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金陵小食光完结+番外大结局》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4章 茯苓粥+酱瓜+茭白鲊+糟鸭……78

第44章 茯苓粥+酱瓜+茭白鲊+糟鸭……78

果酱果酱 2022-05-24

  推开布满灰尘的阁门,沈琼英惊奇地发现, 不同于外部的破败, 阁子内部似是有人定期精心收拾扫,桌椅被褥异常整洁,一切布置与谢小鸾生前一模一样。

  她便恍惚觉得母亲还活着, 像是受了蛊惑一般, 信步来到西跨间, 赫然发现当中的梨花木书案上摆着母亲的遗像,面容愁苦,泫然欲泣。

  沈琼英觉得心口一阵剧痛,她这时才清醒地意识到,母亲已经去世快十年了。忍不住悲从中来,想要痛快地哭一场,但嗓子似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一般, 她拼命挣扎,才发现又是一场幻梦。

  身上已经被汗浸湿,心依旧跳得厉害,沈琼英愣了很久,起身喝了几口凉茶,才慢慢平静下来,此时天已微微透亮,日光映得窗纸微微发青。

  自己有多久没梦到过母亲了,大概三年了吧。

  自从父亲沈德清不慎落水病亡后,母亲谢小鸾便失去了唯一的寄托,精神一天比一天不济。她经常把自己关在屋里不许人进来,一坐就是一天,便是沈均益和沈琼英来找她问安,也照样不理。

  沈德清的去世成了压垮谢小鸾的最后一根稻草,也不过才两个月光景,她便得了严重的胃疾,连饭都吃不下,每日仅靠些许薄粥续命,简直瘦的脱了形。

  谢兆见妹妹这幅样子很是心疼,也苦劝她看在孩子的份上一定要振作,无奈谢小鸾是个认死理的,大半辈子又过得顺风顺水,那能料到眼下时乖命蹇一至于此,所以无论如何都迈不过心里那道坎。

  眼看谢小鸾一天比一天衰弱下去,求医问药皆全然无效。沈琼英是真的急了。这一日她特地早早起身,准备给母亲做茯苓粥补身体。

  茯苓粥的做法并不难,关键是要有功夫有耐心。沈琼英拿出自己专门熬粥的小砂锅,取少量粳米和茯苓粉下入清水中,一直保持小火慢煮,中途绝不添水,也不搅合,待到粥变得粘稠,米粒晶莹透亮,米香与茯苓的清香冒出来,便大功告成了。

  沈琼英尝了一口粥的味道,粘粘的烂烂的,但米粒还是很完整,喝起来又香又滑,最适合母亲这样脾胃虚弱之人了

  至于配粥的小菜点心,当然是以清淡开胃为主,沈琼英选择了酱瓜、茭白鲊、糟鸭掌和糟茄子四样小菜,每样只取少量装在梅花样的攒盘里,一点也不会浪费。

  酱瓜是沈琼英两天前做的。将新鲜黄瓜洗净后切成条,放入适量盐、白糖腌制一会儿,再加入酱油、醋和少许蒜片,连同瓜条一起封到瓷坛中,两天的时间腌得刚刚好,黄瓜还保持地碧绿的色泽,入口又鲜又脆,水分十足,细细品来还有恰到好处的蒜香和酱香,用来配粥最相宜。

  茭白鲊是沈琼英的保留菜肴。将新下来的茭白切块,放入细葱、盐、茴香、花椒、莳萝和红曲,入瓷坛腌制十来天便可以吃了。与酱瓜的清淡爽口不同,这道茭白鲊爽脆辛香,还带着丝丝清凉的回味,特别能刺激人的食欲。

  至于糟鸭掌,更是沈琼英的拿手菜。糟菜的关键是糟卤,每家都有自己的秘制配方。沈琼英是将酒糟、黄酒、盐、葱姜按特定比例混合,制成的糟卤有特别的香味。

  鸭掌的处理也很重要,挑选没有血筋的鸭掌,冷水入锅大火儿煮一会儿,取出后再用冷水冲洗,确保将鸭掌中的淤血冲出来,这才将其投入糟卤中,浸泡半日后,便可以大快朵颐了。

  因为处理得当,鸭掌完全没有腥燥之味,入口爽脆富含胶质,还散发出浓郁的酒香,而糟卤有强大的消腻能力,能使鸭掌完成从肥腻道清爽的口感转变,吃起来咸鲜适口。即便是没有食欲的人,也很难抗拒糟鸭掌的美味。

  糟茄子的做法就更简单了,将秋茄子去皮切成滚刀块,投入糟卤中腌制半个月即可取出装盘。入口绵软,几乎不用怎么咀嚼便在舌尖化掉,浓郁的酒香随即在口中漾开,也是一道非常开胃解腻的小菜。

  茯苓粥颜色乳白,还冒着热气,梅花攒盘上的小菜琳琅满目,看上去就很诱人,沈琼英对自己的手艺还是很有自信的。面对这样的早餐,母亲应该很难拒绝吧。

  谁知情况却出乎她的预料。面对女儿精心准备的早餐,谢小鸾只看了两眼,勉强喝了两口茯苓粥,吃了一块酱瓜,便摇摇头放下筷子。

  沈琼英在一旁劝道:“俗话说人以水食为命,这茯苓粥是女儿一大早起床熬的。茯苓健脾开胃,止泻补虚,还能安神,与娘的病症最适宜,娘还是多喝一点吧。”

  谢小鸾叹了口气道:“傻孩子,我这是心病,纵使再好的药膳,也治不了我的病症。我自己有数,离见你爹爹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沈琼英看见母亲还是这幅哀莫大于心死的样子,心中涌上一股无名的委屈,忍不住提高了声音道:“娘与爹爹生前伉俪相得,他忽然辞世,您很伤心一时想不开,我也都理解。可如今两个多月过去了,您还是一心求死,了无生意,您自己倒是可以做贞洁烈女流芳千古,可您是否想到,我和小弟今后该怎么办?益儿如今性子大变,成日里也是郁郁寡欢,您忍心看他一直这样吗?”

  谢小鸾愣了一下,拉住沈琼英的手慢慢地流下泪来:“好孩子,娘确实对不住你姐弟两个。可各人有各人的命数,娘上半辈子顺风顺水过来了,没成料到了中年,生意一败涂地,夫婿又接着暴亡,连番的变故彻底将我击垮了。娘现在才明白,自己原来是温室里的花朵,根本经不起外界的风吹雨打。不过唯一欣慰的是,你和益儿都是坚强的孩子,不会重蹈娘的覆辙的。”

  谢小鸾去世的前一天,正赶上沈琼英舅母的生日,谢家特地请了一班小戏热闹一番,舅父谢兆一向百无禁忌,做主点了一出《浣纱记寄子》。

  那天谢小鸾的身子似乎略好些,难得有兴致,便带着沈琼英一起去听戏。当伶人唱到“料团圆今生已稀,要重逢他年怎期?浪打东西似浮萍无蒂,禁不住数行珠泪,羡双双旅雁南归。”这一段时,谢小鸾忍不住潸然泪下。

  她一面掏出帕子试掉眼泪,一面对一旁的沈琼英感慨道:“吴王对伍子胥有知遇之恩,他选择以死谏君尽人臣之节,最后只能与幼子生别,真是可叹可敬啊。”

  沈琼英望着母亲衰败的面色,内心只觉得愤怒又凄凉:“是了。母亲与伍子胥一样,为了尽夫妇之义,最终选择抛弃幼子追随父亲。可伍子胥是世间烈丈夫,他毕竟带领吴兵攻破楚都,掘墓鞭尸大仇得报。可自己呢,明知父亲死的蹊跷,又何时才能解开真相、报此家仇呢?”

  在听完戏的第二天,谢小鸾便辞世了,她临终喃喃念着沈德清的小名,眼睛至死都没闭上。

  “姐姐,时候不早了,该起身用早餐了。”春兰的声音打断了沈琼英的沉思。她无声叹了口气,起身用冷水洗了脸,努力让自己清醒些,又加重施了些脂粉,掩盖一夜未曾安睡的憔悴脸色,最后仔细照了照镜子,发现并无异样,这才走入后堂用早餐。

  这时柳聪已经将餐点摆在了食案上,除了糖醋瓜、咸鸭蛋、糟猪蹄、马兰头拌香干几样小菜外,正中还摆了一盆茯苓粥。

  柳聪笑对沈琼英道:“我看姐姐这几日睡得不大好,茯苓粥是安神的,便做主熬了粥。”

  沈琼英有刹那的失神,沉默着不发一言。

  柳聪还以为沈琼英不喜。忙道:“姐姐若不爱喝,灶上还有白粥,要不我给姐姐重新盛一碗?”

  “不必了。”沈琼英抬起头,努力收回即将涌出的泪水,勉强笑道:“茯苓粥就很好,我喜欢喝。”

  沈琼英随即端起碗来喝了一口,柳聪的手艺很好,这粥熬得软糯适口,浓郁的米香中,隐隐透出茯苓的清香,与自己当年亲手做的味道很像。

  只是沈琼英已经不是当年彷徨无助的少女了。如果谢小鸾一辈子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的话,那么她宁愿做江南的野草,野火不能把它烧尽,寒霜不能使它凋零,即使环境再严酷,也始终不屈不饶,保持着勃勃生机。

  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加饭餐。就着桌上的小菜,沈琼英缓缓将这一碗茯苓粥喝完,脸上终于露出释然的笑容。

  这时店内一名伙计匆匆过来对沈琼英道:“掌柜的,韩治中来醉仙楼了,要不要请他进来?”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