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在年代文里搞扶贫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4章 指标69

第34章 指标69

番茄菜菜 2022-04-29

  而现在,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

  几年前高考取消,大学停止招生。

  现在不一样了,大学又开始招学生了。

  首都的俩大学要重新招生——

  政治素养过关、身体健康,二十岁左右,有一定文化程度的工人、贫下中农、解放军战士和青年干部,以及在本单位表现特别突出的同志,这些都是生源所在。

  知青们也被囊括其中,他们现在可不就是贫下中农吗?

  不过想要去上大学也不容易,得有单位推荐,通过政治审核才行。

  对于插队的知青们而言,所谓的单位推荐,其实就是村(公社)这边的推荐。

  而刚好,前两天公社牛书记一句话,让长缨管这些知青。

  想要拿到公社的推荐信,首先得过长缨这一关。

  听到广播们的知青不等傅长缨上门做工作,纷纷赶赴到大湾村,这倒是让长缨有点懵。

  “这是做什么?”

  艾红梅一脸惊奇,“你不知道吗?今年大学要招生了。”

  长缨这两天早出晚归,压根没空听广播,回到家后沾了床倒下就能睡着,还真不知道这事。

  “长缨,我觉得你能走。”艾红梅说这话时十分的实诚。

  政治素养绝对没得说,文化水平也有,关键是下乡以来傅长缨是表现最突出的那个,她不去读大学,谁去?

  只不过整个沂县能有多少名额谁都不知道,估摸着也没几个。

  傅长缨一旦拿了这个名额,估计洪山公社其他知青就没指望了。

  看了眼艾红梅,长缨笑了起来,“我不走。”

  大学生的身份对她来说暂时没什么用处,现在去读书意味着要离开这里两三年,她好不容易展开的工作,谁来主持继续做下去?

  长缨不走,也走不了。

  “这件事我还没仔细看,有报纸吗?我研究下。”

  艾红梅当即把报纸递过来,“你真不走吗?要扎根这里呀。”

  这可是个大事,大湾村的几个知青都在议论。

  各方面都平平的艾红梅深知,自己是拿不到这个名额的,她觉得傅长缨当仁不让,要是再有个名额,估摸着就是郭春燕了。

  这俩表现一直都挺好的嘛。

  没想到,两人给自己的回答竟然都一样。

  “燕儿也不知道怎么想的,长缨,我看不懂你们。”

  长缨笑了起来,“这说明郭春燕同志进步很快,她把这些孩子当作自己的责任,舍不得半途而废。”

  “可多好的机会呀。”这样的机会难能可贵,尤其是傅长缨现在主管洪山公社知青事宜,要想去读大学,首先得过了她这一关。

  郭春燕可是占着天时地利的优势呢。

  “是机会难得。”长缨把报纸仔仔细细看了三遍,“回头我劝劝她。”

  艾红梅听到这话越发的糊涂了,这不是把郭春燕当革命战友吗,怎么现在要把战友往外面送。

  她发现自己越发的看不懂傅长缨了。

  郭春燕也没想到,“我以为,你会明白我的心。”

  “我知道,能够得到孩子们的认可,挺不容易的。但是春燕,这对你来说是最好的机会。”

  今年是第一年招生,中央那边盯着呢,可操作空间不大。

  那些干部子弟不会占据大多数名额,让车间工人和贫下中农没了读大学的机会。

  往后,可就不好说了。

  大湾村的这十二个知青里面,郭春燕是唯三的女知青,而女知青里,她的家庭状况是最差的,家里人便是有心也使不上劲。

  换做刚来到大湾村时,长缨不见得会劝郭春燕,但此一时彼一时。

  “去吧,等你毕业后能做的事情更多,说不定到时候还得我有求于你。”

  郭春燕怔怔的看着劝说自己的人,“那你为什么不去?”

  “我走不开啊,你走了我可以让艾红梅,让高建设顶上你的缺,实在不行我抽空都能教那些孩子,可是我走了谁来主持这些工作?我知道你舍不得孩子,我也舍不得这刚开始的工作,你别觉得我是官迷,村支书才多大点官,我不稀罕,我只是想做事有头有尾,让村里人真的过上好日子,到时候我该走自然会走。”

  总之,不是现在。

  郭春燕忽的觉得眼前有无数个傅长缨,她抹去脸上的眼泪,上前抱住这个老同学,“长缨,谢谢你。”

  长缨拍了拍抽泣的人,“好好读书,毕业后好好工作,别忘了初心就成。”

  她的要求,也就这么多。

  ……

  整个沂县一共有三个名额。

  下面的公社递交上来一堆名字,相对来说,洪山公社这边的递交的材料就有意思了。

  一共两个名字,而这两个被推荐人的家庭情况,政治思想表现以及近期的表现都一五一十的罗列上来。

  “怎么,洪山公社那边没漏了人?”

  陈秘书回答道:“没有,我特意问了,小傅同志说她要继续留在村里做工作,不着急去读书,把机会让给其他人。”

  乔主任听到这话后笑了下,“她倒是举贤不避亲,这个郭春燕是她老乡吧?怎么没这思想觉悟,她不是还在当公社的老师吗?”

  陈秘书笑道:“是,不过小傅同志说了,郭春燕即便是去读了大学,也有其他知青能接班当老师,不会耽误公社里的孩子们读书认字。”

  “她倒是安排的周全。”乔主任看了看资料,“这个巩江是怎么回事?”

  “是洪山公社的一个小木匠,贫农出身,工作一直都很积极,我问了小傅同志,她说这是洪山公社的牛书记和她都推荐的人。”

  乔主任又是看了眼两人的资料,“行了就这俩吧,至于另一个名额,你看着来。”

  陈秘书连连应下,看着来看似把选择大权交给了他,实际上只是让他做筛选工作而已,其他被推荐人中,哪个是干部子弟。

  若是干部子弟多,那就再继续选,谁的父母职务高一些,谁的希望就大一些。

  不过瞧着巩江和郭春燕这俩名字,陈秘书对傅长缨那叫一个佩服——其他公社和单位怕得罪人,推荐了一大帮子人,谁还有耐心一个个审查呀。

  瞧傅长缨这事前工作,都已经把这俩被推荐人调查的一清二楚。

  别说是乔主任,就算他选,也是首选这两位。

  七月中旬,县里头给了通知。

  郭春燕被沂县革委会推荐去北京读大学。

  好消息传到大湾村,村里人悲喜交加心情复杂,尤其是孩子们哭成了泪人。

  “哭什么?我也走,你们怎么不哭?”曹盼军的一句话让长缨愣了下——

  “你要走?去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

  我觉得我剧情飞快耶!

  就是更新有点慢(悲伤)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