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七零年神医吃瓜日常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9章 做专家284

第159章 做专家284

词酒 2022-05-25

  “我不太清楚之前科学技术人才闹过什么事,那会儿我还小,了解得不多,但我知道,我们需要正视这群人,需要正确地引导,不能因噎废食。从唐宋元明清到现如今,历史的车轮一直都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滚动,我们如果停下来,就会被历史的车轮甩太远的。”

  “我下乡插队那会儿,有个朋友实在受不了挑水浇地的苦,就自费买了一台抽水机,交上电费之后用抽水机浇地,速度又快又好。我那个时候就在想,一台机器就能顶替很多人的劳动力,如果把这些人从辛苦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那我们是不是就会有很多的人去做别的事情?去搞研究,去修路造桥等等。”

  “就算那些年纪大的人,这会儿再去学已经来不及了,我们可以把那些小年轻,小孩子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他们正是学习的好时机。”

  “如果能学个医学,接受了我们刚刚开会时提的抗生素不能滥用的理念,那我们的社会上就会多一个知识型人才,少一个体力劳动者。少掉的体力劳动者会影响农业生产吗?不会的,抽水机、旋耕机等等,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的。”

  大领导问蒋芸,“你是不是觉得,荒芜的这七年,很可惜?”

  蒋芸摇头,“同广阔的未来相比,荒芜的七年不算什么。我相信肯定是有原因的,或许是敌对势力的渗透,或许是有些人信仰的动摇,我们需要像是做手术一样,切掉毒瘤,虽然可能会在病床上躺一段时间,但身体是会康复的。”

  大领导笑了一声,“滑头。感觉可惜就直说,还讲什么广阔的未来。”

  “这事儿啊,确实没大家想的那么简单。我们以为的老大哥,一心想把我们变成附庸的奴仆,我们的对手,一心想把我们扼杀在萌芽之中。所以我们要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谨小慎微。”

  “知识分子里面有好人,也有坏人,还有很多理想的,纯粹的人。对手画个光鲜亮丽的饼,他们就信了,他们还是没见识过人性的黑暗啊……更讽刺的是,有些知识分子不止自己信了鬼话,还要劝别人相信,感觉自己高高在上,众人皆醉他独醒,实际上他已经被老美那一套给渗透的脑子坏掉了。”

  “读点世界史的人就知道老美的手段,他们占了印第安人的土地,印第安人绝种了。什么叫斩草除根?老美做的事,就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一旦我们撑不过去,我们就也是那被除根的草。”

  “有些知识分子自以为自己很清醒,实则却是做了那些人手中的刀,妄图颠覆那么多先烈用鲜血守护的国.家。能饶得了他们?不当场请他们吃花生米就够仁慈了。既然他们有力气折腾那些没脑子的事情,不如把这力气撒到大地上,好好种地去。在风里雨里,好好想一想,清醒清醒。”

  蒋芸没有吭声,她已经把科研的重要性说出来了,大领导也不会不知道,具体的措施还是需要大领导去把握的。

  她知道历史该怎么走,却无法对当下的社会精准把握全局。

  按照大领导的说话,她其实也应当去风里雨里好好想一想,看一看人世间的苦难,了解一下普罗大众的生活的。

  还是算了……她觉得141基地家属院里住的挺舒服的。

  人性使然,谁不想过上美好的生活呢?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是社会发展的源动力。

  ——————————

  大领导又点了一支烟,吞云吐雾半晌,问蒋芸,“说说医疗吧。如果让你来做,你会怎么把医疗建设搞起来?”

  蒋芸没有第一时间作答,而是在心里仔细权衡。她今天说的实话已经够多了,还要说实话吗?能继续说实话吗?

  她最终决定还是说实话,“想把医疗建设搞起来,首要任务就是填补医疗人才的空缺。我们现在的空缺太大了,可以说是无底洞,负责乡村医疗的医生基本上没接受过系统的教育,只能凭借自己仅有的经验来。”

  “不管是遇到头疼脑热,都是抗生素,然后加一些常见的药,甚至会开一些止痛药……这是不对的。一代人这样可以,代代人这样不行。就好比常见的诺氟沙星,几乎所有的拉肚子、肚子痛,都会开这种药,可外国有一项研究已经证明了,人在未长成前,服用这种药会影响身高的。”

  “守好用药这一关,就是守好了老百姓的健康,守好了未来。”

  大领导问她,“想要填补医疗人才的空缺,怎么补?恢复高考吗?知青回城吗?她们通过高考回城之后,还愿意再去乡村服务吗?这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一旦恢复了高考,报考人数那么多,难道要让所有的顶尖人才都流去医疗领域?这样做不行,各个行业的人才,应该都配置到位的,不能扶起一个来,倒下一片去。”

  这确实是蒋芸之前没有考虑过的。

  这会儿的她也意识到了自己与高层人物之间的差距,对全盘事态的把握能力。

  简言之,是格局还没有完全打开。

  问题好像进入到了死胡同里。

  蒋芸一时间也想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犹豫片刻之后,她提出了一个试探性的建议。

  “能不能在现有的工农兵大学的基础上,开一个医科大学?直接在招生的时候就说明,医科大学的学生执行的是‘点对点医疗扶助政策’,大学就读期间,可以回城,但大学毕业之后,还是要回到插队的地方去工作。出于对大学生的优待,这些学生是包分配的。”

  “得给这些人一些甜头,不然怕是报考的人会被这个大学毕业之后回插队的地方给吓到,所以他们的工作得给一个保障,首先是解决城镇户口,其次是最差也会安排到县城人民医院工作。当县城人民医院的医生都具有了不错的医学基础后,乡村的医疗水平也会跟着水涨船高的,毕竟农民进城看病的也不在少数。”

  “其次,还可以安排这些学成的大学生定期下乡普及医疗知识,为老百姓进行义诊工作。为了保证他们的医疗技能不退化,也可以举办定期研修班、进修班之类,每年都抽出十天时间来,集中学习最新的医疗知识、诊断指南等等,让整个基层的医疗水平都在逐年进步。”

  “还可以从这些医科大学生中选拔一些学习努力、成绩优秀,在医学研究上有特长的学生,免去县城人民医院服务的要求,留下来深造,展开医学研究。这样一层层安排好,我们国.家的医疗架构才能搭建起来。如果之后真的面临什么重大卫生疾病问题,我们也会有招架之力,不至于束手无策,乱成一团。”

  大领导同祝老说,“你看,她不仅有能力,还很有想法,就像是吸满水的毛巾,只要你愿意拧,肯定能拧出东西来的。很快就能想出这么一个起码能打八十分的预案来,这份急智是很多人都没有的。小蒋同志……”

  蒋芸朝大领导看去。

  大领导说,“你做的很好,抗生素滥用这个议题,国.家会重视的。我会让人民卫.生.部和防疫部联合组建一个医药科学院,你记得把个人材料递交一下,扩充一下医药科学院的专家团队。还有你说的这个医科大学,我们也会认真研判考虑的。”

  “你有空的话,可以想想,如果真要组建了医科大学,该设置什么专业,有没有建议使用的教材,拟一个方案,寄到首都来,给我们一个参考。你年纪轻轻,医术就能这么好,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我们需要你的建议。”

  ?

  作者有话说:

  三更送到,明天就回基地啦,节奏会加快。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