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

乐读小说网分类书库

乐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田园锦绣完结+番外免费无删》在线阅读 > 正文 第五十二章77

第五十二章77

两朵小花 2022-07-04

  他是觉得元绣当时没听着他的一番话,所以待元绣还是跟寻常时候一样,但元绣不然,她只觉得在江晏面前站不住脚,又怕被他看出什么,都来不及多说几句话,就借口还有急事,带上蒋横急慌慌走了。

  江晏连一句多余的话也没来得及说上。

  下面几个月田间地头就到了收成的时候,忙起来估计也会忘了两人之间这一茬,元绣这样想着,心里止不住有些空落落的,江晏看着车架远去,脸上更是落寞。

  不过一忙起来也就顾及不上这些,元绣心里是这样想的,也说不准小江大夫并没有想好呢,那天晚上只是一时口快说错了话,她如今也不大清楚自己的心意,那就权当都没发生吧,眼下把田间地头的事儿忙活好了,将钱搂到手里才是正经。

  蒋横一直在医馆养着,还没出来晃过,现下见着什么都十分新奇,从集市东头走到西头,骡子车上也堆了满满的菜。

  宋小云一直穿的是荷香的旧衣裳,加上蒋横也没什么换洗衣物,赵家这大热天也没做衣裳,元绣干脆买了几匹凉爽透气的料子,等回去有功夫就裁几身衣裳。

  东西都买齐了,才去酒铺里打了二十来斤酒,中午要请客,没酒可不大像话。

  李兰花一早就在家里头忙活了,地里新鲜的菜,今年养的鸡也多,中午搁一块炖个土豆,放些开春那会儿摘的品相次一等没卖掉的蘑菇,闻着那叫一个香。

  鱼肉尽有,也打了酒,朝隔壁几家借了桌子,摆了整整六席。

  村户具都老实,来吃饭也没带孩子,照旧是一家就出了一个人,就这一个人,也不是白来的,手里都拎了鸡蛋大枣之类自家有的东西。

  元绣自然不是照这个分量备的席面,人都不好意思来,六张桌子都坐不满,菜上桌以后元绣又家家户户喊人。

  那些朴实的妇人都摇摇头不肯来白吃,只叫一两个孩子过来吃些。元绣不好推拉,只得作罢。

  甜菜跟花生没几月功夫就要收了,现下给元绣庄里帮短工的也都是村里人,到时候少不得还得辛苦。

  赵大胜现在腿都好全了,走路略有些不适,但比从前那一瘸一拐的样子好得多,元绣不让他喝酒,他只好捧着一杯白水招呼客人。

  原先不觉得,现下才反应过来日子过得这样快,地里苞谷杆子早就比人还高了,这苞谷也到了收成的时候,上头黄色须子已经枯黄,元绣掰几根嫩的回家搁锅上蒸了,味道香甜。

  苞谷产出多,但没其他粮食值钱,今年元绣种的也不多,说不多也有三亩。且苞谷磨碎了是口粮,杆子扎碎了能喂牲畜,那些须须还能泡茶,连苞谷芯都能烧火引火。

  待所有杆子上的苞谷都熟了,赵家跟庄上劳力都要开始忙活了,元绣自然也没歇着。

  灌了一口薄荷叶子冲的茶,这会儿心里热意下去不少,吃完中饭在灶底下就着余火,煨了一罐绿豆汤,元绣趁回来讨水的功夫拿出来看了一眼,汤底碧绿,绿豆软烂,倒进干净罐里,有拿了几个碗,搁了点糖端到苞谷地里去了。

  村里今年种苞谷的不少,家家户户这时候也都正忙着。苞谷出息多,难咽是有些难咽下,但能填饱肚子。

  七八月天正是最热的时候,这会儿太阳毒辣,元绣叫几个孩子赶紧回去歇着,免得晒伤了,荷香也就领着宋小云跟兴安回去了。

  种的也不多,因此没请人帮忙,赵家一家跟庄里人花上两天功夫,就将苞谷都收上来了,杆子也都放倒搁地上晒着。

  今年风调雨顺,苞谷长势也好,三亩地竟收了约莫一百四十斗,周管事称过以后也得有一千六百多斤,即便晒干以后磨成面,恐怕也得有一千来斤的样子。

  庄里比赵家院子宽敞,还有几间大仓房专用来放粮食,这些苞谷都用驴车拉回庄里了,待晒干以后脱了粒儿再存起来。

  晚上回来荷香说有人来信,元绣看着信封外头写着亲启几个字儿,又见笔迹熟悉,一打开果不其然,是京中玉香嬷嬷来的信,信中说王府那位郡主六月初六出嫁,待这一大喜事了了以后,她便也准备启程返乡。

  信是六月送回来的,现在才到元绣手里,不过算算日子,估摸着嬷嬷也快回来了。

  元绣心里开心,也跟家里人说了一嘴儿,到时候看是在庄里住着,或是在赵家住着,都留有空屋子,也都收拾得当,随便住哪儿都使得。

  两个作坊彻底晾透了,蒋横也从庄上搬到榨油坊里头住着。

  小蒋没大好全,这几日想跟在后头忙活,元绣没让,只叫他看着油坊那边,大石磨跟其他东西这几日有石匠过来打,这些他都要看着免得出什么纰漏。

  周管事也十分喜爱这机灵的孩子,什么记账管家与人打交道这一类,该教的东西都毫无保留,教了个十成十。

  苞谷收完也该收花生了,元绣这几日时不时挖一些看看能不能收,嫩些的用盐水或其他佐料卤了吃,老些的就洗净晒干。

  今年种了七亩地的花生,地里也没虫害,长势也颇为喜人,元绣试着挖了一些,都很丰硕,看样子也能丰收。

  一直等到将近八月,花生估摸着是全熟了,银花婆婆说后面几日怕是天要下雨,一下雨,花生就不好收了,收上来也不好晒。她赶紧手一拍,喊了村里婶子嫂子,收花生晒花生。

  照例工钱开的还是十文钱一天,这两月都忙的紧儿,马上这花生收完,那边甜菜也得收成。

  哪怕自家再忙,这钱也是想赚的,所以来帮工的人不算少,紧赶慢赶,到底还是趁着雨落下来前收完了。

  今年这花生出息也高,原先她估摸着一亩地好来能有五百斤产出,但像照这样的长势,一亩地少说得有六百斤产出。

  后面洗洗晒晒自家忙活也就不用再请人,毕竟现下银钱不多,凡事都请人来干,她自个儿也兜不住。

  八月初十,也是一架青顶驴车,拖着个不起眼儿的老太太,晃晃悠悠进了双井村,这时候家家户户正忙,再加上见过赵家好几架车,对这架进村的驴车没什么人在意。

  元绣这几日正用细耙搂翻地,看看有没有漏掉的花生,粮□□贵,落下一粒都舍不得。

  每块地都细细翻过,确保不再有遗漏,这才将今儿搜罗起来的花生,在清河湾里用水冲了冲,又扛着锄头,拎着那一小篮子花生回去。

  太阳落山,家家户户都开始生火做饭了,屋顶炊烟袅袅,元绣自觉忙碌,心里却快活。

  七亩地收了将近四百石花生,过称也得有五千斤的样子,且开始那会儿地里肥上的足,粒粒都饱满,空壳儿也少的很。

  这些花生榨了油,也得约莫能出两千多斤油,府城寻常用的是豆油,这个价儿低些,四五十文钱就能打上一斤。但花生油更香,比起大豆易遭虫害,所以种的人少,种的少油价儿也就高,得二钱银子一斤,两千斤就能值上四百多两银子。

  看着不多,但元绣这田庄买下来也不过花了一千二百两银,若种的多,没二年就能回本儿。农人一年才赚多少银钱。

  糖价儿要更低些,上回问的顶顶好的也不过六十文一斤,不过甜菜出息高,能熬得糖也多。相比较之下,虫害也少,这赚头也不比花生少到哪儿去。

  农人只想吃饱饭,没有闲心种这些东西,寻常伺候麦子都费了一身劲,但若知道这赚头这么大,想来也是愿意试试的。

  元绣盘算着今年能收回来多少钱,想着也就到家了。

  才推开门,就见一熟悉的身影,元绣眼一亮,立马将身上东西都搁到地上,也不管脏污,就扑到老太太怀里。

全本小说尽在乐读小说网!乐读小说网

章节 设置 书页

评论

上一章 | 章节 | 下一章

章节X

设置X