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定安女帝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9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48

第139章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248

橙汁感谢 2022-04-25

  沈罗珏开口说起了另一件事,她话锋一转,底下的朱瑶彧就紧张的攥紧了拳头。

  朱瑶彧太清楚西成最突出的是什么问题了,那个地方的苦难可和乐籍没关系!沈罗珏提起,是不是想要动奴籍?

  好在沈罗珏现在比以前有耐心多了,她以西成为切口,并没有提到西成的奴隶泛滥以及西成被兼并的大量土地。

  她只是说起那时走投无路的百姓是如何卖儿典女的。

  “样貌好看些的好人家的孩子,被卖入了秦楼楚馆,成了任人玩弄的乐伎,现在你们瞧不起那些乐人,但是你们想过没有,为何乐人会如此多,光京城一处,就能造成游行霸占一条街的景象!先不说有多少人拿着银两去狎妓,就说现在乐人受的苦难,是因为他们想吗?是他们生来便没了脊梁,天生就想做一个躺在床上赚钱的玩物吗?不是!是因为你们的无能!”

  沈罗珏一番话直接将这群丞相的遮羞布撕了下来。

  刚刚一直沉默的人,脸红的比直言不支持的人更甚!

  他们的沉默,何尝不是一种拒绝,只是他们还没有薛直等人那样直白勇敢,敢和沈罗珏正面对上。

  沈罗珏的视线从眼前这些年过半百的朝臣身上掠过,最后停在了朱瑶彧头上。

  “瑶彧,你也觉得乐籍不能动吗?”

  朱尚书令立刻去看朱瑶彧,眼中满是不赞同,他希望朱瑶彧能和他一样,在旁边一言不发的明哲保身。

  只可惜,朱瑶彧永远做不到,她就是一个不甘心平凡的女子。

  她既然走到了沈罗珏心腹的位置,就会做心腹该做的事,一个合格的心腹,自然要做帝王手中最锋利的尖刀。

  因此即便朱瑶彧心中还是不赞成沈罗珏冲动行事,她也不会在此刻退缩,而是直接站出来,顶着父亲给她的压力,直言道:“回陛下,臣以为,此事可行。”

  “瑶彧!”

  朱尚书令没忍住,小声叫了一声。

  “尚书令是对京兆府尹所言有意见?”沈罗珏满是压迫感的声音自上面传来。

  朱尚书令严肃行礼,道:“老臣不敢。”

  有沈罗珏撑腰,朱瑶彧心中一松,索性不管老父亲的想法,一股脑的说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诸位同僚,请听臣一言。给乐人一条活路,非一人所想所行之事,今日与乐人一同游行者,还有京城的百姓,且不在少数。他们认为当前的律法对乐人不公,这才站在乐人的一边,为乐人主持公道。圣人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而今谁为得道者,谁为失道者,已一目了然,诸位何必做那天下百姓心中的恶人呢?何不顺应民意,如此一来,方能彰显朝廷之公正。”

  “朝廷之公正,不是在听从一些刁民胡言乱语时彰显的!陛下,以臣所见,这些乐人煽动民心,居心不良,实在是一群害群之马!还有那些跟着一起游行的百姓,都都是别有用心!”

  卓彻才不听朱瑶彧那些话,他本来就看朱瑶彧不爽很久了。

  他的女儿,自小聪慧,除了家世,哪里比不上朱瑶彧,偏偏在科举时比朱瑶彧低了一头,现在更好,朱瑶彧都是京兆府尹了,他女儿还在外做一个县令!

  还是那穷山僻壤之地的县令,气煞他也!

  沈罗珏不知道卓彻站出来是真的这么想,还是有几分个人情绪在里面,反正不管卓彻是因为什么,沈罗珏都不可能听他的就是了。

  “卓尚书认为此举不妥,还有人这么觉得吗?”沈罗珏又看向其他人,其他人拱手低头,并不言语。

  显然朱瑶彧和沈罗珏的话都没有打动他们。

  他们是这个制度下的既得利益者,一旦动了三六九等的社会制度,就等于侵犯了他们世家的权利。

  沈罗珏早就料到了今天的场面。

  “看来其他人,觉得瑶彧说的很好,都认同了。”在沈罗珏这儿,沉默就等于认同。

  别给她来沉默是金的那一套,她不吃。

  薛直看向卓彻,就像在看一个傻子。

  同样是女儿在女帝手下干活,他从来不奢望薛满堂能代替朱瑶彧的地位,甚至他很认同朱瑶彧,因此在朱瑶彧为沈罗珏说话,认同此事后,他就闭了嘴,甚至在心里开始盘算,到底可不可行。

  女帝上任一年了,怎么还有人觉得女帝会顾及那么多?

  如果卓彻那段话是对庄帝说的,疑心病重的庄帝绝对会派人将这群胡闹的乐人百姓抓起来,一一审问,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想害他。

  可沈罗珏不是庄帝,这句话薛直自己都提累了,这位女帝当初能靠着宫变上位,后来又派兵瓦勒塔部,可想而知骨子里是多么的自信强大,她根本不是庄帝那个畏畏缩缩的怕死性子,更像是当年的高祖皇帝,为了心中的目标,愿意付出一切。

  想到年初因为群臣进谏请沈罗珏娶皇夫,不久就撒手人寰的太上皇,薛直脚步一动,默默远离了卓彻。

  喷人能力最强的薛直此刻不说话,其他人自然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都和薛直一样,看在朱家的面子上,不好开口。

  只有朱尚书令表情严肃,脸黑的像锅底,明明不想支持乐人,却因为女儿的一段话不得不站在赞同一方。

  总不能在女帝面前跟女儿打起来吧?

  没人说话,只有卓彻一个人站出来,场面一度有些尴尬。

  最后卓彻也反应过来了,合着他成了一个人战斗了!

  他看向薛直,薛直望天,看向严岳,严岳看地。

  这些个比他年轻,比他当尚书当得久的老狐狸,在坑骗的他以为这事儿会被群臣反对时,默默退出了。

  看卓彻骑虎难下,沈罗珏大发善心,给了卓彻一个台阶,“卓尚书也是一心为国,只是这里是京城,我想没有一个造反的人,会想着在京城,在所有人的眼皮底下闹事。”

  她不是为了卓彻,主要是为了卓露绛,卓露绛干的还可以,她不能让卓彻在高层官员中丢大脸。

  万一卓家因此有了变故,她养的这颗韭菜就不鲜嫩了。

  卓彻沉默行礼后退,回归群臣之中。

  这事儿算是告一段落,在沈罗珏强势的态度下,以及朱瑶彧的站队中,此事告一段落。

  不久,有关乐籍的公文就下发了,除了公文昭告天下外,新一期的《民报》也用大量的笔墨描述了这件事。

  因为实验的新纸终于能用了,沈罗珏卖报的成本降低不少,她开启了大量印刷模式,提前吃到了半工业化的成果,带着墨香的《民报》在三月份的第一天,传遍大江南北。

  坐上马车,踏上新修的水泥路的,还有前两期《民报》,沈罗珏相信,有这几份物美价廉的民报在,有关乐人的故事,会在每一个百姓心中种下种子。

  只等待他日开花结果,让更多人明白,何为自尊,何为自由。

  新一期的《民报》不仅详细介绍了朝廷近期的动作,还开放了投稿专栏,各个地区的驿站也都有了投稿信箱。

  水泥路让交通更快更便捷,乐籍的流动让商人们看到了朝廷不一样的风口,加之之前修路商人捐钱免除后代不得为官的限制,百姓也更愿意做点儿小买卖,甚至从商籍了。

  因为他们知道,当了商籍,并不会一直做一个无法光宗耀祖的人,只要他们赚的钱够多,每年积极捐款,修路修桥,他们都可以再从商籍变回民籍。

  便捷的交通大大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性,让大庄的市场焕发了新生,小山村的果子终于不必烂在山里,只要肯吃苦,挑几担入城,就能赚上一笔钱,或是攒起来盖房,或是用于日常花度,对贫困之地的人来说,都是一份希望。

  而住在县城的人,也可以用低廉的价格吃到更多品种,品相更好的果子。

  钱在市场中流动起来,第一季度各地商税报到沈罗珏手里时,朝野为之惊动。

  因为这份商税,给国库带来的钱财,是以往的两倍之多!

  这是前所未有之事,第一季度的商税竟然就超过了去年农税三分之一!

  那岂不是说,各地只要靠商税过日子就行了,这还是在农民去年开始种红薯后的数据,商税还在涨,当然,今年有了高产水稻,农税也会涨。

  因为看到了这个数据,不少还因为乐人的事耿耿于怀的官员,都不禁露出了笑容,走路都带风了。

  虽然他们各有各的心思,但是他们都是大庄的子民,为大庄付出了大半人生的所有时光,大庄能变好,所有人都打心底里高兴。

  只有沈罗珏,看着笑得嘴角咧到耳后的下属,露出了看一群没见过世面土包子的眼神。

  这才哪儿到哪儿,能她的船从海上回来,还有更多钱呢!

  没错,三月份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薛岑竹的船终于建造完了,并且第一批担负着寻找新作物与构建“海上丝绸之路”使命的使者,已经乘坐大船出发了。

  运气好的话,明年他们应该就能回来了。

  沈罗珏期待哪些人给她带回来无与伦比的惊喜。

  让这群因为一点儿商税就乐得合不拢嘴的没出息的官员们看看,陆上和海上,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

  三月份在各种好消息中度过,可是到了四月份,就出事了。

  四月份,南方的雨季即将到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