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还珠同人]还珠之时光回溯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金锁番外二270

金锁番外二270

凤羽零落 2022-05-23

  自小顶着私生女身份的格格,有多在乎自己的身份,有多在乎那个皇阿玛,那个太后奶奶,金锁是最了解的,也正因为了解,在此时此刻,才更震撼和动容,格格对她,始终如对她的承诺,没丝毫改变,而她却因皇宫的繁华,侯府的生活,过人的容貌,忘记了曾经

  。

  曾经的她只是济南府一个因灾而快要病、饿而死的小丫头,是太太收留了她,请大夫医好了她,是格格待她如同姐妹,从不以丫鬟视之,她一直怪格格变了,看不上大将军,不肯爱大将军,实际上变的却是自己。

  格格对大将军虽然淡然,却一直如汉家女子般,敬重他,男主外、女主内,从不违大将军的意思,唯一一次却因为她,而在外面,无论多俊美的才子,格格都不会多看一眼,格格对大将军,大概一直都不是她想的那样,大将军大概也了解这一点。

  幸好,她醒悟的不算晚,却无颜再面对格格,当时,她选择了出府,其实,她更想到太后身边去,让太后不要为难孤立格格,可却知道,格格绝不会让她去的,不知为何,她一直觉得,格格对让她过的幸福,有非常固执的执念,比她自己的生活还重要。

  她的选择格格尊重,却不原让她随随便便就嫁了,请人打听挑选异常仔细。金锁愧对格格,自觉无地自容,真想马上出府而去,金锁却知道,前脚太后要人,后脚自己嫁人,或者出将军府会让格格多么被动,所以她一直找理由推脱着。

  又担心格格误会她对大将军不死心,就直说要找个同大将军般不纳妾的,这要求看似容易,其实却难,就是种地的泥腿子多收两斗米都要买妾呢,何况紫薇怎能委屈金锁,人选挑的异常仔细,金锁身份又不高,她又故意拖后退,免得得罪太后。

  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金锁的心,紫薇渐渐就明白了,她也不想仓促着把金锁嫁了,对金锁紫薇有着非常的心态,那个梦境中,因她而生活的无味又痛苦,自焚前唯一伺候她的人,死后为她戴孝哭泣的人只有她一个。

  额驸、儿子根本不在乎她的死,甚至皇阿玛也只难过那么一下,觉得为她讨回公道了,就放下了,她却知道只有那一个人什么都做不了,偏偏却放不下,所以等到梦回此刻,她总想着,要让金锁得到她也不敢奢望得到的幸福...

  后来紫薇极少带金锁进宫了,太后几次提起,也都给推脱过去,金锁的身份终究是太低了,不是在旗女子那样的身份,太后自不能光明正大的为儿子拉皮条,金锁的好颜色也不是唯一的,只不过在令妃之后,金锁却是唯一一个使皇帝在皇后面前看走了神的女子,太后有些在意罢了。

  加上金锁的身份低微,比令妃出身都不如的汉家女子,极好掌握,出身低微的女子让出身不高的太后抬举着也舒服,因紫薇的关系,又能使皇后、皇帝没戒心,这才看重她,至于金锁的忠心,太后根本就不担心,金锁对紫薇的忠诚,太后是知道的。

  皇后的态

  度让太后认为紫薇能依靠的只有她,至于皇帝能管女人多少事,尤其是皇室女儿,最有话权的是皇后与太后,皇后对紫薇的不亲近,满宫皆知,遇事能给她做主的只有太后了,只是紫薇的婉转推拒让太后时有不满。

  偏偏金锁即不出府,也没有订婚的动静,一副要做老嬷嬷的做派,让太后无奈,又不能拉下脸跟一向端庄知礼的紫薇直接要她贴身丫头,送给她皇阿玛,这事就渐渐拖延下来,一两年间,海兰察越加得皇帝重用,还掌了兵权,让太后也重视起来。

  加上另有了好人选,对金锁的心思也淡了。金锁经过两年间同太后的斗智斗法,又决定彻底放下对海兰察的心思,反而对一些事看的更清楚了,尤其是随着心性成熟,她渐渐认知到,自己喜欢的是那个被她美化了的梦幻大将军,而不是真实的海兰察。

  海兰察会大晚喝酒、大块吃肉,会喜欢肉食、讨厌蔬菜......她心目中的海兰察却不会如此,她喜欢的是幻想出来的完美人,不是实际上存在的,金锁也借此认识到了幻想与真实之间的差距,因此对男女之情淡了心思。

  有时私底下还会拿出来同格格说笑逗趣,为的就是让始终不咸不淡的格格放下对她的担心。匆匆而回的金锁因周显的轻浮,不由想起那些不成熟的往事,心头百般滋味,有苦有甜,哪个少女不怀春呢,只是她当时眼中看到的只有那一个人罢了。

  在紫薇为死囚们抄经文之时,皇宫里的乾隆也因太后的一个举止想起往事,关于乾隆不收用钮祜禄氏的女子,却有些故事,金锁不知,乾隆自登基后,为雍正守孝也罢,大封后宫也罢,奢华无度,可谓百无禁忌,唯有雍正皇帝临终前对他说的话不敢稍忘,亦不能违抗,十分的憋闷。

  只因皇家再也不允许出现佟半朝和索额图国舅那样的事情,看似一生顺利,完美非常的乾隆皇帝亦有不能舒怀的往事,原来雍正把弘时过继,弘昼发丧自弃,弘瞻年幼,继承人非乾隆莫数,这是朝野共知之事,可在雍正嫡后过世后,却从不提立他生母为后之事。

  就一个贵妃名号挂在那,比年皇贵妃位份还要低,这使年轻气盛各方面都拔尖,偏偏生母丢份的乾隆尴尬非常,甚至还示意朝臣重提立后之事,却被雍正当朝名示,不可再提,从此他生母在贵妃位子上再没动弹过,直到雍正病危前,他心里都一直惦记这件事。

  毕竟贵妃不是皇后,即使他登基也不是皇后嫡子的名分,这在注重嫡庶的皇家,对事事要好要强要完美的他,不可不说是一个耻辱,直到雍正临终时的话,他才懂的雍正的真意,他不欲自己儿子重演前朝夺嫡旧事,所以

  为乾隆铲平一切障碍,却惟有乾隆生母令他想起旧事。

  一本大义觉迷录令天下人都知道皇家密事,也都知道雍正与生母无母子之情,加上雍正称佟家为舅家,使很多人认为雍正与佟皇后才是母子情深,却不知道在雍正心中,所谓的佟皇后一样可恶,只因是康熙的亲表妹,就有特权摆布他的人生。

  年幼却早在皇宫感受人情冷暖的他,心中有太多苦闷,一出生就养在佟皇贵妃宫中,他一直以为那就是他的亲额娘,直到佟皇贵妃入宫多年,终于有了身孕,可能诞育皇子后,他从云端落入尘中,奴才们捧高踩低本是常事,闲言碎语中,他知道了很多事。

  包括他的亲额娘是那个只盯着六弟看的人,那一年他活的非常痛苦,直到老了仍然记的,雍正言辞简练严肃的述过这段往事,并列举了三朝后宫之事,外戚尤要重视,尤其是德妃之事,令他进退不得,并说,他不立熹贵妃钮祜禄氏为后,其中虽有对乌喇那拉皇后的敬重之情。

  也有对其生母性格了然之滤,最重要的却是为了他登基后少了制肘,他的生母出身低微,无大家之风,若以他亲封的皇后之名升为太后,名正言顺,少不得会在后宫翻云覆雨,可若是因子而贵,又大有不同,乾隆册封太后跟雍正立后是完全不同的。

  也许一开始登基名分会差些,可日后执政却无后顾之忧,她那样的太后只能荣养后宫,而不能母仪天下,对她尽了孝道即可,宗室、知礼仪的臣民都懂的,那拉氏才是名正言顺的皇帝嫡母,正位太后,尽管她已早逝,名分也不会改变。

  这也是乾隆对太后能非常强硬,不怕诽议的原因,而太后也只能哄、顺乾隆的原因,而不能真正闹腾什么,当时,雍正话完还命他发誓,两朝内皇家嫡脉不可有太后族中女子入宫。

  也正是这个誓言,以及雍正自觉妥当的安排,话中对其生母的轻视使乾隆当时憋屈异常,对雍正不满到极点,所以在登基后才会立刻大封后宫,并改了守孝时间。

  即使执政后察觉到雍正安排的好处,也从不承认,只认为是他的天命之福,直到时至今日,乾隆却不得不承认雍正的高瞻远瞩,早些年他不明白,甚至可以说有些糊涂,自觉亲生母亲对他自是只往好处打算,不会对他不利。

  却忘记了他是太后的儿子没错,太后却也是别人家的女儿,也要为她的家中打算,后宫的混乱、富察皇后的早逝真是丧子之痛的原因吗?应该还有别的吧!早先他是不去想,现在想想,皇后去世后的隔年选秀,正是承恩公府中嫡女采选之年,太后当时非常坚持留她在宫中做伴。

  当时一腔孝心的他,如果不是在

  先帝前发的那个毒誓,定会应承下来吧?如果应承下来,还会有现在的那拉皇后吗?到了现在太后还不死心,见他疼爱小十八,就常令承恩公夫人抱她家与小十八年龄相当的女娃进宫同小十八一同玩耍,打的什么主意,连没心眼的皇后都知道。

  一听承恩公夫人进宫,就打发小十八去书房,或者来他这里。乾隆想起心爱的儿子,目光一片柔和,想起这个儿子,就不由想起十二阿哥,那孩子确实非常不错,应对得体,处事也算老到,待人接物自有一派风度。

  这样能为的孩子,换在哪个儿子身上,他都会更高兴,惟有十二阿哥,不知为何,他对这个儿子他总有种不安之感,很难像喜欢小十八那样喜欢他,甚至当他走在自己身后时,就不由挺直后背,凝神戒备。

  哎!不过是个孩子,下次选秀就要为他选嫡福晋了,家世、人品等都要考虑,太后还要把旁宗的一个送去做侧福晋,要想想怎么拒绝,还有近在眼前的问题,承恩公家那表姑娘,太后是一心要他留下的,真是不消停。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