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临安美食录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三十九章 二更

第三十九章 二更

吃吃汤圆呀 2021-12-19

  李山在旁乘机进言:“所以二老也不用担心萍娘无依无靠, 您看有少东家这样的榜样,即便是女子一人也能过得很好。”

  萍娘在旁听见瞧李山一眼,知道这是李山替她劝她父母宽心, 当即感激冲他点点头。

  李山嘿嘿一笑。

  何家人未觉察那两人的官司,只感慨虽然我们常在海边,但是论起好吃来还是恒家酒楼里做的好吃, 如果能以这水准做,那新开的八珍楼只怕生意也能不错。

  饭后萍娘便去与曼娘:“少东家, 您说这第一回 我应当运多少海货回来?”

  “这便要走么?”曼娘有些意外, “海船还未造出来呢。”

  “大娘子要海船为的是海物新鲜, 量大价廉, 可如今新酒楼空置一天我们就损失一天, 还不如先买些海鱼回来开张。我定会保证海鱼新鲜。”

  曼娘沉吟:“如此一来也好,只不过若如旁人一般运送, 只怕你会辛苦许多。”

  “我不怕苦。”何三萍一脸坚定。

  曼娘便不再阻拦,将数量与种类交待与她, 其余却不多言:“你以后就来自己定就行,我已经把此事全权交托于你, 自然由你做主。”

  说着吩咐账房交给萍娘一百两碎银。

  “这……”萍娘惶恐不安, 她还从未碰过这许多银钱哩,“大娘子, 您这般信得过我,万一我卷钱跑了呢。”

  曼娘摇摇头:“我知道你不会。”萍娘在酒楼期间做事麻利细致, 绝不会是那种背信弃义之人。

  萍娘便没有再推辞,而是后退一步,郑重行以大礼:“我何三萍第一次得以被人如此信重,定当不负所托。”

  她急着回报曼娘, 第二日一大早就带着家人出发往老家去。

  海边渔村不大,是以何家归乡后便引起了不少震动。

  渔村村口石头房下一群村民在晒太阳补渔网,见他们过来,李婶子感慨:“唉!何家的女儿也是可怜,好容易嫁到了临安说是嫁给了宗亲,没想到遇人不淑!听说捎话让娘家人去接她。”

  旁边的李大伯却不同情:“让何家人张狂,还不是落下来摔得这么惨!”他一向嫉妒何大爷坐席时被人尊到上座,这回可算是解气了!

  等何家人走到村口,李大伯还要奚落一番:“哎!何老头,怎的?临安城里好逛么?”

  没想到何家人压根儿没理他。何三萍反而对聚集在村口的这些乡亲们说:“诸位,我从今后要开始收买海货了。若是谁家有鱼货大可卖给我。”

  海货,她要说要卖海货了吗?海货不是商人们来收吗?何家的闺女,她怎么要做生意?

  何家村的百姓们纷纷楞在原地。

  萍娘见状,又跟众人重复一:“今后我要收购海货,从本地拿出去贩卖,诸位如果愿意跟我做生意的话,还请来我家与我商议。”

  说罢一家人便往自己家走去。

  这是真的么?

  整个村子都被这消息搅动得沸腾不安。

  原本渔民们辛辛苦苦打渔上来可以做成海货、可以自己吃,可以在就近的集市上换钱,也可交给鱼贩子。

  海货晒干了可当作干粮。

  就近的集市离海边也不远,海产品充足也换不了几个钱,如果要赚更多的钱也只能通过贩子往更远的地方运。

  是以他们被鱼贩子狠狠的杀价压价,他们运货极为挑剔甚至动辄就不要了,但是渔民又不能得罪他们,因为再无其他途径赚钱。

  但是这样一来就受层层盘剥,渔民其实得到的银钱很少。

  是以当村民们第二天聚在村口时,李大伯呸了一声:“我才不跟她做生意呢,谁知道何家人发什么癫?!离开了家乡去接他女儿回来以后全家人就变成了这样,谁知道怎么回事!”

  李婶子却说:“我愿意。”

  她不顾旁边李大伯的白眼:“何家一家人都是老实本分人,萍娘做姑娘时就是个踏实能干的女儿家,不是那种偷奸耍滑之人。”

  还有个村民说:“就是,管他家是怎么回事呢?反正何家到时付给我的铜钱是真的便是。”

  他妻子也赞同他:“反正比起那种不知底细的贩子来说我更相信萍娘。”

  “你?你们,你们啊!”李大伯痛心疾首,“等着瞧吧,你们迟早被骗。”

  他所期盼的那一幕并没有发生,因着萍娘是当地人,为人爽利,开出的价格又比外面的鱼贩子要价要高很多。

  只一条,说好了要船刚靠岸便给她送来。

  说是为了保证海鱼新鲜。

  这却不难理解,渔村的百姓世世代代都讲究这一口鲜。于是到了约定的日子,诸人便都聚在村口码头。

  萍娘早驾了一艘船在等待,她将用了少东家教自己的法子,在水桶水缸中注入海水倒入活鱼,而后在船里备着备用海水和大量海盐,为的就是保证能够随时换水。

  李大婶接过沉甸甸的铜板,笑得合不拢嘴,见何大爷和萍娘划橹将走,奇道:“怎的这般匆忙?也不在家中歇息几天。”

  萍娘笑道:“不了,去晚了怕海鱼死了这一船血本无归。”大娘子如此相信自己,自己定要将此事办成。

  这一番话倒叫村里眼红她的那些人平了心气:也是,海鱼离了海水活不了多久,如今天气又变热了,倘若她这一船鱼死了,只怕这些钱便白打了水漂。

  想到这里,又赶紧捂住怀里的银钱。

  船桨轻触岸边,小船离岸,村里人热切地开始数钱,他们这一回可是赚到了银钱。

  唯有李大伯满怀懊恼,他为了赌一口气,一直没去何家谈生意,如今看别人又拿了银钱,心里那个后悔啊。

  萍娘只用了一天半就到了临安,曼娘收了信件早派李山在码头接应她。

  李山和大哥两人把这些货从船里搬到了车上,船就暂时锁在了恒家租的塌房里面。

  塌房是临安城的水上仓库,是在水中打几个桩子用木栏杆围开,下面有木板的储存货物,下面没有木板的储存船。

  他们把船保存在这里能保证安全,以后若是换了新船也能叫人瞧不出端倪来。

  **

  却说乌大礼被卸去了个胳膊,寻了正骨医生嗳吆嗳吆养了半月才好些。

  身上的伤好了,心里却越想越气。

  想他钻地虎乌大礼纵横临安南城,岂能被个不知底细的后生当场下了面子?

  于是派出不少手下人去打听恒家酒楼的底细。

  不多时传来消息:说这恒家是浦江一户殷实人家,在当地开酒楼做大了便到了临安城里。

  “原来是一个乡下土包子?”乌大礼气得暴跳如雷。

  “但那天那位公子出手确实也重,只怕是哪个富裕人家的公子……”手下提醒。

  乌大礼不以为然:“京城哪个王公公子我不知道?说不定就是浦江本地土包子。”

  不过这也不怪他,牧倾酒十岁左右在京城里,可那时不过是在豪门世家里头闹,等纨绔们打马跨斜桥时牧倾酒早就在北疆了。

  乌大礼其实并没有见过牧倾酒,便不知自己不知不觉招上了个大麻烦。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