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国色朝酣[重生]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2章 上谱 ·90

第52章 上谱 ·90

玉照 2022-03-22

  程夫人哭笑不得。

  *

  徐徽宏用了几番军中斥候暗探的手段,查清了前因后果,来向程夫人和江氏禀告。

  宣婆婆收养的那个孩子,如今由陈嬷嬷带着,据镇上的老人说,他生母应该是几年乘船来的水路戏班上的旦角。

  这个戏班子在南浔镇停了一年多,承接了地方庙会、寿宴、喜宴的演出,十分受欢迎,后面忽然有一日就连夜起船全班都走了,还没来得及唱戏的人家定金也白白付了。

  想来就是因为戏班里有个戏子偷偷怀了孕,等养下孩子时被班主发现了,生怕有人来戏班找麻烦,这才抛下了新生婴儿在夜静更深时悄悄离去。

  至于他的生父是何人,除了当初生下他的那个人,如今应该没人知道。

  不过镇上的人都猜,莫不是南浔小宗的男丁。

  倒是关于宣婆婆抱着孩子来找江氏的原因,徐徽宏遗憾地表示,他没能查到什么。

  敏心听了大堂哥打探来的消息,想起她们请来的大夫给宣婆婆看诊后的说法,若有所思。

  敏心道:“会不会没有人在后面指使她。她只是在时隔几年的又一次发病后,觉得自己活不久了,孩子留在她身边她也养不活,正好这时候我们还在镇上停留,她为了孩子,就自己来找我们。”

  江氏望望女儿,沉吟道:“这也不是没有可能。昨日那徐大夫不是说,她几经刺激,明显老得比常人快。加上她头上那个豁口,实在吓人,现在就算包扎好了,反应也要慢上许多。”

  程夫人点头,算是认可了敏心的说法。

  翌日,宣婆婆头上的伤已经不再脓肿流血了,程夫人就派人去把她带来,又问了一遍她的意愿。

  这次有管事媳妇在一旁为她做解释。两家人比邻而居十几年,管事媳妇看着她的手势,也能猜出七八分的意思。

  江氏也把那婴孩抱来,坐在一旁。

  程夫人问:“你是想把孩子送养给我们吗?”

  宣婆婆反应了片刻,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个局促的笑来。

  程夫人又问:“你可真的想好了?一旦说定,上谱之后我们就要把孩子带去燕京,你是再也见不到了。”

  宣婆婆沉默了一会,这回没有点头,而是一双手飞快地比划了起来。

  管事媳妇看了看,转告给众人:“婆婆说,她是真心的。她年纪大了,怕没几年就要死了,不想耽搁孩子。只期盼几位夫人能好好把孩子养大。”

  江氏忙道:“你放心。若是入了我们家的门,一定会好好教养他的。会给他吃饱穿暖,教他读书写字,将来要是有出息,说不定还能做大官。”

  宣婆婆听懂了,一张脸笑成了菊花。

  她忽然又跪了下去,朝江氏和程夫人磕了几个头,吓得青雀一个劲地拉她“婆婆,你头上的伤还没好全乎呢!”

  好不容易被拉起来了,宣婆婆扯了扯管事媳妇,对她比划了几个手势,就想转身退下。

  青雀正要拦她,管事媳妇就代为翻译道:“婆婆说,既然夫人应承下来了,她相信夫人会好好对他的,婆婆就想回家了。”

  程夫人微微叹息,看宣婆婆即使被青雀拦下,也是背对着她们,不肯再转回身来。

  她道:“也该是时候了。”程夫人叫来小丫鬟,交给宣婆婆一个匣子,又给了管事媳妇一个荷包,接着道:“你且送她回去,等到了家,再把匣子交给她放好。里面是一百两银子,五十两室银票,另外五十两已经绞成小块的,方便她花费。小小心意,是谢她这几年照顾孩子的苦劳。至于荷包,你拿着吧。”

  敏心就看见,宣婆婆紧闭的眼角,划下了一颗晶莹的泪珠。

  管事媳妇又惊又喜,她没想过只是被叫来问几句话也能得赏赐。那荷包入手虽没有匣子重,但也颇为沉手,就算是铜钱也应该有半贯了。但程夫人出手如此大方,想来会只多不少。

  她千恩万谢地接了荷包,指着天赌咒发誓道:“夫人您放心,我一定把宣婆婆好好地送回去,这银子我一厘也不会贪。”

  程夫人啼笑皆非,有些好笑地挥了挥手:“快些去吧。”

  管事媳妇就扶了宣婆婆,刚跨出门槛,正要转身时,忽然听到屋内传来一声清脆的叫声:“婆婆!”

  敏心循声望去,竟然是这几日除了哭一直没有说过话的那个娃娃。

  他半躺在江氏怀里,此时有些费力地伸长了脖子,直勾勾瞅着宣婆婆的背影。

  若不是刚刚那道声音实在是悦耳婉转如黄鹂,直至现在仍在她脑海里回响,望着他紧闭的嘴唇,敏心简直不敢相信,这孩子竟然开口说话了。

  宣婆婆虽哑,但是耳不聋。她自然也听到了孩子的叫声。身形晃了晃,终究是没有回头,一步步渐渐地远去了。

  江氏神情复杂地看了看她怀抱的这个娃娃。他目不转睛地看着宣婆婆消失的方向。

  程夫人没有说话,只是发出一声悠悠的叹息。

  既然孩子原本的抚养人已经答应,双方就在红纸上写下了立继文约,孩子最后记在文书上的身份,是宣婆婆的孙子,跟了她早逝的儿子姓徐,按辈分算下来,恰好和敏心是同辈人。江氏不禁又感慨了一番天意。

  文约一式三份,各按了手印,一份送去官府留档,剩下双方各执一份。

  文书既已写好,程夫人就派人通知了族老,挑了个吉祥日子,开了祠堂,在宗族大谱的徐景行夫妇名下,添了嗣子的名字。

  这孩子的名字是敏心取的,名“铎”,铎是宣政布法时所用的大铃,也寓意为谨慎、声望,敏心希望他谨言慎行,也算是一种期望吧。

  上族谱时,程夫人压根没有通知徐景辉,等到他们夫妻知道江氏竟选了一个父母不详的族人养子记在名下时,她们离开的马车已经上了官道了。气得徐景辉在家直跳脚骂娘。

  程夫人却也不是吃素的。受了徐景辉一通排揎算计,她还没出发时就修书一封,通过官驿寄往了燕京永泰侯府。既然是徐家人惹出的麻烦,自然要徐家人来解决。

  马车里,程夫人饮一口热茶,如是愉悦地想。

  到了金陵,江氏就与程夫人分手。江氏、敏心和她们新过继来的嗣子铎哥儿,依照来路原路返回燕京。

  程夫人则带着徐徽宁继续南下到余杭程家,把宁哥儿送到外家暂养身子。加上程夫人已有数十年不曾回去过娘家,也顺道省亲了。

  双方在金陵码头依依惜别。

  此行下来,江氏对程夫人更为信服了,程夫人却对敏心好奇尤甚,只是迫于时局,她们马上就要分开。

  去燕京的船先开,徐徽宏帮着江氏送了行李上船,又沿着艞板下到了码头上,立在程夫人身边,向高桅大船上渐渐缩小的人影不断挥手。

  脚下传来震动,客船已经起航。敏心这时稍稍克服了对乘船的恐惧,她依偎在江氏身边,身上拥着的一领风氅随起航的江风猎猎作响,看着码头上程夫人身影逐渐消隐在雪白雾气中,她微微笑了起来。

  仰头看万里晴霄一碧如洗,点点飞鸥从天际划过,整个人的胸怀,仿佛也随这无边无际广阔无垠的天穹,舒朗开阔起来了。

  万里碧霄终一去,极目送归鸿。

  【卷二太平箫鼓间歌钟】完

  卷三 十里楼台倚翠微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