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其他 > 《为人师者(女尊)最新完结》在线阅读 > 正文 为人师者(女尊) - 分卷阅读11

为人师者(女尊) - 分卷阅读11

栎珞 2022-05-24
>“好,很好,除了齐悦同学还有谁想要自我介绍?”姚南乔示意齐悦坐下后,笑着问道。
“老师,还有我,我叫林思,我也来自郾城。”一个脸圆圆的小姑娘举手。
“好。”姚南乔笑着点头。
大多数人都有从众心理,有了齐悦和林思带头,姚南乔很快就弄清楚了她所教的班级里有多少人,以及记住了绝大部分人的名字,也顺带弄清楚了乔知府的孙女是哪一位?
对于乔伊然(乔知府的孙女)而言,上课的时间不上课,而是聊天,也算是一种新奇的体验了。不过她并不讨厌就是了。比起那些一上来就之乎者也的夫子,姚南乔这样的开场方式,反而不会让她感到昏昏欲睡。
当然有人满意,自然就有人不满意,对于姚南乔上课时间不授课,而是与学生聊天的做法,顾官长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却是认定了姚南乔没有教学经验,不会教学生。碍于乔知府的面子,她选择了等,等学生们赶走姚南乔,又或者等姚南乔受不了自己选择离开。
同在一个课堂上,学生的接受程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姚南乔的教学方式是把考试需要用到的《诗经》、《周礼》等儒家典籍逐词逐句讲解给学生理解记忆,碍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她没有办法用后世的拼音注词法给学生进行讲解,只能用其他的较为生动形象的方式,来给学生加深印象。而至于死记硬背这一方法,其实她个人是不提倡的。知识是越用越活的,写一篇文章都比死记硬背要强。
不过她虽然不提倡死记硬背,可她却要求自己的学生多朗读,要求她们将《诗经》、《周礼》等儒家典籍读熟,读顺。
清代的蘅塘居士在《唐诗三百首·序》中说:“世俗儿童就学,即授《千家诗》,取其于成诵,故流传不废,但其诗随手掇拾,工拙莫辨,且止五七律绝二体,而唐、宋人又杂出其间,殊体制。因专就唐诗中脍炙人口之作,择其尤要者,每体得数十首,共三百馀首,录成一编,为家塾课本,俾童而习之,白首亦莫能废,较《千家诗》不远胜耶?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也会吟。”
语言是有声的艺术,朗读和默读的效果是大不一样的。对古典诗歌加强诵读,读出节奏和感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诗歌。所以诵读历来是古诗文学习中所强调的方法。《庄子·德充符》云:「倚树而吟,据槁梧而瞑。」
那么“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中涉及的“吟诗”究竟是哪个意项呢?很显然,这里的“吟诗”应该是作诗的的意思。
主要原因有两个,第一,吟诵对古人来说是一种较低的能力。科技高速发展的后世,学习多“看”书,古人学习多“读”书。“读”即要出声,古代蒙学起步就要求诵读,虽然一开始不一定能诵读的很好,如读出节奏语气等。但是,将《唐诗三百首》读熟后,应该古诗学习达到一定的水平了。因为《唐诗三百首》不全是简单的诗,还有不少比较长的“歌行体”的诗。如王维的《桃源行》32句,韩愈的七言古诗《石鼓文》66句,都是较难的作品。这么多东西学完,只达到一个会“吟诵”的水平,就好像是高中毕业只学会了拼音,简直是在开玩笑!
第二,作诗更有广告或宣传效应。蘅塘居士给《唐诗三百首》作序是要提高这本书的销量,所以无论是广告或是宣传一定要提一个比较好的能力来作宣传效应。比起诵读诗歌来说,会创作诗歌显得更实用,更有广告效应。所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也会吟”这句话肯定是在说创作诗歌的事,也就是说把这本书读完后,原来不会写诗的人也会写诗了。
当然,要说将《唐诗三百首》读熟就会写诗,这么说也未免有夸大之嫌,这正如古人所说“多读多写文自工”,要写好诗歌除了熟读经典之外还有其它要素,如写作训练、深入生活、提高修养等等。但是出于广告目的,不可能这样面面俱到的宣讲的。
而姚南乔要求自己的学生做到读熟、读顺也就是这个意思,毕竟读得多了、熟了,就能增强语感,逐步理解诗歌的内容,掌握诗歌的语言规律,从而自己也就会写诗了。经常诵读,对提高阅读古诗文的能力,无疑会有很大的裨益。读熟优秀作品,自然就会提高写作水平,以至于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

第06章

 
时间的脚步是无声的,它在不经意间流逝。就在顾官长以为姚南乔在官学会连一个月都撑不下去时,对方已经不知不觉在官学授课两个月了。
月底,顾温玉按照惯例给官学的夫子们发放月俸的时候,她特意注意了一下夫子队伍中的姚南乔,她发现与其他夫子相比,对方除了年轻一点,长相清隽了一点,并无其他特殊的地方。
“难道就因为姚夫子长得好看点,所以那些学生才不与她作对?那这些学生未免也太肤浅了点。”顾官长忍不住心想。
人类的本质就是颜狗,可惜此时的顾官长并不懂这个道理。
这是姚南乔第二次拿到月俸,加上上个月的月俸她已经攒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