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综漫同人 > 《[综同人]原来我是男神...经完结+番外全文最新》在线阅读 > 正文 第226章 第①⑨个故事!391

第226章 第①⑨个故事!391

瑟嫣 2022-06-10

  虽说‘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打出了秦国的气魄,但是吧,没卵用,其他国家该嫌弃的还是得嫌弃。

  不过苏清之可不一样,最起码苏清之不会太过自视甚高。

  这么说吧,如果真要对秦国下手,取代秦始皇一统华夏中原,秦国肯定是最后一个国家。毕竟有句俗话说得好,难啃的骨头,都会留到最后。

  扯远了,总之收归前齐国治下土地和百姓后,吴国的经济就开始进入高速发展中。

  首先,吴国独家发行的雪纸,一经面世,并且经过读书人的试验,受到了极大的追捧。通过往来各国的商贾,雪纸贩卖到各国,所谋取的财富是巨大的。

  后世有种说法,二道贩子是最赚钱的行当。

  一倒卖,原本只是成本几毛钱的东西,就能卖个上百甚至上千的价钱。

  所以说,二道贩子很赚钱,苏清之没有必要让钱都被来往各国进行贸易通商的商人给赚了,就干脆组织了一个以他为首的商会,将雪纸以及其他物品贩卖到各国。

  然后再用商贸所得的钱财,来维持苏清之开展的各种基建。

  比如说兴修水利。

  并不是说吴国的国土范围,大部分都在太湖一带,水资源丰富就不缺水。

  事实上,吴国的可耕种土壤,都是集中在有水资源的地方。哪怕是小溪流,实际上也是有几户人家聚居在一起的。也就是说淳朴的吴国人,大多逐水而居,过着日落而息日升而起的悠闲生活。

  生活节奏并不快,估计有的人一辈子,从少壮到老年,都难得进一回县城。除非采买生活物资,比如说油米姜醋茶。只有采买生活必须品,吴国大多数逐水而居的百姓,才会想着进城采买。

  哪怕现如今,条条笔直的水泥路连通各城镇乡村,出行方便了很多。吴国百姓的生活节奏也没有快多少。当然了,吴国的军队又不一样。

  有精通战役的伍子胥、孙武在,吴国的军队,根本不需要苏清之多操心。毕竟术有专攻,苏清之又不可能御驾亲征,就相当于外行指导内行,肯定不得行。

  还是干好基建的工作吧。

  用玻璃、琉璃制作的工艺品,一经推出,广受所有人的好评。

  不像雪纸,饱受读书人的好评,不管是用玻璃制作的,还是用琉璃制作的工艺品全都美得惊人。比起精雕玉琢的玉杯,玉碗 等物,显然还是玻璃、琉璃制品更加好看。

  更得达官贵人,王孙大臣的喜欢。

  他们的喜欢造就了苏清之利用王家商会,疯狂的揽财。当然了,就像前面写的,赚的钱,苏清之都投入了基建中。

  要致富先铺路,如今路铺完了,水泥厂、玻璃厂甚至造纸厂都火热运行中,并且给苏清之带来了极大的效益,接下来就该兴修水利了。

  前面已经阐述了吴国虽然水资源丰富,百姓大多逐水而居,却并不代表良田,特别是种植水稻的良田多。实际上,吴国和其他国家一样,主要种植黍、稷、麦、豆等农作物。

  水稻肯定有,但是吧,这个时候的农作物的收成,普遍不高。

  而相较于旱地种植的黍、稷、麦、豆等农作物,水稻的产量还要少。因此吴国百姓种植粮食,很特么随性。不是今天种植小麦就是明天种植豆。

  相对的,自然大豆才是常规种植农作物。

  大豆根茎、豆荚可以供牲口食用,嫩叶可以当蔬菜食用。然后大豆种子,可以用来磨豆腐,等等这个时候还没有豆腐,大豆磨成粉,或者煮熟食用,都可以用来当主粮。

  仔细想想,可以将豆腐的制作方法拿出来了。

  而且苏清之要是没有记错的话,大豆同样可以用来榨油。大豆油难道就比荤油差,要知道这个时候,食用的食用油都是荤油,而且老百姓普遍是很少沾荤腥的,都是靠粮食、野菜果腹。

  ‘肉食者’便是指代的当权者,意思是能吃肉。

  于是乎,兴修水利,好制造沃田千里的同时,苏清之不忘将什么大豆的n种吃法,包括豆腐、豆豉、豆皮、腐竹以及豆渣的制作方法都拿了出来。

  正式让大豆从主食农作物中变成了吃法多样儿的蔬菜。

  王后和诸位王孙大臣都表示惊讶,但是被苏清之以‘天人神授’的说法给糊弄了过去。

  再之后,用时几年的水利修葺完毕,苏清之再次‘天人神授’拿出了如马铃薯、玉米、红薯等后世的高产农作物。一下子就把基建的基调变成了种田。

  而且还是大王、王后带头种田,全民响应的那种全民性种田。

  都是按照季节种的,比如说种植大豆的时候,和玉米或者番薯套种。总之一年过去,苏清之拿出的马铃薯、玉米、红薯等农作物所产出的高产,惹来全吴国人民的震惊。

  特别是王后,不光明面上赞叹,私底下更是连连说苏清之不愧是被‘天人’眷顾的君王。

  苏清之一点都没有觉得不好意思,很淡定的接受了王后的夸奖。

  “是呀,寡人得天眷顾,不仅让吴国在寡人的手中发扬光大,还娶了王后这么好的妻子。”

  就是有个小小的遗憾,王后至今无子,心情始终带着点忐忑不安。

  索性苏清之就不是个重欲的,而且苏清之已经算过他这辈子的面相。无子,人到中年却能得一女。

  一女就一女呗!

  苏清之很肯定依着他的能耐,必然能够培养出一代女帝出来。

  只是王后到底因为久无子嗣心思重的,没有办法,苏清之只能时常陪伴左右,多陪陪王后说说话,免得王后心思重的结果是,越发心思左。

  “等过段时间,寡人带王后去泡温泉,所以呢,王后还要放宽心,别想有的没的。”顿了顿,苏清之故意严肃起语气来。“寡人相信,上苍不会薄待寡人,定然能让寡人和王后拥有一儿半女的。”

  王后愕然,半晌微微低下头颅,粉面桃腮,好不风情无限。

  “妻自从嫁给大王数载,得大王厚待,后宫只妻一人。妻却数载无出,让大王至今依然膝下荒芜,妻惶恐不已。日不能歇夜不能寐,想着将那么好的大王推给其他粉黛,妻又万分舍不得,心痛难安。”

  苏清之默了默:“时也命也,寡人都没有怨天尤人,依然开开心心做寡人的大王。王后忧心忡忡,倒让寡人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王后轻轻咬了咬唇瓣,语气放软,很是柔和的道:“妻知晓大王的意思。还请大王放心,以后妻定然不会多想,让大王为妻担忧。”

  “知道就好。”

  苏清之双手背于后,也没坐着,只是站在那儿,就像精心雕琢的石像一样,令人忍不住膜拜。

  “寡人又不是那等薄情寡义之人。寡人当初亲自求娶王后,看重的从来是王后的秉性,而不是王后的家室。”毕竟王后家只是一般的王孙贵族而已,论尊贵,比得上列国的公主?

  要知道春秋战国时代的不成文传统,便是列国互相求娶公主为王后、夫人。

  苏清之没有夫人,只有王后,王后还不是求娶的列国公主,真的很出其他国家君王的意外。可苏清之是那种你意外,我就要改变的人吗?

  相反,苏清之反而会更加坚定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甚至还十分迫切的希望,让他亲自选定的王后,好好的打脸其他国家的王后。

  结果

  芭比q了,就子嗣方面,让王后直接就没了心气神儿。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

保存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