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山河志完结+番外最新免费》在线阅读 > 正文 第317章 歌声响起时370

第317章 歌声响起时370

阿刀 2022-06-23

  “放心吧,这事儿不是第一次干,我们经验足着呢。但既然你说了这话,我给你保证这是最后一次。”大江挠着头,乐呵呵地朝高原说。

  那几天里,其实高原的心一直悬着,毕竟这个事要是被人查出来,无息贷款的事情可能都会受影响。以前这么干也就罢了,关键现在高王庄的情况不一样了。

  好在那天大江传来了消息,说保险公司的人现场勘查,没发现什么破绽;而且村里的所有理赔申请,都已经给通过了,只等年底带着单子领钱就行了。

  高原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有时候高王庄里的很多事情,都是挺有意思的。没有太复杂的勾心斗角,都是老百姓之间的一些小心思,显得既有些可笑,又有些可爱。

  抛开这些小插曲不谈,在两周之后,高原的冷库基地,终于开始铺设制冷设备了!大江也在一旁辅助,忙着联系供电所的人,给冷库这边专门牵了一条供电线路。

  这边忙着铺设备,高原就跟着冬立的工程师,学习冷库设备的操作。这对高原来说并不难,他打算自己先学会,然后再把操作经验教给村委的人。毕竟高原还有很多事要忙,不可能时时钉在冷库这边。

  老天爷也比较体恤高王庄,自打那次下完雨之后,这连续的十几天里,竟都是好天气。所以大蒜质量还可以,并没有出现腐烂或发芽的情况。倒是有几袋子蒜,头部开始发青,高原知道时间不能再等了!

  所以趁着天好,他不停地催促冬立公司尽快施工,没黑没白地干。又是五天过去,冷库终于可以制冷了!在反复调试了几次没问题之后,冷库里面还没收拾干净,高原就赶紧让大江组织车辆,一趟趟地将大蒜往冷库里送。

  最后是一边存蒜,一边收拾冷库的零零碎碎;这一进一出、一冷一热,高原还差点得了感冒。

  冷库竣工那天,高原不仅付了尾款,还专门买了两车西瓜,让前来围观凑热闹的村民,以及施工队的人吃了个痛快。他还像模像样地跟大江一起剪了个彩,毕竟这是高王庄有史以来,迎来的最先进的建筑!

  大蒜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了,他也难得获得了久违的放松!高王庄村委的人,开心地一个劲儿在冷库里乱窜。高原则离开喧嚣,朝着僻静的小路上走着,掏出电话打给了唐佩。

  “忙吗?现在是上班时间吧?!”高原忍着兴奋问道。

  “不忙,刚开完会回来。哎,你家里还好吗?之前你说建冷库的事情,现在办得怎么样了?”唐佩很喜欢听高原家乡的事,他们偶尔也会在夜里通电话。

  高原就开心地轻声说:“已经建好了,大伙儿都开心的不得了。就是我心里有些失落,我这才迈出第一步,就花了这么长时间。可高王庄还有很多问题,照这样的工作进度,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解决。”

  唐佩就赶紧温柔地劝道:“你也不用着急,只要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凭你的能力肯定不会差。我期待着有一天,能嫁到一个鲜花盛开的高王庄。”

  高原刚要回话,路西面的高王庄小学里,竟然传来了歌声:“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当这歌声传进高原的耳朵里时,他的眼里竟然含满了泪水:“这…这才像个童年的样子嘛!”

  “啊?你说什么啊?”唐佩一头雾水道。

  “姐,你听,这是我们高王庄的歌声。”高原抿着嘴角的泪,把手机朝向了学校的方向。

  唐佩却不解道:“不就是儿童合唱团嘛,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啊?”

  高原则仰头深深吸了口气说:“是啊,从今天起,当高王庄响起儿童合唱团的声音时,就再也不用大惊小怪了!它将会成为一种常态,每年的假期,我都要让孩子们接触更多新鲜的事物,学到更多新鲜的知识。高王庄,总有一天会和北海湾一样!”

  第318章 两个“现代化”

  冷库的事情解决后,高原心头的大石头算是彻底落下了。唯一的遗憾就是冷库里的大蒜,还不能立即变现,而且明年能不能涨价,也还是个未知数。

  他先把这头的事情放下,晚上睡觉前,又把村委领导写的作文大体看了一遍,写得好的部分,高原还专门给做了标注。

  第二天清晨高原还没吃完早饭,会计张传喜就来电话让高原去村委,商讨冷库管理和租赁的问题,还说张伟副主任也在,要找高原商讨点事。

  高原想了片刻说:“直接去村东面的土坡集合吧,我刚好也有事要跟大家聊聊。”

  这回高原没有拔腿就走,而是在母亲的强迫下,老老实实把早饭吃好了,还喝了两碗大米汤,俊兰这才放儿子离开。

  高原迈步出了胡同,迎着绚丽的朝霞和乡间清新的微风,快步来到土坡下。仰头看向远处,大江、王伟叔和张会计仨人,都已经早早地过来了。

  高原一路小跑上了坡,王伟叔蹲在地上抽着烟,红鼻子里一个劲儿冒着烟笑道:“咋约这个地方谈事情?村委大院多宽敞?”

  不等高原说话,张传喜就挠着油头凑过来,然后从老旧的黑皮包里,掏出几张资料说:“小原啊,这两天我找熟人打听了一下冷库贮存租赁价格,咱的冷库还剩下不少空间,如果现在租出去的话,立马就能见到回头钱。大江说镇里领导应该愿意租,价格也合适……”

  “租期至少得半年吧?冷库剩下的空间,我还有别的用处,所以暂不租赁。”高原当即否定了这个提议,然后他又朝几人问:“先说说你们找我什么事吧?!就一项冷库租赁的问题?”

  王伟赶紧说:“还有别的事。小原,我们村委的人知道你有头脑,心里也很有规划。但是你心里烂明白,我们却一头雾水,天天被你指挥来、指挥去的,这不太合适吧?”

  大江怕高原误会,忙跟着补充道:“王伟叔的意思是,希望你能给大家讲明白大体的方向,这样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也知道朝哪方面使劲。”

  也是啊!自打回老家以来,高原不是忙这就是忙那,除过一次村委的思想培训会议之外,他还真没跟这些人深聊过。

  于是高原在旁边的一块石头上坐下来,眯眼看着脚下的高王庄道:“目前的方向有两点:把高王庄公司化,把村民员工化。”

  这两个“现代化”,当即就把周围几人给搞懵了!“啥化?”大江使劲挠着鸡窝头,跟个睁眼瞎似的问。

  高原就耐心笑道:“‘村庄公司化’的意思,就是把高王庄当成一家公司来布局和管理。村委就是公司的办公地点、核心领导层。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冷库收益,拿出一半分给村委的原因。同时大家还要清楚一点,这一半的收益属于村集体,而不是你们几个领导个人,明白了吗?”

  张传喜赶紧点头说:“明白!这部分的收益资金,就相当于公司的那种财务部,是这个意思吧?!”

  高原点头说:“传喜叔脑子还是挺活泛的,就是公司的财务部。以后每一笔开销都要记账,我和大江主任也会定期查账。将来村子发展越来越快,势必还要牵扯到土地征用的问题,土地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村里的每个人都应该分钱。我的意思是,等将来赚了钱,高王庄全体村民还要参与分红,这样才能一步步实现共同富裕。”

  谈及高王庄的发展,大伙儿瞬间来了兴致;而高原所带来的新鲜思想,更使得众人眼前一亮。

  王伟把赶紧把烟头掐灭,又忙不迭地问:“那‘村民员工化’,这个又是什么意思?咱村有文化的不多,而且大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地打工。村里的那些老幼妇孺,咋还能变成工人呢?”

  高原就继续耐心解释说:“第一,村里的老人文化虽浅,但还有能力种地。这也是我为什么非要让大江跑无息贷款的原因。高王庄未来‘农业多元化’发展的路子,还就得靠村里这些种地的老手。村民负责种蔬菜,咱们负责收购和销售,这其中必然会产生差价利润,这利润就是公司收益。”

  顿了顿,高原赶忙又说:“但咱不是资本家,赚了这差价以后,我也不会塞进自己腰包。这些钱依旧上交村委,由村集体进行保管。咱们村委手中一旦有了钱,就能够投资更多的项目,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如此一来,在自己村里就能赚到钱,村里的年轻人还会千里迢迢、抛家舍业地外出打工吗?”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尤其大江一拍脑门说:“你要早这么说,大家不全明白了?这个规划我觉得挺好,那咱是不是还得成立一个公司?”

  倒是王伟斜着眼说:“别咱咱的,主意是人家小原出的,钱是人家小原掏的。就算建了公司,那肯定也是人家小原的。但是谁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咱高王庄要是能发展起来,就是让小原赚一笔也不为过。”

  但高原却摆手说:“王伟叔,你这样说就把我看扁了,我在北海不能挣钱吗?为什么非来咱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折腾?未来公司会以‘高王庄村集体’的形式创立,我和村委人员负责管理,全体村民参与分红。”

  “这…这没必要,咱村里闲置了不少土地,你要是想干公司或工厂,出点儿租赁费就行了。哪能让你这么吃亏?白白便宜了村里乡亲?”王伟倒是很实在地为高原着想道。

  “王伟叔,如果将来我要占用的土地,是整个高王庄,甚至是高王庄以外的大片土地呢?”高原认真地看着他问。

  这话顿时把几人给惊呆了!大江瞪着牛眼道:“那得干多大的公司、多大的买卖啊?!我还从没见过哪家公司,能比咱整个村子还大!”

  高原则叹了口气说:“回头有时间的话,我会给大家买一些资料,看看咱全国的示范村到底长啥样。人家那个村子,就跟城市一样,收入甚至比城市里的平均工资还高。咱们作为高王庄的火车头,首先得敢想,然后才能敢干!心中若无山河之志,又怎能移山倒海,创造出更美好的明天?”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