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小作精和土老板[八零]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86章 【1+2】前往首都……199

第86章 【1+2】前往首都……199

乃兮 2022-05-17

  就和他们所预料的那样,田地是还有人种的,种的人少了很多。这季节也不是秋收的季节,这片田种的大约是什么菜,植株都还没长大,看上去更是荒凉。

  少女一时间无法接受:“我们离开家后,家乡也会这样么?我们家里甚至没有衬衫厂。”

  少年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回答什么。

  当一切铺垫到这里,唐雪君知道以桑晓晓的性格必会写转折了,可她一时竟想不出要如何的转折才能将种田和经商两件事融合起来。

  “你们在田间干什么?”一个黝黑的汉子穿着衬衫走过来,好奇打量着两人,“外地人?来买衬衫的么?”

  少女简单说了一下,找了个自己认识老农的说法,问了下汉子关于老农后人的事情。

  汉子意外又笑开指了个方向:“喏,往这条路顺下去走,屋子造得雪白的就是他们家。白墙红瓦,老漂亮了。他们家里总共三个孩子。一个就建了这个衬衫厂,一个去研究机器,还有一个小姑娘继承父业,去研究种地了!”

  他这么说着:“以后啊,一个人用一台机器一会儿就能种一百亩地。一亩地生产出来的稻谷能比现在多五倍十倍!咱们就穿着衬衫往田边上一站,什么苦活都不用干!”

  汉子看着面前的地,发现在这儿说着不合适:“哎,这片地不是种粮食的。你们跟我往另一头去。一年两季粮食,马上要收了!”

  一行人换了地方,之间广袤的大地上,金灿灿的稻谷迎风舞动着。而其中头戴着帽子的姑娘抬起头来,穿着的也是他们地方生产的衬衫,朝着来人露出了笑脸。

  到这个时候,读者已经完全猜出了所谓的农民,他并不是普通的农民。他是一个粮食研究学者。到最后结局,少女连同一束水稻,放在了她要给农民的信中。

  她转述那位田间几乎没比她大多少的姑娘说的话。再过几年,国内种植的粮食就会越来越多,再也不会限制限量购买。像她这样研究的人天南地北还有很多,所有人都在为填饱肚子努力着。还有很多人像她哥哥们一样,在其他方方面面也在为众人努力着。

  桑晓晓的文笔很特殊,不像唐雪君概述出的故事那样精简。哪怕唐雪君知道这篇小说的主旨都在歌颂,她在阅读的时候却不会满脑子觉得在“歌颂”。

  唐雪君觉得欣慰。

  欣慰于其实土地没有被放弃,欣慰于这天下的一切努力从长远来看,终不会被辜负。

  确定完桑晓晓没有写偏,唐雪君把第三个故事给姚主编看了。

  姚主编看稿速度比唐雪君更快。在三木写稿更偏向于通俗文学的情况下,这些文字真的能一目十行,三两眼看完一页。

  他翻完厚厚一叠稿:“张青之前有一点说得没错。她就是抓住了读者想要看的点。现在读书的年轻人都在想,我以后要做一个怎么样的人。很多人想要脱离种地,但所有人不能都脱离种地,人骨子里有些东西要传承下去。”

  姚主编感叹着:“难怪成绩好,眼界确实是不一般。”

  唐雪君听完姚主编的感叹,告诉了姚主编噩耗:“三木交完稿要去首都上学了。春居她说就剩最后一个故事,到时候发给我们。以后的稿再说。主要是阳城太远。”

  姚主编沉默。

  姚主编推了推自己的眼镜,随后不由伸手去拿桌上的水杯。

  他喝了口水镇定自己内心的悲痛:“明明是我们最先发现的三木,怎么以后稿子都要成别人家的了?”

  坐火车上首都的桑晓晓,在火车上请哼着小曲,并指挥傅元宝:“我要喝水。火车上的水太烫了,你倒了给我晾一会儿。”

  傅元宝拿出两个杯子。

  一个杯子里放着他早就倒好凉着的水。他起身拿另一个杯子去倒热水:“等下冷热水混一下,当场能喝。”他可真是聪明。

  应付娇气的桑晓晓,就得做这么万全的准备。

  桑晓晓见傅元宝想出这么一个绝招,又增了一条:“我听说火车中途会路过一些地方。那些地方只停一会儿,会有好吃的。我想吃甜豆腐干。”

  只有火车站的甜豆腐干,才是世界上最好吃的甜豆腐干!

  傅元宝靠在门口,望着坐在位置上不肯挪动的桑晓晓:“你完全不打算出这个门是吗?”

  桑晓晓很理直气壮:“总要有人看着行李,我就是这个看行李的人。”

  娇气的小姑娘,能看得住什么行李?真只能算防君子不防小人。傅元宝对此呵笑一声:“你有本事拿动你的行李。”

  不管是桑家还是傅家,都恨不得把全部家当让桑晓晓带上。本身主要带箱子就能解决的出行,不知不觉就成了箱子加蛇皮袋。

  桑晓晓学了傅元宝的厚脸皮,依旧理直气壮:“我没本事!我要写稿了,你没事别和我说话。”

  傅元宝被气笑。他伸手在桑晓晓脑袋上揉了一把,趁桑晓晓发火之前快速撤走,顺手把卧铺的门给拉上。

  伴随着里面咬牙切齿的一声“傅元宝”,傅元宝淡然自若走远倒水。

  怎么逗怒桑晓晓就那么让人觉得开心呢?

  傅元宝想着,大约是桑晓晓太有趣了。

  火车上的打闹和首都的氛围截然不同。

  首都文学社的人,部分要接待新生。负责接待新生的这一批学生,基本上都负责着学校的一部分事项,积极参与着学校活动。他们这些天陆陆续续都先一步回学校。

  孔雯是本地人,到学校再方便不过。她前些天知道桑晓晓通知书收到了,早让人做了横幅,就等桑晓晓报到那天往街边一拉。

  她保证,今年的风头全是桑晓晓的。

  八月的孔雯是很忙的,事情多如牛毛。她作为文学社社长,要参加读书会,要准备文学艺术的征稿活动,要安排新生入社宣传。

  到九月她开学也停不下来,要促进新生老生互动。要筹备新一年的文学社大型活动。

  比起来那些事情来说,区区拉个横幅,根本不是事。

  谁想到这不是事,遇到了小麻烦。她亲爱的副社长段坤其,站在她的横幅面前脸色很差劲。段坤其是较为老派的文学爱好者,爱喝茶,爱听书,骨子里有点老书生的味。

  他这人就清高。

  清高不是问题,但清高不懂人情眼色,很容易出去被人教训。这么多年来段坤其一直都学习成绩极好。一个学生成绩好,就很容易解决很多事。

  而到了学校里,清高所带来弊端逐步显现,恐怕以后上社会更容易遭罪。

  偏偏这个副社长是她一手提拔上来的,做事是真的很会做事,写文章也确实很会写。唯一的缺点……

  孔雯把自己口袋里小镜子拿出来,给段坤其照着:“你看看自己这张脸。真的是拉成了驴脸。怎么了,人三木得罪你了?”

  段坤其脸色糟糕,其实不是针对三木:“她成绩好,凭实力考上我们学校,我完全对她没有任何意见。我是对学校有意见。”

  孔雯挑眉。

  她的眉毛精心修理过。纤细的柳叶眉挑起来格外漂亮。可惜这种漂亮没被副社长欣赏到,只得到副社长的愤怒:“他们看到名气大的就想要降分录取。这样高考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就应该站在同一条线上竞争。不然以后学校只会变得不入流。”

  孔雯点头:“你说得对。”

  有了认可,段坤其表达得更加多:“我知道一场考试不能决定所有。可一场考试本来就为了筛选人。筛选了人后,又说其中几个可以特例,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公平么?”

  “科举考,文采名声大的就获胜,那岂不是变成文人治国?国灾也!”

  高考已经是最公平的地方,要是连这样一个地方都失去公平……

  段坤其说得很有道理。

  孔雯听完后收回镜子,朝着段坤其笑了笑:“你这人在古代最适合做言官。专门负责上谏。看到自己看不顺眼的地方就一通乱骂。现在说得洋气些,不当官的叫批评家。”

  段坤其被噎住。

  他哪能听不出孔雯是在戏谑调侃他。一腔怒火打在棉花上,导致他憋得有些内伤。

  孔雯能当文学社社长,对人是很有手段的。她朝着段坤其下了来自社长的指令:“你对三木没意见,招生那天你就拉横幅去吧。我外语的,和你们中文本来就不算一小家。让你亲自欢迎师妹,不过分吧?”

  段坤其怔住:“……不是……”

  孔雯诧异:“难道你们男人这么小肚鸡肠?就因为学校的问题要迁怒毫无关系的师妹?她连降分不降分都未必知道。”其实知道,不仅知道还很傲慢说不需要。

  被孔雯这么一说,段坤其烦心:“我去。”

  段坤其清高得还有一个优点。他对于女性是很尊重,因为三木完全无辜,所以他会对自己的迁怒而产生对三木的愧疚心。

  孔雯摸透了段坤其:“你是不是想写文章抨击学校这种行为?”

  段坤其沉默。

  孔雯看热闹不嫌事大,对段坤其说着:“写啊。怕什么?今年我们学校又没有特批降分录取人。谁特批降分录取人,你就抨击谁呗。优秀的人不会因为换了一所学校而被遮掩住光。不够优秀的人哪怕上最好的学校,也只会默默无闻。”

  当然,她也很有意思补了两句:“当然,上头最后找你谈话,我可不会帮你说。人说话做事,代价都是自己付。”

  她的意识是,人要有分寸。

  到段坤其的理解上,却成了:“我对自己负责。”

  孔雯顿了下,轻笑一声:“随你。”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