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亭侯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15章 梅香落27

第15章 梅香落27

文檀 2022-06-04

  种种举措,让寒门在朝中的地位逐渐提升,减少了士族对王权的影响,百姓权益得到维护。

  解决内忧,却仍有外患。

  齐吴两国交战,齐军虽有成效,却久攻不下,渐有退缩之意。若齐军退兵,必会扰乱魏国军政,援助赵国。

  刘期为此思虑过盛,头风发作,日渐严重,每每痛时,必唤牧衡相伴。

  行至泽山,刘期在銮驾上高声痛喝:“齐王……不堪大用!天下雄主,竟畏畏缩缩,犹豫不决。在朝不为民谋,贪图享乐,听信谗言,本应雄视天下,却有幼鼠之胆,又怎敢如此……”

  他气怒攻心,五官涨红,将竹简摔落在外,斥道:“怎敢还威胁我等,竖子何敢!雪臣……何在啊?”

  銮驾外,宦官惊恐万分,在沈意的指示下,将竹简捡起,忙退至车后,不敢再看。

  沈意观之,眉峰微蹙。

  齐王性情犹豫,疑心深重,对能臣多不信任。但齐国地广物丰,有精兵三十余万。却每至大战,不敢派兵,平山战役,只见几万敌军。此举若用来攻打吴国,必会失利。

  齐国国策,于魏国而言,好坏皆有。

  虽怕齐国侵扰边关,温时书的计谋,却能最大得利,可拖垮齐吴两国军事政治。

  但竹简上,齐王为阻碍魏国扩大势力,要求即刻停歇战事。否则将派兵再次攻打宁县,下令屠城。

  刘期肩膀耸颤,指着竹简再斥:“欺我等势弱,竟拿百姓做质,其心当万诛啊!”

  沈意沉吟片刻,道:“王上继位不过数月,魏国改革略有成效,齐王自顾不暇,怎知用民胁迫王上?竹简必出臣子之手,此人了解魏国,并善于攻心。”

  齐军若将兵力北调伐魏,必遭吴国反扑,攻打宁县本就是子虚乌有。

  若魏国南下堤防,才是中计。

  君臣视线相对,却听刘期叹道:“此计虽不能阻碍我军,却教我心中烦忧。齐王性情,想必已在犹豫,不出月余,必会撤军,将毁我国大计,焉知不会再以民为质?”

  沈意无言。

  齐军残暴,无人敢笃定其行为。

  “王上,大司徒来了。”

  刘期听到这一声,从銮驾上强撑而起。

  “雪臣!”

  牧衡随驾而行,从挚友手中接过竹简。

  他沉吟片刻,平声道:“王上勿虑。齐国势大,麾下将领、谋士众多,常有政事不和。如今久攻吴国不下,齐王必会质疑,若攻心之计,王上不为所动,他必不会再信。”

  “不瞒雪臣,孤不敢赌之……”

  刘期挥停车辇,行至土坡之上。

  他一面说,一面扶额,似痛苦万分,“诸位且看眼下桑田,妇孺老叟皆奋力田耕,不畏严寒辛劳,皆为暮春准备,身后再无人鞭笞,我竟能问其笑声。试问诸位,有多少年没能再见此等景象?”

  周遭众人,顺他话音望去,竟见田间有百姓跪拜。

  刘期不忍拿百姓做赌,百姓也爱戴这位君王。

  寒风忽止,传来声声“万岁”,夹杂着臣子们的名号。

  百姓呼其万岁,是对君王的最高贺词。而泽山改革,始于牧衡,沿至百官,百姓都未曾忘记。

  “孤已过而立,自前朝记事,那时起,再不见此等繁荣。我实在不愿让百姓再受苦难……”

  话音落下,他望向牧衡,君臣相视,不必再言,牧衡已明白他心中所想。

  刘期要的不是政治上的博弈,而是万无一失的谋略来保万民不受侵扰。

  牧衡明了,也甘而往之。

  “臣,定当为民,尽心竭力。”

  *

  大军行至西境,距离赵国五十里处整顿。

  中军帐内,陶炉尚有余温,却无人有心品茗,皆垂看地脉图纸,观其神情,深思中略有忧虑。

  赵国势弱,不需精兵强将攻打,却在地域上胜代国十倍不止。

  如今代国归魏,赵魏两国之间,唯存鲜卑山脉。

  大鲜卑山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绵延千余里,崇山峻岭,飞禽走兽,人难渡之,天堑牢不可破,全然不能行军。南段地势稍缓,却依旧山势险峻,唯有几处平原山谷可行军,若敌军设伏,也难以通过。

  沈意虽常年涉足山水,却不能独行大鲜卑山,此地实在险要,不能绘制图纸,几乎断绝了潜山行军的可能。

  赵国都城处草原腹地,两国交战,生死皆在大鲜卑山,若能通过,西北沃野唾手可得。

  魏军,急需万全之策。

  众人或忧、或叹、或商议对策,唯一人在帐外观望星象。

  “王上。”

  寒音扼制帐中嘈杂,众人皆投以视线。

  郎君面容绝色,却在进帐后愈发惨白,手抚七星的霎时,急咳声声,血珠浸湿白帕,蜿蜒流于地上。

  “雪臣!”刘期大惊,忘却头痛,连忙走去搀扶。

  牧衡抬眸,病中笑颜,让人更不忍心观之。

  “无碍……不必为我担忧。”他话音稍顿,颤道:“我有一计,能解我军之困,保万千黎民安危,可不受齐国之制。”

  刘期担忧万分,未等张口,便被他打断。

  “请先听臣言。”

  “山脉险阻,我等需兵分两路自山谷行军,前锋甲胄,后军铁骑,急行百里,丢弃军资粮草,方能突破天堑。唯有一点,我军前锋,必会伤亡惨重,后军将会踏尸而行,就算仅有伤员,后军也不得救援,当彻夜行军。”

  一席话说完,中军帐里,将领谋臣皆道“不可”,更有老将,呼声震顶。

  攻打赵国,若丢弃军资行军,将无后援输运,天堑虽可突,但大军怎能无粮?又言踏尸前行,更让为将者闻之震怒。

  黄复拱手叹道:“我知亭侯大才,曾拯救宁县水火,可为将者,怎能忍心踩踏将士尸首,还望王上三思,恕吾等不能从命!”

  牧衡闻言,解释道:“我观天象,唯有壬日,方得胜机。当日武曲化忌,必有刀剑相争,金属所伤,军资受毁之兆;但又有天梁化禄,终能逢凶化吉①,按天意行事,我军必能得胜,可解王上心中忧虑。能过天堑,赵国唾手可得,军资粮草,皆可仿照汉时霍将②,从敌营取之。此计,不出半月,必能取赵国疆土,让齐军无力侵扰。”

  “此计,必能保万千黎民不受胁迫。”

  帐中议事,从平玄起,至今无解,没人能想出万全之策。

  他的视线落于众人面上,将领神情松动,刘期为难神伤,众人皆纠结苦痛,已不能言出其他对策。

  偌大的中军帐,唯存叹息。

  牧衡思索片刻,俯身而拜。

  “臣,愿率士兵,作为前锋,为大魏开疆拓土,略尽绵薄之力。”

  “雪臣何故于此!”

  刘期不欲他拜,却见牧衡抚上六星,抬手尽是血污。

  “臣病榻之躯,命不将久,十八年来,却尽受王恩,享千金食禄,为国为民,功绩却寥寥无几。此行,甘愿赴死,为报君恩。”

  刘期摇头,忙擦他手上血污。

  “雪臣一人,可抵我大魏半壁江山,又何来此言?赵魏之争,容孤三思……容孤三思!”

  话至后头,君王却失去威仪,颤抖难言,拂袖将血迹擦尽,仿佛这样就能不见臣子苦痛。

  牧衡反握其手,君臣相望,却见他微展笑意,想要安慰刘期。

  众人早已瞥开视线,不敢再看。

  却闻轻咳声声,君王痛呼。

  回首望去,见牧衡手中六星急转,口中念有咒词,嘴角血珠滴滴可见,落于君臣掌中。

  牧衡轻叹,神情似显死志,“王上知遇之恩,臣无以为报,还请再信我一次。臣愿以性命起誓……”

  “雪臣!不可再言!”刘期忙打断他,频频摇头,将他手中六星夺下。

  “若你敢死谏,这天下,孤不要也罢。”

  众臣闻言忙跪,惶恐劝慰。

  牧衡却笑:“臣为朝菌,王为大椿③,朝生暮死怎比千秋万代,王上勿要因我踟蹰。此战,唯有此计。”

  刘期不应,转身行至案前,不再看他。

  “来人,送亭侯回帐,让医者医治,着那女郎看管,不可再让他行推演之术。”

  左右闻言进帐,见牧衡如此,小心万分想要搀扶,他却仍不为所动。

  “王上……”左右不知如何,颤抖发问。

  “绑他回去!”

  刘期听众人惊呼,手中六星攥紧又松,反复如此,闻帘门之声传来,才敢回头。

  目光所致,血路蜿蜒,触目惊心。

  *

  沈婉随大军同行,闲暇时,时常会在牧衡营帐温习星象,直至夜中才会回去。

  两人营帐,不过数步之遥。

  她坐于案前,久不见他归,心中猜测频频,却不敢肆意打扰。

  军政之事,她不能妄言,不得参与,能留在军中,已是君王开恩。

  沈婉提笔叹息,看着纸上推演的星象陷入深思。

  直到帘门掀起,浓厚的血腥味扑面而来,沈婉脊背僵直。

  抬眸见到眼前景象,女郎手中毛笔,骤然而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