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醉过杏花天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20章 四十七 纯贵妃190

第120章 四十七 纯贵妃190

尉洛子 2022-03-31

  这样,除了咱们常州的旧人,所有的人都不能拧成一股绳。谁都不能把咱们常州来的旧人彻底取代。”

  “可是你……”

  叶玉杏用手捂住了她的嘴,樱唇微启,颤抖了已久,最后凄然道,“姐姐,我派人出宫,把苏娘的弟弟苏山找到了。……皇后娘娘若真的有不好,这个宫里不能有一个人越过我。我要让她们见识最难对付的。”

  孟贵嫔吓得不行,“你疯了!”然而这话一出,她竟忽然绷不住嘤嘤涕哭了出来“你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你知道他对你,你知道陛下也知道吗!你这样子胡来,总有一日会被牵累至死!”

  为什么要这么难。

  大家都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怎么还要怎么难。

  叶玉杏落着泪摇 * 头,不好对她举贾昭仪、从前五娘的例子,说,“我有启儿,不要紧。苏山进不了宫,陛下对他痴情就难忘怀。贾昭仪比谢贵嫔好对付。

  谢贵嫔比苏山好对付。苏山在,谁都得不到陛下的真心。好姐姐,……你记着,从明日起,……你我再不能这样一起说贴心话了。切记,切记。”

  说到了这里,两人都默默流眼泪,泪痕满脸,嗓子堵得实实的,竟不能言语。

  她最后把金玔和一副琵琶一张锦瑟一齐送给了孟贵嫔,送她走到关雎宫门口,默默扶着门,看着她一步三回头地走了。

  晚上,陛下摆驾关雎宫,叶玉杏心情仍不见好,刘象好歹哄了她一夜,才渐渐露了一点点笑容。

  第二天,叶纯妃再次问谢贵嫔要不要把凤翔宫让给孟贵嫔,孟贵嫔好言相劝阻拦时,叶纯妃自觉被她下了面子,当即就恼了孟贵嫔,说她“不识好人心”,也不等皇后出来,甩手就走了。

  皇后听闻纯妃就这么走了,甚至懒得出去应付别人,当即就散了请安。

  过小年时,孟贵嫔在皇后宫里陪皇后说话,恰好陛下来,听见了孟贵嫔手下两个面熟的宫女弹琵琶,一时与皇后感慨旧事,念及当年他爱过的七娘,宣旨孟氏伴驾有功,封为孟妃,赐居凤翔宫。

  大年初一家宴时,谢贵嫔娇艳无双地吟唱一首《凤求凰》,引得陛下大喜,获封谢妃,赐居先进宫。

  大年初七送灶王,皇后多喝了两杯酒,晚上就受凉感染了风寒,不到正月十五,就撒手人寰。

  钟声敲碎了过年好梦。

  后宫缟素。

  叶纯妃伤心到根本不听陛下的话,全然不去管什么劳什子皇后大丧的宫务,扑在皇后停灵处哭得要死要活,第二日就因体力不支当场晕倒。

  太医急匆匆来为叶纯妃诊脉。

  竟诊出了喜脉。

  没能从薄妃手里抢来管理九宫宫务之权的谢妃,简直要被纯妃的骚操作气死了,半夜在先进宫砸了许多名贵瓷器。

  陛下大喜,勒令叶纯妃不准再去哭灵,国丧 * 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封了纯妃为纯贵妃。

  与此同时,中书省空降了一个小小的中书令,常驻太液池的外宫。

  纯贵妃安心养胎,同时,继续暗中把爪牙伸向宫外。

  谢尚书放开手不再拦着,让早已存了死志的妻子悄悄自尽,以保全家族荣誉与女儿在宫中的地位。

  春耕开始时,有礼部尚书上奏章,恳请陛下大选,以立后。

  第121章 四十八 刘象每日翻检这些立后的折子……

  48

  前朝后宫难得有这么力气往一处使的时候。

  后宫里纯贵妃最大, 皇后凤印暂且在她这里保管。

  但她寻常不叫人来关雎宫议事,所有有杂七杂八的是非全交给薄妃去处理,但凡有大事, 或者拿不定主意的, 纯贵妃才肯拨冗说几句“公道话”。

  她腹中有龙裔,谁也不敢掉以轻心。

  然而前朝第一份奏请陛下立后的折子一出来, 先皇后去了之后,安静沉寂的九宫底下悄无声息地沸腾了起来。

  若是不留意,只当天下太平;若是留意,许多宫人鞋底磨损地更快了。

  三月初,刘象摆驾关雎宫, 发愁的搂着纯贵妃说话,“我先前悄悄给我那二哥说,叫他在朝上提议,奏请立你为皇后,谁知我还没说什么话, 就被那混账礼部尚书给驳了。

  那混账说什么‘纯贵妃出身有瑕, 便是先汉皇也不曾如此周章’。气得朕都没坐住, 直接走了。你说说, 立后是朕家事,是给朕找老婆的, 管他们什么事儿?!”

  叶玉杏先是惊喜, 而后渐渐安静下来, 伏在刘象怀中,听他说完,低低道,“陛下又叫这些人给为难了?!……陛下爱我, 我最知晓。可我出身差,谁出身好来着?

  他们是想说谢妃出身好吗?那礼部吏部刑部尚书难道全都是姓谢姓王,是谢妃的自家人不成,打压我就罢了,替谢妃撑什么场子。”

  刘象深以为然,他也不过是做了好几任鳏夫的,比她这个寡妇好的到哪里去。

  他长长叹道,“爱妃可愿意为朕的皇后?”

  叶玉杏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紧紧抱着陛下,将侧脸贴在他胸膛,说着笑着满面泪痕说,“陛下,陛下要一辈子爱我,好吗?”

  刘象感动极了。

  一时情动,又不敢动。

  刘象与她叽叽咕咕到半夜。

  反正纯贵妃与他的好他心里都明白。

  第二天,刘象就翻了谢妃的牌子,什么都没说,只是做出一副深沉的模样。

  谢妃与其妹谢 * 美人两个,一晚上使劲了浑身招数侍候陛下,将个陛下招待得遍体舒适,一连三四天都摆驾先进宫。

  后宫于是传闻,陛下似乎有意于谢妃。

  纯贵妃门前冷落,谢妃宫口车马喧哗,人心冷暖一望即知。

  就在前朝各种推荐皇后人选的奏章中,陛下过多流连谢妃先进宫,倒叫许多人算着陛下的性子,以为这就是风向,加之江南谢氏向来是世族的旗帜,于是举荐谢妃为后的渐渐的越来越多了。

  刘象每日翻检这些立后的折子,不停地与丞相孙正感慨,“朕的纯贵妃不说,朕还察觉不出来,谢氏在前朝竟然有这样大的势力!旧贵里头,他们竟占了六部的一半,当真是谢半朝啊。”

  另外半朝的孙正摸着蓄的两把胡子,笑得十分温和,“前朝如此久已。谢氏有江南最大的书院,许多谢家门生故吏,遍布朝廷。

  不过本朝以来,陛下励精图治勤勉政务,这种‘王谢天下’的情形好了许多,不过今年春闱之后,只怕谢氏的学生又要多了一批。”

  刘象烦恼,冷哼道,“朕明日就发旨,叫谢氏书院改名为江南书院,让他们把书院送给朕!这些人不就都成了朕的门生了?”

  孙正讶异,拱手道,“陛下圣明!此举若能成,必然利国利民!”

  刘象不想自己一时气话,竟然让孙正给夸了,不由得心花怒放,顺口就把从前在常州时,越氏想让自己出力,送她弟弟去谢氏书院读书,当时旁边叶氏说的风凉话,崩豆子一样,当成自己的本事说了出来:

  “这样不够,要朕说,最好每州每郡都有官学,不拘出身,有个脑子就能进去读书,读书分个识字的,写字的,算数的,科举功名的,学舞枪弄棒,学射箭骑马的,人人都有出路,人人都有前途。这般一来,朕既能笼络了百姓,还能稳定人心,叫百姓有个抬头就能张望的地方。”

  孙正听得渐渐入了神,抄起笔一面听一面写,将陛下的话奉若至宝。

  刘象见自己竟然得了孙丞相的看重,更是手舞足蹈,站起来,在大殿里走来走去,时不时加上自己的意见,举着一只手指点江山,越说越兴奋,“不止如此,郡一下的县也要设置这般学府,县一下,每年按照报上来的儿童数目,叫地方按比例,最少多少的往县上交人去读书。咱们大常□□缺人才,就得上下一心加把劲造人才。……”

  晚上刘象把自己被孙正好一顿夸奖, * 欢喜非常地全都告诉给了纯贵妃,一连喝了许多酒,兴奋到不行,“朕虽不是天生的皇帝,朕却要做最好的皇帝!从前朕在民间受的苦,不能再叫百姓再受一回!”

  叶玉杏见他这样子,兴奋得一晚上都没法安安静静待在床上入睡,只能顺着他夸了无数遍,然后问他,“孙先生做了陛下的丞相,辅助陛下成大事,我不懂那些大事,只问陛下未来的皇后是谁,……咱们的孙先生,如何劝陛下立后呢?他选了谁啊?”

  刘象一愣,反复思索,最后茫然的摇头,“丞相好像没有推荐谁?”

  “咱们常州来的旧人都没说话吗?他们必定是要听陛下的了。那么六部尚书,这些个副相都推荐了谁最多?”

  当晚,他趁着一身酒后精神,扑回了太极殿,把所有的奏章按照官职大小,分门别类的做了排布,然后震惊地发现,随他常州起事的旧部,全都沉默不语,根本不上书说什么。

  前朝倒戈的臣子,许多推荐了谢妃。

  地方大臣,以纯贵妃育有皇长子之故,举为贵人,却提出纯贵妃出身有瑕,举棋不定,语气含糊。

  文臣官僚,三品以下,发声绝迹。

  刘象晚上在太极殿坐了一夜。

  次日东方既白,他命人摆驾关雎宫,趁着纯贵妃睡得沉稳,使劲摇她,悄悄蛊惑似的问她,“爱妃可有皇后举荐人选?说来给朕听一听,为朕排忧解难!”

  他都试过无数遍了,纯贵妃绝对是他的福星,但要看怎么“福”。

  好好说话她满脑子的拈酸吃醋,只有这时候,睡得五迷三道的不知人事,随便一问,就能问出个真心话来。

  果不其然,刘象一面把手儿放在她小腹上,轻轻摩挲她还没隆起的肚子,一面轻声细语,在她耳边说话。

  那纯贵妃好似打蚊子一样,伸手在耳朵边扰了扰,蹙眉恼道,“还叫不叫人睡觉了?”

  “好乖儿,快给朕说说嘛!”

  热气吹在纯贵妃耳边,她使劲没挣开眼睛,眼皮用了多大的力气,最后还是闭着,搂住了陛下的脖子,在他怀里蹭着,嗡嗡道,“那不简单,大娘子,嗯,先皇后那种……书香门第……小世家闺女,翻不出浪花的……不怕外戚乱权……不敢欺负我的……”

  刘象一听,咂摸了半晌,大喜 * 。

  可不就是越氏那种最省心!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