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科幻穿越 > 《重生之冲喜小夫郎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89章 南楼书馆282

第189章 南楼书馆282

四夕夕 2022-05-07

  梁康生猜测的没错,梁父的意思就是不管,说实话他现在已经不气愤了,所以才能这般头脑清醒地思考怎么劝妻子如何对待庄庆泽,这种时候不去搭理他,他自己自然而然就会感觉心虚。

  而且按照梁父和梁康生之前商量的,让庄氏同庄庆泽断了联系的最好办法就是慢慢疏远他们的关系,只要见面少了,牵绊少了,感情自然淡。

  这会儿庄氏正在气头上,所以她一口就答应了梁父的提议,不去看被打得可能一两个月下不了床的弟弟。

  等到过了两日,庄氏的气头过去了,她对弟弟终归是担心的,再加上还有她过世爹娘的嘱托,她又开始犹豫纠结,想着要不去看看弟弟的伤势如何了,有没有她要做的事。

  可是转念一想弟弟在外面做的那些事无疑是在害梁家,相公没有生气、没有怪她不说,反而一直安慰她,只是提了一个要求不让她去看弟弟的要求,这么简单的事她要是都做不到,岂不是要伤了自家人的心。

  衡量再三,庄氏最终没有去看望庄庆泽,也没有让人带东西给他,做到了一开始她对梁父的承诺。

  其实庄氏心里还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弟弟做了那样的错事肯定寒了相公的心,等他亲自前来梁家道歉,那至少说明他明白了自己哪里做错,她到时候就厚着脸皮请相公原谅他。

  最终的事实会让庄氏明白,她想象的和实际不同,一直等到七月底,梁家新开封的酒被各个商行运走,梁家的书铺开张,庄庆泽都没有到梁家来一次。

  梁家这年的新酒有“杜康”系统在,只有一坛中途失败没成功,别的都酿成了,其中两罐用山泉水酿成的酒味道比水井酿出来的酒更清冽。

  梁父一开始并不知情,梁康生当初用山泉水的时候是瞒着他的,毕竟梁家多年来用的都是酒坊的那口水井,如果贸然换一种水,梁父肯定不会同意。

  这会儿酒已经酿成了,待梁父尝出来了酒味不同,梁康生才把其中原委徐徐道来,原来这种尝起来口感稍有不同的酒是用不同的水酿成的。

  酿酒那会儿为了瞒着梁父,梁康生也是想了不少办法,好在结果是好的,用山泉说酿成的酒确实就像神仙系统说的那般,味道更加好。

  “儿子,爹如果知道定然不赞同你这样”乱来“,不过你有分寸,就用了两罐试试,这样很好,酿出来的酒也好,不愧是我梁家的孩子!”梁父心情大好,嘴角都几乎咧到了耳后根。

  如果其他人这样先斩后奏,就算酿出来了好酒,梁父肯定也没这么轻易就把事情揭过,对梁康生就不会那样了。

  自己的儿子身子好了,愿意学习酿酒的手艺,说实话这已经让他很满意了,更不用说儿子还愿意花心思钻研,就算把酒酿坏了他得表现得高高兴兴的。

  两罐山泉水酿出来的酒梁父都没有卖,而是封存在了老窖中,也打算明年多用山泉水酿酒试试,不过酒坊祖传的井水也不可不用,毕竟井水酿酒是梁家祖辈传承的。

  不怪梁父谨小慎微,主要是山泉水酿成的酒如今只是新酒,味道好是好,总的来说却不够味儿,万一多放两年味道变差了可不行。

  所以,如果这种酒多放几年成为老酒了,还是比井水酿成的老酒味道好,梁父才会真正多用山泉水酿酒。

  在酒坊开窖清点酒、卖酒期间,梁康生抽空和梁父忙着酒坊的事,曲薏就想尽办法把庄氏的注意力引到书铺上,先用卖豆子得的银子修缮铺子。

  这两个铺子太久没有用了,就同年久失修的房子一样,看着破破烂烂的,不过实际上它们没有看上去那么糟糕。

  首先,梁柱都是好的,不用换,其次当初的墙都是用青砖修的,整体来说没有问题,也不用新砌墙。

  就是屋顶的瓦片掉落了些,墙体也因此变脏,墙上刷的石灰脱落,地面落了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让屋里屋外都看着斑驳脏乱。

  大概是房子的状况比预想的好很多,庄氏的心情肉眼可见地好了不少,她跟着忙碌起来,看了房子就找人去砖窑买瓦片,要开新书铺必须把上面那些用了多年的瓦片都换了。

  然后是让人把两间铺子里还留着的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搬走打扫干净,铺子相邻的那堵墙拆掉,让两间铺子连在一起。

  等到瓦、墙这些主要部分都整理完,又换上了新的窗花和门板,两间铺子瞬间焕然一新,看着通透敞亮,再没有了之前破败之感。

  曲薏跟着庄氏一起忙活,屋子打扫出来了,又找来了花匠在书铺外种上一圈兰草,便是还没有书放进去,这铺子就好像有了一股诗书之气。

  整理这两个铺子,十八两银子用光不说,梁父那边卖酒的银子也补贴了二十两,这才把书柜、书桌等非书本的东西添置完。

  等梁父和梁康生忙完了酒坊的事,抽空到自家书铺一看,发现这书铺比他们想的更好,难怪花了这么多银子。

  接下来的事就是等着书铺里的书册到位了,一开始决定了做书铺,梁康生就联系了阳安县一家不错的印书坊印制五十套蒙学十三经,包括《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增广贤文》、《诗词对韵》等十三本给小孩开蒙的书。

  其中三百千是最基础的,有些只求识字不继续读书考科举的孩子只会学这三本,所以这三本书梁康生单独多印了五十套。

  接下来就是四书五经了,四书五经适合那些要就像读书,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学子,总体来说这样的学子在小县城里不多,所以梁康生只在印书坊定了三十套。

  有关于四书五经的注解也是科考学子能读则读的,他自己整理了一套历代名家和当代大儒已经广为流传的注解,也印了三十套。

  找印书坊印书只要不重新雕版就会很便宜,像蒙书的字数少,纸张、油墨用得少,一套下来才一两银子多点,所有的蒙书花了八十两银子。

  四书五经更厚实,一套九本书要接近二两银子,三十套用了五十四两银子。

  四书五经的注解更厚,有些甚至是原书的两三倍,而且梁康生手上的书多,所以他就整理出来了足足十七本,其中六本都是印书坊没有雕版的,单独让工匠给雕版又是一笔钱,这些书就用了二百五十两银子。

  此外剩下的书就不用准备太多了,找人抄书更合适,一本抄写三份即可。

  林林总总这些书一共花了近四百两,好在一开始梁康生就把自己和曲薏攒的私房钱拿了出来,不然今年酒坊的收益还不够印书。

  当初庄氏还想着五六百两银子把整个书铺添满,实际上就这么两排书架的书就花了四百两,真要把梁家这两个大铺子添满,几千两估计都够呛。

  不过也就是这一下花钱多,这么多书够卖挺长一段时间了,别的书铺能有更多书,其实大部分都是非科考的书凑数罢了。

  等所有的书都齐全了,差不多刚好书架每一层都有书放着,不会显得书架空荡荡的,但是书的总量不多,又不会每一个格子书太多挤在一起显得局促。

  “儿子,咱们家书铺的牌匾做好了没?”梁父满意地打量着书铺,越看越满意,虽然准备书用了不少银子,但是看着这样通透敞亮的书铺,他觉得很值得。

  “薏哥儿问过了,说是今天刷最后一遍漆,等漆晾干了就行。”梁康生也对自家书铺十分满意。

  书铺的名字梁康生坚持让梁父来取,梁父识字没错,但他没什么文采,担心自己瞎琢磨出来的名字不够好,就翻找了不少诗词集。

  谁知道他越看越不知道选什么,最后随意翻书闭眼指了一句——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想着自家书铺的位置在阳安城内的南边,梁家酒坊也在阳安县城外以南,干脆就把书铺名字定为了“南楼书馆”。

  在天气最为炎热的七月,南楼书馆牌匾上的红布被撤下,放鞭炮正式开业了。

  庄氏这么些天完全把弟弟庄庆泽的事忘了,她忙得都快脚打后脑勺了,晚上一闭眼就睡着,哪还有功夫再想弟弟如何如何,终于开业了,她只觉得这么多天的忙碌非常值得。

  书馆开业虽然没有宣传,但是梁康生毕竟是阳安县的秀才公之一,在开业当天还是有不少人前来捧场,这样一来这个小小的书馆也算是进入了阳安县读书人的眼里。

  卫阳、郑信他们这些同梁康生相熟的同窗看着书馆里仅有“可怜兮兮”的两排书架,调侃梁家书馆虽小,名却取得有志气。

  不过也就是书馆开业的时候有人,到了中午客人们一走,书馆就变得分外冷清,原因很简单,梁家的这个南楼书馆卖的书少,位置又偏僻,就算书价定得比其他书铺的低,一开始也很难吸引到足够的客人。

  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