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我在古代搞种田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七十六章 麦子136

第七十六章 麦子136

水青冈 2022-03-23

  他不知道现在有多少人眼巴巴地等着再酿出些酒来吗?

  “你这酒厂起名真是随意。”江锦年随着决明在酒厂内转悠,这里没有积雪,各个改造后的仓库留着大大的窗口,隔着墙都能感到里面的温度。

  “我想来想去,还是叫小酒厂比较好听。”决明不敢带他在外面久逛,将人引到休息待客的地方,端来从小酒厂拿出的酒,倒入酒盅里端给江锦年,“你看看。”

  江锦年端着酒盅放鼻底闻闻,并不沾酒,忽然他抬起头说:“要不我找人题个字?”

  “求之不得!”决明喜洋洋地说:“那我就不费神了,到时候直接找人刻匾就成了。”

  江锦年点点头,把新酿好的酒带走,过了几天,果然托人带来了一张大字。

  决明看了看,笔力遒劲,中规中矩地写了小酒厂的名字,下面还落了几个私印,决明看不出字的好坏,把字一对折,交给刻匾的匠人。

  十天后,刻匾的匠人交货,对小酒厂推崇至极,差点没要刻匾和木材费用。

  小酒厂挂上匾,悄无声息地开始营业,决明和王二狗每日在厂里巡视,无论是长工还是短工,若有不懂之处,直接询问老一批的厂工,再不懂问王二狗或是决明,他们都会悉心解答。

  北风卷过树梢,带走最后一丝寒意,纸鸢伴着南风而起,河道中,停滞了一个冬天的河水纷纷解冻,鸭子扭着屁股,嘎嘎地往河里跳,在碎冰中穿梭。

  暖日斜过窗棂,朱雀门外,护城河两岸垂柳树梢带着俏生生地翠意,城里人脱下厚重的裘皮大衣,只穿一身棉袄,翻出冬天的书拿出来晒晒,以防发霉虫蛀。

  又一年春天来了。

  酒厂逐渐进入正轨,每一个流程都有专人看管,决明一下子清闲起来。

  想到去年答应王二狗开春要带他下地,把鼓捣出的玻璃配方塞给江锦年,决明挽起袖子,带王二狗去城外的农田里。

  如今一早一晚尚且寒冷,地里多数是冬小麦,越过冬的小麦还未抽穗,看上去矮矮的绿油油一片。

  空地上,勤快的农民已经开始翻土,过不了几日便可以种新的作物。

  决明先带王二狗去地里走走,王二狗在洪灾前跟着二叔下过地,对地里的事略知一二,决明先带他踩了点,回城去捣鼓玻璃的事。

  之前做酒精计的时候,决明不得不想法烧玻璃,自己垒窑,自己找料烧,由于没有经验,碰了一鼻子灰,烧坏无数个窑,才勉强烧出一点玻璃液。

  决明花钱找了个吹糖的师傅吹玻璃,吹了十几次才成功。

  烧玻璃的方法交给江锦年,江锦年比决明更好奇,只是他经验更不足,比葫芦画瓢屡屡失败,只能找决明问问详细做法。

  决明从酒厂出去,再去麦地,最后去找江锦年。

  好不容易得空去找决明,李修戎连着扑空了三次,无奈,只能捎口信说改日再去找决明。

  而决明,拒绝了江锦年提供的襻膊,脱下外层棉袍系在腰上,只穿一声中衣,挽起袖子开始和泥。

  “先造个小的,等调出来再造大的。”决明说着,将和好的泥盘成一条,放在挖好的坑洞上,他造的窑是一个小窑,最初实验不需要那么大的窑,费柴火也废人力。

  江锦年就守在一边看着,决明盘好一条后,等底座干的差不多,再往上面盘其他的软土,盘成一个高高的窑洞。

  过了几天,窑彻底干透后,江锦年拿来一口厚厚的小铁锅,决明捧着看了看,还是生铁,没办法,这个时代铁制品很贵。

  决明想了一下,为什么他来的时候铁制品已经在镇上流通了?不应当。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很快他捧着迷你小铁锅塞进窑里,先烧了一堆贝壳,贝壳烧透后捣碎便成了石灰,称好石灰和苏打晶块,再放入石英石,简陋的玻璃材料就准备好了。

  在窑底下填火,烧透后用夹子夹出铁锅,铁锅跟着玻璃液体一起烧了这么久,发红发烫。

  小心的把玻璃液倒在铁板上,用一根空心铁棍卷起来揉一揉,决明举起来给身后站着的吹糖师傅。

  师傅便知道自己的苦差来了,对着又长又粗的空心铁棍卯足劲吹,吹得脸发红头发涨,决明在那边隔着厚厚的粗布揉着半凝固的玻璃,揉成一个瓶子状的,最后切下来,慢慢放凉。

  做出来的玻璃瓶通体碧绿,内里含着无数不明杂质,看上去无比怪异。

  江锦年却十分欣喜,等玻璃瓶凉透后,抱着玻璃瓶啧啧称奇,等决明打磨一下瓶口瓶身后,围观的一圈人十分震惊。

  决明说:“这个跟瓷器一样,容易碎,碎片极为锋利,易割伤人。”

  说白了就是好看点的瓷器,决明更喜欢窑烧的瓷瓶。

  乐过之后,江锦年抿着嘴,脸上少见地浮出一丝凝重,“决明,这个玻璃只能交给宫里才能量产。”

  决明点头,“我知道,全凭你的主意。”

  “还有那个贝壳灰。”江锦年问:“当真能拿来建造房子?”

  决明拍拍胸口,打包票说:“当真,还有水泥,只是我不记得怎么弄了,只记得有石灰石。”

  “不如你把想到的写下来,一并交给宫里的匠人研究?”江锦年试探着建议,心中成算却不大。

  毕竟这三样东西一旦研制出来,整个宋朝或许会因它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决明可以利用它来赚取许多银子。

  而决明沉吟片刻后,点点头,直接问江锦年要了纸笔,趴在钟信背上把自己想到的写在纸上。

  倒不是他大方,拱手把把花花的银子送给别人,而是材料太难收集,可替代的不多,想要制作出高品质的东西来,还是要靠皇家。

  百官之中,有专门负责这些的,只要给他们指明一个方向,他们便能发挥出无穷的智慧,将事情做的尽善尽美。

  古代人剿丝纺布,织出的布密度堪比降落伞,决明相信,方子交给他们,要比自己在这儿瞎摸索要强多了。

  毕竟是稀奇的物品,就算流通也只会在上层流通,等普及到人人能用,估计要百年以后。

  江锦年收了决明的纸,一眼没看,慎重地叠好放起来,吹糖的师傅干脆被留了下来,立地改行成吹玻璃师傅。

  两人相互告辞,一件大事有了着落,决明心中一松,穿梭在夕阳中,朝家的方向走。

  好像忘了什么事?决明回想了一下,清明后,暖风渐起,把手放在土壤上,能感受到潮湿的土壤暖暖地往上冒蒸汽。

  眼瞅着地里的小麦快该开花,决明喊来王二狗,想了想又多喊了几个灵巧的长工来,一人拿着一个竹子削的小夹子。

  蹲在地梗边上,决明先剪掉麦穗梢头未长成的部分,把麦壳连着麦芒一同剪掉一半,夹子小心翼翼将未长出花粉的雄蕊夹出来扔掉,最后用纱罗蒙上系好。

  示范过几次后,王二狗几人很快就上手了,决明说:“这只是最简单的麦子,以后还有果树,其他作物。”

  王二狗立刻表忠心,说其他自己也能做出来。

  决明点点头,一行人挑长得壮的麦子来折腾,过了几天,麦子花开了,决明又来带着人收集花粉,一个个的授粉。

  其他人觉得这样又折腾又毁麦子,只有王二狗晓得,这样折腾就是十文粮铺麦种亩产能蹭蹭蹿升的秘密。眼前这个比自己还要小一两岁的东家,是个极为厉害的人物。

  决明教给他的是简单杂交方法,常售的几样作物已经有一种系统的杂交方式,更不用说决明找到了雄蕊花粉不会育出麦粒的麦种,只需要把优良麦子和这样的麦子种在一起,收获的便是可以出售的麦种。

  只需要保证留够足够的种子做杂交,出售的种子就能保持亩产。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种子第一年产量高,自己留种产量会越来越低的缘故,这个问题在现代还没有解决更何况是古代。

  六月,麦浪金黄,决明拾掇拾掇行囊,准备再次出发。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