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三国同人]穿越后我开启了病弱主公路线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09章 烽火不熄299

第109章 烽火不熄299

醉酒花间 2022-05-21

  他再怎么没规矩,也知道不可能把人家姑娘喊来和他相看,他自个儿没脸没皮也就算了,人家姑娘还要嫁人,反正主公挑的一定比他自己挑的好,他就不自个儿操这个心了。

  原焕摇头笑笑,让这人赶紧回府睡一觉,不能仗着年轻就不把身体当回事儿,不然身上有了病症,将来有他哭的时候。

  他之前算着这家伙大概这几天回来,可没想过他会在大早上的回来,连夜赶路也不嫌折腾,回去养足精神再过来。

  张辽喜滋滋的应了一声,想着他的事儿已经交代完了,留在这儿只会打扰他们家主公处理正事,这才起身告退。

  原焕无奈的看着活力满满的年轻人走远,将名单放回书案下面的暗格里,拿出另一张纸写写画画,思索张辽成亲后把人派去什么地方。

  公孙瓒成功拿到食盐生意,正是吃人手短拿人手软的时候,对冀州的态度是相当的好,他把袁绍送出去的那个渤海太守的位子拿了回来,渤海靠近青州,那边只有张郃和太史慈,得再派个得力干将去镇守渤海,这样一旦青州有变,他们可以立刻从渤海出兵。

  张辽的功劳足够,只是性子太不稳重,不过再一想想,有张郃和太史慈稳重就够了,加个敢冲敢闯的张文远正好互补。

  高顺和荀攸在中山,北边的布防他不担心,倒是西边太行山一带不得不防,吕布这种撒手没的武将要留在身边听候差遣,正好麹义熟悉和胡人作战,派去常山既可以防止太行山里生变,又能防止胡人南下侵略,一举两得。

  那些通过官署考核的士子已经派往各郡,没有意外的话,其中历练之后能主管一郡的人才就两只手数不过来。

  察举没前途,还是考试来人才快,可惜现在不是推广的时候,再等等,再等几年就不用担心人才不够用了。

  冀州、兖州、豫州是大汉人口最多的三个州,三个州全部在他的掌握之下,只凭人口基数他也能挑出更多能用之人。

  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从秋天进入冬天,袁术支棱了没几天就放弃了勤政爱民,在身边人庆幸的目光中,再次恢复他的纨绔生活。

  秋天吃柿子,南阳的柿子结的好,摘下来挑好的给大哥送去,一车不够再来一车,如果大哥府上那个天赋异禀的厨子再弄出什么好吃的法子,还他一张食谱就行。

  吃完柿子还有梨子,梨子吃完之后淮南的柑橘也能吃了,柑橘刚送走,清热润肺的柘也能扎成捆运过去,大哥去年用这玩意儿弄了不少糖,嘿,一定是惦记着他嗜甜,所以才特意捣鼓这东西。

  去年不知道大哥身边的人那么有本事,今年知道了当然不能错过,他特意在南边买了许多庄子种柘,今年肯定想要多少有多少。

  他给大哥送东西只是单纯的孝敬兄长,才不是眼馋大哥府上的食谱,毕竟他和大哥自小一起长大,家里有的东西他都有,怎么会眼馋这点东西,大哥不要误会,当然,如果大哥实在想要回礼他也不介意。

  亲兄弟也要有来有往,礼轻情意重,他不嫌弃食谱不适合当礼物,只要是大哥送来的东西他都喜欢。

  原焕府上一年四季没有断过时令果蔬,每次听到府上管事来说南阳那边送了东西过来他都很想说,如果袁公路把搜罗东西的心思用在和袁绍争地盘上,他们兄弟俩谁走的更远还真说不准。

  如此锲而不舍,谁敢说他没有毅力。

  也是个人才。

  袁璟小家伙病好之后很快恢复书院生活,原焕这回不敢再掉以轻心,书院不能带奶娘侍女,他便给袁璟和郭奕一人挑了两个年纪大点的书童,既能和他们一起进学也能顺便照顾他们。

  张辽的亲事也定了下来,小伙子高高兴兴的把媳妇娶回家,第二天就被几个好友拉到大营里比拼身手,主公只说成亲当天不能闹,没说成亲第二天也不能闹。

  虽然他们家里媳妇孩子都不缺,但是张文远这混蛋太嘚瑟,他们实在看不下去,左右成亲之后不需要他用那张脸去讨好岳家,较量起来也不用手下留情。

  成了亲的男人不能退缩,身上没点儿真功夫怎么好意思回家和媳妇温存。

  于是乎,犯了众怒的文远将军在家歇了小半个月,直到那张俊脸恢复如初才敢去渤海上任。

  外面天寒地冻,窗外雪花簌簌,自从开始下雪,原焕就再离不开炉子,不得已非要出门的时候必定裹得里三层外三层,也就是他长的好看,又是个高挑的身材,这么个裹法看上去也不显臃肿,不然入眼就可能变成小家伙们那样,一旦滑倒就能变成到处乱滚的圆球。

  大雪连下了好几天,道路不好清理,书院和官署都放了假,袁璟最近开始练字,小家伙志气不小,刚开始握笔就以他爹做榜样,立志要把字写的和他爹一样好看。

  原焕谦虚的表示他这几年疏于练习疲懒很多,不敢带坏小孩子,练字是个苦功夫,他回头问钟繇讨几副字帖来给小家伙参考,要学就学大家,钟元常的字比他好看多了。

  袁璟小公子不理会他爹的劝告,在他心里父亲是最厉害的,干什么去找别人要字帖,不要。

  小家伙拒绝的干脆,听的老父亲直感叹,然后他就以教家中小辈习字为由找钟繇要了字帖自己欣赏。

  计划通。

  他们忙活了一整年才争取来冬天安逸度日的机会,只是安逸日子没过几天,麻烦就来了。

  或者说,不是麻烦,而是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

  天地间雪花纷飞,大街上不见人影,荀彧急匆匆通知其他几人到他们家主公府上议事,冒着风雪匆忙前来,甚至连一贯的温和淡然都维持不住。

  关中百姓大饥,朝廷无粮赈济,司徒王允派兵强抢富户激起民愤,小皇帝一气之下只带了几个亲信跑出皇宫,只给杨彪留了封信就不知所踪。

  对王允来说是不知所踪,对荀彧来说,他得赶紧通知他们家主公,然后派人去城外接人,再不去接应,当今天子就要冻死在邺城外面了。

  原焕眉头紧蹙看着荀彧递过来的帛书,揉揉额头长出了一口气,他知道京城会乱,所以特意提前做了准备,原以为情况不会坏到史书上那种地步,没想到即便提前有准备,长安的乱象也依旧触目惊心。

  纵然李傕、郭汜等人在董卓伏诛的时候就和他们的老领导共赴黄泉,倒霉的小皇帝也还是没能摆脱如履薄冰的日子。

  史上是王允没能安抚好董卓余部,导致他们叛逆心上来反客为主,杀入关中屠戮长安百姓攻剽城邑,后来内斗互相攻讦,又把长安周边的地方祸害的干干净净。

  短短两三年的时间,整个关中由几百万人锐减到几十万,要知道司马氏一统三国的时候,整个蜀汉的人口都不到一百万,李傕等人两三年的时间就祸害没了好几个蜀汉,可见离谱到什么地步。

  关中是朝廷掌控的最后一块地方,要是连关中都没有,大汉连名存实亡都算不上,这是能直接宣告灭亡的程度。

  没了郭汜、李傕,王司徒的离谱和那俩人不相上下,关中被嚯嚯没了,汉室复兴可以说再没有半点希望,要人没人要兵没兵要钱没钱要什么没什么,即便小皇帝的皇位名正言顺又能怎么样呢,他除了皇帝的名号什么都没有了。

  原焕低声叹了口气,如今这种局面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也是他们暗中推动才形成的,天子主动来投,他们甚至不会背上胁迫天子的罪名。

  只是他以为小皇帝会在熬不住天灾的时候才会离开长安,没想到天灾还没开始发威,王司徒这个人祸就先把关中搅和得鸡犬不宁。

  关中地区民生凋敝,朝廷如果有心经营,只要皇甫嵩能挡住西凉的兵马,没有郭汜、李傕等人作乱,小皇帝的人身安全没有威胁,再有冀州送去的救命粮,想继续苟着不成问题。

  天灾难躲,人祸更难防,王允曾经是个好官,可惜就是活的太久了。

  小皇帝来到邺城,他们便不能再对关中不管不问,如此也好,至少不用再防着王司徒偷偷摸摸背后捅刀,“文若,传信给卫伯觎,让他盯紧西凉兵马的动静。”

  关中大乱,天子失踪,皇甫嵩只有三万兵马,如果马腾、韩遂铁了心的想打,那三万兵马绝对挡不住西凉军的铁蹄。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