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穿书女配只想登基[基建]完结+番外完整版》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2章 ?不缴税103

第62章 ?不缴税103

苏木黎 2022-06-03

  “因为我没有办法替你们,替所有的灾民讨回公道。”

  王大的脸上露出疑惑的表情。

  “公道,什么是公道。”

  “就是你家里本来不该饿死的,本来那些饿死的人是可以得救的。”

  王大脸上露出遗憾的表情。

  “没办法啊,这也不能怪你,我阿爹说只有错生,没有错死。”

  但是叶朗知道不是这样的,如果那些人没有贪,如果那些人还有一丝良心。

  第二日,叶朗褪去骠骑将军官服,一身素色棉衣,跪在了朝堂之上。

  “叶朗,你疯了,你这是要干什么。”

  “你穿的这么素净是在咒陛下不成?“

  “陛下,您看看啊,叶将军这是。”

  楚帝的眉头几乎拧成了川字,在叶朗去收复夏州期间,他陆陆续续收到了许多官员提供的叶朗的罪证,有说他私下结党营私,擅议圣上,也有说他不孝,失大德,并且附上了证人的证词。

  说什么的都有,将他说成了个十恶不赦的坏人。

  楚帝虽然因为夏州造反之事,变得更加的疑神疑鬼,但是叶朗身上的带兵打仗的本领是实打实的,现在西楚无人能比。

  他不想治叶朗死罪的。

  但是现在,他一身素服跪在这里,是咒他早死吗。

  “臣要替夏州无数饿死的百姓带孝,拨下去的粮食和银钱并没有到他们的手里,臣去到夏州,随处可见卖儿卖女,吃草根树皮,活活饿死之人,更甚者,以人为食,我叶朗在此,请陛下还这些枉死之人一个公道。”

  他表情坚毅,对着楚帝磕了三个头,然后目光如炬的看着他。

  然而那些弹劾他的官员们却面不改色,没有丝毫畏惧之色,仿佛早就料到他会如此。

  楚帝伸手将桌子上的奏折摔到了地上,他此刻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

  “不是派郎中管迁前去做天子使臣巡查灾情了吗,灾情到底如何。”

  只见曾经的宛城太守,如今的朗中管迁面不改色的上前说道。

  回陛下,“臣当日前去三州视察灾情,所到之处,皆散钱施粥,百姓无不称赞陛下良君,吃草根树皮之事确有,确是少数,一些庶民嫌弃粥喝不饱,才寻些草根树皮,庶民孩子生的多,养不活的本就会卖掉,何况遇上旱灾,至于活活饿死,以人为食之事,却是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

  管迁很聪明,他一番话说的真假参半,一时之间楚帝的表情就缓和了很多。

  接下来又是议论纷纷。

  “叶将军好大的口气,是在暗指我等,敢私吞朝廷拨款吗,不说这拨款要经过上下如此多的官员,难道竟无一人向陛下上报吗,我等何曾有如此大的胆子。”

  “敢问叶将军可曾去过其他二州,我记得叶将军的活动范围不过那逆贼所占之城,若是叶将军真的所见百姓如此凄惨,都是那逆贼所害,与陛下,与官员,有何干?”

  最后见他们说的差不多了,罗细才上前出来说道。

  “不管叶将军所说的是真是假,叶将军都不该为了庶民而披麻戴孝,这里是什么地方,是天子议事之处。”

  罗细很会挑着楚帝爱听的话说,不管他说的是真是假,他都不应该穿成这个样子出现在朝堂。

  而且能让他叶朗披麻戴孝的人,除了他的父母,就只有自己,而他现在为了一群低贱的庶民。

  比起灾民们是否真的经受人间疾苦,他更在乎自己的面子。

  楚帝眯起眼睛,不过真该好好查一查这灾情是怎么回事了。

  最后是查了一些人,都是些家中品级较低的官员,声称自己只不过扣除了些运输费和保管费,并未贪污。

  不过他们不会受到任何惩罚,世家免罪论可不是开玩笑的,他们缴纳了银钱,又用官职顶罪,由于是职务经济犯罪,甚至还可多免一年。

  不过楚帝却很高兴这样的结果,这些人被下了官职,又向国库缴纳了好一笔的银钱,看着这些世家子弟脱下官服的样子,他就痛快。

  而且他很是相信罗细的调查结果的,只有罗细调查出来的事实,和两边的说辞都对得上,和管迁的说辞也对的上。

  至于真正的灾民过的如何,谁关心呢,反正现在旱灾已经结束了,夏州阳州屿州又开始下雨了。

  -

  远在安宁的苏识晓第二天就收到了情报部的加急情报。

  有了刺桐做中转站,情报传回来都比以前快很多。

  苏识晓看完后,便将信纸用蜡烛烧掉,火舌一点点的侵蚀着信纸,最后完全化为灰烬。

  叶朗这个人,太过于愚忠和直接,虽然是查了一些人,但是都是被推出来挡枪的,那些人不过交了钱,免了官职,根本就没有受到任何的惩罚。

  不过就是不做官了,从每日山珍变成了每日海味,这样也算惩罚吗。

  而且他自己也付出了不少的代价,他几乎被架空了兵权,楚帝对他在朝堂上传素服为灾民带孝一事十分的不满,面子可比事情的真相重要多了。

  正是这件事的让楚帝对他越发的不满,也为后来叶家的结局埋下了种子。

  在叶朗辛辛苦苦的打人海战术和冷兵器的时候,苏识晓也在辛辛苦苦的搞建设,开民智,扩地盘。

  小学堂和中学堂还有夜校在动工的时候,就已经让白荔和谢阳做了许多的宣传。

  儿童救济所还在继续运行,只不过上课的地方换成了小学堂和中学堂,和一般的孩子一起上课,至于用人,当然是被洗脑的够彻底的孤儿优先。

  苏识晓大面积的将识字的流民安排道空出来的管理岗位上,当然不是管事副管事这么高的职位,大概属于做做财务报表和负责工作量统计的一些杂事的岗位。

  程邦和程琮还有卫思嘉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许多流民盼着半年暂住期到期,拿着暂住证去办户籍,然后过政审进工厂的时候。

  他们就已经因为识字和能写会算被招进了工厂,而且还担任的是副管事下面的管理职务。

  在工人看来,他们每天不用辛苦的干活,只用动动笔写几下就能拿到和他们差不多的工资,就连优秀先进员工,也只是认识一些简单的字而已,像他们这样正经读过书的,打心底还是很羡慕。

  加上白荔和谢阳的宣传,又有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小学堂报名的那天,来报名的适龄儿童男女比例相差不算特别悬殊,大概每五个孩子里面会有四个男孩和一个女孩,这已经是苏识晓做了这么久的努力达到的最好效果了。

  迟迟不开学校,就是不想在女性地位还没起来的时候让更多的男性学到知识,这样女子的处境只会更加艰难。

  若是一开始就开学校,来报名的只会全是男孩,一个女孩都没有。

  安宁可以说是在这个时代,女性地位和思想觉悟都是最高的地方了。

  反而夜校出其的男女比例十分平衡,工厂里的女工人几乎都报名,本来工厂因为纺织厂的关系,女工人占的比例就比较多,这些女子有了自己的工作,靠自己也饿不死,因此在家中的地位不算低,很有话语权。

  比起依靠父母和女童,和依靠丈夫的妻子,她们更能自己做主,因为她们能产生价值,所以会被别人尊重。

  苏识晓还“辛辛苦苦”的用火药炸开了刺桐到安宁的五个小城的城门。

  甚至都不用出兵,那些迷信的古人便以为天雷降世,缴械投降了。

  不过这几个小城实在是太小了,人口连一万人都没有,在鲫县和鲤县做太守的关初柔和郭姝火速升职为太守,另外还调了一些人过去。

  她和叶朗几乎同时用了接近一年的时间。

  她撑撑懒腰,等到下次朝廷征税的时候,宁州一半在她手上这件事也瞒不住了。

  直接拒绝,缴税?缴锤子税。

  是时候为自己想一个好听的称号了,像德海王那种,太不行了。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