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清穿+红楼]点石成金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九十七章224

第九十七章224

外乡人 2022-02-18

  与王子腾夫人说了一句要去寺中礼佛,凤姐儿便坐着马车来了这里。她本来准备今日便回王府,但因着想要抓紧时机再干一票,便准备多住了两日。

  今晚叫那小太监再跑一趟荣国府,明儿用过午饭便回王家。

  哪怕凤姐儿没跟小红说自己要做什么,可看凤姐儿这个折腾法,小红也知道凤姐儿是不想跟贾琏好好过了。

  小红聪明,跟着凤姐儿的时间也长,知道不少事,她能理解凤姐儿所以也愿意尽心帮衬凤姐儿。尤其是凤姐儿将她的父母安排给巧姐儿后,小红对凤姐儿的忠心就更不用怀疑了。

  此时回到小院,小红走近屋子后,对凤姐儿微微点了下两头,便站到了一侧,面无表情的听那小太监学着骇人听闻的话。

  那小太监自是不知道教他说话的奶奶就是他话里提到的琏二.奶奶,因此说起这话时,小太监还在想着自家奶奶跟那位奶奶到底是什么关系。

  多大的仇才会下这样的黑手。

  ……

  是夜,小太监又穿着昨日那一身去了荣国府。门房的小厮正好有一个是昨日的熟面孔,一见小太监过来,直接引着进了府门。

  然后又是一如昨日那般套路,一边禀报贾母,一边领人过去。

  “好叫老太太知道,带进宫的东西今儿一早就交给了抱琴姑姑,杂家也将老太太的话学给抱琴姑姑了。娘娘另有交待叫杂家传述。”

  贾母闻言,连忙追问都是什么话。

  “一是娘娘说,带进去的这些药材都是极好的东西,她用着安心,也请老太太放心。劳烦老太太再派了心腹之人另采购一批药材备用,只叫别在京里采买,免得叫有心人察觉。”

  贾母一听便明白元春在堤防京城那些外戚人家从贾家采购药材上看出什么来,见元春如此安排,又想着好不容易怀上这一胎,如此谨慎也对。

  “劳烦公公跟娘娘说一声,我正要派赖大往南边去。”

  小太监记下这句又继续跟贾母说道:“娘娘说知道宝二爷那里,老太太定是安排妥帖了的,只宝二爷头一回离家,她心里时刻惦记。还请老太太再派个得力的管事过去,不拘是谁,也好叫她安心。”

  贾母想了想,直接决定道:“那便叫周瑞俩口子去吧。”

  小太监垂下眼眸,掩饰眼中惊讶之色。

  真叫自家奶奶猜着了。

  凤姐儿的意思也是想要支走周瑞夫妇和赖大,为此还特意多教了那小太监几段话,就是为了往这几人身上引,不想贾母到是爽快的紧。

  “还有两件,其中一件还是关于宝二爷的。娘娘的意思是宝二爷还小,亲事不妨再等等。”顿了顿,小太监得到贾母给的点头回应后,又继续往下说:“最后一件,是府上三位爷的。娘娘说一笔写不出两个贾字,纵使琏二爷犯了错,此时也应该尽阖家之力将人弄出来。如今她有了身孕,宝二爷又出息了,琏二爷就更不能出事了。”

  对于宝玉的亲事,贾母也没想要这么快定下来。等元春诞下皇子,宝玉的身份就会更上一层楼,那时再相看亲事,只有比现在好的,绝不会比现在差的。

  在这一点上,贾母自认与元春是想到了一块去。因此很认真的点了下两头,表示没问题。

  后面关于贾琏等人的话,贾母到是费了一点点心思才想明白元春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只是如今家里的情况.“娘娘可说了什么办法不成?”

  “娘娘倒是交待了几句话,言琏二爷错就错在是国孝家孝,停妻再娶。先说家孝,荣国府与宁府也快出五服了,关系说近也近,也远也远,好在敬老爷早年便入观修行,说上一句方外之人也不为过。只国孝麻烦些,琏二爷虽然还没有袭爵,身上却捐了个五品的同知,娘娘的意思是不若辞了那同知。”

  第一代宁荣两国公是同胞兄弟,各生了一子分别是贾代化,贾代善,贾敬是宁国府第三代,贾琏是荣国府第四代。按这个关系,确实是应该守孝的。但贾敬是道士呀,道士就不是红尘中人,讲究一些的算法,他入道的那天就已经死了。若按这个角度看事情,就没有所谓的家孝。

  国孝麻烦点,但也不是不可以打个擦边球的。没有爵位,没有官职,那就是庶民。按旨,庶民三月不得婚嫁。从老太妃咽气到贾琏偷娶尤二姐,早过了三个月了。

  国孝和家孝都有些强词夺理,但只有找到能说得过去的理由,这事就不是不能操作。

  “.娘娘聪慧。”听了小太监的转述,不管这事能不能操作,但光是这份强词夺理的让人无语的理由就足够贾母重新认识元春的了。

  “那停妻再娶,娘娘可有说什么吗?”

  “自是有的。娘娘说,这事最是要紧。再不能叫旁人抓到一星半点的错。”小太监见贾母问,连忙打起精神说道:“这一局看似无关紧要,却最为要紧。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若不趁早破局,必受其害。琏二爷是娘娘的堂弟,琏二.奶奶也是娘娘的表妹,手心手背都是肉,舍了哪一个她都于心不忍。王贾两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似是听明白了小太监话里想要表达的意思,可贾母却又不敢相信她心里的那个猜测,“娘娘的意思是?”

  “娘娘的意思是请老太太与王家二老爷商量一翻,用个什么理由既不伤了亲戚情份,也不伤了两家颜面,叫琏二爷与琏二.奶奶和离。若琏二.奶奶和离归家了,琏二爷也就不算停妻再娶了。”

  贾母闻言垂下眼眸,眉头紧皱的心忖了一句这个主意才是最难办的。

  王家是元春和宝玉的外家,自是不能有被休的姑娘。

  王子腾也绝不允许王家姑娘被夫家休弃,不说这会影响多少王家已嫁或是没嫁的姑娘,待嫁的王熙鸾就一定会受影响。

  也不能杀了凤姐儿。

  一来凤姐儿如今还住在王家,此时杀凤姐儿不易操作。而且凤姐儿一死,贾琏就脱罪了,那不是明摆着告诉世人凤姐儿的死是谁干的吗?

  元春为什么要家里尽量将贾琏等人捞出来,不就是为了不节外生枝。杀凤姐儿,那就违了元春的初衷。

  不能杀,不能休,那就只能和离了。

  唉,想到那些被大理寺封存的证据和上了封条的喜堂新房,若不是没办法,她倒是更希望将那场婚事说成纳妾。

  毕竟那样更简单些。

  ╮(╯▽╰)╭

  叹了口气,贾母心里想的都是回头怎么跟王子腾商量这事,又怎么叫凤丫头妥协。心里已经有了大出血准备的贾母又问了一回那小太监元春还有旁的吩咐没有。

  小太监摇头,只叫贾母尽快将元春吩咐的几件事办了。又说娘娘惦记着这事,他后日再来荣国府一趟的话。

  贾母闻言,便知道她明后两天就得将凤姐儿这事办了。不能叫宫里的元春一直惦记着这事,再影响了养胎。

  跟那小太监说了自己明儿就叫王子腾来府里商量此事后,又叫人赏了那小太监一个荷包后,妥善将人送出府去了。

  一出府,那小太监就有些腿软。强自镇定的走出宁荣街后,这才靠着墙缓缓滑坐在地上。

  今天儿这出戏,光是台词就背了好久。说到最后,嘴都瓢了。

  以前瞧不上那些骗子,如今才知道哪一行都不容易呀~

  →_→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