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色朝酣[重生]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章 启程 ·77

第44章 启程 ·77

玉照 2022-03-22

  敏心一怔, 还没反应过来,他就移开了视线,转头望向说着话的程夫人, 脸上浮起一个淡淡的微笑。

  然而方才一瞬的波光潋影,却还是给她留下了极为深刻的记忆。敏心忍不住琢磨起来,她仔细看向许久未见的九哥。

  他眉眼形貌, 绝肖程夫人,却较程夫人更为精致。尽管往日陶然居一同上课时, 时常与他朝夕相对,但敏心还是免不了被他秀美的容貌吸引。

  此刻他半躺半倚靠在床头,因为室内烧着红旺的地龙, 热气蒸腾, 玉一样莹润的脸颊上浮起两团红晕,秀长双眸乌黑沉静, 整个人就好似一尊白玉雕做的仙童, 钟灵毓秀。然病中憔悴,更叫人看一眼就不觉心生怜惜。

  敏心想起昔日课上,宁哥儿对答如流的种种情形, 又想他这般容貌行止、这般聪敏绝伦, 当下探究起来,如若前生程夫人幼子能顺利长大,是否也能长成他如今的样子;如若不是,那么眼前这金玉童子壳子下装着的, 又是谁呢?

  她这边在胡思乱想, 那边江氏与程夫人的话却差不多说完了。

  本就是来探病的, 见侄儿气色尚好,江氏也就准备走了。离去之前, 她含笑看向敏心:“敏儿,你不是说好久不曾见到你九哥,要有话和他说吗?”

  程夫人就笑了起来:“正好,容儿性子急,如今我正拘着她练字,宁哥儿也无聊,不如敏儿陪你哥哥说说话吧?”

  敏心被这两位长辈说了个措手不及,当下呆滞,但伯母和母亲都发了话,她就只好留了下来,眼看着程夫人与江氏相携出转出了屋子。

  宁哥儿房里的大丫鬟卷碧见两位小主子干坐着却不说话,以为他们是想着屋内有丫鬟在,不好开口,就悄悄叫了另外两个小丫鬟,找借口把她们都支出去了,自己也贴心地退下。

  这下,屋内只有宁哥儿和敏心了。

  他也不说话,一双丹凤眼沉静地看向敏心,莹然冷澈。

  敏心被他看得背上发毛,干笑着没话找话道:“陶然居也有好几天不曾上课了,解先生布置了十几日的课业,也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能开始上课……”

  “嗯。”他这才慢慢地吐出了一个字。

  敏心看他意思,是还要自己接着说下去,只好搜肠刮肚地想了些学堂相关的事,一一说给他听。

  宁哥儿侧首静听,极为专注。

  敏心看着他的侧脸,心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反正现在四下无人,不如试探一下他?

  她想了想,慢慢将话题转到吃喝玩乐上,宁哥儿倒也没有反应注意,她手心渐渐生了细密的汗,握拳便觉滑腻。见差不多了,她就装作无意向他提了一个问题:“我舅舅来信里写,南方两广地区水路通畅,常有外地番邦的商人来做生意。我舅舅说还有那番邦和尚想建他们的寺庙,据说一个个都是红发碧眼,生得形容可怖,传说还会吃人,西境也有番邦子,你以前在西境的时候见过番邦人吗?”

  如果他和她一样,那么他一定也知道,关于洋人的事。

  建业二十五年,有番人洋船自海上来,自称仰慕天朝威严,特来上贡建交。皇上于建德别庄接见了番人,欣然应允,另外有旨下达,圈厦门、澳门等广东海港为番人经营居所,无诏不得随意出入。

  等到了建业三十五年,朝政渐渐松了,对这些洋人的管束力度也没有十年前那样大了。一时间湖广沿海等城市洋庙林立,那些口称要传递上帝福音的洋和尚能到燕京,连敏心这样的深闺妇人,也曾远远见过一面。

  那时她听闻洋人来了,坐在马车里隔着帘子想看又不敢看,还是陆畅笑着鼓励她说,洋人也没传闻中那样可怖,和我们一样是两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巴的,她才战战兢兢地从帘缝中偷窥了一眼。

  那个洋人一身黑袍,头发和金子一样闪着光泽,皮肤极白,一个鼻子大得吓人。她看清不是邻家传闻里长着角的恶魔,心里才刚松了一口气,那个洋人就操着一口半生不熟的官话,大着舌头热情地上前推销他的“主”。

  敏心被吓了一跳,连连往后缩,身后伸出一只健壮的男子手臂,把厢帘拉起来,隔绝了那个洋人热情地吓人的面容,然后一口流利的番语自身后传来,敏心虽听不懂,但隔着竹帘的阑珊见那洋人笑着点了点头转身走了,也能猜出几分意思。

  陆畅……他的番话,还是在国子监学的……

  宁哥儿轻轻扬了眉,有些惊讶地说:“番人?吃人?”他摇摇头,有些好笑地看向敏心:“洋人也是人,和我们一样,怎么会吃人呢?至于那些洋和尚,也不是真的和尚,他们是传教士。”

  敏心怔忪了片刻。宁哥儿的回答,和她想的不同,心里的疑惑不仅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大了。

  她还欲再问,却听闻江氏的声音在外面响起,叫着她的名字。

  敏心来不及多想,连忙起身朝外走去。才走几步停下,她想起室内一个服侍的下人都没有,就匆匆朝宁哥儿丢了一句话“我去帮你把你的丫鬟叫进来”就飞快地离开了。

  室内,宁哥儿盯着她离去的背影,回味了一番方才的对话,眼眸神色更深。

  江氏牵着敏心走回照妆堂,路上,她向敏心抱歉地笑了笑:“是娘不对,和你伯母聊得太久了,要不是宁哥儿的丫鬟去端下午的药才醒过神来,娘竟忘了你还在。”

  敏心回以一个微笑,表示自己没把这事放在心上,接受了江氏的道歉。

  江氏又问:“你和宁哥儿倒是聊得来,你们说些什么,能和娘说说吗?”

  敏心道:“也没说什么,就是聊聊陶然居的课业啊什么的。”

  江氏就感慨:“这孩子,要不是身体实在太差,听你伯母说,本来准备让他今年下场的。”

  敏心吃惊:“今年?”

  江氏笑道:“是啊。九岁十岁的童生往日也不是没有,你九哥底子已经打稳了,要是能考出,也能成一段佳话。”

  母女俩就这样闲聊着,一路回了照妆堂。

  等到四月中,清明节已过,燕京因太子之殇而挂起的满城白幡都撤去了,永泰侯府里就开始准备南下金陵之行。

  最后定下出发的名单里,如同江氏所说,除了四房母女和程夫人外,长房世子徐徽宏一路护送,九少爷徐徽宁的名字亦赫然在其中。

  这个决定,永泰侯夫妇下得艰难。程夫人本以为南下寻访到了名医,就能医治幼子的病,可谁知随着天气渐暖,二三月里宁哥儿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咳血了。

  慌忙递了牌子进宫求来御医看诊,几方名医会诊后,向永泰侯夫妇提了一个建议。

  “贵府小少爷病症虽不罕见,但症状极为复杂,我等会诊也开不出什么能对症下药的方子来。只是单看他发病的时间,我等有一个猜想,许能缓解他的症状。燕京气候较干,春日里柳絮也多,于喘症也不利。不如送他去江南那等水暖风煦的地方去休养,这孩子的病,也许能好受些。”

  最后永泰侯、程夫人与太夫人商议,决定将幼子送到程夫人的娘家,余杭程氏去小住几年。

  正好与四房一同启程,先到金陵,办完过继之事后,再下杭州,送宁哥儿到程家。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