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色朝酣[重生]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章 家学 ·54

第31章 家学 ·54

玉照 2022-03-22

  “这可真是, 太奢华了……”

  “没想到四夫人娘家这么有钱……这可是蜀锦!”

  “我听说外头这样一匹蜀锦得要二十两银子。”

  “二十两银子!这么贵!”有人惊呼。

  敏心听见小丫鬟们的窃窃私语,她抬头看向江氏,却发现江氏并不如她想象得那般高兴, 反而蹙起了眉头,神色淡淡的。

  那些小丫鬟的议论江氏自然也听到了,她只略了略头, 并不在意。

  顺着箱笼摆放的顺序,江氏一箱箱看过去, 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待走到头了,江氏转身叫来丫鬟婆子把这几大箱的东西分门别类理好,让青雀盯着上册, 然后喊了林妈妈和夏嬷嬷去了正房说话。

  夏嬷嬷先开了口道:“今日还没恭喜四夫人呢!”

  江氏奇道:“何来恭喜之说?”

  夏嬷嬷就笑道:“四夫人接着娘家长兄的家信, 重新续了音讯,更为您送来这许多贵重之物, 难道不值得恭喜吗?”

  “啊, 是,是这样的。”江氏倒似才反应过来一般,她伸手扶着额头, 有些苦涩地笑了笑。

  夏嬷嬷敏锐地发现江氏的心神不宁, 就问道:“四夫人因何怏怏不乐?若是内宅之事,老奴倒可以给您出些主意。”

  就见江氏犹豫了片刻,轻轻地点了点头,正要开口, 却看见身边还带着敏心, 就不禁有些迟疑。

  夏嬷嬷自然也看出江氏的犹豫不决, 她就道:“若您要说的是您娘家的事,那七小姐不妨留下来一块儿听听。”

  江氏睁大眼睛, 看看女儿,又看看夏嬷嬷,最终还是道:“这……小孩儿听……有些不大合适吧?”

  夏嬷嬷就问:“您将要说的,难道是男盗女娼,或是作奸犯科祸国殃民之事?”

  江氏被她直白地问法说得脸上青一阵白一阵的,难免有些不虞,她深吸了口气,答道:“自然不是!嬷嬷您怎能当着敏姐儿的面这般……”

  她话还没说完就被夏嬷嬷打断了。

  只见夏嬷嬷正色道:“四夫人,您将要说的,既不是作奸犯科,也不是男盗女娼,那么七小姐有什么不能听的?老奴给七小姐讲了这些个日子的礼法,倒觉出七小姐十分聪慧。别看她虽年纪小,内里的主意拿得比谁都要准。何况您娘家的事,有何不可对七小姐言明?您的娘家,那便是七小姐的外祖家,说出去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倘若将来江家有人出殡,七小姐还要为外祖家的亲眷服小功孝期。”

  江氏闻言不由得去看身旁坐着的女儿。

  敏心也恰好回望过来。

  江氏看女儿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眼仁极黑,眼白处隐约有一种湛蓝。不禁想起她随自己北上到了侯府后,许是知道她娘心里难受,这个小人儿越发乖巧懂事,心里不由生出怜爱之情。

  正好这时敏心问:“娘亲,你是要和夏嬷嬷还有林妈妈说大舅舅的事情吗?我也想听,我还没有见过大舅舅呢。”

  江氏心里一震,女儿出生在丈夫任上,那时她和大哥几乎联系不上,和娘家也早就断了往来,这孩子,至今还不曾见过她母亲的家人。

  江氏期期艾艾了半晌,最终还是如夏嬷嬷所言,把敏心留了下来,自己说出了她出身的豫章江氏最为纷扰的问题。

  原来江氏的高祖祖籍浮梁县,那儿最为出名的除了浮梁茶还有景德瓷器,江家高祖就从贩茶小贩起,一直做到了浮梁县远近闻名的豪富。等到江氏的祖父长成后,不仅接过了江西上下几百个茶庄,还腾出手去另起炉灶做起了瓷器的生意。这泼天富贵下,银子流水般源源不断流入江氏的户头,他们一家便从浮梁搬去了豫章,做起了富家翁。

  等江氏之父江慈年出生,一家人竟发现这个儿子于读书一道上十分有天赋,当下惊喜万分,想方设法给他脱了商籍,送他去鹅湖书院读书,连家里的生意都脱手交给心腹去看顾,一心一意培养起这个儿子来。

  江慈年不负家人众望,年仅二十五就高中进士,后来娶妻生子做官,一路顺顺当当,旁人就说,这江家的祖坟是真真切切地冒青烟了。唯有一点不如愿的,就是江慈年的结发妻子早逝,撒手人寰那年,一女二子均还年幼。

  只是对于江氏兄妹来说,这却是他们噩梦的开始。

  生母去世不过一年,江慈年就从外面带回一个姓苏的年轻貌美的女子,不曾明媒正娶过门做续弦,只算作妾。

  殊不知当内宅之中,只有这苏姨娘一个有姿色有谋算的女主人时,那些下人又有几个会把前头大老婆留下的幼童当主子看呢?更何况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那后娘连个屁都生不出来时,这话儿更是一点也不错。

  若不是江氏早死的娘留了个心眼,把几个儿女将来长成后娶妻嫁人的聘礼嫁妆都提前准备好,账册库房的钥匙交给了心腹另外带着,他们下头这几兄妹,连嫁娶都没有可用的钱。

  江氏和她大哥在亲爹纳妾时已经大了,长了记性,只有小弟才两岁多,日日被那苏姨娘抱着哄着,连自己一母同胞的兄姊都不认了,一心只认姨娘和姨娘那头的亲戚。

  而苏姨娘见哄不过来前头两个大的,就可劲儿地作践他们。磋磨的大哥江华秋好好一个大男人成了个软蛋闷葫芦,江映秋一个姑娘,则被养成个不知庶务弱不禁风的小姐,而小弟江明秋,更是个飞扬跋扈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

  二小姐可以通过嫁入侯府逃离江家,大哥小弟却被那网似的江家牢牢缠住了。他们这辈兄弟没有一个有读书的天赋,就一个个的都把眼睛紧盯着祖传的茶庄瓷窑,大哥虽有经商天赋,但被一个“孝”字死死绑在了江家这棵大树上,奔波半生,赚来的金银却尽数流入苏氏的口袋。

  好不容易江华秋总算下定决心脱离江家了,还把妻女都接了出来。

  但江氏见他送来这许多东西,想起信中写到大哥一家也才安顿下来不久,担心他耗费了钱财,损了生意,从而影响到江华秋一家的生活。

  敏心当下内心一阵震动。若不是江氏亲自开口,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外祖家,竟然还有这般的故事,也不会知道母亲那样柔弱的性子,是怎么养成的。前世江氏浑浑噩噩,一日能有一刻清醒便算好的了。这样的母亲,又怎么能和她像寻常母女样依偎在一起,说些前尘往事呢?她不禁有些心酸。

  夏嬷嬷听完,却是笑了:“您所虑,竟为这事?”

  江氏犹疑,问:“难道在嬷嬷眼中,这竟无需忧虑?”

  江氏也知道自己从小被养废了,只是在闺中时身边无亲近的女性长辈教导,她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心中隐约那点疑惑都得不到解决。等到嫁入永泰侯府倒是认识到了问题,可那时身边有新婚夫君,怜她爱她,平时若有任何皱眉之事,第二日就会帮她解决,那段日子,可谓是她此生最为顺心畅快的时候。

  如今丈夫已逝,只留下一个小小女儿依靠着她,她不得不鼓励自己支撑起来,去处理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问题。

  但也因为经验不足,难免心中有些不安。

  此刻她听夏嬷嬷口吻,她所担心的事情竟全然不是问题!

  夏嬷嬷在照妆堂待的这三个月里,已经把江氏的性子摸了个明明白白。是眼看着江氏如何一点点拗着自己的性子,强撑着去处理那些家事庶务的。

  她笑笑:“您也道江家大舅爷平素与您亲厚。正如您念着他一般,他一定也在意着您和七小姐。容老奴说句谮越的话,别看江家大舅爷才在蜀中落了脚,他的处境比起如今的您来,还是要好上不少。”

  江氏有些讪讪的:“这……此话怎讲?”

  夏嬷嬷道:“难道不是吗?如您所说的,江家大舅爷代父处理官署之事十余年,接手家中庶务生意十余年,自个儿出来打拼也快十年了,他一个男子,既有如此丰厚的经验,又有妻子财力支持,要是这般还在蜀地站不稳脚跟,那您娘家那庶母,也不会下那样大的劲儿去防他吧?”

  “且这世间女子立足,本就比男子要难上千倍万倍。”夏嬷嬷淡淡地接道,“便是高门贵女又如何?遇上事了,一样的要拿命去填。您尚有兄长可依靠,既要珍惜他,更要信他。”

  夏嬷嬷一语惊醒梦中人,江氏这才如梦初醒。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是,以大哥的能力,做妹子的该信任他才是。”她往前挪了挪身子,诚恳问道:“那依嬷嬷您之见,当下应该……”

  夏嬷嬷道:“依老奴之见,您娘家送来这许多珍奇异宝,方才库房外探头探脑看得下人又多,这会儿说不定已经传遍了侯府了,您看——”

  江氏恍然道:“是该去拜见一下太夫人和大嫂了!”

  夏嬷嬷哑然失笑。

  江氏有些无措。

  敏心在一旁看不下去了,小声提醒她娘:“娘亲,夏嬷嬷的意思是,您要好好管一管咱们家的下人了。”

  夏嬷嬷笑道:“七小姐说的正是老奴的意思。”

  江氏脸上就有些发烧,喏喏道:“是,是我想岔了。”

  夏嬷嬷和颜悦色:“您说的却也没错。既得了财物,合该与长辈分享。”

  敏心就眨巴眼睛,笑着问:“是要去见伯祖母了吗?”

  江氏摸摸她的头,不好意思地笑道:“正是呢。来,你和娘去挑些舅舅送来的礼物带给伯祖母和大伯母她们。”

  夏嬷嬷就微笑着起身,掸了掸衣上的尘灰,跟在她们母女身后缓步出去了。

  江氏吩咐丫鬟们拣了些蜀纸竹笔素印宝石送予各房少爷小姐,另外命人挑了特别绚丽的花样布匹另装了一个大木箱,和那一箱扇子一起,预备一块儿抬到了寿安堂。

  寿安堂里,程夫人、二夫人带着孩子们都在。

  两个媳妇一左一右坐在太夫人身旁,太夫人则揽着几个小孙儿,一屋子人不知道说了些什么,笑得开怀。

  笑语喧哗,连抄手游廊上都能听见。

  琼玉打起了织锦帘子,笑着高声通报:“四夫人和七小姐到了。”

  江氏才进门,就看见程夫人笑着朝她招手道:“四弟妹,你来得正好!”

  江氏愕然:“什么事?”

  程夫人温言道:“娘说开春了,咱们府里的家塾也要重开,正想问问四弟妹的意思,可要让敏姐儿和她哥哥姐姐们一道儿上学?”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