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大宋第一女讲师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8章 华州看店91

第48章 华州看店91

松松挽就 2022-05-17

  大娘子知道张儒秀心不愿拘在一方庭院里, 叫人置买地产时特意吩咐着,买下州郡中心十字路口处, 或是卜肆通达处的门店。这些事大娘子没同张儒秀说。

  张儒秀也是翻了那些地产才知, 原来大娘子嘴上劝着她莫要出格, 可还是买了通达的地儿供张儒秀消遣。

  地产票上共有五处门店。离廨舍最近的邻风长街第二个十字路口处有四间设有欢门帘幕的店,竹檐也装在其上。

  这店是五处地产中,地理位置最好的一处。

  邻风长街商铺杂陈,食肆酒铺与卜间穿插其中,烟火味不断。每至夜间,长街临近便是一个灯火通明的夜市,食肆开的最盛。

  至于其余四处地产,则都集中于游东门前的顺街之上。顺街上多是些卜肆,助教皆聚于此。四处中,三处是开间门店,一处则是小庭院。

  顺街距官衙远,故而街风也自由许多。

  大娘子在那处标注着小庭院的地产票上夹了一张纸。

  大娘子说,这庭院是张儒秀的掩身之处,若是门业做大行事不便,则可先居于此处。

  张儒秀将这些票据翻了个底朝天,感叹着爹娘的偏爱。

  这几日相处之中,张儒秀把自己要创业这事也一并告诉了晴末晴连。这两位小女使倒是接受的快,还殷勤地问着张儒秀,这事用不用瞒着司马家的人。

  张儒秀自然点头说好。

  五处地产,最有利于张儒秀个人发展的,却并不是邻风长街那处。

  距官衙太近,意味着这处常有官员来探风。

  大娘子也知道这点。故而安排地产时,特意请求张存派了自己家的人过去。那一处门店正经营着小吃业,待到张儒秀一过去亮出身份,便会歇业打烊。

  而张儒秀先踩的点,必然是顺街的某一处。张儒秀选定三处中最为宽敞的一处,作为试验区。

  至于开业的资本?

  资金方面,张儒秀根本就没有想过仰靠自己的夫家。

  司马光如今是从五品的官,一年俸禄一百九十两,其中还会有政策补给以及田产米粟等物。俸禄不低,保险也全,可张儒秀断不会开口同司马光要钱。

  娘家既然已经给了她一笔不菲的嫁妆,她也不会向爹娘开口要钱。

  故而张儒秀个人的全部家当,除了那些妆奁衣裳,便只有这一个箱子。

  能力方面,张儒秀日常偷偷举着铁,力气花了不少。这几日偶尔开弹幕看看成效,弹幕实在又即时,十分方便。

  赏菊宴之前,张儒秀只会前去顺街探探风,并不会正式开业。

  这探风也不只是看看门店内里安置,也是要同邻近的巫师卜生用钱打几声招呼,叫人关照关照自己。

  ……

  未时三刻,张儒秀乘车去顺街那处。

  一过游东门,巫卜气息便扑面而来。

  顺街上,到处竖着算命占卜的旗,卦盘星象摆于铺前,阴阳图四处可见。

  铺里的那些卜人,大多穿着灰色长褂,戴着帽,持一拐杖。有人白发须髯,颇为仙风道骨之感;有人鬓发墨黑,却飘乎如仙,超然尘世。

  顺街,道法与巫卜共生,夹杂着旁门左道。

  张儒秀乘着车进去,掀开车帘,感叹着这片光怪陆离之景。

  她刚走上这条长街时,想着这么邪乎的生意,能有几人来关顾。再往前看,发觉来人络绎不绝,心里叹着自己的鲁莽。

  她曾来之前,曾有一个疑惑。

  华州位于北境,虽说安逸富足不如苏杭,可也总比岭南那些不开化的偏远地区要好的多。地方应不信这类巫卜才对,为何华州这处巫卜如此兴盛呢?

  后来是一位老汉解了张儒秀的惑。

  老汉祖祖辈辈便定居在此,对华州这片自然熟悉。老汉扯了一番历史,总的来说,便是人“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从众心理。

  来这街的人,都会做些伪装。女子戴上面纱,男子面具常在手。不论贫富贵贱,一入顺街,便都是平等的顾客。

  没人嘲笑老汉想中举的野心,没人过问寡妇五嫁的俗事。顾客给钱,卜人作业,一场交易便成于此。

  张儒秀知道顺街的规矩后,也乐得于此。

  不用在乎世俗人的眼光,想做便去做。再扎眼的伪装在顺街之上,也是平凡装束。

  张儒秀看看自己身上这番朴素大气的装束,十分满意。

  马车只走了一小段路,再往前人拥挤不堪,车走不过去。张儒秀利落地下车,叫马车先调头回去,在街口一巷处候着,听候自己吩咐。

  张儒秀要找的这一处地产,是第五十九号铺子,铺名“妙记丛生”,接应人是一位同她身形年龄相仿的小娘子。

  张儒秀挤过人潮,无意间扭头才望见了那号铺子。

  小娘子蒙着面纱,百无聊赖地躺在太师椅上,手里抱着一只通身黝黑的狸猫。铺前没顾客,张儒秀这么一过来,小娘子一眼便能看到。

  “娘子走罢,此处不接客,开店只是奴家闲得慌。”那小娘子那张儒秀无比坚定地走了过来,只淡淡地瞥了一眼,便继续抚着怀中酣睡着的狸猫。

  张儒秀笑笑,说出了那句暗语:“可曾喝过九州头的酒?”

  那小娘子一听,蓦地站了起来,对道:“不如东京的好。”

  《尚书·禹贡》中,九州之首为冀州。而张存,便是冀州人。九州头是张家的来处,东京是张家的借处。

  不过对于接应娘子来说,东京是她卖艺的地儿,是张家大娘子收了她,叫她给三小娘子做事。

  “娘子请随我来。”接应娘子说罢,铺前开了那道挡门栅,示意张儒秀进来。

  “在这之前,我得先问,你唤何名儿。”张儒秀不慌不忙地说道。

  接应娘子一愣,没想到张儒秀还会关心她的名字。

  “奴唤晴湘,大娘子怜惜奴,给取的。”

  晴字辈?张儒秀双眉一挑,随着晴湘走进里间。

  大娘子曾说过,随嫁的女使共有六位,除了晴末晴连两位内使外,旁的都是些外使,同司马家的女使一般地位。

  这些外使,有的被分在膳房里,有的做些后院打杂洗衣之事。唯有这晴湘一人,分在顺街之上,辅佐张儒秀行事。

  这家铺两个开间,铺前不张扬,进到开间才觉内有玄机。

  顺街店铺相连,便设悬山顶,屋檐出山不远,设有木制挂檐,上以花鸟云纹装饰。悬山顶一设,开间不觉间便高了许多,视觉上看宽敞开阔。

  内里两开间物件齐全,那些个罗盘筮草,应有尽有。

  “娘子请看,这方案桌之上是卦卜之书。”晴湘指了指桌上堆成小山的书,请示给张儒秀。

  张儒秀并不在意这些物件。毕竟她要做的,也不是给人算卦看命的事。

  她的弹幕,能叫她了解顾客当下的心理。她可以凭此来给人解惑,给人指路,做心理医生,或是宣传自己在现代接受的思想。

  她对卦象全无了解,何况干这类门业的,满长街都是。她打着“讲师”的噱头,也更容易吸引顾客。

  晴湘领着张儒秀两开间来回跑,介绍之余也观察着张儒秀的脸色。

  很显然,张儒秀对她介绍的物件,一概不感兴趣。

  “娘子,可是奴准备的还不齐全。您尽管开口,您想要的,奴一定给办到。”晴湘开口问道。

  “没有啊,挺好的。”张儒秀说道。

  “那您……准备何时接手呢?”晴湘问道。

  “不急,十月中旬左右,你先干着。”张儒秀回头,看着身后一脸谦卑的晴湘。

  晴湘给她的感觉和晴末晴连不同,许是到张家之前,吃了不少苦。有了东家仰仗后,一举一动都小心翼翼的,生怕叫人恼。

  张儒秀在晴湘面前,是她要侍奉的主子。可张儒秀也不喜这种过分压人的感受。都是拿钱做事罢了,没必要这么如履薄冰。

  “你不必怕我,也不必过分拘谨。我是你的主子,不是虐待你的恶人。”张儒秀说道。

  “是。”晴湘行了礼,还是同之前那般待着张儒秀。

  张儒秀叹叹气,也这般随着她去。

  固有的偏见与思想,都是一株百年老树,绝非一朝一夕能扳倒。

  事业也是这样,总不会一帆风顺。

  “这几日,还要麻烦你多上些心才是。”张儒秀勘探一番后,也没再有什么新的发现,便转身欲走。

  “是。”晴湘允道。

  张儒秀走到铺门口,似是突然想到什么,转身对晴湘交代了一句。

  “若你愿意,可随时来府里做事。”

  说罢,也不等晴湘回话,便唤来马车,乘车而去。

  晴湘站在铺前,盯着马车远去的影儿,久久不动。

  “你看,主子对一个外人都这般好,难怪那么多人怜惜她。”晴湘逗着怀里醒来的狸猫,喃喃道。

  作者有话说:

  助教:市井巫师、一声、祝卜之类的三教九流。

  欢门:见《东京梦华录》。近里门面窗户,皆朱绿装饰,谓之“欢门”。

  华州的巫卜业发展是瞎扯的,不要当真。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