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穿]听说我是坏女人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0章 成了潘金莲(07)236

第70章 成了潘金莲(07)236

瑟嫣 2021-12-17

  宋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秋,宋徽宗立皇二十六子赵檀为太子,同年十二月末,调任兵部侍郎的宗泽协同就任兵部尚书的李纲经过几个月‘坚壁清野’等作战,成功迫使在汴京城外找不到任何补给(打草谷)的金兵无奈撤退。

  宋靖安元年(公元1126年)一月初,宋徽宗突然宣布禅位给年仅十三(虚)岁的太子赵檀。

  由于过去的一年,很从心的宋徽宗时常会流露出想禅位颐养天年,从此专注于书画的意愿,可以说满朝的文武百官对于宋徽宗禅位于赵檀的事情,根本不意外,甚至于还觉得宋徽宗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占着茅坑不拉屎了。

  就这样,皇位顺利的禅让给年仅十三(虚)岁的赵檀。赵檀继位后,首先尊宋徽宗为太上皇上,再尊颜盈太上皇后,并以自己年龄尚幼为由,继续让颜盈辅佐处理政务。

  一月末,颜盈罢免在其位却不思其政的吏部、工部、史部等若干官员,重新提拔一些比较有才干,不敢大贪的往届进士填补官职空缺,一时之间整个中枢朝廷焕然一新。

  历史上,撕毁盟约调头攻打大宋的金国,是在公元1126年二月份的时候,金将领完颜宗望率兵匆匆北撤。比如今时空晚了两个月,不过没变的依然是金军北侧之后,一面继续在黄河以北攻打尚未占领的州县,一面作再次大举攻宋的准备。

  现如今大宋是赵檀小皇帝执政,虽然亲爹宋徽宗不靠谱,但亲娘却极度靠谱。颜盈几乎手把手的教导赵檀怎么布局,怎么利用人心玩政治。赵檀对此学得十分的认真,而且速度神速,堪称天才。

  这或许有自己生的,哪里都好的滤镜在,但讲真有赵檀这个方方面面都受到颜盈严格教导的小皇帝,算是大宋之福。最起码有赵檀在,不会像历史那样,金国刚战略性退兵,整个大宋上下已经飞速的恢复了文恬武嬉的故态。

  历史上,公元1126年刚刚到来,宋徽宗就已经将皇位半强迫性的禅位给了宋钦宗,让他主持对抗金兵的工作,然后直接往南逃亡。不过没逃亡多久,金国就战略性撤退了,然后逃忙的宋徽宗赵佶被接回了东京。

  这时候,宋徽宗、宋钦宗两父子都以为天下从此太平了,于是一头栽进了酒肉声色之中。

  然后名将种师道在完颜宗望率金兵渡黄河退却的时候,向宋钦宗建议发动一次袭击,将金兵消灭。结果自视甚高,觉得危险已经解除的宋钦宗不但不采纳种师道的建议,反而还撤了种师道的职,让西北边疆的防御性,彻底崩溃。

  接下来宋钦宗一系列的骚操作,就不一一阐述了。反正到最后,宋钦宗只做了一年的皇帝,就和他那同样怂得真心实意的亲爹宋徽宗一起被掳,在金国唱了几十年的铁窗泪。

  只说现在,托颜盈这位视金国大敌的太上皇后的福,继位为大宋新一任帝王的赵檀同样对金国视为大敌,重视程度不下于西夏。完颜宗望率金兵渡黄河退却的时候,赵檀接受了种师道追击穷寇的提议,在让各路支援汴京战役的大宋军队追击金兵的同时,开始做防御金兵再次进攻的军事准备。

  可以说,在颜盈各种高强教育下,本性敦厚的赵檀很注重实际,不会像宋徽宗和历史上的宋钦宗一样没屁大本事,偏偏想得美。

  赵檀不会去想什么暗中联络在金朝的辽降将耶律余睹等人,里应外合搞垮金朝的骚操作,只会养精蓄锐,堂堂正正的以自身实力将侵略者打得屁滚尿流。

  这是公元1126年,靖安元年上半年发生的事情。

  靖安元年下半年,刚刚进入七月份,夜里贪凉的宋徽宗感染了风寒。估计是上了年龄的缘故吧,反正这一病,宋徽宗几乎缠绵病榻好几个月,最后在诸多太医联合医治下,宋徽宗病情终于好转,却整个人异常消瘦,几乎没了人形。

  守了宋徽宗几个晚上的颜盈忍不住埋汰。“该,看太上皇上还敢乱来不。”

  宋徽宗:“……金莲,朕真的只是夜里贪凉,没有吃五石散。”

  颜盈呵呵两声,一副‘懒得跟你争论’的表情成功将宋徽宗郁闷住了。怎么能这样怀疑他呢,他还是不是他的太上皇后的心头肉了?

  估计宋徽宗的表情太过郁闷,很好的愉悦到了颜盈。

  颜盈示意伺候的宫娥将水药端来。宫娥动作很快,一碗放了很多黄莲,苦兮兮的水药被宫娥端着,递给了颜盈、

  颜盈接过,一手用汤勺搅动水药,像哄孩子一样哄着宋徽宗喝药。

  “不用汤勺。”宋徽宗闷闷的说话,顺便将水药从颜盈手中接过,采取十分豪迈的方式,一口将水药闷了。

  过了一会儿,药效开始起效,没一会儿宋徽宗就昏昏欲睡。

  这时,赵檀下朝直接来了慈安宫。先问安,然后问颜盈,宋徽宗好点没有。

  “还是那样子。”颜盈回答了一句,顿了顿,随即问赵檀最近政务处理得怎么样?可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赵檀道:“儿臣有一点不解,为何科举取士取的都是文采风流之辈,而不是真正做实事,懂得为民做主的?”

  “这要问你父皇了。”颜盈淡淡笑了笑:“杯酒释军权嘛,和重文轻武一个道理。”

  赵檀:“……母后,儿臣想改进科举取士的制度,却不知该从何入手。”

  “增加杂科一项吧。”颜盈沉吟片刻,回答道:“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机械杂工,不拘四书五经中取士。”

  赵檀若有所思起来。

  颜盈又道:“这些都不忙,现在最主要的是与金国的战事。”

  赵檀:“母后料定金国军队退去后,又会卷土重来?”

  “知道吗?金国对我大宋采取的是“以和议佐攻战”的策略。”颜盈顿了顿,突然“檀儿,你天资聪颖,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吗?”

  赵檀摇头:“儿臣愚钝,不算天资聪颖,还请母后解儿臣疑惑。”

  颜盈敛目,笑了笑道:“檀儿猜不到很正常。毕竟你走的是堂堂君子之道,而不是奸佞小人走的阴邪之道……”

  其实很简单的,金国无非打的就是一面训练士兵加强进攻,一面又不断派使者同宋朝磋商议和条件。

  历史上可不就是这样,完颜宗翰派使臣到宋朝,提出划黄河为界,河北、河东(今山西省)的地方全部归金国。

  当时宋钦宗唯恐坐不稳皇帝的位置,简直对金国提出的要求百依百顺。先是派门下侍郎耿南仲和开封知府聂昌去办理割地事宜。

  宋钦宗还下诏给河北、河东的军民,令他们开城降金,又因为金国不喜李纲等将,立马撤了李纲等将的职,换上和他一样软膝盖,主动认爹认爷爷的投降派大臣。

  好像汪伯彦、黄潜善、秦桧等著名奸臣,就是这个时候上位的。

  颜盈细细的将金国皇帝以及将领们打的主意,揉碎了细细给赵檀分析。

  赵檀听得十分的认真,听到最后直接就恍然大悟,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不是说女真一族未发迹前没读过什么书吗?怎么想的计谋一个比一个阴损?”

  “拿《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当床前读物,即使没读过什么书,智商都会比风花雪月、诗情画意糊了脑子的读书人好。”颜盈嘲弄的笑了笑,不怎么客气的道:“瞧瞧你父皇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赵檀:“……”

  莫名想给亲娘点赞是怎么回事?

  “不是说读书不好,可身在其位、必谋其政,既然坐上了皇帝的宝座,自然要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为整个国家服务。”颜盈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反正别学你父皇,不然……在没有一个好妻子、一个好儿子的情况下,怎么灭国的都不知道。”

  赵檀:“……”

  “觉得母后说法夸张?”颜盈冷笑:“一年前,你父皇做那个梦的时候,母后就想说你父皇估计通灵了,才梦到了前世今生。母后未进宫之前也曾有过……”

  赵檀诧异满满的看向颜盈。

  “母后好像没提过母后以前的事?”颜盈轻笑一声,然后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是梦中的苦难,在现实中没了机会发生!”

  “哈?”赵檀这样子真的是一头雾水了,完完全全搞不懂亲娘说禅意十足的话语,意欲何为。说教?不像!想了半天赵檀都没有想出个所以然,干脆就道。

  “儿臣愚钝,没听明白母后的意思。儿臣只是想着母后聪慧,于政事上儿臣当事事多问母后的意思。”

  “母后的意思就是那样,凡事多思多想,要记得你是一国之君,不可任性妄为,得为国家为百姓多多考虑。”

  颜盈伸手点了一下赵檀的额头,力度很轻,就好像羽毛轻佛,痒到人心。

  “你父皇还要睡一会儿,对了,玉翡和玉珠两个丫头呢,今天母后好像一直都没看到她们俩。”

  赵檀摸摸鼻子,略圆润的包子脸浮现出一抹尴尬。“母后,这,儿臣刚刚下朝就来了慈安宫,没碰到两位姐姐啊。”

  颜盈木着一张脸,冷冰冰的。“母后不信。”

  赵檀:“……母后,儿臣真的……”

  “行了,不会说谎那就别说了,檀儿你啊,告诉那两只猴子,她们父皇病着呢,每天野得不见人,像什么话儿?”

  赵檀再次摸了摸鼻子,“母后你别生气,儿臣会好好跟两位姐姐说说的。”

  “行呗,回去批你的奏折吧。遇到不懂的,反正福宁宫离慈安宫距离挺近的。”颜盈感觉说累了,便阑珊的挥了挥爪子,示意赵檀跪安。

  赵檀乖觉的道了一句‘那儿臣告退’,就出了慈安宫回了福宁宫,开始批阅奏折。这工作时间短了不觉得,可时间久了就觉得很累,特别是精神上的那种累,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忍受得了。最起码宋徽宗就忍受不了,宁愿每天写书画画就是不愿意批阅奏折。

  大概掌灯时分,赵檀终于将占据了整个案桌的奏折批阅完毕。

  赵檀搁下笔,揉了揉有些发酸的手腕,随后就在内侍的提醒下,去了慈安宫用晚膳。

  去的时候,赵玉翡、赵玉珠两个野猴子已经回来了,正顶着水缸站在庭院中央罚站。

  赵檀愣了愣,不过很快明了赵玉翡、赵玉珠这是犯了错,所以一向比较宠着女儿的颜盈,才会以头顶水缸的方式惩罚赵玉翡、赵玉珠。

  “别为她们俩求情。”正当赵檀发愣时,颜盈清淡却带着一丝恼意的声音响起。“犯了错必须处罚,天王老子来给她们求情都不行。”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