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到六零致富发家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5章 取经/计划157

第45章 取经/计划157

大河东流 2022-01-26

  她是细柳村出来的,自然知道细柳村的生活条件是怎么样的,还不如上庄村。

  现在照这样发展下去,跟上庄村的差距就更大了。

  身为细柳村出来的人,她心里当然也想着可以一起发展起来。

  所以叶红秀她纠结了,这件事情要怎么办?

  她拿不定主意,沉默了很久,看着自己这弟弟和弟媳妇,就觉得心烦意燥,“我知道了,回去吧,让我好好想想。”

  田大妞听到这话就急了,“大姐……”被叶平生拉了一把,阻止了:“好,大姐,你先想想,我明天晚上再过来,咱们商量商量,有句话叫做一人计短,两人计长,这话不管怎么说也是有道理的是吧。”

  他还大手笔的拿出来一把柿子干,“这是冬天的时候自己从山上摘的野柿子晒的,这个给景翔吃,很甜,他肯定喜欢。”

  现在有求于人,就大方的拿出来了。

  叶红秀没好气的接过,“行了行了,我知道了,你们回去吧。”她皱着眉拿着几个柿子干回去了,章学诚先看到了她,“啊啊”叫了两声,看到他,叶红秀脸上扯出个笑来,“有柿饼,要吃柿饼吗?”

  “吃!”

  这么大的孩子最惦记的事情就是吃和玩了,听到吃这个字立刻就言字清晰的重复。

  江景翔冒出头来,“妈妈有什么吃的,小舅和小舅妈呢?”

  叶红秀:“柿饼,要么,他们回去了。”

  江景腾惊奇:“这是小舅给的?”小舅和小舅妈那性格想从他们手上占到便宜还真罕见。

  叶红秀:“对,就是你小舅给的。”

  “找你什么事呀?”一听这回答江景腾就知道这是有事儿了。

  叶红秀心事重重:“这事儿你先别问,我先好好想想。”

  一看她这个表情,江景腾就知道不是什么小事儿,看他妈这为难的样子,“妈,你要是拿不准主意就跟我们商量商量,一个人容易想歪钻牛角尖,这话还是你跟我们说的。”

  这话说的是这么个道理,叶红秀犹豫了一下坐到他身边:“你不是也去打扫卫生的了吗?”

  江景腾:“是啊。”

  叶红秀:“咱们村里养的那些鸡个头长得快,生的鸡蛋也是又大又多,还不怎么爱生病。”

  江景腾点头:“是啊,怎么了?”

  叶红秀:“我娘家那里不是也开始养鸡吗?刚病了一场。”

  这件事情江景腾也知道,就是因为那边的鸡成规模的病了,所以他们这里才开始消毒,注意家禽们的健康。

  “你小舅和小舅妈过来说的就是这事儿,他们想跟我们一样靠养鸡养猪多攒点钱,自己又摸不着头脑。”

  这样说江景腾就知道了,“这是想要向我们取经看怎么养鸡是吧?”

  叶红秀:“对,我估摸着主要还是想知道我们怎么喂的。”生病这东西没法说,但是吃的这方面叶红秀也不是那么清楚,她知道他们是喂了虫子和蚯蚓,但是其他的知道的就不那么清楚了。

  听到这话,江景腾的眉头就皱了起来,这件事情刚听到的时候有点生气,凭什么呀,凭什么就这么告诉他们呢?

  但是再一想到两家的关系,而且异地而处,肯定是见着邻居发达了,自家也想学习的。

  但要是这么给了出去,又感觉自己好吃亏。

  他可是知道的,大队长,他姐夫和他姐姐隔段时间就去省城一趟,那就是为了解决他们遇到的各种问题。

  他姐夫还整天蹲在地头,不知道流了多少汗。

  他的付出都看在眼里,别人来了轻飘飘的几句话就想把经验交出去?

  叶红秀也知道这一点。

  为什么大家都这么服这个大队长呢?

  人家身先士卒,干的活多,功劳也最大,这还不值得尊敬?

  人人心里都有一把秤。

  江景腾琢磨了一下,“妈,这件事情我们想这么多其实也没用,拿不定主意就交给姐夫和姐姐来决定,我们就传个话吧,我觉得他们肯定也有些想法。”

  这话说的在理。

  第二天一大清早,叶红秀就过去女婿家。

  住的近,就是这么便利,抬抬脚就过去了。

  这个时候江景瑜正在刷牙,刚起来不久,“妈你怎么过来了?出什么事儿了?”

  看这急匆匆的样子,江景瑜脑海里转了一圈,别不是老人出事了?

  叶红秀,“我有点事儿想要问问你。”

  “好,我们去厨房说话。”

  叶红秀:“是这样,咱们上庄村去年赚了不少,别的村里眼红了,想要跟着养鸡鸭养猪,这件事你和女婿商量过没有?有没有拿出个什么章程?”

  她这么一问江景瑜就知道了,“妈,是不是有人到你那边说什么了?”

  想到外公外婆在细柳村,“是细柳村的宋大队长吗?他找你了?”

  叶红秀忍不住惊奇的看了女儿两眼,她还什么都没说,这就猜到了:“是有人找了,你小舅过来的,宋大队长找了他,这事你和女婿是怎么打算的?”

  江景瑜沉吟了一下:“妈,这么说吧,人家要是自己钻研,虚心向我们请教我们是怎么走出这条路来的,肯定不会瞒着,去农业大学那边找专业人士,加上一些饲养方面的能手的意见参考,慢慢摸索是可以自己摸索出来的,但是吧,有的人就直接问我们要成果,让我们把饭喂到人家嘴巴里,这就不太合适了。”

  “我们上庄村的底子也薄,这才刚买了一台拖拉机,基本上就把账上的钱全都花了,咱们村要做的事情还差很多钱,咱们村的路下雨天就不能走,现在修的就是送鸡蛋的主路,还有那么多泥路,咱们村里的学校下雨天刮风什么的,小孩就没法好好上课,年久失修,一直没钱修补,还有咱们村一些孤寡老人,这些都是队里要注意些的,条件所限也没办法给多大的补贴……”

  这些都需要钱。

  江景瑜:“有人话说到你那边了,就直接明白的说,告诉他们我们是去哪里找人的,又是怎么学习的?但如果说要把这些公开,至少也得等我们村里先尝到甜头。”

  “要是大家一股脑的全都养鸡养鸭了,咱们村里的这些就没那么好卖了。”

  现在基本都是他们卖方市场。

  为什么?

  不就是物以稀为贵。

  等以后大家都养了家禽,那就是竞争关系,生的鸡蛋鸭蛋他们这县城肯定是会饱和的,到时候就得要增加成本销售出去。

  鸡蛋鸭蛋,这东西本身容易在路上破碎。

  当然长久的藏着也不行。

  在宋大队长上门把这责任往顾向恒身上引的时候,他们夫妻两个就商量过了,敲定了主意,要等他们公开,不藏私倾囊销售,至少也得等两三年,他们这边步入正轨才行。

  到时候他们上庄村就不仅仅只是靠养殖了。

  而且这样子还能避免一个风险的问题,现在人家自己学就把锅推到他们身上,要他们负责任,要是真的倾囊相授,人家那边实施的不到位又有了差错,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出了问题把责任全部往他们身上推,就更顺理成章了,到那时候他们是不是什么都不用干,就跟别人扯皮去了。

  而且养殖业这是一门有风险的行业,有句话叫做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

  一场鸡瘟,一场传染病,就能让几年的辛苦付诸东流。

  后世江景瑜也没少看新闻说某某地发生猪瘟,多少养殖户倾家荡产。

  多少养殖户债台高筑。

  又有多少过不下去跳楼的。

  他们现在也还在摸索中,就算让他们倾囊相授,那也是半桶水。

  要是走岔了路,带着人家走进沟里,那责任谁来背?

  所以到时候就算是不藏私,也得要讲究方式,这责任他们背不起。

  她和向恒的计划是之后他们养殖成规模了,走别的路子。比如说以他们的条件为基础,开一个加工厂。

  专门生产腊肉、腊肠、腊鸭、咸鸭蛋、罐头等等肉类食品。

  在这方面也跟县城的食品厂不冲突,人家生产的主要是点心糖果,

  要是能够在他们上庄村这里把厂子建起来,到那时候大家的日子才算是真的起来了——这点,暂时就不用往外说了,八字还没一撇,他们想要建厂,要解决的问题太多了,场地原材料好说,但是机器、电呢?

  机器哪里都没有多的,电也是一个问题,他们这里还没通电,晚上点灯,都是点煤油灯。

  就算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只要消息一传出去,县城食品厂会不心动吗?肯定会想着直接他们增加一条产线算了,这样子可以更多的安排厂内子弟入工。

  那样就跟他们上庄村没关系了。

  想要达到目标,任重道远。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