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红楼同人]红楼之贾赦超能苟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51章128

第51章128

紫生 2022-04-22

  林如海应是。

  司徒硫楞了一下。他只是想着七八折的价格买便宜田庄、地铺,但是还没捡着漏便被林如海将门路堵死了。可比起这段时间的其他损失,这都不算什么。司徒硫只是奇怪,林如海哪来的这些稀奇古怪但又行之有效的想法。

  清积欠的事就这么解决了,可算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只有少部分卖了田庄的人很是后悔,但是一来出手不多,二来价格并不低,想想田庄虽然没留住,但也不用付那每年一成的利息,自我安慰一番便过去了。

  这个‘还贷法’自然是贾赦告知林如海的。当时贾敬听了这法子之后,还有点惋惜为何自己已经还了大半的欠银,只缺十几万两了。早知如此,还不如多留本金,购入多一些产业。

  不过转念一想,宁荣二府被通灵宝玉压了五年,索性将还银的姿态做足,反而以后更安全。现在宁荣二府在朝堂上重新峥嵘,没必要抱着眼前利益不放。两家各还六十多万两,至少在致和帝及其他勋贵人家眼中,宁荣二府都是被‘掏干’了,未必不是好事。

  这下子,宁荣二府彻底摆脱了‘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的束缚,拿着新进的暗产低调下来。

  清积欠的事方案定下来之后,朝堂上就讨论起了另一件大事。

  关于重新整理军队花名册的事情虽然定下来了,到底是由近及远开始。贾敬以前一直在兵部坐冷板凳,才升了京营节度使,就算京营查出来什么吃空饷的事情,也是王子腾的罪责。所以贾敬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而且不管是贾赦兄弟还是林如海,都确定京营也一定有吃空饷的问题存在。古时候无论是户籍还是军籍,都是手写,太容易做手脚了。

  这也是林如海在朝会上只提复核京营花名册的原因:一旦查出连皇城跟前的京营都有吃空饷的问题,致和帝一定会借而整顿地方。果然致和帝一听这个谏言,当场就拍了板。

  现在京营自查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果然查出不少吃空饷的事。

  说完清积欠,贾敬便直接禀奏了:“启奏皇上,自朝廷定了复核京营各部花名册后,臣不敢怠慢,已经着人清点自查。到目前为止,清点了原定员十万人编制的部队,实际服役人数八万九千六百一十三人。空饷一万零三百八十七人。”

  在没有电子身份证,没有什么指纹、人脸识别等等手段的古代,要清点十万人的花名册,和服役人员一一对应,工作量并不小。贾敬这工作效率算高的。

  此言一出,朝堂上起了一片低哗之声,片刻又安静下来。

  这可是京营,天子跟前,便敢伪造名册,领一成的空饷,地方上如何竟是让人不敢想。这些钱最终进了谁的口袋?就是都按京营这个一成空腔的比例算,全国数百万大军,每年都有数十万人的军饷被人冒领,这随手一算,是多大一笔银子啊。

  明明朝堂上站着满朝文武,现在却静得落针可闻。

  现在已经无人注意到时间流逝了,或许没过多久,或许过了许久,致和帝道:“周骏誉、程阔,你二人分作为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粮饷不查证清楚便发放么?”

  周骏誉和程阔当场就吓得跪下了:“皇上息怒!”

  息怒之后自然是要自辩的,周骏誉道:“皇上,每年各部需要的多少预算,皆是各部提计划,户部根据兵部提供的花名册按人头发放粮饷,此事……还请皇上恕臣失察之罪。”这次罪名无论如何是推不出去的,但周骏誉依旧用话术为自己减轻了罪责,我只是失察。

  程阔亦是汗流浃背了,道:“皇上,我朝兵多将广,京营加地方数百万大军,每年各部守军提交花名册,兵部并不敢大意,新征入伍的兵士多少,退伍多少,死亡多少,兵部皆是一一核对过,也删减过一些重复名单,但是臣实在无力到军中一一核对。兵部在此事上失察,臣不敢自辩。但是京营花名册这些年皆是王子腾提交的,臣审核不严,求皇上恕罪。”

  恕罪?说的轻巧!

  户部缺银这么多年,致和帝为了不加赋,连宫殿都多少年没有大修,结果你们一个个就是这样糟蹋民脂民膏的?难怪王子腾家查抄出来近千万两的银子。恐怕除了垄断海贸生意的进项,也有不少吃来的空饷吧?

  现在岩亲王一案的几个重犯尚未问斩,原是等着将甄应嘉、王子服等押解回京,对过质之后再行处置。谁知这一等,竟是又给王子腾等出一桩罪该万死的新罪名。

  王子腾此人,简直罪该凌迟!“此案交给三司,再审王子腾!”致和帝道。

  刑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齐声应是。

  其实曾阔那个自辩是有道理的,兵部虽然掌全国兵籍、兵械,但在古代什么都靠人工统计的情况下,兵部是无法一一清点各地军队的实际人数的,能做到将退伍的、已故、受伤的兵士从花名册中勾去,不重复领军饷,兵部便算尽到了职责。但是此事太大了,京营才查十万人,吃空饷情况便已经触目惊心。兵部难免受到牵连。

  致和帝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程阔和周骏誉。“很好,既然你俩都称自己只是失察,想来是不怕查的。苏卿,对此事你怎么看?”

  苏丞相听闻京营里吃空饷的情况都达到了一成,也吓了一跳,走出班列道:“皇上,臣以为税赋来源为黎民百姓,不可浪费。然两位尚书自辩之言也并非无理,臣以为为今之计,当亡羊补牢。一是查封户部关于各地军饷发放情况的所有账目,用于核对;二是除了核对京营花名册外,亦要派巡按队伍巡边彻查各地守军花名册;三是为防舞弊,现在花名册之事不宜让各地驻军自查,当由都察院总揽此事。”

  周骏誉和司徒硫听了苏丞相之言,已经脊背生寒。光是封存户部的相关账目和不让自查两项,已经绝了周骏誉的所有退路。

  苏丞相之言自然有道理,但是都察院刚巡按了江南和德州仓回来,还有一部分人在盘户部的旧账,现在又要派出人手巡视全国,都察院的人又没有三头六臂,哪里忙得过来。

  只是如此情形下,都察院左右都御史也不敢反驳啊。

  致和帝问左右都御史意见的时候,两位御史都是先保证了一番为国出力是本分,都察院上下必定尽力而为,再委婉的表达了都察院人手不够。

  这时候,张修走出班列道:“启奏皇上,臣有一建议不知可行否?”

  致和帝道了准奏。张修接着道:“正如程尚书所言,朝廷兵多将广,让都察院一一巡查核对花名册,确然忙不过来。臣以为除了之前到户部帮忙整理账册的翰林们可加入这次巡查外,还可让各地监军、守军派出人手互查。”

  现在德州仓失火的案子真相大白了,竟是有人蓄意纵火。张修还有什么不明白的,上回有人借陈御史之死弹劾自己未果之后,又将主意打到了自己儿子头上,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既如此,张修自然要反击。

  古时候交通不便,朝廷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避免形成割据势力,专门设置了监军一职。监军代表朝廷协力军务,督查将帅,多为宦官担任。说白了,监军便是皇上放在军中的眼睛。

  这些年四海升平,并无大的战事,监军一职便不显山露水,但是若是出了吃空饷过于严重的情况,监军也难逃其责。这等情况下,让一个地方的监军和守军抽调部分人手去查另一个地方的守军,这些人便是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也不会不尽力,而且几乎没有被贿赂的可能。

  如此一来,不但大大减轻都察院的负担,都察院也可像在江南那样,将人手分组,同时在多地展开工作;还并不担心军队中的猫腻被掩盖。

  张修不出手则以,出手便是让人生死相搏,多毒辣的手段啊。

  “臣附议!”

  “臣附议!”

  文官们听了军中腐败至此,尽皆愤慨,自然附议者众。而周骏誉在这一片附议声中,都不知道自己怎么站稳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