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快穿之拒做炮灰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087章179

第087章179

北风吹 2022-04-18

  如果穆成安想要问鼎,他也是双手支持的,当然不想要那个位置,穆成安所受的束缚也会小一些。

  穆成安伸手捏捏元景的鼻子,说:“我会尽快的,你想不想换个位置?还在翰林院里待着?”

  元景原先是想要图个清静的,现在却不这么想了,他想做些力所能竭的事,所以说:“不如去工部吧。”

  “好。”

  穆成安回应的只有一个字,从他决定将重心从边关转移到京城后,这几年他的手伸进了各个角落,想将元景弄进工部还不是小事一桩。

  穆成安的速度很快,第二天下午,元景的调令就下来了,前往工部当差,由七品编修提升为六品的工部主事,当调令送到翰林院时,有些人才想起有这个么年纪轻轻的探花郎,只是他走的哪条门路,居然前往工部当差,还升了两小级?

  不管心里有什么想法,见到元景本人都向他道喜,等元景跟各位一一道别前往工部报到时,余下的人才议论起来,没多少人是一想在翰林院待下去的,这里不过是熬资历当跳板的,特别是同元景这个探花郎一起的状元榜眼还都老实待着呢,这个最默默无闻的人却走到了他们前面。

  “别看他小小年纪,却不是没有背景的,他是白鹭书院茅院长的关门弟子,茅院长虽没有在朝中当官,可他教出的学生却有不少入了朝堂的,其他不说,茅院长的三弟子狄融如今就在户部。”

  “原来如此,难怪看他小小年纪如此沉得住气,原来是胸中早有沟壑的。”

  别人当元景是早有成算的,要哪想到元景是真的想在翰林院里待段时间,好好作学问多看些书,可形势不由人,眼看天灾人祸,他不做点事情自己内心这一关就过不去。

  他做不到还罢了,明明他可以做些事情的,还袖手旁观冷眼看着一批批百姓去死,他良心难安。

  元景升官了,狄融这个师兄高兴得很,他认为到工部也好,工部没其他几部那么复杂,再说元景那同窗的伯父就在工部担任左侍郎,不说照顾着点,在狄融看来至少不会为难元景。

  “好好干,过个几年才挪一挪就是了。”狄融如此跟小师弟说,没以为小师弟能在工部干出什么大事来。

  陶家则高兴极了,孙(儿)砸升官了,升到六品了,比他们以前知道的县太爷都大多了,以前在陶家村,县太爷就是天了,可想而知现在的六品官有多大了。

  元景哄老太太和娘高兴:“等再升一升,到五品官了,就可以给奶奶和娘请诰命了。”

  老太太和小宋氏听得都抹眼泪,高兴的,她们哪里想到会有这么一天。

  “我也会的,我将来也给奶奶和娘请诰命。”陶元泽也跃跃欲试。

  “诶,奶奶的乖孙孙,奶奶的两个孙孙都是最好的。”老太太将小孙孙搂进怀里,都是她的心肝。

  进了工部后,元景没再跟翰林院那样缩在角落里默默无闻,而是积极与工匠联络,甚至亲自下作坊参与到工匠的实践操作中,想到江南的水患,还有那一冲就垮的堤坝,元景就想到穿越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制作水泥,用来铺路筑堤是最有效的。

  他不知道自己会穿越多少个世界,但不妨碍前两世闲暇之余翻看一些穿越类小说,看到现代人穿到古代如何发家致富点亮科技树,他也很有兴致地了解了一番。

  原本他想再等等的,等到老皇帝倒下新的掌权人上位,他再将水泥这些有利于民生的东西弄出来,可现在顾不了这些了,他想他将水泥制作出来交给穆成安的话,穆成安总有办法投入使用的,这是他对穆成安的没来由的信心。

  一个月后,几个工匠围着光滑无比的地面激动无比

  “陶大人,是不是成了?我们做成这叫水泥的东西了吧。”

  “不错,这就是水泥。”元景高兴道,“陶乌,你去说一声。下面我们试试混凝土。”

  陶乌就是乌一,被穆成安派到元景身边听差,于是元景就给他换了个称唿,叫陶乌,总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还叫他乌一吧,有陶乌在身边,元景跟穆成安的联系更方便。

  乌一对水泥这个新生事物的出现是从头看到尾的,当这一小块地面用水泥铺成晒干后,平整又结实,他就意识到陶少爷制作出来的东西很可能要派大用场的,所以元景一吩咐他就立马转身出去了。

  几人工匠又围绕在元景身边询问这混凝土为何物,元景本着实践精神亲自操作起来。

  穆成安知道元景进入工部后在捣鼓什么东西,可不认为他是在瞎捣鼓,元景分明很有目的性地要去工部的,他马上叫乌一将水泥弄来,亲自检验了水泥铺路以及那混凝土的效果,验收过后哪里还不明白元景捣鼓出这样新生事物的用意。

  他是为南方的水灾准备的,有这水泥和混凝土来浇筑堤坝,那堤坝再不会轻易就会被流水冲垮淹没无数良田了,更重要的是,这水泥与混凝土分明取材简单之极,耗资可以降低到最少,却与民生重大。

  真是他的宝贝!

  趁没人注意到元景身边的情况,穆成安立即行动起来,将左右都换成他的人手,确保消息不会泄露出去,其实也没多少人关注这一块,说来说去都不认为元景能做出令人瞩目的成绩。

  与此同时,穆成安加快了朝堂上的动作,从江南快马加鞭送来的证据,将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全部拖下水了,大皇子一派的官员贪掉往年大半拨款的银子,其中一半送到了大皇子府上,用于修筑堤坝的银子还占不到一成,克扣了又克扣,不是多年失修就是豆腐渣工程。

  二皇子也好没多少,他的外家在江南圈了大片良田,眼看就要淹了,为了避免损失,他们人为将另一段堤坝给掰了,将河里的水给引到老百姓的地里,原本那地段的老百姓用不着经受这回的水灾。

  至于三皇子,他的屁股也不干净,尽管皇子中他的外家底子最薄,可他也藏得最深,居然将手伸进了江南的粮仓里。

  就在朝堂上,当着所有朝臣的面,一个个证据抛出来,引得众大臣哗然,那证据和此次的水灾触目惊心,饶是老皇帝煳涂了,也被这三个皇子给气得当场吐血,当场下令将所有涉案的官员全部抓起来,三个皇子拘在府里不得出动,将赈灾一事全权交给一位大臣,并命户部全力配合筹银调粮,地方驻军听从调遣。

  退朝后,老皇帝就被气得在床上躺着起不来了,后宫也是一片乱糟糟,都想为自己的皇子求情,闹得老皇帝越发不能安心养病。

  元景在当天就听工部的大人说了此事,眼里闪过了然之色,不管是从南方进京送证据的人,还是现在派去南方赈灾的官员,应该都跟穆成安脱不开关系,那位沈大人元景听说过,是个难得的严正的人,就因为如此,往日并不太受老皇帝重用,此刻老皇帝也知道还得用上这样的人。

  他也没想到,江南官场里,三位皇子都卷进去了,看看他们做的这些事情,说实话,这三人哪一个上位都叫人不放心。

  在沈大人前去江南后不久,经过一番雷厉风行的整顿,江南的灾情总算得到了缓解,没有闹出太大的民变,对于老百姓来说,只要能活下去,有多少人愿意跟着造反的?而沈大人的安抚措施又很得力,让老百姓看到了希望,愿意听从官府的安排。

  听说沈大人去江南后还就地砍掉了好些官员的脑袋,属于先斩后奏,这些官员也有自己的派属,消息传回京城,让后面的那些主子咬牙切齿,恨不得从沈大人身上咬下几块肉,想到宫里向老皇帝告状,可老皇帝正生着病,连朝政都无力处理,他们又能怎么办?

  成年的皇子还剩下四皇子五皇子,他们原本插不进江南的官场对大皇子羡慕妒忌恨,现在却侥幸并幸灾乐祸起来,于是两人争抢着到皇帝面前献殷勤,六七八皇子的母妃也带着儿子前去皇帝身边讨欢心,听说皇帝终于又有了些笑脸,身在府中无令不得出的大皇子二皇子和三皇子,哪里还坐得住。

  元景从工部出来,走在大街上都感觉最近京城的气氛有些压抑,有种山雨欲来的征兆。

  正走着,一辆马车在他身旁减慢速度,元景抬头一看,可不正是那辆外面普通内里不简单的那辆,见帘子掀起来,他左右看了一眼,连忙上车钻进去。

  果然坐在车厢里的人正是穆成安,元景低声问:“你怎么来了?有什么急事的话让人送个信便是了,怎亲自过来了?”

  现在可还是白天,落入别人的眼难免让人起疑,现在还不到镇北王显露镣牙的时候。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