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平阳令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3章 (39)抉择325

第133章 (39)抉择325

一点三口言 2022-05-07

  “十三年前,金州兵临城下,苏凛死守,连自己的女儿都交代在了那场战事里,孤记得,当时管金州粮草发放的,应该是丞相的学生赵溪才对。”

  “十年前朕的一场怪病,的亏丞相找到了渊明,承上了药,治好了病,说来奇怪,丞相这几年的得意的门生全是从渊明升上来的。”

  “这十年来,丞相可是真有本事,门生遍地,这朝廷里大大小小的事,只怕是没有丞相的学生不经手的吧?永州的粮食都快进了外人的粮仓了,丞相不知道?”

  “往近了说,去年太|安钱庄的小儿子杀了人,是怎么免了死刑的,丞相可知道?听说丞相给自己的学生买了一个影子做了侍卫,还真是大手笔啊。”

  “所以啊,朕就在想,”孟宣德转过身来,居高临下的看着坐在台阶上的沈书行:“丞相究竟是真的为了百姓安稳,不让朕发兵,还是为了自己安稳,不让朕起战的。”出兵不是小事,牵扯太大,一旦开战,朝廷必定不会安稳,势必会追责问责,到时候动的不仅仅是武将,文臣也会有牵扯。

  这一桩桩一件件,哪一件不是为了一己私利,偏偏他还说的那么好听,还转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就是这副样子骗了多少了人,又让多少人为了他的一己私念,无辜丧命?从兵将到百姓,他有什么脸面装出这种深明大义的面孔来?

  “呵呵呵。”沈书行突然笑了,问说:“那陛下呢?老臣想问问陛下,如今国库不足,兵力不足,一旦开战,势必征兵提税,陛下是真的像自己说的外邦侵扰边界,扰得百姓不得安宁,势必将他们驱除,还百姓一片祥和,还是为了自己的千秋霸业,万古流芳,不顾百姓死活?”

  “自然是为了百姓。”

  “若是为了百姓,尽可加强边疆防御,何须再如此没有把握的情况下开战?”

  “朕没有吗?”孟宣德说:“那得好好问问丞相的那些好门生啊,问一问他们是怎么把朕的军饷一点点吞掉的。”

  不开战,难道就看着边疆百姓饱受苦难,让其他人在他们的痛苦上载歌载舞吗?这和敲髓吸骨有什么区别?边疆的百姓就不是百姓吗?就要为了其他人舒服,舍弃他们吗?他是皇帝,那些人也是他的子民,他保护他的子民,本就是理所应当的!

  两个人,各有各的道理,各有各的看法,谁对谁错没有定论,可就是谁都说服不了谁。

  孟宣德的话,沈书行无法反驳,这些年他自己亲手了结的自己的学生不知多少,篮子大了总有烂桃,错已铸成,能补救的他已经补救,可是更多的是无力回天。

  “渊明。”沈书行问:“如何了?”

  “爱卿今夜前来,应该是收到顾爱卿的信了吧?”孟宣德回答说:“又是爱卿的好学生闹出来的祸事啊。”孟宣德踩着台阶一步步走上去,从柜子上把元满送来的那些烧的七零八落的证据拿出来,走下台阶站在沈书行面前:“朕这里有些有意思的东西的,爱卿想看看吗?”

  孟宣德把手里的东西递给沈书行,沈书行一脸狐疑的接过来,一点点的翻看,越看越心酸,越看越心凉,孟宣德冷眼睨着他说:“御影司送过来的,也是不知真假,万幸,贺终朝已经伏诛,爱卿若是说是被冤枉的,也不是不行,朕是一定信你的,便如以往一般,盖棺定论,两厢安稳。”

  沈书行站起身来举着手里的证据问:“这就是陛下的目的吗?”沈书行突然觉得自己有些可笑,传言传不到大街小巷,却偏偏传到了自己这里,他本来以为这是皇上陷害自己的手段,没想到是自己狂妄了,他以为他能利用安家,却没想到安家从一开始就防着他,为了给自己脱罪,早就留好了后手,这信件上的内容,除非亲历者,否则外人是不可能知道的,皇上手上原是有证据的。

  “安家做事丧尽天良,这贺终朝还是安家的女婿,爱卿,爱卿不是罪臣贺终朝的老师吗?不知道这些事爱卿可知情?”

  “知道,怎么可能不知道?”沈书行今天本来就是来认罪的,怎么可能否认自己的罪行呢?再说了,他确实知道,安家受他庇护,帮他伪造一个又一个的功绩,帮助自己的学生平步青云,沈书行这种人,和别人合作,怎么会不事先查探?

  所以,他知道,他知道安家的生意,知道安家的手段,更知道安家的龌龊,可是为了自欺欺人,他没敢往下细究,就只知道个囫囵大概,他把渊明一步步圈成了自己的地方,连御影司的人都无法插手,他用渊明作为他学生的跳板和庇护。

  孟宣德多疑,他必须发展自己的势力,否则孟宣德不会放过他,所以是他一手促成了安家,因为他需要安家的帮助,只有安家强大了,渊明才能永远在他的掌控当中,所以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纵容了安家。

  这次贺终朝对安家下手是他默许的,他的学生几乎不知道他和安家的勾当,只是贺终朝在渊明的时间太久才让他发现了端倪,顾修谨失手被孟澄裕抓住了把柄,沈书行不得不培养新人,这时候贺终朝来信,告诉了他安家活人试药的事情。

  沈书行觉得,这似乎是个机会,贺终朝是他学生里最聪明的,要是这次他能回来,安家也算是死得其所,所以装作不知情,让何不为这个局外人做个见证人,让贺终朝立功,虽然中途穆小侯爷他们的出现打乱了计划,可是一切也还算顺利。

  只是千算万算,没想到会出了瘟疫这个事情,更没想到孟宣德居然会以此作为要挟,呵呵呵,何其讽刺?

  沈书行突然有些想自己儿子了,也不知道他又去了哪里,过得好不好,天冷了,有没有被冻着,沈书行想起自己上次见自己儿子的时候,他问了自己一句,说:“丞相当年与我断俗缘时,说是为国为民,这么多年,可曾问心无愧?”

  为国为民?说得真是好听啊——这么年走过来,自己确实有些作为,可是弯路也不在少数。

  自己手底下无辜百姓的性命不算少,真是无颜以对。

  谢梦安沈书行也早就让何不为将她带走了,自己连累不到别人了,如今自己孤苦一人,也是报应,罢了罢了,既然说的那么好听,总归是要做到些,才好安心上路的。

  沈书行把那些证据放在地上,从怀里掏出一个锦袋来,双膝跪下,抬手呈给孟宣德,高声道:“罪臣沈书行,勾结安家,贪污受赂,以活人试药,中饱私囊,欺君罔上,罪无可恕,此为一部分证据,剩下的全在罪臣书房,还请陛下发落。”

  既然是来认罪的,那就要拿出些诚意来,多可笑,这些证据全是沈书行用来防着安家的,结果现在全成了自己的罪证,还是自己亲手交出去的?往回三天,要是有人跟沈书行说他会拿着这些证据,自己认罪,沈书行肯定不信,可是这一刻这么做了,沈书行突然觉得无比畅快。

  他不是没有纠结犹豫过,他想过无数中脱身的方式,抵死不认,毁灭证据,栽赃嫁祸,无论是哪个,都可以保住性命,虽然会让他有损元气,可是那又怎样?人活着就有无限的可能,他迟早能东山再起。

  可是,然后呢?渊明的数十万百姓怎么办?就为了自己的一已私欲,弃他们于不顾吗?其实装聋作哑就好,其实视而不见,自欺欺人就好,可是沈书行做不到。

  他本来也以为自己沉浮这么多年,早就应该是铁石心肠了,可是啊,他这算是低估自己还是高估自己了呢?他做不到。

  他儿子的一句“丞相当年与我断俗缘时,说是为民为民,这么多年,可曾问心无愧?”更是在他的心里久久回荡,他这一生已经对不起自己儿子了,总不能,两边都对不起吧?

  所以啊,他认罪了。

  孟宣德看着一脸轻松的沈书行,说不上有多意外,可是心里还是有点失望的,沈书行真的做到了他所说的,他本来都准备好后面要怎么对付沈书行了,可是沈书行这么一认罪,自己后面的准备,顿时没有了用武之地了,还是有些失望的。

  孟宣德接过那个锦袋,说了一句:“上朝了。”然后就走了。

  小太监把门打开的一瞬间,被风吹进了房里,小太监立马冲过来挡风,孟宣德转头一避,看见冷风吹灭了大殿一侧的烛火,沈书行放在地上的那些证据被吹得漫天飘扬,沈书行跪在地上郑重的磕了一个头,高声说道:“天佑大靖,海晏河清,国泰民安。”

  虽然是朝着自己来的,但是孟宣德知道,这不是说给他听的,是沈书行这么多年对自己的一个交代,或许是人老了总爱忆当年,孟宣德想到,自己这样毫无芥蒂的和人说话,这辈子好像也就只有过两次,看着沈书行,孟宣德心里生出些羡慕来。

  这个人哪,在临死前,完成了他的理想。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