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八十年代国货群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36章 新的开始230

第136章 新的开始230

舟舟沐 2022-05-08

  不过从人家菜农的角度也能理解, 唐兰本来就是生面孔, 突然说要买粮食, 任谁都要产生怀疑。

  唐兰之前说自己是亲属, 随着丈夫来了北京,但这话的真实性很难证明, 说不定就是随口扯得慌呢?农民卖粮监管的严格, 肯定不能轻易卖给一个陌生人。

  唐兰想, 自己想的太简单了,她买了菜之后没在多问, 接下来的几天,唐兰每天照常卖菜,买蔬菜图个新鲜, 反正菜农每天都过来。唐兰这几天认识了楼里的几个邻居,大家都是一个厂子的,唐兰几个人进进出出, 好奇的人自然会问上两句。

  唐兰买菜的时候遇到了同楼层的一个大妈, 大伙都管她叫严大妈, 严大妈是厂委的,听说是一个老北京,在附近很有威望。

  严大妈热情的问:“唐兰每天也来卖菜呀, 不是我夸, 老孙头的菜又新鲜又便宜,这附近的人都买他的菜。”

  唐兰暗暗点头,原来卖菜的菜农姓孙, 老孙头被严大妈夸得低下头:“您也太客气了,喜爱蔬菜多,家里吃不完就出来卖点,既能方便大伙又能挣点钱,您认识这位女同志啊?”

  严大妈把唐兰往前推了推:“这是我们布料厂新来的顾厂长的爱人,刚搬来没多久,我们住在同一层。”

  老孙头安定了不少,敷衍了几句。

  等又过了两天,唐兰在老孙头那买菜的时候,唐兰递钱过去,老孙头接过钱压低声音问:“你真要粮食?”

  唐兰实话实说:“我们一家四口,三个大人一个孩子,每个月指望一份供应,粮食不够吃。”

  老孙头村里也有人在城里工厂上班,虽然说厂长的供应比普通工人强一点,但是养活一家四口,确实有点困难,他不放心又问了一句:“你真不是市管会的人?”

  唐兰失笑,她如果是市管会的人,这会子也不会承认吧,老孙头多问一句,只是为了心安,她大方笑道:“大爷,市管会的人不会缺粮吃,我真的就是自家吃粮,也买不了太多,一个月二十斤就够了。”

  农村自家有粮仓囤粮,粮仓里的粮食放上几年都没问题,大家以前都饿怕了,生怕再赶上饥荒,所以条件好了之后,除了改善物质条件,不约而同的都在家囤点粮食。

  老孙头家里也是如此,每年打下来的粮食吃不完,唐兰的二十斤对他来说完全不是问题。

  唐兰接下来的话更打动了他:“大爷,您如果想要钱,我就给您钱,糖票糕点票,如果您有什么票需要,我这有的,也能抵钱,或者以物易物也行。”

  老孙头这下菜动了心,家里的余钱有一些,但都是农村劳动力,不像城里人每个月都发供应,不管多少,想买什么还能攒攒买,大孙子想喝麦乳精、想买大白兔吃,还是托了人换来的票,还搭上了不少人情,与其收钱,倒不如弄点票。

  唐兰把买粮的事回家和顾茂晖罗桂芝说了,罗桂芝有点担心,怕有问题,顾茂晖倒没说别的,只说让唐兰注意安全。

  安安的学校已经找好了,周一早上唐兰和罗桂芝送她上学,安安新买了粉色的小书包,今年安安要上的是学前班的小班,学前班就在布料厂几百米的地方,接送孩子十分方便,一路上都是送孩子的家长,有走路的,也有骑车的,二八自行车的车铃声响亮清脆,送完安安,唐兰推着自行车说道:“妈,咱们去商场逛逛吧。”

  唐兰推车出来就存了逛街的念头,不然这么近的距离,也不值得推个车,罗桂芝先是摆摆手,说没啥买的,唐兰指指后座:“家里缺点东西需要添置,另外自从咱们过来,严大妈格外照顾,我想买点东西送她。”

  罗桂芝也赞同:“人家对咱们好,虽然没求回报,但礼尚往来关系才会越处越近。”

  自从唐兰一家搬进来,连个扫帚都没有,还是从严大妈家借的,顾茂晖的工作调动是经厂委研究过的,严大妈比楼里的别人更早知道,316有副厂长要搬过来住,远亲不如近邻,她为人又是出了名的热心肠,确实帮了不少忙。

  附近的有几个公交可以坐,不过需要倒车,唐兰嫌麻烦,还不如骑自行车省事。

  骡马市大街西侧有一个菜市口商场,离的不算远,唐兰骑车四十分钟就能到,唐兰也没去过,一路问了过去,她这次出来揣了足够的票和钱。

  菜市口商场的品种不如王府井那边的齐全,但比丹阳市还要好上不少,唐兰买了罐头糕点和白酒,另外买了茶叶,糕点、白酒和茶叶送给严大妈一家,安安喜欢吃罐头,黄桃和山楂的各一瓶。

  罗桂芝春秋的衣服不多,唐兰给她买了一身成衣,工作日商场里人也少,唐兰看附近有个小吃铺,回家之前拎着东西每人吃了一碗馄饨。

  唐兰不能每天闲在家里,来了北京,她总得找点事情做,家里有了罗桂芝,家务活和接送安安她都能全包,每个月指望顾茂晖这点工资和供应,早晚会坐吃山空。

  当初唐兰能在丹阳市开店赚钱,来了北京也一样可以,虽然竞争大,但是这里毕竟是首都,人多机会也多,只是是不是继续做成衣的生意,唐兰还要好好考虑一下。

  北京不比丹阳市,唐兰能买到便宜的布料,并且有服装厂帮忙生产,在这里完全没有这个优越的条件。

  而且唐兰更担心的是,丹阳市是小城市,衣服款式稍稍新颖一点,能够吸引住客户,北京这里再求创新,可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唐兰只对卖衣服有经验,如果转做其他的,相当于是从头开始。

  做生意也不能急在一时,唐兰暂且先按下心思,她们一家新来不久,还是要先熟悉熟悉环境。

  布料厂附近一共有四栋楼房,其中她们住的这栋是宿舍楼,里面都是暂住的人,其他三栋是分配完的福利楼,如果没有意外,员工可以住上一辈子。

  唐兰不如罗桂芝会交际,才来了没多久,每天出门,罗桂芝能和好几个人打上招呼,罗桂芝说道:“邻里之间笑脸相迎没坏处,宁围邻一个,不羡友一双,离得近的邻居相处的好,平常的日子才会舒心。”

  罗桂芝总能说出一些浅显的小道理,仔细一琢磨,她说的话确实富含一些哲理。

  罗桂芝听旁边楼的女员工说,布料厂的食堂在招人呢,不限户口,每天早上九点到,忙活到下午三点,中午管饭,每个月有二十五块钱的工资,不过算临时工,供应上比不了正式工,只能拿一半的补助。

  一半的补助也不少了!罗桂芝算了算,三十斤粮食的一半,那也就是十五斤了,而且上班时间很自由,她早上送安安上学后还能富余一个小时,三点下班,正好去接孙女放学,既能赚钱又能做家务。

  罗桂芝回家和儿子儿媳商量,顾茂晖和唐兰都不想罗桂芝太累,毕竟家里并不缺钱,就算是缺粮食,唐兰也已经想到解决的办法了,罗桂芝说起来轻松,但每天在食堂后厨,忙活的连腰都直不起来,她也是五十多岁的人了,他俩不想罗桂芝太辛苦。

  可是罗桂芝也有她自己的打算,有句话俗气却令她很有共鸣,劳动使人快乐,当年她不干体力活,坐办公室时每天都很充实快乐,结婚后围着锅碗瓢盆,在没有了当初的充实感,如今虽然儿子孝顺,但让她过这么清闲的日子,罗桂芝反而心里不踏实。

  这份食堂的工作适合她,每天能填满空余的生活,还能多接触接触人,对她的病也有好处,而且她能照样接送安安,这样适合她的活计简直难寻。

  既然罗桂芝主意已定,顾茂晖也没再多加干涉,只是让她别太累,如果不想干了可以随时辞职。

  罗桂芝含笑道:“我听说还得筛选人呢,一共招两三个人,应聘的指定比我年纪都小,想进去也不容易。”

  唐兰说道:“妈,你干活利索,而且做菜好吃,年轻人都比不上你。”

  果然如唐兰所料,过了三天,罗桂芝带回了好消息,她进了布料厂的食堂了。

  布料厂只有一个大食堂,负责厂里几百人的饮食,罗桂芝说,食堂的后厨有十多人,她进去先做洗菜工,等渐渐上手后再安排其他的工作。

  唐兰为罗桂芝感到高兴,她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每天都充实快乐,唐兰再看看自己,忍不住叹口气,大首都,她究竟要做点什么呢?来之前有无限的憧憬,可真正身处其中,却不知如何迈出第一步了。

  ·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