来,一亩地的产量两千斤之多,在这个时代绝对是震撼。

  见到这些人的模样,孟姜心道,后世红薯的亩产达到六千斤甚至更多,如今只是小意思而已。

  孟姜经历过很多个古代世界,每次都会拿出粮食种子进行改良。只是原先她的身份都高高在上,所以润物细无声中便把事情做了,且不需要邀功。

  这还是头一次凭借种地来为自己谋福利,孟姜内心稍稍有些羞耻。

  但想到如今只是一个和离且带娃的妇人,哪怕为了乐善将来的生活,孟姜也只能如此厚脸皮。

  王尚书知道外孙女沉迷于种地,也乐于带人来捧场,但从没想过能厉害到这个地步。他掌管户部,太明白粮食的重要性了。

  粮食大幅度增产,将来就会少饿死许多百姓,于国来说是功在千秋万代的大好事,于私来说是能扬名立万的好机会。

  “阿姜,真有你的!”王尚书十分直白的夸赞外孙女。

  孟姜笑道:“就是试一试而已,想增加一点饭桌上能吃的东西,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效果。”

  徐池在一旁严肃道:“如此大好事还是应该速速禀报皇上的好。唯有明君才有如此祥兆,这也是皇上感动上天之故。”

  王尚书:“……”这个小年轻怪不得爬得贼快,人家这拍马屁功夫他就及不上!

  “对对对,这是皇上仁爱感天动地,我们这是赶上了太平盛世呀!”众位官员立刻附和,然后大家带着一小部分当做物证赶赴皇宫。

  孟姜看到这几个官员一个比一个能拍马,忍不住笑着摇头:官场呀,永远都是这么有意思。

  在百官吹捧下,皇上自尊心前所未有的膨胀,尤其在王尚书和徐池一唱一和中,当场决定封孟姜为丰安郡主,寓意风调雨顺、百姓平安,和她的功劳十分相称。

  皇上对孟姜大为赏赐,不仅赐了封号,还有宅子和金银珠宝。而百官则借助此机会,把皇上创造的太平盛世夸的天上有底下无,可谓声势浩大。

  京城人知道横空出世一个丰安郡主之后态度各异。

  百姓们听说有亩产几千斤的农作物,自然是欢天喜地奔走相告。而权贵们则想多了一些,心道王尚书这一手够漂亮的。

  如今三个阁老里两个已经七老八十,六部尚书都挤破头想钻营上去。而王尚书凭借着外孙女的功劳,立刻脱颖而出。

  当然这也只是猜想,毕竟阁老们哪怕身体一般却依旧苦苦支撑着,谁都不想退下位子。再过几年又是一次重新洗牌,结果如何尚未可知。

  众人正在猜想之际,京城中局势突然紧张起来。无他,南边的宁王造反了。

  宁王占据最富庶江南,造反一起便来势汹汹,几天时间便打到山东境内。但宁王低估了百姓对安稳日子的向往,越是富裕地方,百姓对造反越没有兴趣。

  回顾历史,哪次起义不是因为民不聊生才起来的,好好的富庶日子过着,谁特么的闲的无聊跟着揭竿而起?吃饱了撑的!

  宁王看似轰轰烈烈的造反,在百姓不怎么支持,且朝廷早有准备的情况下,不到一个月的功夫便偃旗息鼓,将他在山东便锁拿起来。

  宁王全家以及附属官员全部坐上了囚车被押送到京城,经过严刑拷打很快便把该交代的都交代出来。

  宁王与太上皇联合造反牵连无数,这阵子城南菜市口的砍头刀卷刃无数,据说每天洗地的水都将土地泡成了猩红色。

  全城人战战兢兢,个个忙着保命,孟姜这个新出炉的郡主反而压力骤减,已经没有人再盯着她了。

  孟姜很喜欢这个样子,趁着休沐日来到了孟家。

  孟侍郎一听这个女儿上门,脸都变黑了。但想到孟姜已经今非昔比,郡主的级别可比他一个小小侍郎的等级高上无数。

  于是孟侍郎哪怕再厌恶孟姜,也只得将人迎进门来。

  孟姜笑道:“如今京城人人自危,不知道父亲您都在忙些什么?”

  孟侍郎翻着四白眼应付道:“自然是兢兢业业当差。”

  孟姜不等人请便坐在了上座,点头微笑:“那您可真是心大,竟然不担心自己哪一天就满门抄斩。”

  “你胡说八道什么!”孟侍郎指着孟姜鼻子骂道:“不要以为你成了郡主就可以为所欲为,我好歹是你亲爹,从孝道上就能压死你。”

  孟姜依旧微笑:“我懂,孝道大于天嘛。可如果父亲谋逆,我可不能徇私枉法。”

  说着,孟姜甩出一封信来:“这是您和宁王属官的来往信件,里面到底写了什么,可还有印象?”

  孟姜展开信件,在孟侍郎面前扬了扬,“您情投意合的好同僚如今可是满门抄斩,您竟然还稳坐礼部侍郎位子,是不是想得太美了?”

  听孟姜说起这个,孟侍郎冷汗顺着额头往下流,颤巍巍道:“我们只是普通同僚关系,从未多言官场事情,就算锦衣卫来查我都不怕。阿姜,我可是你亲生父亲,你到底想怎样?”

  孟姜冷笑道:“那你可真是高看了锦衣卫,他们还等着杀人立功,你真的就觉得高枕无忧?我想怎样?我不想怎样!”

  “这个宅子是我母亲的陪嫁,你名下的许多田产是靠我母亲当年带来的银子经营出来的,而你拿了这么多好处,却苛待我这个女儿,你还有脸问我想怎样?”

  “而且你说自己和宁王属官没有关系,那打算把我送给赵阁老当妾又是怎么一回事?赵阁老可是太上皇一脉的人,您拿着亲生女儿巴结他,这恰恰说明您也是太上皇的人呀。”

  “拿着皇上给的俸禄,心却在太上皇那里,您这脸可真是够大的。”

  孟姜真的气愤,她来了之后过得很好,可原主呢?从小被张氏养成了木头人,孟侍郎就一点责任没有?

  但凡这个男人能上心一些,能对女儿真心疼爱一些,张氏敢这么过分?

  可以说原主的一生成为笑话,这个渣爹的作用功不可没。

  见孟姜脸色铁青,孟侍郎求道:“阿姜,你母亲的嫁妆和一万两银票你带走了,你还想怎样?传宗接代的都是儿子,继承家业的也该是儿子,你不要逼人太甚。”

  “而且让你嫁给赵阁老,爹爹真是为了你好。你一个女人没有儿子,将来可怎么过日子?还不如投靠一个有权有势的男人,怎么也比独身一人强。”

  孟姜嗤鼻一笑:“说的比唱的都好听,等你死了,我也会可怜可怜张氏,将她送给一个老头子好了。毕竟她一个中年丧夫的女人好可怜,还是要找一个靠山的好。”

  “我不跟你瞎扯没用的,你的家业,你儿子传承我不在乎。但我娘留下的家业,只能是我这个唯一的女儿来继承。”

  “房子我要,土地我要,银子我还要。你若想活命,就赶紧求一个外放离开京城,顺便把这些家产都留下来。若不想活命,那我就把信交给锦衣卫。”

  “我这个人从来讲理,所以给了你选择的机会,将来若不满意可怪不得我。”

  听孟姜说完,孟侍郎眼睛里淬了毒:“你这是要逼死为父,你就没有一点良心吗?”

  孟姜冷冷道:“良心我有,但你不配。我只给你三日,结局如何都是你咎由自取。”说完孟姜便走了,头都不回。

  不是她冷酷无情,实在是这对渣爹继母太过无耻。若非他竟然想将她卖给老头子,孟姜也不会做的这样绝。

  见孟姜冷着脸走了,孟侍郎跌落在了地上。他知道孟姜每一句都是认真的,他没得选择。

  这么多年的经营,终究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孟侍郎一时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图个啥了。

  孟姜从孟府出来,抬头望向湛蓝湛蓝的天空,呼吸着秋天特有的清爽空气,忍不住笑了起来。

  徐池看到这幅情景,眼眸暗黑了许多。明明孟姜在笑,他却还是觉得凄凉。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