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汴京梦话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65章165

第65章165

骑鹤下扬州 2022-06-28

  这份长达万言的劄子为韩琦所写,内里详细描述了河北路强令贷款的情形,并附官署告示原件,令人无可辩驳。又极言黎庶于青苗法之下的惨状,证据充分,言辞恳切,使得赵顼不得不再度唤几位宰执前来,廷议青苗法得失。

  宰执之中,陈执中、曾公亮素来对新法不甚支持,只前者争执出言居多,后者懦懦不言居多。

  此番韩琦打了头阵,两人一并抓住机会进言,劝皇帝废罢青苗法:“各路反对青苗法的奏书不断,证明此法确危害甚重,陛下宜应尽早停止,及时止损,否则恐天下生乱。”

  “议法之初,二公不曾提出意见,施行时二公亦未尝出力,反一味推助异论,如此行事,天下安有一事可成?”王安石发了火,语气毫不客气,“韩琦所言乃一地情状,非各路皆是如许,法无善备,政令推行中必有损益,然因噎废食万不可取。”

  罕见地,这一回赵顼未站在他这边。

  欧阳芾很早前便明白一个道理,人主与臣子所求之物并不相同。

  她观着欧阳修自青州寄来的书信,其间反复言青苗法之弊,又让她劝王安石勿操之过急,改革须得缓缓图之。

  信里不复以往对她的关切问询,亦不谈自己平日见闻,温情也疏淡了,长达数页的文字皆在言新法,可想而知对方内心的迫切。

  欧阳芾简直可以想象,对方站在自己跟前耳提面命的模样。

  这样的信件,欧阳修亦曾寄与王安石,倘使后者听了,此刻欧阳芾便不会观见这些文字。

  王安石有着明显的优点,博识,清介,敢为,言行一致,不慕荣利。

  也有着明显的缺点,孤峭,拗硬,不屑随俗,几近偏执的自信。

  凡自己认为对的事,毋论旁人怎样劝也不听,只按自己想法去做。而他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

  这两者,前者叫做固执,后者叫做自负。才高者大多自负,相信自己的观点胜于相信他人之见,更毋论与己相左的观点,此王安石如是,司马光如是,其他林林总总有才无才之人皆如是。

  而论固执,恐怕难有人比得上王安石。

  “百姓皆在传,最先推行青苗法的河北大名府天降鸡毛雨,是上苍示警,为政有缺。”

  温仪向欧阳芾传达着近日于京师市井间流布广泛的言论,“当然,我知你与你夫君向来不信这些,但人言可畏,阿芾,你是不是该劝劝你夫君。”

  温仪家里做贩画生意,又在天子脚下,目前颁布的均输、青苗同农田水利三法对她生活几无影响,她纯粹是出于关心才言。

  “劝他停止青苗法么,”欧阳芾道,“假若我不劝,四娘会厌恶我吗?”

  温仪微怔,旋即叹息:“我岂会厌恶阿芾,阿芾有自己的想法,毋论如何我都支持你——我言过的。”

  二月,皇帝谕告群臣,暂停青苗法。

  同一日,王安石上了道奏章,称疾不出。

  反对新法的官员喜出望外,皆以为迎来了希望的曙光,依王安石的性子,称疾不出的下一步便是请辞出京。

  曾公亮虽反对新法,然对王安石并无恶感,向皇帝进言道,应待王安石自请出京后再下诏书,保全王安石的颜面,包括陈升之在内的众多臣僚却迫不及待欲让皇帝下诏废除新法,恢复旧制。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赵顼并无让王安石离开中书的打算,虽暂停了青苗法,然仍旧对王安石托以厚望,他命翰林学士司马光起草诏书,劝说王安石回朝主持工作。

  欧阳芾端茶踱入书房时,看见砚台后宣纸上未干的墨迹。

  “落日欹眠所何忆,江湖秋梦橹声中。”她将两行诗句念去,不觉笑了,“介卿只是新法受阻,怎么便想投老江湖了。”

  王安石接过茶盏,将之放于案旁:“陛下既愿听取他人言论,摒弃新法,我再留于朝堂也无用处,不若通晓时务,及早让贤。”

  “介卿。”欧阳芾闻他负气之言,无奈唤道,沉静些许,将思良许久的话托出,“介卿,我同你说些心里话好么?”

  潜意识里,王安石知她不会说出令自己欣悦的话,然他依旧道:“你说。”

  “我从很早以前,便庆幸自己遇到了介卿,”欧阳芾道,“如今依旧如此庆幸,然我也知,世间惟有一个介卿。”

  王安石不解,目光循向她。

  “介卿曾于鄞县推行青苗法,彼时获得成功,不止因此法惠民,更因执行之人是介卿。”

  “......”

  “介卿懂得如何对百姓好,然国朝上下数以万计的官员对新法不以为意,惟图一己功利,欲借新法攀取高位,介卿于地方做官时亦见了许多,应当清楚才是。”

  “至少他们可使政令实施。”王安石道。

  “法令执行时走了样,便不是介卿的法令了,更非介卿的初衷,”欧阳芾道,“我知介卿需要用人,然任用唯利是图之人,对百姓的伤害胜于无人可用,我知介卿不惧骂名,然底下官员行政过失,怎可皆算在介卿头上,那些脏水泼在介卿身上,我会心疼的。”

  王安石面色松动,他固不惧骂名,却始终惧怕家人与他同担骂名。

  她说她心疼,他便会退步。

  “青苗法自是利于百姓的法令,然正是这样好的法令更须谨慎小心,介卿将放青苗贷多寡记入官员政绩考核,虽可使官员积极推行新法,但同样使利欲熏心者有机可乘,那些将利息提至三、四成的,不分对象强行摊派的,介卿均得派出官员访查乃至惩戒,如此方可确保法令不成害民利刃。”

  “介卿有雄辩之能,于廷议上可堵得人哑口无言,然真正能堵住悠悠众口的,惟令百姓欢声载道的新法实效。”

  “介卿仅仅是遇到挫折了,并非失败了,雱儿摔倒了还会爬起来,介卿怎便早早放弃了呢。”

  王安石道:“我未放弃。”

  “那介卿还说要‘及早让贤’。”

  王安石噎住,欧阳芾知他口是心非,也不继续拆穿,只就着站立的姿势将椅中的他揽入怀间,王安石顺势倚着她,抬手圈在她腰间。

  他鲜少有如此依恋的动作,如此弱势而渴求抚慰的姿态。

  “你言的这些我皆清楚。”王安石道。

  “嗯?”欧阳芾抚着他的鬓角。

  苏辙亦曾对他说过,他短暂放在心上后,很快被新法试行的成功打动,目今忆来,属于迫不及待地推行了下去。

  欧阳芾等了会儿,不见他回答,又道:“介卿,我们还有许多时间,毋须太过匆忙,慢慢来即可。”

  “陛下须见新法成效。”王安石道。

  “那就让他等着,”欧阳芾不客气道,“官家甚么都交给介卿干,还嫌介卿干得不够快,催债也没如此催的。”

  王安石笑了,不以为忤逆。

  “介卿,你累不累?”

  “嗯。”

  “那休息一会儿?”

  “好。”

  “......去榻上?”见他未动。

  “不必,这样便好。”王安石阖上眸子,短暂地全然放松下来,连月来的疲劳尽数于此刻释放,他环着她,倦懈而安宁。

  “老爷,圣上传旨来了。”

  仆役刚跨进门,王安石便迅速直起身子,耳畔听得欧阳芾一声轻笑,面前仆役失措地道歉又奔出去。

  “回来说话。”王安石理理衣袍,将人唤回。

  正厅。

  内侍展开诏书,于人前宣念道:

  “朕以卿才高古人,名重当世,召自岩穴,委以重任,与卿推心置腹,言听计用,人莫能间,众所共知。今士大夫沸腾,黎民骚动,乃欲委还事任,退处便安,卿之私谋,固为无憾,朕之所望,将以委谁。”

  王安石面容陡变。

  “期卿照常视事,无用托辞。”

  内侍念毕,王安石整张脸已冷了下去。此哪里为劝他复出的诏书,根本是对他的指斥讥讽。

  卿之私谋,固为无憾,朕之所望,将以委谁。你的私心得以成全,固然你无憾了,而朕的一方厚望该当寄予何人?

  “王相?”内侍见王安石迟迟不收诏书,不禁催促。

  “烦劳中贵人回禀陛下,此诏,恕安石难以从命。”王安石纹丝不动。

  “这......”内侍犹豫,诏书里的话言得难听,他也觉出来了,对方又是个受不了辱的性子,会产生此等反应并不奇怪。

  内侍还欲再劝:“王相公,陛下对您的重视咱们这些内臣看在眼里......”

  “陛下如何重视安石,俱已在诏书里写得清楚,”王安石道,“不劳中贵人费心解释。”

  无必要再劝了。

  内侍收了诏书,叹了口气,欲离去,忽被叫住。

  “等等。”处在一旁听罢全程的欧阳芾道。

  “夫人何事指教?”内侍颇恭敬地作礼。

  “这封诏书,中贵人可知是哪位翰林学士执笔?”她问。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