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汴京梦话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76章196

第76章196

骑鹤下扬州 2022-06-28

  “......”

  “收成好时还能还上利息,落上收成不好时,甚有家财散尽的,走投无路逃往外乡的,听旧时光整理,欢迎加入我们,历史小说上万部免费看。闻这老丈的孙子跟孙媳便是此前逃去别处,再未回来过,不孝啊。”

  衙前与老者纷扰声仍旧萦绕耳畔,欧阳棐叹道:“青苗法初衷虽佳,也确有抑豪强兼并之效,然抵不过官员层层剥削,不顾百姓生计,只为增添一己政绩,对原本穷困潦倒的百姓便成了雪上加霜。”

  欧阳芾抬目,又看了眼饱经风霜、额间布满皱纹的老者,向欧阳棐道:“叔弼,你能帮我个忙么?”

  次日正午,衙吏寻上门,说是县令不敢受欧阳夫人的钱财,特来归还,又言已放宽期限,命衙吏不再打扰该户人家。

  薛氏不解询问,欧阳芾向她解释,昨日见一名老人还不上青苗钱,便主动替他将钱还了衙门。

  “傻孩子,你可帮他一次,难道往后次次可以帮他么,”薛氏不由道,“再者,你替人家还贷,县令自会打听你的身份,这钱定然不敢接。”

  “我明白,”欧阳芾道,“便是要他不敢接。”

  “这又为何?”

  “我已让衙吏告知县令,往后百姓还不上的青苗钱皆由我来掏,他若无胆领受,便不会再强行摊派了。”

  欧阳芾静静一笑,薛氏心头酸楚,握了她的手道:“傻孩子,你这又是何苦。”

  官府怕让朝廷得知,更怕让王安石本人得知,收上来的青苗钱乃出自宰相夫人之手,如此等于在说,自己辖内推行青苗法不利,害得百姓不但未更富足,反连息也还不起。

  “罢了,不谈这些,”打破低落气氛,薛氏作笑颜道,“昨日我同你叔父商量,眼见冬至临近,二娘不若在颍州与我们过罢了年再回京师,二娘以为如何?”

  “......甚么?”欧阳芾迟钝抬眸。

  正月十六,游人如潮,歌舞百戏汇聚御街两廊,宣德楼下灯山金碧相射,锦绣交辉。

  城楼之上,皇帝携后宫妃嫔、内外宗室大臣与民共赏佳节。中一位乃皇帝御座,垂黄缘帘,以黄罗彩棚围起,两旁立近身侍卫,帘外含掌扇执事。

  东西两座朵楼相对,左楼为宗室子弟彩棚幕次,右楼为执政戚里幕次。帐幕内外,声乐相闻,上下鼎沸。

  参知政事王珪端着酒樽步至阁外,向那道凭栏远眺,宛如松柏的背影道:“介甫不去里间闻赏乐舞,缘何独自在此赏景?”

  王安石回首:“禹玉。”

  王珪循他站立之处下望,见士庶仕女汇成川流,将宽阔御街堵得密不透风。“上元佳节,一年之中难得如此热闹,”他道,“不知又有多少才子佳人约在月上柳梢,黄昏之后。”

  他二人已过青葱年岁,对年轻人的情怀倒也看得颇开,不时含带调侃。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王安石淡淡一笑,“当是佳节美景。”

  “令正今夜未随介甫前来么?”王珪问道。

  “她尚在颍州省亲未归。”王安石道。

  王珪了然,旋即洞悉而笑:“我道介甫为何郁郁不乐,原是在思念妻子。”

  “......”

  不去瞅王安石闷住的脸色,王珪径自踏前数步,凭栏仰望明月:“渺渺千里,这相思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至三更天,宣德楼下歌舞的山棚方陆续熄灭灯火,贵胄豪富的车马次第退去,皇帝回宫,群臣接续返回宅邸。

  王安石归家下马,仆役前来相迎,又随至房中伺候梳洗更衣,贴身照料王雱的两个下人吞吐着说有事欲禀,却不知该不该半夜打扰郎君。

  见他二人神色不对,王安石便让他们直言道来。

  “......今日大郎在学堂与别家孩子起了争执,将对方鼻子给打破了,学堂先生让大郎道歉,大郎、大郎不愿意道,还同先生争了嘴,将先生惹怒了。”

  王安石登时停了动作:“甚么?”

  王雱一早起来,还未用过早饭便被叫到书房。

  王安石正在里面提笔书写,知他进来,头也未抬,便教他在房中站着。

  毫笔摩擦宣纸,似有沙沙声响划过,冬日清晨安静而寒冷,王雱盯着父亲伏案垂首之姿,仿佛面前此人总在忙碌,从不知疲倦为何物。

  他又是极其俭朴的,笔墨纸砚皆已陈旧,却仍在使用,从不像其他官宦一般喜爱花钱买新,抑或于人前炫耀收藏。

  “为何与人打架?”王安石终于开口问他。

  “不为何。”王雱倔道。

  他自不愿说是因对方骂他爹变法害民,凭着宰相之子的身份,他在学堂亦多听恭维,谁敢不开眼在他面前说这种话,不是讨着他打。

  “既不肯言原因,便去抄二十页孟子,作以惩戒。”

  “抄就抄。”

  王安石抬目看了他一眼:“三十页。”

  王雱脸蛋骤然涨得通红,忍了忍,却不再作声。知道和自己爹硬碰硬绝无好果子吃,他决定识时务者为俊杰。

  “另外,今日去向对方家登门道歉。”王安石补充。

  “为甚么!”王雱叫道。

  “毋论出于何故,动手伤人便是不该,”王安石视着他愤懑神情,“你不甘心?”

  “阿娘便不会这样对我。”王雱又怨又屈。

  王安石陡然一滞,握笔的手再也落不下去。

  阿念。她若在此,会如何对待此事。

  「介卿,你心里如何作想,须得说出来,不然雱儿怎能猜到你在想甚么。」

  “......你是我的儿子,行为举止皆有外人注目,我虽有心护你,亦须给他人一个交代,”王安石缓声道,“往后在外受了委屈,回家言道便是,无须同人争执。”

  “哦。”王雱闷闷道,心里舒坦些了,“那二十页孟子......”

  “三十页。”

  他就知道没那么便宜!

  目送王雱离去,王安石自案旁屉间抽出最上方一封信,里面是欧阳芾娟丽清秀的小楷,言着叔父身体抱恙,她需暂留颍州照料,待二月春暖便归。

  再底下一封,是她言欧阳修与薛氏硬拉她于颍州过年,她反复推拒,终拗不过而留了下来。

  九月离京,至二月归来,已远不止三个月了。从最初半月一信,至二十日一信,再至一月一信,内容愈发简短,最近一封仅寥寥数列。

  似也觉字迹太少,那人又在末尾画了枝梅,两个小人儿,一颗被她言□□心的图样。

  「介卿要等我。」嗓音近在咫尺,缱绻温柔。

  王安石静了片刻,重拾张纸,提笔写下墨字。

  “又是汴京来的信。”欧阳棐叉臂于身后望去,纸页登时遭人折起。

  “不许偷看。”欧阳芾牢牢护住信笺。

  他已看到了。“白玉堂前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欧阳棐不禁调侃,“看不出王相竟有如此多愁善感的一面,他常写这种矫情的诗给你么?”

  “哪里矫情了,”欧阳芾驳道,“况此为集句诗,非他本人之意。”

  “非本人之意?不见得罢,我倒觉他在委婉表达希望你回去之意。”欧阳棐道。

  欧阳芾摩挲着信不答,她何尝不想回去,但......

  屋内一阵剧烈咳嗽,两人立时进屋,伏在榻边与欧阳修顺背,又端了烧热的水递至唇边予他喝下。

  入冬以来,欧阳修诸多旧疾并发,一病不起,请了郎中来看,却道回天乏力。

  与欧阳芾等亲眷的悲伤相反,欧阳修本人似对生死已然看淡,甚还安慰他们:“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其为生虽异,而为死则同,一归于腐坏、澌尽、泯灭而已。”

  欧阳芾含泪道:“才不是,叔父至少还有一百年寿命。”

  欧阳修笑着笑着便又咳嗽起来,待气稍顺,抚了她的手背,让她将自己这一年新作的诗文拿来。

  “这十首采桑子,我尚不及整理修订,之后便要你们......替我编纂整理。”

  欧阳修撑起身子,拭了拭侄女面上泪痕,恍然发觉她已长得如此大了。

  “莫哭,”他费力安慰道,“你爹爹将你托付与我,今已二十载,我也算可与他交代了。”

  “雱儿还未长大,叔父急着交代做甚么,爹爹问起来,叔父也交代不了。”欧阳芾执着与他唱反调,“叔父只是生病了,待病好了,还可自己编纂诗文,我们编得定不如叔父心意。”

  “二娘......”欧阳棐在身后唤她,大抵是觉应让爹爹安心为上。

  “叔父好好喝药,待牡丹花开时便会病愈了,”欧阳芾轻轻顺着他的脊背,“我们一同去西湖赏花,我画牡丹给叔父看。”

  “好,”欧阳修笑着,眉梢皱纹叠起,“二娘画的牡丹我最喜爱。”

  他明白,欧阳芾最初学会画的便是牡丹,年幼的她画牡丹,只为讨他欢心而已。

  幼子皆已成人,孙辈绕膝满堂,他当了无遗憾。

  喝了药,欧阳修昏沉寐去,目里影影憧憧,似有人往返不休。

  忽地一阵清风拂面,谁摇着他的身子将他唤醒。

  “永叔,永叔。”

  他混沌睁目,面前两位襕衫文士正弯低了腰向他探看,其中一人见他醒来,眉宇里几分无奈:“永叔还真潇洒,竟躲在此处偷闲。”

  “师鲁?”他视向那位风神爽举,姿容焕发的文士,不由惊诧,“你不是——”

  “甚么?”尹洙瞧他一脸发懵的神情,笑道,“永叔该不是睡糊涂了,连钱府君今日设下的牡丹宴也忘了干净罢。”

  “永叔再不动身,筵席可要迟了,届时府君再教永叔作诗,我们可不帮你了。”另一文士含笑道。

  “圣俞?”欧阳修观向梅尧臣清隽文雅的面庞,须臾,垂首望了眼自己身上的襕衫。

  原来是一场梦。

  “还不快些!”两名友人的身影已沿朱红回廊奔远,回首唤他。

  “哎,等等我——”

  他欲追上去,忽地有甚么落在他面颊。

  「不要......」

  是甚么。

  「......不要离开我......」

  他怔然抬手,沾了那湿意,盯着指尖看。

  “永叔,再不快点要赶不上了。”

  “哦!”他步履轻盈,提步追赶而去,与那道哀戚呼唤愈来愈远,直至消弭不见。

  春风过尽,正是洛阳牡丹盛放时节,各色迎风摇曳,缤纷绚烂,身后传来续断轻扬的歌。

  熙宁五年,欧阳修逝世于颍州。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