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武侠仙侠 > 《大秦相国夫人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大秦相国夫人 - 分卷阅读221

大秦相国夫人 - 分卷阅读221

红姜花 2022-03-29
因赵维桢一句话而打定主意,便不再开口。
也是来到秦廷之后,他才意识到,咸阳城内的权力关系根本不是外人所言的那般。
六国人都说,如今是吕不韦、赵维桢把持朝政,少年国君并无实权,甚至是在权臣胁迫之下尊一介商人为“仲父”。
但实际上,秦王政很有主意,且性格果断。要说信任吕不韦,不如说他更信任自己的师长。
孟隗夫人的影响对他还是很大的。
李斯有自己的思量,而侍人也把郑国请了进来。
衣着简朴的中年男人,见到少年国君不卑不亢,行礼之后,直起身来。
嬴政直接开口:“你为韩人,为何要来秦国修渠?”
郑国顿了顿,倒是也不嫌弃嬴政开门见山。
“回秦王。”他认真回应:“因为秦国需要修渠。”
“秦国有都江堰,沃野千里。”嬴政说:“你若早生几十年,先昭王也许更需要你。”
“请秦王三思:一家之主从不会嫌自己太富裕,一国之君也没有嫌国家粮食多的道理。”郑国摇头:“昔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确实恩泽一方。但巴、蜀之地,道路崎岖、路途遥远。粮草再丰富,也需兵马来运。秦国境内,却有大把的土地浪费,何苦如此?”
“你指得哪里的土地浪费了?”嬴政问。
“关中之地。”郑国回答。
嬴政蹙眉。
“关中之地,常年灾害。”他不赞同地开口:“怎能言及浪费?”
“秦王请听我一言。”
郑国却是不急不慌,出言解释:“关中之地地形崎岖、缺水少土,一遇灾害,确实容易出问题。涝,则洪水成况;旱,则连绵斥卤。可我以为,这问题不在于灾害,正是在于不行水利之事,无可积累水土。所以关中之地,急需修渠做引水、引肥的作用。”
如郑国所言,没有哪个国君不希望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好。
他言之凿凿,好似早就准备。那嬴政再不认同,也要听听他有什么办法,能改变关中之地的情况了。
“你说修渠可改变。”嬴政又问:“那该如何修渠?”
郑国等的就是国君如此发问。
他精神一振,不假思索,出口就是长篇大论:“关中地形复杂,西北高、东北低,可西引泾水、东注洛水,依凭山脉走势开三百里为渠。运用‘横’、‘绝’技术,拦河引流。”
先抛出总结,而后不等嬴政追问,郑国自顾自地出言解释。
“一则因为泾水浑浊,含有大量泥沙,可改善斥卤地的情况。二则,泾、洛、渭水之间,便可如蛛网密布灌溉。如此计划,涝时水有河道引流,旱时亦不缺水务农,将会大大改善这一方水土的情况。”
郑国说道:“到时候平民不缺饭食,自然会念及国君的恩惠。”
嬴政倒是不在乎别人念不念他的好,只是乍听郑国所言,确实很有道理。
不说别的,关中缺水缺土,是个问题。
维桢夫人向来把“提高生产力”挂在嘴边,这么多年下来,他也见识过其中好处。
生产力提升了,国力便会大大增加。
修一水渠,改变千万亩田的情况,其中效果,不比改善农具、推广新种植物差。
这也与维桢夫人的理念不谋而合。
就算郑国来秦国是有其他目的,但他言及修渠,这渠修好了,确实不是坏事。
“王上。”李斯却依旧不太赞同:“秦国也不是没有水工。”
郑国闻言挑眉:“可秦国的水工,怎么不提及修渠之事?”
言下之意即是,他们不敢,也没那个本事,更无远见。
看来这位郑国还挺自负。
“秦廷臣工来来去去,就没几个秦人。”郑国坚持道:“秦国可收韩臣,为何不能使用韩国的工人?”
但嬴政也不是这么容易被说动的。
少年侧了侧头,黑白分明的眼睛锐利无当。
他敏锐地指出问题:“可你还是没说为何来秦。”
郑国一愣:“我分明说是因秦需要——”
嬴政抬手。
十三岁的少年人,看起来年轻,但威严丝毫不减。
仅仅一个动作,就让郑国下意识地闭上了嘴巴。
嬴政并没有生气,他的面孔中甚至依旧没什么情绪,只是一双眼睛认真地看向郑国:“你只说你能为秦做什么,却没说你想从寡人这里要什么。”
郑国微凛。
倘若说初见时,只觉得这少年秦王意气风发,当他说出这句话时,郑国才知晓面前的年轻人不可小觑。
不是每个人都能清晰认知到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回事的。
入秦之后,郑国见咸阳街头熙攘,见咸阳人生活富足,就觉得韩王所谓疲秦之策,未必能成。
劳师动众、伤及根骨的前提是,对方本就是名行将就木的老者。
对于韩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