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逃荒种田后造了个反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4章 到达恒山郡71

第54章 到达恒山郡71

景韵 2022-03-28

  知道掺水后灵力丹起效慢, 她抠下来一小块自己服用了一半, 另一半塞到孙福全嘴里。

  不是她不想给爹娘和其余几个哥哥还有纪兴泽,实在是因为离着远, 身体又快被冻僵, 就这么几个动作做起来都异常困难。

  “四哥, 将葫芦传下去让大家伙喝里面的水。记住:不管是谁都不要多喝!也不管是谁都要喝!”眼下就指着这个救人, 不管认识与不认识的, 熟悉与不熟悉的,只要是在这附近的都要救。

  最先受益的当然是窝棚内的人,这其中最后一个轮到的是纪兴泽。为了方便指挥, 他坐在靠门口处, 那里也是风最大的地方。

  他早已经冻得嘴唇青紫,在孙福喜告诉孙福全传葫芦的那一刻, 他便猜出里面装的是什么,丝毫没有迟疑,哆哆嗦嗦拿起来就往嘴里灌了一口后,掀开门帘一个小缝朝大奎扔了过去。还没忘转述孙福喜那番话。

  实际上都不用叮嘱不让大家多喝,这么冷的天,这么冰的水,就是想多喝一口都喝不进去。

  就这样,装有灵力丹水的葫芦在人群中一个接着一个传递下去。没过多久这些人的体内开始有温暖的气流慢慢流动,正是这股温暖气流,让一个又一个僵硬的身体慢慢恢复,也让众人重燃了生的希望。

  直到第二天太阳升起,气温才渐渐升高,哪怕仍旧很低,可至少人可以活动,一个个这才终于长舒了一口气。

  “咱们这是熬过来了吧?”有的人不敢相信,却为此留下激动的泪水。

  “是啊,咱们终于熬过来了!”

  随后一个又一个感到惭愧的同时还不忘向纪兴泽和孙家等人道谢,说如果没有他们这次提醒和帮助,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这还是在他们不知道真实后果之前。等好不容易缓过来的差役开始点人,发现仅流放犯中就有二十几人死于这场寒潮,灾民中死的更是不计其数。这其中包括此次流放的要犯谢太傅以及他的夫人

  等谢云凡和杨氏带着孩子过去见谢太傅夫妻二人最后一眼,发现这二人如同这次死得绝大多数人一样,面色很是平静,就连一丝挣扎和痛苦的表情都没有,这主要与他们忽然被冻住来不及做出反应有关。

  可问题是谢云凡的大哥和二哥以及孩子们为何都没事儿,单单就这两口没了性命?

  经谢云凡多方打听才知道在关键时刻,他大哥和二哥只顾着自家逃命跑到差役烧的火堆旁取暖,根本就没有人管这老两口。

  谢云凡虽然恨两位兄长的薄情寡义,可是他又能说什么?他不也是在第一时间只顾及自己的小家。

  悲痛中,他再次成为主要劳动力,在纪兴泽派去的大奎等人帮助下将谢太傅夫妻二人裹上草席匆匆下葬,谁能想到叱咤官场三十余载,德高望重的太子太傅最后竟然落得这么一个下场。谢云凡绞尽脑汁想过要如何分家,最后竟然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达成。

  接下来的一路,前后两个队伍的人都笼罩着浓浓的悲愤色彩,可不管他们如何悲痛,路还是要走,那些中途主动或者被动离开的人,只能是他们人生中的一个个过客。

  孙陈几家人并没有跟着流放队伍走到最后。

  陈猎户在带着人打猎时发现离恒山郡还有一段距离的群山中因为人迹罕至有着数不尽的山货,他们要想在恒山郡安家势必需要不少的钱,有这么一个囤货赚钱的机会岂能白白浪费?最后几家人便商量留在这里囤积一些山货后晚几天再出发。还有一些人家,不过多是些死了亲人无依无靠跟着他们的人也不少,这其中就有刘虎娘俩。

  最终他们囤积了大量的蘑菇、木耳、山梨、山里红、圆枣子,还有山核桃、榛子和松子儿。小宝更是囤积了不少坚果,足够它吃上很长一段时间。

  他们又在陈猎户和大奎等人的带领下猎到了野猪和狍子,山鸡和野兔更是不少。

  纪兴泽也是收获颇丰采集了大量稀有的草药,最后这些东西储物袋根本就装不下,就连他们的板车也都塞得满满当当。

  为了能多拿走一些东西,每个人都大包小裹的背着抱着,这导致他们在最后一段行进速度异常缓慢。

  不过就是这样,等他们将这些东西卖掉换钱,由于他们之前一直跟着流放犯们赶路,他们仍然属于较早一批到达恒山郡的人。

  “咱们下面要怎么做?”别看纪兴泽年纪小,已然成为众人的主心骨,遇到什么难题都会交给他来解决。在进城后,孙万贵朝他问道。

  “咱们别着急去官府落户,等打听清楚有什么政策之后再说。”尽管离着安家就差最后一步,纪兴泽仍旧比旁人想的要多。

  “行,”孙万贵点头,“不过咱们这么多人也不能等太久。”眼下虽然才十月,恒山郡却已经飘起雪花。为了御寒,前一阵子猎到的兽皮全都被陈猎户和大奎几人鞣制后做成了皮衣穿在众人身上。可是还得尽快找到落脚地,总不能天寒地冻住在外面。他们这么多人总住客栈也住不起。

  为了尽快得到消息,大奎四人全都被派出去打探。余下的一行人也没闲着,他们打算在市场上转一转,以了解本地的行情。

  等打听过发现因这里没有遭灾,粮价比他们之前走过的任何一个城镇都要便宜,甚至是便宜一半还多。可能是因为本地有盐矿,百姓又习惯于腌制食材以保存过冬,这里的盐竟然只有二十文钱一斤,还不限量。不过为了防止外地人跑这里倒买倒卖食盐,每次买盐都需要登记,而且不管在哪里,盐也只有在衙门管辖的盐行售卖才合法,倒卖私盐可是诛九族的大罪。

  据说以上这些还是在流民逐渐涌进恒山郡后涨过价的价格。

  大奎四人办事效率极高,很快便打听好了消息与众人汇合。

  “公子,我们几个打听过了,”大奎代表几人向纪兴泽汇报,“本地按家族落户,分家后的按各个小家落户。在落户后不分房也不分现成的地,但是可以选择分片开荒。”

  顿了顿,在众人期盼下方继续说道:“这里地比较多,但多是荒地。以往那么多流放犯流放到这里就是为了开荒,不出意外,之前和咱们一起来的那些流放犯也是如此。”

  又道:“他们之所以收留咱们这些灾民同样还是为了开荒。我之前说的分片开荒,是指等咱们落户后,可以自由选择一片荒地进行开荒。在土地开出来后就可以盖房和种田,还没有限制。就是说如果你有能力开垦出来十亩,那么这十亩就都归你,开出来二十亩,那么着二十亩也全都归你。”

  “还有这好事?”有人心中暗喜。

  大奎瞅了那人一眼,“你觉得是好事?那万一开出来的田种不出来庄稼怎么办?”到时候开再多也没用。

  “这倒也是。”那人才洋溢起来的热情,又消失殆尽。

  大奎又安抚道:“不过不是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开出来的地能养成良田吗?”

  纪兴泽问道:“那开出来的地和盖起来的房子怎么能确定归咱们自己所有?”

  见是他问话,大奎忙笑呵呵回答道:“到时候只需向官府交点银子办理房契和地契就行。”

  纪兴泽点头后又问:“你们还打听到什么?“

  “官府一共给咱们五年的开荒时间,这五年内不用向朝廷纳赋税,但是这五年内朝廷也不会管救济粮和种子的发放,一切只能靠自己。”这与当初孙家选择来这里打听到的情况差不多。

  “没有种子,又没有钱即使开出来地也没法种啊!”隋大牛感叹了句。

  “这个可以开春向官府赊,等到年底双份还上就行。”

  “那五年后的赋税又是怎样?”纪兴泽问。

  “税是按亩计算,不管是什么样的田地,每亩每年需上交粟米四升,余下归个人。赋是按户算,每户每年出一人服劳役,如果无法服劳役的每年出银二两。”这个其实全国上下都差不多,虽然不是很合理,但是本朝一直沿用至今。

  作者有话要说:

  赋税的问题不要过多纠结是否合理,只是作者的一个设定。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