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亭侯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42章 ?风雨晦78

第42章 ?风雨晦78

文檀 2022-06-04

  无论何处百姓, 盛世于否, 欺上瞒下的事还是常见, 沈婉能感同身受, 所以听完刘期的话, 没有任何反驳。

  可乱世战争下, 地方政策的弊端,其实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她在这之前,未曾深想过。有人提及后,她感叹君王的明晰与仁德,同时也不愿君王亲身涉险。

  “其实王上不必亲留,只需再派官员监察,百姓仍会感激君王仁政,甚至会无比爱戴他……我曾想劝慰王上,可是……抱歉,我没能让他回到平玄。”

  刘期说完,她曾尝试过劝慰,但他无意多言,忧虑使其头疾再犯,呕吐不止,沈婉就不敢再劝,只得顺着他意留下。

  牧衡闻言,并没有责怪于她。

  “王上留下,你是何种心境?”

  沈婉一怔,道:“生于乱世,有良田耕种,得仁君庇护,已感激非常。疠疾难医,王上为民而留,一时让我难言……但我不愿他留下。”

  “为何不愿?”

  “身为民,能得恩惠庇护,其实不会奢求太多,有君王一句不弃,我就知道他们肯定会活下来,仁君难得,王上之心,百姓定会明白。苦难下见情,此事换谁来做,百姓都会感激,更何况是王上亲为,知其险,仍赴其险,如此仁君,若我为此处百姓,必愿他万岁身健,怎会让他留下同苦。”

  沈婉的一席话,使牧衡沉默良久。

  他来前,曾想过以此劝慰,或是直接令人护君王回到平玄,他替其留下,在此刻却有了犹豫。

  若刘期实在不愿,定会使其头疾加重,君王为民执拗,他想了诸多缘由,最后唯剩在田间听见的话。

  多活少活,于刘期而言并无差别。

  君王以临死之心面对,所以能弃自身而不顾,为民而留。

  “你敬爱王上吗?”

  沈婉点头,“为民者都会敬爱他,所以不愿他同苦。”

  牧衡缓缓吐出口气,低眸道:“得民此心,在王上眼中,才堪配仁君二字。”

  突如其来的话,使沈婉脊背一僵,浑身颤栗。

  君王因仁政得到仁君之称,或许乱世使众人都忘了,这本是君王职责。

  那到底何为仁?

  《孟子》中曾言: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①。

  所以刘期爱民如子,要与民共患难。

  这样的他,才能诠释“仁君”二字。

  牧衡走至塌侧,观其容颜憔悴,阖目良久后,伏地三叩。

  他接下的耒耜何止为民生,更是君王对百姓难以放下的情。

  时至今日,他仍想为刘期求来生机,愿他无恙,可在这之前,他更应全其情。

  “臣,明白了。”

  窗外忽降大雨,烛火被风熄,可在雷光微闪后,沈婉却见到了君臣相握的手。

  *

  自那晚后,两人不再坚持让刘期离开,派人通报了近处官员,不再隐瞒众人身份,城中迅速分拨粮草,甚至朝中众臣闻讯,也连夜赶来。

  疠疾控制及时,村中仅有数十人发病,皆居家不出,着数位名医轮番诊治,让其家人照顾。期间将士们恢复了农耕,只是时隔多日,患病者因年长体弱,多数已极为严重,医者等人还尚未寻到对症药方。

  刘期头疾复发,时常卧病在塌,偶尔好些,关心的也为百姓状况。来此的臣子们,终忍不住来寻,甚至还递信给平玄储嗣,拿着回信欲同劝刘期。然而行至院中,见到的却是沈婉。

  “吾等欲见王上,还请女郎速速通报。”

  沈婉行礼道:“王上刚吃药入眠,不好即刻叫醒他,大人们还需等候片刻。”

  “既如此,就请女郎先替王上收拾行囊吧。”

  沈婉蹙眉而问:“何故如此?”

  “吾等将带王上归朝。”

  沈婉俯身轻道:“我知大人们担忧,但王上亦有坚持的道理,此事不如问过亭侯,再做决断。”

  众官中,有一老臣负手走出。

  “停留此处甚久,于王上安危不利,疠疾非我等能医,长留此处,有何益?女郎听令行事即可。”

  沈婉站在门前,抬头道:“恐怕王上不会应,疠疾发病未过七日,我等皆在村中,不知是否带病,若将病带回平玄,将使万民陷入险境。”

  老臣鼻间发出冷哼,“女郎难道视王上安危不顾?还不按令行事?你为亭侯的人,我等不欲为难你。”

  “王上不顾苦痛留下,朝中拨款拨粮,派有良医,已是仁至义尽,患病百姓皆年长体弱,医者又无力回天,再等数日仍是这般,你懂些什么。”

  在场官员,皆附和此言。

  刘期下令而留,他们不好说些什么,只能尽力对待百姓。可乱世大疫每年都有,前秦等地未灭时,几乎战后都会生疫,因此丧命者,上至王孙贵族,下至百姓奴隶,不计其数。

  泽山村落,不过数十人,实在不能相比,封村寻医即可,能不能治好,这也要看天意。毕竟疠疾原因众多,若无记载的状况,常拖延甚久才有法医治。

  沈婉闻言沉默良久,“诸位大人来此,仅为劝慰王上归朝吗?”

  “当然,王上安危当为首重。”

  “此地百姓该如何?我等回朝,若带病又该如何?”

  老臣嗤之以鼻,“你为女郎,见识浅薄,不懂君王之重,朝政民生,皆要以王上为主。我等回朝不出即可,若果真带病,再着人尽心诊治,无论如何,不能任由王上在此。”

  他言,未曾提及患病百姓,沈婉已能明白其意。

  “可魏之国策,以民为重……王上留此的缘由,难道诸位大人不知吗?还是诸位明白,仍想弃百姓?”

  众人面色微变,纷纷望向门前女郎。

  他们并非不知,反而深知刘期仁政,以民为重,才会亲来此处,带有良医为民诊治。

  身患疠疾的百姓,在他们看来远没有君王安危重要,自前朝起,处理疠疾的方法,基于政策人道下,百姓病入膏肓,实在无法可医,便只能弃。

  众人生于士族,虽经历层层改革,百姓于他们而言,实在微不足道。相较下,更想以此得到刘期重用。

  沈婉的话,仿佛戳破了他们的心。

  老臣怒斥道:“你有何资格质问我等,你为民,受到君王百般庇护,如今却不忧王上安危,其心可诛!”

  沈婉跪地摇头,想起君王曾言,无论如何不能弃民,再观众臣百态,感慨万千。

  “非也……无论是我,还是百姓,都愿王上能早日归朝,不愿他以身涉险。但王上绝不会弃民,还望诸位大人三思。”

  刘期头疾情况,心中之情,她难以如实相告,只得一再劝慰。

  然而众臣却没放在眼里,欲让卫兵将沈婉拖走,皆出言责怪。

  “女郎无知,不懂感念王上恩德,该被百姓唾弃!”

  “尔此言,可是在说你自己?”

  众臣闻言唾骂不止,转头的霎时却惊得纷纷跪地。

  牧衡一身布衣与将士同归,他将耒耜丢在老臣面前,其上泥土崩了众臣一脸,却无人敢怒。

  老臣惶恐许久,忍不住道:“亭侯究竟何意!女郎其心,难道不够险恶吗?王上安危难道不重要?”

  牧衡将沈婉扶起,寒声道:“尔,有何颜面说此言?王上爱民如子,施以仁政,想与民同苦,着布衣事农桑,在百姓危急时不弃。尔等着华衣美服来此,今日大放厥词,不认同王上所愿,背弃国策而不顾,更无仁心爱民。为在王上面前以表忠心,用职权掩盖狼心狗肺,尔等假仁假义为己私欲,我今立斩都不为过!”

  话音落下,惊得众臣磕头大喊:“臣等,绝无此意啊!”

  老臣浑身震颤,起身怒道:“亭侯是否存有私心,为替女郎开罪,这般折辱我等!”

  牧衡指向门外逐渐聚集的百姓。

  “尔,敢在百姓面前立誓,你来此绝无私欲?你之言行,可敢在百姓面前再次复述?询问他们如何看待你,又如何看待王上?”

  老臣喉中一鲠,面红耳赤地指向牧衡,将储嗣回信拿出。

  “亭侯当真要让公子夜以继日担忧王上?”

  牧衡腰间七星急转不止,未等他言,就见士兵忙从外来。

  “禀亭侯!泽山至平玄沿路,多地有人患有疠疾。”

  众人面色惊变,再看老臣手中回信,惶恐无措,跪地发颤。

  疠疾源头就在村中,能染多地,缘由只能是那封信。

  恰在此时,医者掩面奔来,大喊道:“亭侯!亭侯!百姓有救了,吾等研出一方,患病者喝下已有好转,让王上勿再忧心啊!”

  牧衡转而望向众臣,遂道:“尔等酿下大祸,若弃百姓,必无此方,魏国危矣!我先不予追究,待王上醒来定罪。但要谨记,欲弃百姓,百姓也将弃汝。”

  他说完,忙往外走去,沈婉也紧随其后。

  直至周遭无人,他才问:“若我来迟,你该如何应对?”

  “王上仁君,当之无愧,其情百姓皆知……我何尝不敬爱,更何况我深知,若王上回去,亭侯定会替他留,我又有何所惧,当以身阻拦,以命一搏。”

  沈婉说着笑了笑,“好在百姓能救,王上情意没被辜负,亭侯也不再自苦。”

  牧衡垂眸轻道:“沈婉,我能直面王上怀临死之心,却仍想替他讨来生机,待疠疾处理好,还需你帮我不违他令。”

  沈婉一怔,知他在言感应七星,可这话听来,却是在露情。

  曾经不敢有私情的人,剖开自心给过她,而今又近乎直白地露情。

  让她一时哽咽,不知所言。

  良久,她才握住了他手,轻轻应了声“好”。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